一种仅能对毛木耳使用的栽培袋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9796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开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仅能对毛木耳使用的栽培袋料。
背景技术
:我国食用菌产业已得到蓬勃发展,尤其是近二十年来,推广优良品种,更迭栽培原料,改进栽培技术,以及设施技术迅速发展,新材料、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在食用菌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已建立有数千个食用菌种植村、数百个食用菌种植基地县,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已逐步形成气候,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已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工厂化生产成功的典范。目前国内生产食用菌主要以栽培袋装料生产为主,栽培袋的规模因地而异,而栽培袋内填充的原料多为棉籽壳、木屑等,但由于食用菌的多样化,不同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存在差异,使用原始的栽培袋料无法满足各种食用菌生长的特异需求,这便极大制约了食用菌的发展。目前还未见有针对特定菌类专门制造的栽培袋料。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公害、低成本、且产量高的仅能对毛木耳使用的栽培袋料。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仅能对毛木耳使用的栽培袋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中草药碎渣混合物10~25份,木屑30~60份,棉籽壳30~50份,麦麸20~45份以及足量的水;其中中药碎渣混合物包括以下中药原料:桐油根、井栏荽、天葵子、桑寄生、杜仲以及金扭头。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每100g栽培袋料中还含有0.5~2g硫酸锌。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碎渣混合物中,桐油根、井栏荽、天葵子、桑寄生、杜仲以及金扭头重量比为2:3:1:1:4:5。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碎渣混合物中碎渣的粒径为5~10目筛。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木屑为杨树木屑或槐树木屑。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水为纯化水。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按重量份准备栽培原料:准备木屑、棉籽壳、麦麸、硫酸锌,以及由桐油根、井栏荽、天葵子、桑寄生、杜仲、金扭头粉碎混合制得中草药碎渣混合物;(2)配置栽培料:将棉籽壳、麦麸加水预湿软化36小时后,加入木屑及中草药碎渣混合物搅拌均匀;(3)发酵栽培料: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在50~60%,将其在发酵室内摊开,发酵升温至40~50℃;(4)栽培料装袋:待发酵中产生的氨气散发干净后,将栽培料装入塑料菌种袋,装填完成后在塑料菌种袋中央打孔,孔径为1~2cm,深度达菌袋的三分之二处,并封住塑料菌种袋口;所述塑料菌种袋为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规格长×宽为:55×16cm或35×20cm封底袋;(5)栽培料袋完成:对装填有栽培料的塑料菌种袋在压力0.107~0.142mpa,温度100℃,进行3~4小时的灭菌处理,然后待其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发明所述栽培袋料中加入了中药材碎料,完全无公害,还能够为栽培的毛木耳提供特异的营养,使栽培出的毛木耳品种更为优良;(2)本发明所述栽培袋料还针对性的加入毛木耳所需的微量元素,使得栽培出的毛木耳菌丝生长旺盛,菌体粗壮,菌盖大而厚实,产量高,商品性状好;(3)本发明所述栽培袋料栽培出的毛木耳具有出菌丝早、子实体发育好的优点,大大提高毛木耳产量高;(4)本发明所述栽培袋料不仅原料来源充足,技术简易、成本低、产量高、孢子粉包满,无需加粮,见效快,适宜广泛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工艺条件及优点作用更加清楚明白,结合以下实施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实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仅能对毛木耳使用的栽培袋料,包括木屑、棉籽壳、麦麸、硫酸锌、足量的纯化水;以及由桐油根、井栏荽、天葵子、桑寄生、杜仲以及金扭头粉碎混合构成的中草药碎渣混合物。其分量如下:其中,中草药碎渣混合物中,各中药分量如下:其中,中药碎渣混合物中碎渣的粒径为5~10目筛,所述木屑为杨树木屑或槐树木屑。其具体制备方法为:(1)配置栽培料:将棉籽壳、麦麸加水预湿软化36小时后,加入木屑及中草药碎渣混合物搅拌均匀;(2)发酵栽培料: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在50~60%,将其在发酵室内摊开,发酵升温至40~50℃;(3)栽培料装袋:待发酵中产生的氨气散发干净后,将栽培料装入塑料菌种袋,装填完成后在塑料菌种袋中央打孔,孔径为1~2cm,深度达菌袋的三分之二处,并封住塑料菌种袋口;所述塑料菌种袋为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规格长×宽为:55×16cm或35×20cm封底袋;(4)栽培料袋完成:对装填有栽培料的塑料菌种袋在压力0.107~0.142mpa,温度100℃,进行3~4小时的灭菌处理,然后待其冷却至室温即得。实施例2:本实施例验证实施例1中提供的栽培袋料和传统栽培待料,栽培得到的毛木耳的差异。同时在传统栽培待料和实施例1中提供的栽培袋料中接种毛木耳菌种,并为其提供相同的生长环境,15天后,对比长出毛木耳的差异,如下表所示:表一毛木耳生长情况组别鲜重(g/朵)产量(g/袋)商品性状传统栽培袋料89.47207.21菌体细弱,菌盖小而单薄实施例栽培袋料122.47298.14菌体粗壮,菌盖大而厚实由表一可以看出,使用实施例1中提供的栽培袋料能够显著提升毛木耳的生长水平和商品价值。实施例3:本实施例验证实施例1中提供的栽培袋料对不同菌类的生长是否产生效果。选取毛木耳、草菇、蘑菇、猴头菇、天麻、金耳、红菇,分别接种在实施例1提供的栽培袋料中,针对菌类习性,分别为其提供最优的生长环境,15天后,对每种菌类的生长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优:菌丝生长旺盛,菌体粗壮,菌盖大而厚实,产量高,商品性状好;良:菌类长出,与普通栽培袋种植无明显差异;中:菌类长出,菌丝弱小;差:无菌类长出,菌类死亡。具体情况如表二所示:表二菌类的生长情况评价菌种类别毛木耳草菇蘑菇猴头菇天麻金耳红菇生长情况评价优良中良差中良由表二可知,采用实施例1中的栽培袋料,其针对性明显,仅对毛木耳有较好的作用,对其他菌类生长,效果十分有限,一些不适合的菌类,在使用此栽培袋料导致菌类无法生长,甚至死亡。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