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塔复合肥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3745发布日期:2019-01-22 21:57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高塔复合肥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塔复合肥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复合肥生产工设备的各个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如在混料环节效率低,物料在槽内停留时间长。而且,在混料过程中,现有的混合槽通过单根管通入蒸汽进行加热,效果差,温度不易控制,安全性差。而且,在向混料设备中运送物料时,现有的运送方式直接通过绞龙运送,在运送过程中,物料的温度无法控制,而温度直接关系到后续的生产。在造粒机至收料盘的过程中,收料盘运行费用高,粉尘污染大,且不宜维修和保养,而且,物料在收料盘内无法降温。在后续的筛分过程中,振动筛容易被粘料堵住,影响筛分效果。在冷却机内,物料不能被均匀冷却。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研发一套效率高、安全可靠,且节能减排的高塔复合肥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效率高,安全可靠,且节能减排的高塔复合肥生产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塔复合肥生产设备,它包括提升机、绞龙机、尿溶槽、混料系统、造粒机、塔底收料装置、皮带输送机、振动筛、冷却机、滚筒筛和包膜机,

所述混料系统包括自上而下呈阶梯状设置的一级混合槽、二级混合槽和乳化机;所述一级混合槽和二级混合槽结构相同,均包括混合槽体,在混合槽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在混合槽体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乳化机包括乳化槽和设置在乳化槽上方的进料口;

在所述混合槽体的中上部一侧设置有两个溢流口,所述尿溶槽上也设置有两个溢流口;在所述溢流口处设置有球形阀,所述球形阀的阀芯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竖直设置,连杆的上端设置有旋拧盘,所述旋拧盘位于所述混合槽体的顶部;在所述混合槽体顶部与所述连杆同轴设置有指示牌,所述指示牌上设置有开口大小指示线;在所述连杆上设置有指针;

所述乳化槽上方设置有两个进料口,所述二级混合槽的两个溢流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乳化机的两个进料口连接;

所述二级混合槽的上方设置有三个进料口,所述一级混合槽的两个溢流口和一个出料口分别对应连接二级混合槽的三个进料口;

所述二级混合槽的出料口和乳化机的出料口分别与所述造粒机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尿溶槽的两个溢流口和一个下料口分别于所述一级混合槽的进料口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混合槽体和尿溶槽均设置有内盘管和外盘管,所述内盘管和外盘管分别设置有一个蒸汽进口和一个水进口;在所述内盘管和外盘管的底部分别设置排出口;所述蒸汽进口和水进口分别串联一个开关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乳化机的乳化槽包括夹层,在所述夹层内设置有盘管,所述盘管包括一个蒸汽进口和一个水进口,在所述盘管的底部设置有排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绞龙机包括筒体和设置在筒体内的绞龙,所述筒体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内设置有管道,在所述筒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管道的双接口;

