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干压成型的干湿制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9371阅读:17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干压成型的干湿制粉装置,属于陶瓷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陶瓷干压成型的制粉工艺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陶瓷原料经湿法球磨、喷雾干燥造粒的湿法造粒方法,此方法所获得的粉料呈空心球状,粉料的流动性好,坯体一致性较好,但坯体的致密度不高,仍然存在产品变形的问题,如抛釉砖波纹及喷墨渗花抛光砖花纹不均等缺陷,该工艺方法在现有瓷砖厂中被普遍应用;二是陶瓷原料依次经干法碾磨、干法成球造粒、再烘干(或自然干燥)的干法造粒方法,此方法首先是解决了湿法碾磨水量高(达34%左右)、后期干燥能耗大的缺点,其次是干法造粒为实心球,成型坯体的密度大,后续的干燥、烧成收缩小,能够减少产品变形的缺陷。

目前,干法制粉工艺方法在瓷砖的生产中正处于推广时期,还未被广泛接受,一方面是现有工厂若放弃湿法制粉改干法制粉,停产改造、资金等都存在问题;另一方面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要求陶瓷产业须向集约化生产方向发展,将耗能高、排放大的工段集中作业,如产区集中制粉、供粉,对于北方的干燥地区来说,粘土水分少,较适合干法制粉,但粉料在运输等过程中容易微粉化,造成成型坯体分层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陶瓷干压成型的干湿制粉装置,能够充分利用好原有的湿法制粉装置,同时也为陶瓷产业集约化制粉、供粉提供一个经济的过渡方案,具有操作简单、设备通用性强、配料稳定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陶瓷干压成型的干湿制粉装置,包括并排布置的湿法造粒料仓和干法造粒料仓,湿法造粒料仓的底部连接微量配方计量单元,微量配方计量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混料机;干法造粒料仓的底部出口处设有粉料计量器,粉料计量器的下方设有能够将粉料输送至混料机的粉料运输带,混料机的出口连接提升机,提升机的输出端连接混合料仓,混合料仓的底部出口连接压机。

其中:

所述的微量配方计量秤单元包括内置的称重传感器、平行排列的滚轴和配料筒,配料筒依靠滚轴的带动向前运动,称重传感器与PLC电连接。

所述的粉料计量器为重量计量秤、体积计量秤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保证了配料工序的配料精度,减少了人工操作时间,具有配料效率高、人工费用低的特点,湿法造粒粉体与干法造粒粉体按一定比例混合的粉体制备方法能减少产品出现变形及分层缺陷的问题,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好原有湿法制粉装置,并为陶瓷集约化制粉、供粉提供一个经济的过渡方案,提高了产品质量、热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实现原料的集约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1、湿法造粒料仓;2、干法造粒料仓;3、粉料计量器;4、粉料运输带;5、混料机;6、称重传感器;7、配料筒;8、滚轴;9、提升机;10、混合料仓;11、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陶瓷干压成型的干湿制粉装置包括并排布置的湿法造粒料仓1和干法造粒料仓2,湿法造粒料仓1的底部连接微量配方计量单元,微量配方计量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混料机5,干法造粒料仓2的底部出口处设有粉料计量器3,粉料计量器3的下方设有能够将粉料输送至混料机5的粉料运输带4,混料机5的出口连接提升机9,提升机9的输出端连接混合料仓10,混合料仓10的底部出口连接压机11。其中,微量配方计量秤单元包括内置的称重传感器6、平行排列的滚轴8和配料筒7,配料筒7依靠滚轴8的带动向前运动,称重传感器与PLC电连接;粉料计量器3为重量计量秤、体积计量秤中的任意一种。

操作过程如下:湿法造粒料仓1中的粉料通过微量配方计量单元,经由PLC控制器控制的称重传感器6计量后加入到配料筒7中,然后将配料筒7中的粉料通过滚轴8的带动向前运动并送入混料机5中;干法造粒料仓2中的粉料经粉料计量器3计量后送至粉料传输带4上,然后进入混料机中,干法和湿法两种粉料按设定的比例在混料机5中进行混合,混合粉料经提升机9送入混合料仓10,混合粉料经压机11压制成型,形成坯体,经后续装饰、烧成、切削后,成为所需产品。

本实用新型技术的自动化水平高,实现了配料工序的连续自动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