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高活性硅胶载体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和该催化剂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845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高活性硅胶载体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和该催化剂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高活性硅胶载体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以及该催化剂在烯烃聚合或共聚合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气相流化床冷凝态操作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微球形硅胶(平均粒径10~100um)作为载体已广泛应用于烯烃聚合催化剂中,特别是在气相法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中更为普遍,目前已大量应用的硅胶种类有美国GRACE公司的SYLOPOL948、SYLOPOL955、XPO-2402以及CROSFIELD公司的SD490,这些硅胶的比表面积一般在~300m2/g,有的甚至更低,因此其在应用于负载催化剂时,活性组分的负载量受到了限制,从而影响了催化剂活性的提高。例如,在美国专利US4293673、US4303565、US4303566、US4303771中公开了一系列以上述类型硅胶为载体的适用于气相流化床乙烯聚合工艺的催化剂,目前此类已广泛商业化应用的催化剂大多是将镁化合物、钛化合物和给电子体化合物负载在SYLOPOL955牌号的硅胶上,在工业化气相流化床装置上乙烯聚合的活性一般在~3500gPE/gCat,但在用于气相流化床的冷凝技术时则由于催化剂停留时间的缩短而活性显著降低,从而导致乙烯聚合物的灰份升高而影响了乙烯聚合物的品质。因此提高此类催化剂的活性是提高乙烯聚合物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如果仅将硅胶的比表面积提高,虽然催化剂在用于烯烃聚合时活性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硅胶的比表面积增加,其孔径必然减小,其他的性能均出现明显的降低,例如氢调敏感性、乙烯与其他α-烯烃的共聚性能等,有关内容在美国专利US3225023已有公开。因此为了聚合性能的综合考虑,目前商业化的气相聚乙烯所使用的硅胶载体一般将比表面积控制在~300m2/g左右。
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发现通过采用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硅胶,负载有镁化合物、钛化合物和给电子体化合物,还负载有一种卤代物改进剂所形成的催化剂,在用于烯烃的聚合时,不仅催化剂的活性大幅度提高,而且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和烯烃的共聚性能均有明显的改善。在用于目前较为先进的气相流化床的冷凝技术时显示了良好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以硅胶为载体的钛系催化剂中存在的活性偏低的缺点,提出一种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高活性硅胶载体催化剂组分。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上述催化剂在烯烃聚合或共聚合中的应用。
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高活性硅胶载体催化剂组分,它是一种负载于多孔惰性载体物质上的含钛活性组分,该含钛活性组分为一种包括至少一种钛化合物、至少一种镁化合物和至少一种给电子体的反应产物,其中所述的多孔载体物质为球形或类球形的硅胶,其平均粒径为10~100μm、比表面积为300~1000m2/g、孔隙体积为2.0~5.0ml/g、孔平均直径为5~45nm。
在上述的催化剂组分中,将至少一种钛化合物、至少一种镁化合物和至少一种给电子体的反应产物通过浸渍的方法负载在载体上,特别指出的是载体物质选用一种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球形或类球形硅胶,以脱水的硅胶为最好,一般可通过控制硅胶的热活化条件以调整其表面羟基的含量,该硅胶的平均粒径10~100μm,优选为20~80μm,最佳为30~60μm;比表面积300~1000m2/g,优选为400~800m2/g,最佳为600~800m2/g;孔隙体积为1.0~6.0ml/g,优选为2.0~5.0ml/g;孔平均直径为5~45nm,优选为10~35nm。
在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组分还可以加入至少一种卤代物改进剂,该卤代物改进剂为具有以下通式F-R1[R2bX(3-b)]的一类化合物,其中F为一种可与有机铝化合物、钛化合物或硅胶上的羟基发生化学反应的官能团,如醛基、酰基、羟基、胺基或酯基等;R1是一个二价的C1~C20的脂肪基或芳香基,其与官能团F中的氧原子相连;R2为氢、未取代的或卤素取代的C1~C6烷基、环烷基或芳香基,b是0、1或2,X是F、Cl或Br。当F为羟基时,改进剂是一类卤代醇,具体化合物为Cl3CCH2OH,Cl2CHCH2OH,ClCH2CH2OH,Cl3CC(CH3)2(OH),ClCH2CH2CH2CH2OH, 优选为Cl3CCH2OH,Cl2CHCH2OH,ClCH2CH2OH,Cl3CC(CH3)2(OH)当F为酰基时,改进剂是一类卤代酰卤,具体化合物为Cl3CCOCl,Cl2CHCOCl,ClCH2COCl, 优选为Cl3CCOCl,Cl2CHCOCl,ClCH2COCl在上述的催化剂组分中,镁化合物,给电子体、钛化合物,在美国专利US4,302,565中已有描述,所有这些有关内容在这里全部并入本发明。
