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孢蘑菇的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16567阅读:来源:国知局
[0017]1.4 发酵
将1.3配好的混合料,堆成宽6m、高1.Sm、长< 50m的条垛,地面最好硬化,在条垛中心地面下铺设C 50mm的PVC管道曝气管,管道两侧每间隔15cm打一直径3mm的通气孔,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3千瓦的罗氏风机;
当堆温上升至55°C时翻堆一次,第一次翻堆后2天开始每隔3小时启动风机曝气15分钟,5天翻堆一次,视物料干湿情况补充水分至60%,翻堆3次后停止翻堆,当堆温降至50°C以下时,延长曝气间隔时间至5小时,堆温降至40°C以下,即可使用。此时物料变成棕褐色,稻草可捏碎,制得菌丝培养基质。
[0018]2)覆盖出菇基质制作方法如下:
2.1预处理。秸杆粉碎至1.5cm长;
2.2发酵料配方为,秸杆:有机肥:发酵菌剂=100:14:0.3 ;
2.3按照2.2中所述的成分以及质量配比,堆成宽6m、高2.0m、长彡45m的条垛,地面最好硬化,在条垛中心地面下铺设0 50_的PVC管道曝气管,管道两侧每间隔15cm打一直径3mm的通气孔,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3千瓦的罗氏风机;
当堆温上升至60°C时翻堆一次,第一次翻堆后2天开始每隔3小时启动风机曝气15分钟,4天翻堆一次,视物料干湿情况补充水分至50%,翻堆3次后停止翻堆,当堆温降至45°C以下时,延长曝气间隔时间至5小时,堆温降至35°C以下,即可使用。此时物料变成棕褐色,稻草可捏碎,制得覆盖出菇基质。
[0019]栽培基质包括菌丝培养基质和覆盖出菇基质,其中菌丝培养基质用量为90%,覆盖出菇基质用量为10%。
[0020]实施例3: —种双孢蘑菇的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菌丝培养基质制作方法和覆盖出菇基质制作方法。
[0021]I)所述菌丝培养基质制作方法如下:
1.1材料预处理
将秸杆切碎成4cm长碎段,用清水或2%的Ca (HO) 2水溶液预湿,调节秸杆材料的含水量至68% ;
1.2辅料准备
①复合发酵菌剂及活化。促进秸杆腐熟的复合菌剂由毕赤酵母菌: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6:2:1:1组成,以米糠或麸皮为载体,使用时用5%的红糖水喷洒活化3.5小时备用,制得辅料A ;
②营养剂和调理剂。各成分的配比如下,有机肥料:过磷酸钙:硫酸钙:氢氧化钙:尿素=6:2:1:1:1,混合均匀备用,制得辅料B ;
1.3菌丝培养基质原辅料配制
将预处理后的秸杆和辅料A、辅料B按100:0.2: 18,比例混合均匀,调节水分至63%。
[0022]1.4 发酵
将1.3配好的混合料,堆成宽6m、高1.6m、长< 50m的条垛,地面最好硬化,在条垛中心地面下铺设C 50mm的PVC管道曝气管,管道两侧每间隔15cm打一直径3mm的通气孔,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3千瓦的罗氏风机; 当堆温上升至55°C时翻堆一次,第一次翻堆后2天开始每隔3小时启动风机曝气15分钟,4天翻堆一次,视物料干湿情况补充水分至60%,翻堆3次后停止翻堆,当堆温降至50°C以下时,延长曝气间隔时间至4小时,堆温降至40°C以下,即可使用。此时物料变成棕褐色,稻草可捏碎,制得菌丝培养基质。
[0023]2)覆盖出菇基质制作方法如下:
2.1预处理。秸杆粉碎至1.3cm长;
2.2发酵料配方为,秸杆:有机肥:发酵菌剂=100:12:0.2 ;
2.3按照2.2中所述的成分以及质量配比,堆成宽5m、高1.8m、长彡45m的条垛,地面最好硬化,在条垛中心地面下铺设0 50_的PVC管道曝气管,管道两侧每间隔15cm打一直径2-3mm的通气孔,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3千瓦的罗氏风机;
当堆温上升至60°C时翻堆一次,第一次翻堆后2天开始每隔3小时启动风机曝气15分钟,3-4天翻堆一次,视物料干湿情况补充水分至50%,翻堆3次后停止翻堆,当堆温降至45°C以下时,延长曝气间隔时间至4-5小时,堆温降至35°C以下,即可使用,此时物料变成棕褐色,稻草可捏碎,制得覆盖出菇基质。
[0024]栽培基质包括菌丝培养基质和覆盖出菇基质,其中菌丝培养基质用量为88%,覆盖出菇基质用量为12%。
