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玻璃冷却压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5267发布日期:2019-02-01 19:50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3D玻璃冷却压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D玻璃热弯成型设备,特别的,涉及一种3D玻璃冷却压板组件。



背景技术:

3D玻璃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平板等电子数码产品的前盖、后盖上作为保护盖板,3D 玻璃盖板一般通过3D热弯模具热弯加工成型,热弯成型后需将3D热弯模具转至上下两冷却压板之间而对3D热弯模具型腔内的玻璃进行冷却,现有的3D玻璃冷却压板如图1所示,上冷却压板1及下冷却压板2内部嵌设的冷却管道3均设置成平直结构,而型腔40中的3D玻璃盖板产品不是平直结构,这就会造成3D玻璃盖板各处与冷却管路之间的距离不相等,造成冷却不均而产生局部弯片、产品翘曲不良的缺陷,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3D热弯模具的不断改进,如图2所示,许多的3D玻璃热弯模具在上模44的非成型面4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台43,而现有的上冷却压板1用于贴合 3D热弯模具上模的一面为平面,而上模用于贴合上冷却压板的一面对应两个凸台43之间的区域为下凹的结构,由于下凹的区域没有直接贴合上冷却压板1,3D热弯模具在冷却过程中各处冷却温度不一样,这就会加重3D玻璃在冷却过程中的冷却不均匀现象,产生平整度与尺寸不良的缺陷。

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方案来解决3D玻璃因冷却不均而造成的上述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玻璃冷却压板组件,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玻璃冷却压板组件,包括上冷却压板1 与下冷却压板2,上冷却压板与下冷却压板中嵌设的冷却管道3均设置成与所冷却的3D 热弯模具4的成型面41结构相匹配,优选的,上冷却压板与下冷却压板中嵌设的冷却管道设置成弧度与所冷却的3D热弯模具4的成型面41相同或相近的弧形结构,使得冷却水管道与成型后的3D玻璃产品的上下面的距离基本保持一致,从而使产品冷却时上下表面收缩一致,避免3D玻璃产生弯片现象。

进一步的,当所述冷却压板组件所冷却的3D热弯模具的非成型面42上设有凸台43 时,所述上冷却压板和/或下冷却压板用于贴合3D热弯模具非成型面的施压面5设置成与所述凸台吻合的凹凸结构,即上冷却压板和/或下冷却压板的施压面对应凸台的位置设置成内凹结构,对应3D热弯模具非成型面两凸台之间的区域设置成外凸结构,且施压面的凹凸高度差与3D热弯模具非成型面上的凹凸高度差相同,使得3D热弯模具的两个非成型面可分别与上冷却压板及下冷却压板完合贴合。

优选的,所述上冷却压板与下冷却压板均设置成分段式结构,上冷却压板与下冷却压板均包括通过螺栓9穿接固连在一起的多个分段块6,各分段块将弧形的冷却管道分成若干段,以便于弧形冷却管道的加工。

进一步优选的,各分段块之间于冷却管道接口处夹设有密封圈7,密封圈用于防止冷却管道中的冷却液体在接口处发生泄漏。

进一步,所述3D玻璃冷却压板组件还包括支撑杆8,上冷却压板与下冷却压板均连接有多根支撑杆,支撑杆用于直接或间接连接对冷却压板提供压力的驱动机构,支撑杆连接设置在相邻两分段块连接的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道3为并列设置的多根。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压板组件通过将上下冷却压板内嵌设的冷却管道设置成与模具型腔成型面相同或相近的弧形,即设置成随型的冷却方向,上冷却压板与下冷却压板的弧度设置成一样,3D玻璃两面到冷却管道的距离基本一致,冷却过程中3D玻璃的上下表面收缩一致,可有效的避免弯片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将冷却压板的施压面设置成与模具非成型面的凸台匹配的凹凸结构,3D 玻璃冷却过程中,冷却压板与模具非成型面完全吻合,使模具各处的冷却温度保持一致,进一步的改善了产品的平整度。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3D玻璃冷却压板的剖面结构图;

图2是现有的带凸台的3D热弯模具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的3D玻璃冷却压板组件剖面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的3D玻璃冷却压板组件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的上冷却压板或下冷却压板分段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二的设有凹凸施压面的上冷却压板立体结构图(施压面朝上);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二的设有凹凸施压面的上冷却压板与上模的吻合效果图 (下冷却压板未示出)。

图中:1-上冷却压板,2-下冷却压板,3-冷却管道,4-3D热弯模具,40-型腔,41-成型面,42-非成型面,43-凸台,44-上模,45-下模,5-施压面,6-分段块,7-密封圈,8-支撑杆,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3~图5的实施例一的3D玻璃冷却压板组件,包括上冷却压板1与下冷却压板 2,上冷却压板与下冷却压板中嵌设的冷却管道3设置成与所冷却的3D热弯模具4的成型面41弧度相同或相近的弧形结构,使得冷却水管道与成型后的3D玻璃产品的上下面的距离基本保持一致,从而使产品冷却时上下表面收缩一致,避免3D热弯模具产生弯片现象。

实施例一中,上冷却压板与下冷却压板均设置成分段式结构,上冷却压板与下冷却压板均包括通过螺栓9穿接固连在一起的四个分段块6,各分段块将弧形的冷却管道分成四段,以便于弧形冷却管道的加工。

实施例一中,各分段块之间于冷却管道接口处夹设有密封圈7,密封圈用于防止冷却管道中的冷却液体在接口处发生泄漏。

实施例一中的3D玻璃冷却压板组件还包括支撑杆8,上冷却压板与下冷却压板各连接有三根支撑杆,支撑杆用于直接或间接连接对冷却压板提供压力的驱动机构,支撑杆连接设置在相邻两分段块连接的位置处,在起连接支撑整块冷却压板的同时,增加各分段块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冷却压板的稳定性。

参见图6~图7的实施例二的3D玻璃冷却压板组件,实施例二中,上冷却压板用于贴合3D热弯模具上模44非成型面的施压面5设置成与凸台43吻合的凹凸结构,即上冷却压板施压面对应两凸台的位置设置成内凹结构,对应3D热弯模具非成型面两凸台之间的区域设置成外凸结构,且施压面的凹凸高度差与上模非成型面上的凹凸高度差相同,使得 3D热弯模具的两个非成型面可分别与上冷却压板及下冷却压板完合贴合匹配,实施例二中,施压面的凹凸高度差与上模非成型面上的凹凸高度差均为0.5mm。实施例二中,上冷却压板的分段位置刚好对应施压面凹凸结构的分界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中,冷却管道中的冷却液均为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中,上冷却压板与下冷却压板中嵌设的冷却管道为并列、等距设置的多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