所述筒体的后端设置有支腿Ⅰ,所述支腿Ⅰ的上端与所述筒体铰接连接;所述筒体的前端设置有支腿Ⅱ,支腿Ⅱ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连接在筒体和底座上;所述支腿Ⅱ为可升降杆。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机包括圆筒机体和驱动所述圆筒机体的驱动总成,在所述圆筒机体内设置有扬料板,所述圆筒机体的进料端设置有挡圈Ⅰ,在所述圆筒机体的后端设置有下料咀,在下料咀和圆筒机体之间设置有挡圈Ⅱ;在所述圆筒机体的后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扬料板包括90°弯折板、45°弯折板或135°弯折板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下料咀包括圆形罩,在所述圆形罩一侧均布有若干下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塔底收料装置包括收料盘和位于所述收料盘中间的圆锥出料口,在所述收料盘的外侧设置有一圈轨道,在所述轨道上设置有小车,在所述小车上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圆锥出料口的绞龙;在所述圆锥出料口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防尘罩;所述收料盘为中间低两边高的圆形结构,在收料盘内布置有通水管道;所述圆锥出料口内也设置有通水管道;在所述收料盘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小车,在每个所述小车上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圆锥出料口的绞龙。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筛包括筛体、振动机和支架,所述筛体通过弹簧与所述支架连接,在所述筛体的后端下方设置有滚刷,所述滚刷包括筒体和在所述筒体表面设置的毛刷,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有齿轮和进气口,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出气孔;所述齿轮通过链条与电机驱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筒体上沿轴向设置有一排出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混料系统的设计溢流效果好,溢流量可控,减少物料在槽体内停留时间;从提升机到混料系统的绞龙机可以控制绞龙内物料温度,并控制物料在绞龙内的留存时间;塔底收料装置粉尘污染小,且能很好的对物料进行分散冷却;振动筛可以自动清洁筛体,有效防止物料粘结,同时可以风干物料;冷却机冷却均匀,效率高,出料方便。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各设备共同作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安全可靠,且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混料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级混合槽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溢流口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绞龙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绞龙机支腿Ⅱ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塔底收料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塔底收料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机的圆筒机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机的扬料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振动筛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振动筛滚刷结构示意图;

图中,提升机1、绞龙机2、筒体21、绞龙22、管道23、双接口24、支腿Ⅰ25、支腿Ⅱ26、丝杆261、螺母262、螺杆263、底座264、尿溶槽3、混料系统4、一级混合槽41、混合槽体(411,421)、出料口(4111,4211)、溢流口4112、内盘管4113、外盘管4114、蒸汽进口41131、水进口41132、排出口41133、二级混合槽42、乳化机43、乳化槽431、盘管4311、蒸汽进口(41131、41141)、水进口(41132、41142)、排出口43113、进料口432、球形阀44、阀芯441、连杆45、旋拧盘451、指针452、指示牌46、开口大小指示线461、造粒机5、塔底收料装置6、收料盘61、通水管道接口611、圆锥出料口62、通水管道621、轨道63、小车64、绞龙65、防尘罩66、电机67、皮带输送机7、振动筛8、筛体81、振动机82、支架83、弹簧84、滚刷85、筒体851、出气孔8511、毛刷852、齿轮853、进气口854、链条86、盖板87、轴封88、冷却机9、圆筒机体91、进风口911、扬料板92、90°弯折板921、45°弯折板922、135°弯折板923、挡圈Ⅰ93、下料咀94、下料口941、挡圈Ⅱ95、滚筒筛10、包膜机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肥生产设备包括提升机1、绞龙机2、尿溶槽3、混料系统4、造粒机5、塔底收料装置6、皮带输送机7、振动筛8、冷却机9、滚筒筛10和包膜机11。所述提升机1通过绞龙机2将物料输送到尿溶槽3和混料系统4的一级混合槽41、二级混合槽42和乳化机43。混料系统4将物料输送给造粒机5,造粒机5产出的物料经塔底收料装置6和皮带输送机7输送到振动筛8,物料再经过皮带输送机7输送到冷却机9,冷却机9将物料输送到滚筒筛10,滚筒筛10最后把物料送入包膜机。

如图5和图6所示,绞龙机2包括筒体21和设置在筒体21内的绞龙22,所述筒体21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内设置有管道23,在所述筒体2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管道23的双接口24。双接口24即有两个接口,在每个接口上设置一个阀门,单独由阀门控制接口的导通关断。

所述筒体21的后端设置有支腿Ⅰ25,所述支腿Ⅰ25的上端与所述筒体21铰接连接;所述筒体21的前端设置有支腿Ⅱ26,支腿Ⅱ26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连接在筒体21和底座264上。所述支腿Ⅱ26为可升降杆。

作为管道23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中所示,所述筒体21内的管道23沿着筒体21的轴向呈S形布置。作为管道23的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筒体21内的管道23沿着筒体21的轴向呈螺旋状布置。

