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石墨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5099发布日期:2018-07-04 11:3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石墨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石墨烯的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导电导热性能良好,因此它的用途非常广泛,是近些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石墨烯成品又分为薄膜和粉末两种形态。对于石墨烯粉末的制取,现有技术通过机溶液进行过滤,再移除有机溶液,还原出石墨烯,制备时间长,溶液可能会有颜色,溶液之间的反应可能还会破坏石墨烯,同时化学制备方法的转化率低,从而造成损耗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生产石墨烯的装置。具体的,一种用于生产石墨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导电电极、生长衬底固定板、加热装置和过滤装置,容器包括底板、前挡板、后挡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挡板靠近左侧板端设置有第一凸条,后挡板设置有与第一凸条相对称的第二凸条,所述第一凸条、第二凸条与左侧板形成一对相对称的凹槽;所述导电电极与生长衬底固定板结构相同,其包括立板和横板,横板固定在立板的中部且与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立板的底部设置有绝缘层,生长衬底固定板的横板固定有生长有石墨烯的生长衬底,所述的导电电极和生产衬底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凹槽内,且以导电电极和生长衬底固定板由下至上呈阵列分布;

所述的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前挡板、后挡板和右侧板的内侧,包括加热丝、热辐射板、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电热丝的发热功率,电热丝产生的热量通过热辐射板传递到容器内;

所述的容器底部安装有过滤装置,其包括壳体和过滤筐,所述壳体的前挡板设有开口,壳体左、右侧板设置有台阶,所述过滤筐下表面与台阶上表面相接触。

所述的容器由绝缘材料构成。

所述的容器截面呈方形。

所述的容器内设置有电解质水溶液。

所述的导电电极与电源正极连接,生长衬底固定板与电源负极连接。

所述的横板宽度小于立板的宽度。

所述的容器和壳体7底部设置有带阀门的排液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装置结构简单、提高了石墨烯的转化率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生产石墨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容器、2-导电电极、3-生长衬底固定板、4-加热装置、5-过滤装置、6-凹槽、7-壳体、8-过滤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生产石墨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1、导电电极2、生长衬底固定板3、加热装置4和过滤装置5,容器1包括底板、前挡板、后挡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如图2所示,所述前挡板靠近左侧板端设置有第一凸条,后挡板设置有与第一凸条相对称的第二凸条,所述第一凸条、第二凸条与左侧板形成一对相对称的凹槽6。

如图1所示,所述导电电极2与生长衬底固定板3结构相同,其包括立板和横板,横板固定在立板的中部且与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立板的底部设置有绝缘层,生长衬底固定板3的横板固定有生长有石墨烯的生长衬底,所述的导电电极2和生产衬底固定板3安装在所述凹槽6内,且以导电电极2和生长衬底固定板3由下至上呈阵列分布,堆积木式的设计有利于安装及提高石墨烯的生产效率。

所述的加热装置4安装在所述前挡板、后挡板和右侧板的内侧,包括加热丝、热辐射板、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电热丝的发热功率,电热丝产生的热量通过热辐射板传递到容器1内;所述的容器1底部安装有过滤装置5,其包括壳体7和过滤筐8,所述壳体7的前挡板设有开口,壳体7左、右侧板设置有台阶,所述过滤筐8下表面与台阶上表面相接触。

所述的容器1由绝缘材料构成。所述的容器1截面呈方形。所述的容器1内设置有电解质水溶液。所述的导电电极2与电源正极连接,生长衬底固定板3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的横板宽度小于立板的宽度。所述的容器1和壳体7底部设置有带阀门的排液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