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旋磁镁锰铁氧体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04824发布日期:2018-07-10 21:43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磁芯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旋磁铁氧体材料,还涉及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上述的材料其应用。



背景技术:

磁性材料近年来应用广泛,例如发动机、发电机、变压器、驱动器,医学仪器,小的元件例如传感器、存储器、天线,都需要应用到磁性材料。

旋磁铁氧体器件的特点是,在高频环境下具有优良的性能,非常适应当前科技发展对器件小型化、高性能、高集成度、低损耗的要求。

关于旋磁铁氧体的研究,目前有以下的专利披露:

cn104496448a提供了一种liznti旋磁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磁性材料制备领域。所述liznti旋磁铁氧体材料由主料和玻璃相助烧剂构成,其中主料的重量百分比为98.8%~99.9%,玻璃相助烧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1%~1.2%,所述主料为li0.43zn0.27ti0.12fe2.18o4,所述玻璃相助烧剂由原料按照质量比bao:bi2o3:b2o3:li2o:sio2=2:2:2:3:1配制。本发明实现了liznti铁氧体在低温(900~940℃)下的烧结和制备,且得到的liznti旋磁铁氧体材料具有低烧结温度、低铁磁共振线宽和高饱和磁化强度。

cn104402427a提供了一种低矫顽力liznti旋磁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磁性材料技术领域。所述低矫顽力liznti旋磁铁氧体材料由主料、玻璃相助烧剂和助熔剂构成,其中主料的重量百分比为99.5%~99.8%,玻璃相助烧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1%~0.4%,助熔剂重量百分比为0.1%,所述主料为li0.42zn0.28ti0.13fe2.17o4,所述玻璃相助烧剂由原料按照质量比zno:bi2o3:sio2,:li2co3=5:3:1:1配制,所述助熔剂为粒径小于100nm的al2o3纳米粉。本发明实现了liznti铁氧体在低温(900~940℃)下的烧结和制备,并得到矫顽力低的铁氧体材料。

关于旋磁镁锰铁氧体材料。因此需要发明一种高性能的旋磁镁锰铁氧体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旋磁镁锰铁氧体材料,还涉及上述的铁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应用。

高性能旋磁锰锌铁氧体材料,各原料的摩尔百分比如下:

fe2o359.33%;zno17.89%;

cuo5.01%mno4.86%;

mgo8.63%,tio21.97%

zro21.49%sic0.82%

μi=300-400。

各原料经过二次球磨后的比表面积在2.5~5.0m2/g的范围内。

高性能旋磁镁锰铁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配料、一次球磨、预烧,二次球磨,造粒,压制成型,烧结;

具体步骤如下:

(1)配料:将原料fe2o3、zno、cuo、mno、mgo按质量百分比称重,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fe2o356.3%;zno17.8%;cuo5.01%;mno4.86%;mgo7.63%,

(2)一次球磨:将步骤(1)所得的搅拌均匀的物料置于球磨机,再加入zro2,zro2的质量百分比为1.49%,研磨;研磨的功率为30-50z,一次球磨后的物料颗粒粒径小于或等于0.6μm占30%,大于0.6μm且小于0.8μm的占70%;

(3)预烧:将步骤(2)中所得的物料于700-800℃下预烧20-40min;

(4)一次烧结:再对步骤(3)中预烧后的物料烧结,烧结温度为900-1100℃,时间为0.5-4h;

(5)二次球磨:再将对步骤(4)中的原料进行球磨,加入sic和tio2,其加入量为:tio21.97%,sic0.82%;时间为4-6小时;

(6)成型:将步骤(5)所得的原料干燥后,加入粘合剂,混匀,造粒后,在压机上将粒状粉料压制成坯件;

(7)二次烧结:将步骤(6)所得坯件置于烧结炉内烧结,在1200~1300℃下保温2~6小时。粘合剂的用量为步骤(5)中所得原料重量的10%。

粘合剂为有机硅粘合剂。

二次球磨之后的物料粒径小于0.6μm的占80%。

二次烧结时,真空淬火,真空度为0.1mmhg,抽真空2小时。

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性能旋磁铁氧体材料在隔离器、振荡器、滤波器、移相器、环形器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

在采用普通方法研磨时,会遇到以下的技术问题:

磨不细:是传统超细研磨设备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因为在介质磨设备中,要将物料研磨至微米或纳米级,必须使极小的研磨介质,而小尺寸介质的质量小,要提高介质的破碎功能,必须提高运动速度,而介质很难在密闭容器中获得更大的运动速度;

分不离,是传统研磨设备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难题,一般所研磨的产品颗粒尺寸约为所用介质尺寸的1/1000,如果研磨的产品细度为100纳米,应该使用介质的尺寸为0.1mm,如此小尺寸介质与物料的机械分离(通过缝隙网)是十分困难;

本发明通过在二次球磨时加入sic和tio2,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电阻率和晶粒状态在高频下影响功率铁氧体的功率损耗,提高电阻率,控制铁氧体的晶粒在最佳状态范围内(晶粒过小,p会变小,但是ph会增大),都具能降低其功率损耗,粒径还会影响铁氧体的矫顽力,若粒径为一定值,通过加入晶界掺杂物改变锰锌铁氧体的微观结构,掺杂物的量对其起始磁导率和磁导率增量都有影响。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其起始磁导率降低,但是磁导率增量却大大增加。随着锌含量的增加,粒径减小,团聚现象加重。随着焙烧时最高温度的升高,颗粒的异常生长现象加重,有不规则的超大颗粒生成,并且孔状结构更加明显,这些结构上的变化会导致磁导率的降低和功率损耗的增大。