作为支腿Ⅱ26的优选升降方式,所述支腿Ⅱ26包括丝杆261、螺母262和螺杆263,所述螺母262套置在所述丝杆261上,所述螺母262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螺杆263啮合的齿,所述螺杆263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伺服电机的控制方式优选采用遥控器,设定伺服电机的工作行程,如丝杆261升降0.5cm为一档,按下升高按键一次,丝杆261上升0.5cm。按下下降按键一次,丝杆261下降0.5cm。当然,支腿Ⅱ26的升降方式还可以使液压杆升降。

绞龙机2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向管道23内通冷水可以降温,通蒸汽可以升温,配合筒体21的倾斜角度,控制物料在筒体内的留存时间。当温度过高时,可以把绞龙的卸料端高度降低,缩小物料在筒体内的存留时间,反之增加物料在筒体内的存留时间,配合管道的冷水和蒸汽,进而控制了物料的温度。物料从提升机1经过绞龙机2输送到尿溶槽3以及混料系统4进行混料。

如图2-4所示,所述混料系统4包括自上而下呈阶梯状设置的一级混合槽41、二级混合槽42和乳化机43。所述一级混合槽41和二级混合槽42结构相同,均包括混合槽体(411,421),在混合槽体(411,421)底部设置有一个出料口(4111,4211),在混合槽体(411,421)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其中二级混合槽42的上方设置有三个进料口,一级混合槽41根据绞龙和尿溶槽的出料口而定设计几个进料口。所述乳化机43包括乳化槽431和设置在乳化槽431上方的进料口432,乳化机43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出料口。所述乳化机43的乳化槽431包括内外两层不锈钢板组成的夹层,在所述夹层内设置有盘管4311(为了方便示意,图2中没有画出夹层的外层),所述盘管4311包括一个蒸汽进口43111和一个水进口43112,蒸汽进口43111和水进口43112上分别串接有一个阀门,阀门可手动阀门或电磁阀门。在所述盘管4311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排出口43113,排出口43113用于排出蒸汽或水。尿溶槽3的溢流口和出料口通过管道与一级混合槽41上端的进料口连接。二级混合槽42的溢流口与乳化机的进料口连接,二级混合槽42的出料口与造粒机的进料口连接,乳化机的出料口与造粒机的进料口连接。

在所述混合槽体(411,421)的中上部(大约在混合槽体五分之三高度位置)的侧面设置有两个溢流口(4112,4212)。如图4所示,在所述溢流口(4112,4212)处设置有球形阀44,所述球形阀44的阀芯441连接有连杆45,旋转连杆45可以带动球形阀44的阀芯441转动,通过球阀44的阀芯441上的通孔与球阀44的外球体上的通孔对应即可放料。所述连杆45竖直设置,连杆45的上端设置有旋拧盘451,所述旋拧盘451位于所述混合槽体(411,421)的顶部。在所述混合槽体(411,421)顶部与所述连杆45同轴设置有指示牌46,所述指示牌46上设置有开口大小指示线461。在所述连杆45上设置有指针452。开口大小指示线461将90°直角均分成若干份,例如每5°一条开口大小指示线461,通过开口大小指示线461可以明确调节球阀的开口大小。连杆45可以设置在混合槽体(411,421)的内部也可以设置在混合槽体(411,421)的外部。

所述乳化槽431上方设置有两个进料口432,所述二级混合槽42的两个溢流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乳化机43的两个进料口432连接。所述一级混合槽41的两个溢流口4112和一个出料口4111分别对应连接二级混合槽42的三个进料口。

如图2和图3,以所述一级混合槽41为例说明混合槽体的结构:在所述混合槽体411的内部设置有内盘管4113,混合槽体411的外部设置有外盘管4114,外盘管是在混合槽体411外壁呈螺旋状固定的不锈钢管,内盘管是在混合槽体411内壁呈螺旋状固定的不锈钢管。所述内盘管4113和外盘管4114分别设置有一个蒸汽进口(41131、41141)和一个水进口(41132、41142)。在所述混合槽体41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内盘管4113和外盘管4114的排出口41133。所述蒸汽进口(41131、41141)和水进口(41132、41142)分别串联一个开关阀门,开关阀门可为手动阀门或电磁阀门。

