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焦炉蓄热室作为烃类转化炉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15235发布日期:2019-08-24 09:2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工、节能、环保领域,是一种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氨醇生产用焦炉气或天然气消耗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焦炭生产过程产生的煤裂解尾气称为焦炉气,通常的做法是将焦炉气的40-60%用作焦炉直接燃料,其他部分用作合成转化气。

焦炉气转化制合成气使用特制的转化炉。投资巨大。转化过程中能量消耗非常可观。

焦炉气转化制合成气第一种方法,使用蒸汽催化转化焦炉气中的烃类。

焦炉气转化制合成气第二种方法,使用氧气(空气)催化转化焦炉气中的烃类。

焦炉气转化制合成气第三种方法,使用氧气(空气)非催化转化焦炉气中的烃类。

目前公开的报道都是使用特制的转化炉,如此可以高效的转化焦炉气中的烃类。

天然气转化制合成气的方法与焦炉气一致。

常用的焦炉,蓄热室与炭化室间隔布置,蓄热室燃烧焦炉气或其他可燃气体,使用空气作为助燃气体,所有的蓄热室的进燃气管道、烟道气管道并联,而所有的进空气管道并联,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经不同的管道进入蓄热室燃烧。燃烧后气体温度达到结焦温度或高于结焦温度50℃以内。

转化炉与焦炉蓄热室的燃烧过程都有不少的热损失,而且由于转化气与焦炉烟气出口温度远高于进气温度,回收热量过程伴随大量热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少总的热损失,本发明将焦炉2%以上的蓄热室改为烃类转化室,烃类转化室的燃气与蓄热室分开,供给改为烃类总浓度高于焦炉气的气体(例如脱氢焦炉气)或仍然使用焦炉气而不使用过热蒸汽参与转化过程,烃类转化室的空气供给转为富氧空气或纯氧,蓄热室的气体反应温度最多低于改造前的燃烧温度5℃而不能高于原来的燃烧温度,未作为烃类转化室的蓄热室仍然使用原来的燃料与空气、烟道气系统;烃类转化炉的烟道气(转化气)出口与非烃类转化炉的蓄热室烟道与余热回收系统各自分开,由此实现烃类转化在焦炉中完成的目的。这个做法的最大优势是减少单独建设转化炉的费用,同时把转化炉的热量损失+焦炉的热量损失变为只有焦炉的热量损失,节约了能量。为了尽量减少烃类气体的氧气使用量,原来蓄热室的操作温度需要尽量降低到低于原燃烧温度5℃。由于转化气过程属于欠氧燃烧,因此原蓄热室烧嘴需要改为转化炉烧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将40孔焦炉中的中部2孔蓄热室改作烃类转化室,把烃类转化室的空气。烟道气系统与其他38孔蓄热室进行分隔。烃类转化室改送100%纯氧,燃料系统保持一致,但氧气流量控制阀要单独设立,但燃料气流量控制阀单独设立,如此才能保证烃类转化室的总热量提供等于其他蓄热室放热+转化热量。烃类转化室烧嘴要另行设置。烃类转化的烟道要与其他蓄热室的烟道分离设立。如此一来可将全部焦炉气4%左右转化成合成气。

实施例2:将48孔焦炉中的中部22孔蓄热室改作烃类转化室,把烃类转化室的燃气、助燃系统、烟道气与其他28孔蓄热室进行分隔,助燃改送60%富氧,燃料系统分离设立,富氧流量控制阀单独设立,普通蓄热室燃料气使用高炉气与焦炉混合气,烃类转化室的原料使用含48%甲烷的焦炉气提纯氢尾气,普通蓄热室与烃类转化室的流量控制阀各自单独设立,如此才能保证烃类转化室的总热量提供等于其他蓄热室放热+转化热量。烃类转化室烧嘴另行设置成转化烧嘴。烃类转化的烟道要与其他蓄热室的烟道分离设立,余热回收系统各自独立。如此一来可将富烃气转化成合成气。

实施例3:将48孔焦炉中的中部48孔蓄热室全部改作烃类转化室,空气改送60%富氧,燃料系统原料使用78%甲烷的富甲烷气,烃类转化室烧嘴要另行设置。如此一来可将富烃气转化成合成气。

这个方法简单可行,但是烃类气体流量与氧气纯度、流量需要另行设计与优化,并且对安全设计要详细计算。

这个方法减少了烃类转化炉的投资,同时减少了烃类转化炉的热量损失。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焦炉蓄热室作为烃类转化炉的工艺,将焦炉2%以上的蓄热室改为烃类转化室,烃类转化室的燃气供给改为烃类总浓度高于或等于焦炉气的气体,烃类转化室的助燃气供给转为富氧空气或纯氧,转化室的气体反应温度最多低于改造前的燃烧温度5℃而不能高于原燃烧温度,未作为烃类转化室的蓄热室仍然使用原来的燃料与空气系统;烃类转化室的烟道气(转化气)出口与非烃类转化炉的蓄热室烟道与余热回收系统各自分开,由此实现烃类转化在焦炉蓄热室完成的目的,作为烃类转化室烧嘴改为转化炉烧嘴。

技术研发人员:达娜杉;杨皓;宁平;钟俊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皓
技术研发日:2019.05.05
技术公布日:2019.08.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