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烷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6241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烷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的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 苯甲烷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垸是制备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酯酰亚胺树 脂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同时,也是环氧树脂的良好的耐热改性剂或固化剂。有关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烷的制备方法,迄今尚未见有专利或公 开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烷的制备方法,该 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收率、纯度高,适合工业化生产。本发明的制备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solvents refluxSOLVENT<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formula>本发明的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 摩尔比为1.00:2.00 2.10的4,4,-二氨基-4"-羟基三苯甲烷和偏苯三甲酸酐(TMA), 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于室温下搅拌反应,成均相溶液后,加入共沸脱水剂,加热 升温回流(85'C 18(TC),共沸脱水反应2 12小时;(2) 回收共沸脱水剂及部分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冷却反应液至室温,加水,析 出产物,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烷。所述的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 N,N-二甲基乙酰胺 (DMAc)、 N-甲基-2-吡咯烷酮(NMP)、 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所述偏苯三甲酸酐(TMA)与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的重量体积比为10 30克:20~200 毫升。步骤(1)所述的共沸脱水剂为苯、甲苯、二甲苯、 一氯苯、邻二氯苯中的一种或几 种混合物。步骤(1)所述的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与共沸脱水剂的体积比为1.0:0.1~10。 步骤(2)所述的洗漆溶剂是N,N-二甲基甲酰胺(DMF)、 N,N-二甲基乙酰胺(DMAc) 或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 本发明是制备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烷的工业方法;(2) 对环境友好,三废少;(3) 操作简单,反应过程在常压下进行,不涉及也不产生腐蚀性物质,对设备无特殊要 求,投资少,可在同一个反应釜内完成制备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垸的 操作过程;(4) 产品收率和纯度都很高;(5) 溶剂可回收反复套用,这不仅可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有效地杜绝了环境污染;(6)产品的生产成本低廉,有利于其进一步推广应用。


图1是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烷的分子结构式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将14.5克(0.05摩尔)4,4,-二氨基-4"-羟基三苯甲烷和100毫升N-甲基-2-吡咯烷酮 (NMP) —起加入反应釜中,室温下搅拌溶解均匀后,加入19.2克(0.1摩尔)偏苯三甲 酸酐(TMA),搅拌反应呈均相后,加入60毫升二甲苯,搅拌,加热升温回流,共沸脱 水亚胺化反应8小时后,回收共沸脱水剂二甲苯及部分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N-甲基-2-吡咯垸酮(NMP),关闭加热系统,搅拌,自然冷却至室温,加水,析出固体产物,过滤, 用适量的冷NMP溶剂淋洗2次,真空干燥,得到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 甲烷,纯度99.0%,根据4,4,-二氨基-4"-羟基三苯甲烷的投料量和获得的4,4,-双(4-羧基酞 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垸,计算得到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垸的收率 为95.4%。实施例2将14.5克(0.05摩尔)4,4,-二氨基-4"-羟基三苯甲烷和80毫升N,N-二甲基乙酰胺 (DMAc) —起加入反应釜中,室温下搅拌溶解均匀后,加入19.2克(0.1摩尔)偏苯三 甲酸酐(TMA),搅拌反应呈均相后,加入80毫升甲苯,搅拌,加热升温回流,共沸脱 水亚胺化反应12小时后,回收共沸脱水剂甲苯及部分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N,N-二甲基 乙酰胺(DMAc),关闭加热系统,搅拌,自然冷却至室温,加水,析出固体产物,过滤, 用适量的冷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剂淋洗2次,真空干燥,得到4,4,-双(4-羧基酞 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烷,纯度99.3%,根据4,4,-二氨基-4"-羟基三苯甲垸的投料量和 获得的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垸的量,计算得到4,4,-双(4-羧基酞酰亚 胺基)-4"-羟基三苯甲垸的收率为93.1%。实施例3将14.5克(0.05摩尔)4,4,-二氨基-4"-羟基三苯甲烷和100毫升N-甲基-2-吡咯烷酮(NMP) —起加入反应釜中,室温下搅拌溶解均匀后,加入19.2克(0.1摩尔)偏苯三甲 酸酐(TMA),搅拌反应呈均相后,加入60毫升二甲苯,搅拌,加热升温回流,共沸脱 水亚胺化反应2小时后,回收共沸脱水剂二甲苯及部分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N-甲基-2-吡咯垸酮(NMP),关闭加热系统,搅拌,自然冷却至室温,加水,析出固体产物,过滤, 用适量的冷NMP溶剂淋洗2次,真空干燥,得到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 甲烷,纯度97.8%,根据4,4,-二氨基-4"-羟基三苯甲垸的投料量和获得的4,4,-双(4-羧基酞 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垸的量,计算得到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烷的 收率为92.5%。实施例4将14.5克(0.05摩尔)4,4,-二氨基-4"-羟基三苯甲烷和80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 (DMF) —起加入反应釜中,室温下搅拌溶解均匀后,加入19.4克(0.105摩尔)偏苯三 甲酸酐(TMA),搅拌反应呈均相后,加入100毫升甲苯,搅拌,加热升温回流,共沸脱 水亚胺化反应12小时后,回收共沸脱水剂甲苯及部分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N,N-二甲基 甲酰胺(DMF),关闭加热系统,搅拌,自然冷却至室温,加水,析出固体产物,过滤, 用适量的冷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淋洗2次,真空干燥,得到4,4'-双(4-羧基酞 酰亚胺萄-4"-羟基三苯甲垸,纯度99.5%,根据4,4'-二氨基-4"-羟基三苯甲烷的投料量和 获得的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烷的量,计算得到4,4,-双(4-羧基酞酰亚 胺基)-4"-羟基三苯甲烷的收率为98.2%。
权利要求
1.一种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摩尔比为1.00∶2.00~2.10的4,4’-二氨基-4”-羟基三苯甲烷和偏苯三甲酸酐TMA,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于室温下搅拌反应,成均相溶液后,加入共沸脱水剂,85℃~180℃加热升温回流,共沸脱水反应2~12小时;(2)回收共沸脱水剂及部分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冷却反应液至室温,加水,析出产物,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4,-双(4-羧基酞酰亚胺萄-4"-羟基三苯甲烷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DMF、 N,N-二甲基乙酰胺 DMAc、 N-甲基-2-吡咯烷酮NMP、 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烷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苯三甲酸酐TMA与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的重量体积比为10克~30 克:20毫升~200毫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烷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共沸脱水剂选自苯、甲苯、二甲苯、 一氯苯、邻二氯苯中的一 种或几种混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4,4,-双(4-羧基酞酰亚胺萄-4"-羟基三苯甲垸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与共沸脱水剂的体积比为1.0:0.1~10。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烷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洗涤溶剂是N,N-二甲基甲酰胺DMF、 N,N-二甲基乙酰胺DMAc、 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中的一种或几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4,4’-双(4-羧基酞酰亚胺基)-4”-羟基三苯甲烷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摩尔比为1.00∶2.00~2.10的4,4’-二氨基-4”-羟基三苯甲烷和偏苯三甲酸酐(TMA),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于室温下搅拌反应,成均相溶液后,加入共沸脱水剂,共沸脱水反应2~12小时,回收共沸脱水剂及部分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冷却反应液至室温,加水,析出产物,过滤、洗涤,真空干燥。本发明操作简单,环保,所得产品收率、纯度高,溶剂可反复回收套用,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C07D209/48GK101235010SQ20081003424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5日
发明者徐永芬, 虞鑫海, 赵炯心 申请人:东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