所述二级混合槽42的出料口和乳化机43的出料口分别与所述造粒机5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尿溶槽3与一级混合槽41、二级混合槽42结构相同,也包括两个溢流口和一个下料口,在尿溶槽3上也设置有内盘管和外盘管。两个溢流口和一个下料口分别于所述一级混合槽41的进料口连接。

混料系统4的工作原理如下:对于一级混合槽41和二级混合槽42,需要升温时,将内盘管4113和/或外盘管4114内通入蒸汽,如果温度过高,则将内盘管4113和/或外盘管4114内通入冷水降温。同理,乳化机43夹层内的盘管也设置蒸汽进口和水进口,便于灵活且快速调节温度。物料经过混料后进入造粒机5,由造粒机5造粒后进入塔底收料装置6。

在需要调节溢流速度时,通过连杆45配合指示牌46可以精准控制溢流口打开的大小,提高了浆料溢流速度,减少物料在槽内停留时间,减小物料之间的副反应,提高了混合浆料的流动性。

如图7和图8所示,塔底收料装置6包括收料盘61和位于所述收料盘61中间的圆锥出料口62。收料盘61是用水泥或不锈钢板做成一个直径16米的中间低两边高的圆形。在收料盘61内从外到中心螺旋布置通水管道,通水管道接口611如图7中所示,用于通入冷水进行冷却。在收料盘61中间留2米直径的圆孔,用不锈钢做个圆锥夹套,在圆锥夹套内设置通水管道621,进行通水降温。

在所述收料盘61的外侧设置有一圈轨道63,在所述轨道63上设置有小车64,在所述小车64上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圆锥出料口62的绞龙65,绞龙65的转轴通过电机67驱动连接,电机67位于小车64的外侧,绞龙65位于小车64的内侧,齿轮位于小车64下方。优选的,在所述收料盘61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小车64,在每个所述小车64上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圆锥出料口62的绞龙65。轨道63的设置方式优选为所述轨道63为齿条轨道,所述小车64上设置有与所述绞龙65的转轴同轴连接的齿轮,该齿轮与齿条轨道的齿条配合,实现小车在齿条轨道上运动。

为了防止物料粘结在圆锥出料口62,在所述圆锥出料口6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防尘罩66,在圆锥出料口62中间固定立杆,防尘罩66安装在立杆顶部。防尘罩66可以使落下的物料被分散到收料盘61上,然后由绞龙65推入圆锥出料口62。

塔底收料装置6的工作原理为:从塔上落下的物料落到防尘罩66上,被防尘罩66均匀分散至收料盘61上,与绞龙65的转轴连接的电机驱动绞龙65转动,将物料推送到圆锥出料口62处,同时,绞龙65的转轴转动带动齿轮的转动,从而同步带动小车64在轨道63上周向运动,使绞龙65可以将整个收料盘61内的物料推送到圆锥出料口。整个过程中,圆锥出料口62和收料盘61被通冷水,对物料进行冷却。物料经过皮带输送机7输送到振动筛8。

如图11和图12所示,振动筛8包括筛体81、振动机82和支架83。所述筛体81通过弹簧84与所述支架83连接。

在所述筛体81的后端下方设置有滚刷85,所述滚刷85包括筒体851和在所述筒体851表面设置的毛刷852,所述筒体851的一端设置有齿轮853和与筒体851同轴的进气口854,所述筒体851上设置有出气孔8511。所述齿轮853通过链条86与电机驱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了三个滚刷85。对于筒体851一侧的进气口854,两个轴封88密封即可,轴封88为现有技术,即两个橡胶密封圈,在豆浆机等很多领域均有采用,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筒体851转动进气口854不转动。

