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料药用制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968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料药用制氮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原料药用制氮机。



背景技术:

制氮机,是指以空气为原料,利用物理方法将其中的氧和氮分离而获得氮气的设备。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深冷空分法、分子筛空分法(PSA)和膜空分法,工业上应用的制氮机,是按变压吸附技术设计、制造的氮气设备。

PSA变压吸附制氮所依据的原理是碳分子筛可以同时吸附空气中的氧和氮,其吸附量也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升高,而且在同一压力下氧和氮的平衡吸附量无明显的差异。因而,仅凭压力的变化很难完成氧和氮的有效分离。如果进一步考虑吸附速度的话,就能将氧和氮的吸附特性有效地区分开来。氧分子直径比氮分子小,因而扩散速度比氮快数百倍,故碳分子筛吸附氧的速度也很快,吸附约1分钟就达到90%以上;而此时氮的吸附量仅有5%左右,所以此时吸附的大体上都是氧气,而剩下的大体上都是氮气。这样,如果将吸附时间控制在1分钟以内的话,就可以将氧和氮初步分离开来,也就是说,吸附和解吸是靠压力差来实现的,压力升高时吸附,压力下降时解吸。而区分氧和氮是靠两者被吸附的速度差,通过控制吸附时间来实现的,将时间控制的很短,氧已充分吸附,而氮还未来得及吸附,就停止了吸附过程。因而变压吸附制氮要有压力的变化,也要将时间控制在1分钟以内。

与传统制氮法相比,分子筛空分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产气快(15~30分钟)、能耗低,产品纯度可在较大范围内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调节,操作维护方便、运行成本较低、装置适应性较强等特点,故在1000Nm3/h以下制氮设备中颇具竞争力,尤其在原料药生产加工过程中应用极为普遍,但是,传统的原料药用制氮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传统的原料药用制氮机筛分出的氮气一般先通入缓冲罐内进行降压降速,然后才能使用,而吸附器内释放的氧气往往直接排出至大气中,由于氧气排出时仍具有一定的压力和速度,故这些氧气中蕴藏的能量如果能够加以回收利用将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故设计一种新型的原料药用制氮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原料药用制氮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原料药用制氮机,包括吸附器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吸附器两端的气管,所述气管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出气管末端连接排气歧管,所述进气管头部连接进气歧管,所述进气管上还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端设置有集气筒,所述集气筒侧面设置有电池箱和机箱,所述集气筒上端则设置有消声器,所述集气筒内设置有汽轮机,所述机箱内则设置有发电机。

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料药用制氮机的实用性,所述吸附器数量有两个,所述出气管数量也有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吸附器的上端,两个所述出气管末端均与所述排气歧管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料药用制氮机的实用性,所述进气管数量也有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吸附器的下端,两个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进气歧管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料药用制氮机的实用性,所述排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所述排气管、两个所述进气管和两个所述出气管上均套设有电磁阀。

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料药用制氮机的实用性,所述集气筒数量有两个,其中一个固定安装在所述排气管的末端、另一个则固定安装在所述排气歧管的末端。

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料药用制氮机的实用性,所述电池箱和所述机箱数量也均为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集气筒的侧面上,其中,每个所述机箱上还开设有气道,所述气道数量至少有一个,均匀分布在所述机箱的外表面上,所述发电机通过所述气道与外界连通。

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料药用制氮机的实用性,所述发电机数量有两个,分别镶嵌在两个所述机箱内,其输出轴则与所述汽轮机固定连接,所述汽轮机数量也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集气筒内。

有益效果在于:该原料药用制氮机在氧气排出口即所述排气管处和氮气排出口即所述排气歧管处均增设所述集气筒,通过在所述集气筒内加装所述汽轮机并在所述集气筒侧面安装所述发电机,可以有效利用排出的氧气中的能量,同时,氮气经过所述汽轮机后,气压和流速均有所下降,因此缩短了缓冲罐内缓冲的时间,所述发电机将产生的电能存储在所述电池箱内供原料药用制氮机工作使用,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节能环保,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原料药用制氮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原料药用制氮机的集气筒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吸附器;2、进气管;3、出气管;4、排气歧管;5、进气歧管;6、排气管;7、集气筒;8、电池箱;9、机箱;10、电磁阀;11、消声器;12、汽轮机;13、发电机;14、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原料药用制氮机,包括吸附器1和固定安装在吸附器1两端的气管,气管包括进气管2和出气管3,出气管3末端连接排气歧管4,进气管2头部连接进气歧管5,进气管2上还连接有排气管6,排气管6上端设置有集气筒7,集气筒7数量有两个,分别用于收集排气歧管4和排气管6排出的气体,集气筒7侧面设置有电池箱8和机箱9,机箱9用于安装固定发电机13,集气筒7上端则设置有消声器11,消声器11用于消除排气噪音,集气筒7内设置有汽轮机12,汽轮机12用于带动发电机13转动发电,当气体通过集气筒7时会带动汽轮机12转动,汽轮机12转动带动发电机13转动发电并将电能存储在电池箱8内供原料药用制氮机工作使用,机箱9内则设置有发电机13。

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料药用制氮机的实用性,吸附器1数量有两个,出气管3数量也有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吸附器1的上端,两个出气管3末端均与排气歧管4固定连接,进气管2数量也有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吸附器1的下端,两个进气管2的另一端均与进气歧管5固定连接,排气歧管4、进气歧管5、排气管6、两个进气管2和两个出气管3上均套设有电磁阀10,集气筒7数量有两个,其中一个固定安装在排气管6的末端、另一个则固定安装在排气歧管4的末端,电池箱8和机箱9数量也均为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集气筒7的侧面上,其中,每个机箱9上还开设有气道14,气道14数量至少有一个,均匀分布在机箱9的外表面上,发电机13通过气道14与外界连通,发电机13数量有两个,分别镶嵌在两个机箱9内,其输出轴则与汽轮机12固定连接,汽轮机12数量也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集气筒7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