本发明的各原料的配比及方法,解决了上述的“随着焙烧时最高温度的升高,颗粒的异常生长现象加重,有不规则的超大颗粒生成,并且孔状结构更加明显,这些结构上的变化会导致磁导率的降低和功率损耗的增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所得到的高性能的旋磁镁锰铁氧体材料,首先解决了其存在的磨不细、分不离、纯不够的技术难题,而且进一步的使其性能显著的提高,其矫顽力hc:20a·m-1,比损耗系数tanδ/μi:32×10-6,密度d:4.0g·cm-3,ρ:106ω·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产品的衍射图;

图2为第一批次的样品磁导率和温度关系图;

图3为第一批次的样品磁导率和温度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高性能旋磁镁锰铁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配料、一次球磨、预烧,二次球磨,造粒,压制成型,烧结;

按以下的摩尔百分比准备各原料:

fe2o359.33%;zno17.89%;

cuo5.01%mno4.86%;

mgo8.63%,tio21.97%

zro21.49%sic0.82%

μi=300-400。

具体步骤如下:

(1)配料:将原料fe2o3、zno、cuo、mno、mgo按质量百分比称重,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fe2o356.3%;zno17.8%;cuo5.01%;mno4.86%;mgo7.63%,

(2)一次球磨:将步骤(1)所得的搅拌均匀的物料置于球磨机,再加入zro2,zro2的质量百分比为1.49%,研磨;研磨的功率为30-50z,一次球磨后的物料颗粒粒径小于或等于0.6μm占30%,大于0.6μm且小于0.8μm的占70%;

(3)预烧:将步骤(2)中所得的物料于700-800℃下预烧20-40min;

(4)一次烧结:再对步骤(3)中预烧后的物料烧结,烧结温度为900-1100℃,时间为0.5-4h;

(5)二次球磨:再将对步骤(4)中的原料进行球磨,加入sic和tio2,其加入量为:tio21.97%,sic0.82%;时间为4小时;各原料经过二次球磨后的比表面积在2.5~5.0m2/g的范围内;二次球磨之后的物料粒径小于0.6μm的占80%;

(6)成型:将步骤(5)所得的原料干燥后,加入有机硅粘合剂,混匀,造粒后,在压机上将粒状粉料压制成坯件;粘合剂的用量为步骤(5)中所得原料重量的10%;

(7)二次烧结:将步骤(6)所得坯件置于烧结炉内烧结,在1300℃下保温4小时,二次烧结时,真空淬火,真空度为0.1mmhg,抽真空2小时。

顽力hc用magnet-physikb-h测试系统测试,电阻率用lcr2810测试,密度用阿基米德原理测试,其性能指标如下:

起始磁导率μi:1300±20%

饱和磁感应强度bs:360mt(25℃)

居里温度tc:160℃

剩余磁感应强度br:170mt(25℃)

矫顽力hc:20a·m-1

比损耗系数tanδ/μi:32×10-6

密度d:4.0g·cm-3

电阻率ρ:106ω·m。

对比例

二次烧结中,不同的灼烧温度影响了产品的组成和晶粒尺寸,本实验中取t=400℃,600℃,800℃,1300℃,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佳的热处理条件。

从图1中可以看出,提高热处理温度出现单相铁氧体到产生杂质相,同时铁氧体相和杂质相的衍射峰逐渐变得狭窄尖锐,说明两相的晶粒尺寸增加,400℃时衍射峰不平滑,说明铁氧体结晶不完整,通过分析最终确定了热处理的温度为1300℃。

从图2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材料,可以和具有负温系数的电容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补偿。而含钛材料的加入,由于四价钛离子占据八面体位置,它阻碍了电子在八面体中的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之间迁移,使材料的电阻率提高。另一个原料是加入了氮化硅,使氮化硅集中在晶粒边界上形成高电阻层,从而提高了电阻率,降低了涡流损耗。

实施例2

高性能旋磁镁锰铁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配料、一次球磨、预烧,二次球磨,造粒,压制成型,烧结;

按以下的摩尔百分比准备各原料:

fe2o359.33%;zno17.89%;

cuo5.01%mno4.86%;

mgo8.63%,tio21.97%

zro21.49%sic0.82%

μi=300-400。

具体步骤如下:

(1)配料:将原料fe2o3、zno、cuo、mno、mgo按质量百分比称重,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fe2o356.3%;zno17.8%;cuo5.01%;mno4.86%;mgo7.63%,

(2)一次球磨:将步骤(1)所得的搅拌均匀的物料置于球磨机,再加入zro2,zro2的质量百分比为1.49%,研磨;研磨的功率为30-50z,一次球磨后的物料颗粒粒径小于或等于0.6μm占30%,大于0.6μm且小于0.8μm的占70%;

(3)预烧:将步骤(2)中所得的物料于700-800℃下预烧20-40min;

(4)一次烧结:再对步骤(3)中预烧后的物料烧结,烧结温度为900-1100℃,时间为0.5-4h;

(5)二次球磨:再将对步骤(4)中的原料进行球磨,加入sic和tio2,其加入量为:tio21.97%,sic0.82%;时间为6小时;各原料经过二次球磨后的比表面积在2.5~5.0m2/g的范围内;二次球磨之后的物料粒径小于0.6μm的占80%;

(6)成型:将步骤(5)所得的原料干燥后,加入有机硅粘合剂,混匀,造粒后,在压机上将粒状粉料压制成坯件;粘合剂的用量为步骤(5)中所得原料重量的10%;

(7)二次烧结:将步骤(6)所得坯件置于烧结炉内烧结,在1200~1300℃下保温6小时,二次烧结时,真空淬火,真空度为0.1mmhg,抽真空2小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