为了在保证出气孔8511气压的同时可以使气体随着筒体851的转动向筛体81的不同方向吹起,提高风干效果,如图12所示,优选的,在所述筒体851上沿轴向设置有一排出气孔8511。

为了不妨碍物料的下落,如图11和图12所示,优选的,在所述筒体851的表面周向均布有三组毛刷852。

如图11所示,所述筛体81的上方设置有盖板87,所述筛体81后端的盖板87向上凸起,形成一个较大空间,该空间可以存留更多的气体,使气体具有较大的流动空间,对物料的风干起到很好的效果。

振动筛8在工作时,通过毛刷852与出气孔8511的配合,有效防止了物料的粘结,且通过对物料风干,对后续步骤中的防粘结也具有明显的效果。振动筛分离物料后再经过皮带输送机7输送到冷却机9。

如图9和10所示,冷却机9包括圆筒机体91和驱动所述圆筒机体91的驱动总成,驱动总成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这里不再详述,附图中也未画出驱动总成。在所述圆筒机体91内设置有扬料板92,如图9中所示,扬料板92的设置方式为在轴向上等间距设置,且轴向上的扬料板92从进料端到下料端向上倾斜。扬料板92在径向呈圆周设置。

所述圆筒机体91的进料端设置有挡圈Ⅰ93,在所述圆筒机体91的后端设置有下料咀94,在下料咀94和圆筒机体91之间设置有挡圈Ⅱ95。如图10所示,挡圈Ⅰ93和挡圈Ⅱ95都是环状的板。所述下料咀94包括圆形罩,在所述圆形罩一侧均布有若干下料口941。

在所述圆筒机体91的后端设置有进风口911,用于通风冷却。

所述扬料板92安装有90°弯折板921、45°弯折板922或135°弯折板923中的一种或多种,安装时其与地面是保持水平的。如图10所示,采用90°弯折板921、45°弯折板922和135°弯折板923三种依次排列设置。还可以只采用三种中的任意两种进行组合,或者只采用一种安装。采用三种不同角度的扬料板92使物料在圆筒机体91旋转过程中不同旋转角度时均有落料,不会出现在转动到某个角度时物料全部落下,保证了落料的均匀,散热效果好。从冷却机9输出的物料经过滚筒筛10进入包膜机11包膜。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1和设置在筒体1内的绞龙2,所述筒体1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内设置有管道3,在所述筒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管道3的双接口4。双接口4即有两个接口,在每个接口上设置一个阀门,单独由阀门控制接口的导通关断。

所述筒体1的后端设置有支腿Ⅰ5,所述支腿Ⅰ5的上端与所述筒体1铰接连接;所述筒体1的前端设置有支腿Ⅱ6,支腿Ⅱ6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连接在筒体1和底座64上。所述支腿Ⅱ6为可升降杆。

作为管道3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中所示,所述筒体1内的管道3沿着筒体1的轴向呈S形布置。作为管道3的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筒体1内的管道3沿着筒体1的轴向呈螺旋状布置。

作为支腿Ⅱ的优选升降方式,所述支腿Ⅱ6包括丝杆61、螺母62和螺杆63,所述螺母62套置在所述丝杆61上,所述螺母62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螺杆63啮合的齿,所述螺杆63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伺服电机的控制方式优选采用遥控器,设定伺服电机的工作形成,如丝杆61升降0.5cm为一档,按下升高按键一次,丝杆61上升0.5cm。按下下降按键一次,丝杆61下降0.5cm。当然,支腿Ⅱ6的升降方式还可以使液压杆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向管道3内通冷水可以降温,通蒸汽可以升温,配合筒体1的倾斜角度,控制物料在筒体内的留存时间。当温度过高时,可以把绞龙的卸料端高度降低,缩小物料在筒体内的存留时间,反之增加物料在筒体内的存留时间,配合管道的冷水和蒸汽,进而控制了物料的温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