[0025]此外,还可以用菌丝培养基质混合40-50%的泥炭作为覆盖基质。
[002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双孢蘑菇的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质包括菌丝培养基质和覆盖出菇基质, 其中菌丝培养基质用量为85-90%,覆盖出菇基质用量为10-15%。
2.—种双孢蘑菇的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菌丝培养基质制作方法和覆盖出菇基质制作方法, 1)所述菌丝培养基质制作方法如下: 1.1材料预处理 将秸杆切碎成3-5cm长的碎段,用清水或2%的Ca (OH)2水溶液预湿,调节秸杆材料的含水量至65-70% ; 1.2辅料准备 ①复合发酵菌剂及活化; 促进秸杆腐熟的复合菌剂由毕赤酵母菌: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6:2:1:1组成,以米糠或麸皮为载体,使用时用5%的红糖水喷洒活化3-4小时备用,制得辅料A ; ②营养剂和调理剂; 各成分的质量配比如下,有机肥料:过磷酸钙:硫酸钙:氢氧化钙:尿素=5-7:2:1:1:1,混合均匀备用,制得辅料B; 1.3菌丝培养基质原辅料配制 将预处理后的秸杆和辅料A、辅料B质量比按100:0.1-0.3: 16-20,比例混合均匀,调节水分至60-65% ; 1.4发酵 将1.3配好的混合料,堆成宽5-6m、高1.5-1.8m、长彡50m的条垛,地面最好硬化,在条垛中心地面下铺设C 50mm的PVC管道曝气管,管道两侧每间隔15cm打一直径2_3_的通气孔,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3千瓦的罗氏风机; 当堆温上升至55°C时翻堆一次,第一次翻堆后2天开始每隔3小时启动风机曝气15分钟,4-5天翻堆一次,视物料干湿情况补充水分至60%,翻堆3次后停止翻堆,当堆温降至50°C以下时,延长曝气间隔时间至4-5小时,堆温降至40°C以下,即可使用,此时物料变成棕褐色,秸杆轻揉即可粉碎; 2)覆盖出菇基质制作方法如下: 2.1预处理; 稻杆粉碎至1.2-1.5cm长; 2.2发酵料配方为,秸杆:有机肥:发酵菌剂=100:10-14:0.1-0.3 ; 2.3按照2.2中所述的成分以及质量配比,堆成宽4-6m、高1.6-2.0m、长彡45m的条垛,地面最好硬化,在条垛中心地面下铺设0 50_的PVC管道曝气管,管道两侧每间隔15cm打一直径2-3_的通气孔,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3千瓦的罗氏风机; 当堆温上升至60°C时翻堆一次,第一次翻堆后2天开始每隔3小时启动风机曝气15分钟,3-4天翻堆一次,视物料干湿情况补充水分至50%,翻堆3次后停止翻堆,当堆温降至45°C以下时,延长曝气间隔时间至4-5小时,堆温降至35°C以下,即可使用,此时物料变成棕褐色,秸杆轻揉即可粉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孢蘑菇的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料为含量为85-90%的纯鸡粪、60-80%的牛粪、60-70%的菜柏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孢蘑菇的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基质也可以用菌丝培养基质混合40-50%的泥炭作为覆盖基质。
【专利摘要】本发明设计一种双孢蘑菇的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质包括菌丝培养基质和覆盖出菇基质,其中菌丝培养基质用量为85—90%,覆盖出菇基质用量为10—15%。本发明的优点如下:1)整个工艺方案简单,容易操作;2)该技术方案只需要一次发酵,简化发酵过程,3)该技术方案发酵充分、均匀、杂菌少,菌丝发生发展快;4)该技术方案蘑菇产量高,5)该技术方案便于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蘑菇采收完毕,剩余菇渣基质可以作为植物栽培基质或有机肥料的原料。
【IPC分类】C05G3-00
【公开号】CN104529606
【申请号】CN201410671296
【发明人】张秋萍
【申请人】张秋萍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