在本发明所述的含钛的催化剂组分中,各组分之间的比例以每摩尔钛化合物计为镁化合物为0.5~50,优选1.5~5,给电子体为0.5~50,优选1~10,卤代物改进剂为0.5~50,优选1~10。本发明所述催化剂组分的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为其中所用的钛化合物为Ti(OR)4-nXn或TiX3,式中R是C1~C14的脂肪烃基,X从F、Cl、Br或其混合物中选取,n为1~4的整数。具体可选用四氯化钛、四溴化钛、四碘化钛、四丁氧基钛、四乙氧基钛、一氯三乙氧基钛、二氯二乙氧基钛、三氯一乙氧基钛、三氯化钛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优选四氯化钛、三氯一乙氧基钛、三氯化钛等。
其中所用的镁化合物为MgX2,式中,X从Cl、Br、I或其混合物中选取。具体可选用二氯化镁、二溴化镁、二碘化镁,优选为二氯化镁。
其中所用的给电子体(ED),选自如下化合物脂肪或芳香羧酸的烷基酯、脂肪醚、环醚以及脂肪酮。在这些给电子体中,优选是C1~C4饱和脂肪羧酸的烷基酯、C7~C8芳香羧酸的烷基酯、C2~C6脂肪醚、C3~C4环醚、C3~C6饱和脂肪酮。这些给电子体最优选的是甲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醚、己醚、四氢呋喃(THF)、丙酮以及甲基异丁基酮。给电子体可以单独使用或几种配合使用。
本发明所述催化剂组分可采用以下制备方法,将上述的钛化合物和镁化合物溶解在给电子体中,制备成母液,然后通过浸渍的方法负载在大比表面硅胶载体上,较为优选的的方法所采用的步骤如下(1)以常规的方法对硅胶载体进行活化,较为优选的条件可采用在600℃下脱水4小时;(2)将上述热活化硅胶加入低级烷烃溶剂中,再加入烷基铝反应一段时间后蒸去溶剂,进行干燥,得到固体粉末,(3)将钛化合物和镁化合物溶解在给电子体中,制备成母液,其中钛化合物可以在镁化合物之前或之后加入到给电子体化合物中或两者同时加入;(4)将步骤(2)活化后的载体加入到上述母液中,反应一定的时间后,对其进行干燥,脱除过量的溶剂即给电子体,一般控制剩余含量在10~21wt%;(5)将步骤(4)得到的固体物,悬浮于低级烷烃溶剂中,用一种或多种烷基铝化合物进行还原处理,再进行干燥后即制得最终催化剂组分。
其中步骤(2)和步骤(5)中所述低级烷烃溶剂为C3~C9的烷烃,优选C5和C6烷烃,例如异戊烷、戊烷、己烷等其中步骤(2)和步骤(5)中所述的烷基铝化合物的通式为为AlRm’X3-m,R’为相同或不相同的C1-8的烷基,X为卤素,m为1~3的整数,优选AlEt3、Al(n-C6H13)3、AlEt2Cl等。
特别指出的是本发明的卤代物改进剂可以以任何有效的方式引入催化剂组分中,可选择以下方法中的一种,均具有很好的促进效果(1)在上述制备步骤(1)的硅胶处理过程中引入,(2)在上述制备步骤(3)的催化剂络合物负载于硅胶的过程中引入,(3)在上述制备步骤(5)的催化剂还原的过程中引入等。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它是上述含钛的催化剂组分与烷基铝化合物的反应产物,其中所用的烷基铝化合物其通式为AlR”3,R”为相同或不相同的C1-8的烷基,其中一个或两个烷基可以被氯取代,可以选用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烷基铝混合使用,优选AlEt3、Al(iso-Bu)3、Al(n-C6H13)3、Al(n-C8H17)3、AlEt2Cl等。
本发明涉及的催化剂适用于各种乙烯的均聚合或乙烯与其他α-烯烃的共聚合,其中α-烯烃采用丙烯、丁烯、戊烯、己烯、辛烯、4-甲基戊烯-1中的一种。其聚合工艺采用气相法、淤浆法和溶液法,更适合于气相流化床聚合,特别是气相流化床的冷凝技术。
值得指出的是本发明由于采用大比表面积的硅胶载体,在保证了催化剂良好的颗粒性能的前提下明显提高了催化剂活性组分钛的含量,为提高催化剂活性提供了基础,同时还将具有官能团的卤代物改进剂通过化学反应固定在硅胶表面上,使所制备的催化剂用于乙烯聚合后,不但没有因载体比表面积的增大影响聚合物的性能,而且反而使催化剂的氢调性能和共聚性能均有所改善。从而解决了传统硅胶载体催化剂在用于气相流化床冷凝技术时活性偏低引起灰份偏高而最终影响聚合物质量的缺点,因此本发明所涉及的催化剂尤其适用于气相流化床的冷凝技术,制备高质量的LLDPE树脂。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对本发明涉及的催化剂作更进一步的说明,显然本发明所涉及的催化剂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所涉及物性参数的测试方法为比表面积、孔隙体积、孔平均直径——压汞法(Mercury intrusion)熔融指数MI——GB3682-83(2.16kg)熔流指数FI——GB3682-83(21.6kg),MFR=FI/MI表观密度BD——ASTM-D-1895密度D——GB1033-86
实施例1催化剂组分的制备,(1)称取约12g球形硅胶(美国Grace公司生产,平均粒径为55μm,比表面积为717m2/g,孔隙体积为4.6ml/g、孔平均直径为25.7nm)在600℃活化4小时。
(2)在氮气保护下,于带搅拌器的反应瓶中,以异戊烷为溶剂(100ml),加入第(1)步中热活化硅胶10g和5.6mlAlEt3的己烷溶液(1mmol/ml),在20~30℃反应半小时,而后缓慢滴加1.1mlCl3CCH2OH,加完后反应半小时,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成流动性粉末。
(3)于另一带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74gMgCl2和0.64mlTiCl4及174ml四氢呋喃,升温回流搅拌5小时,即制得催化剂母液。
(4)将第(2)步中处理好的硅胶与第(3)步制备的母液混合,回流搅拌1小时,而后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得到流动性淡黄色固体粉末,其中四氢呋喃的含量为16.0wt%。
(5)以异戊烷为溶剂在室温下,采用AlEt2Cl和Al(n-C6H13)3对步骤(4)所得的反应产物进行预还原,控制AlEt2Cl/THF摩尔比为0.45,Al(n-C6H13)3/THF为0.20,己烷100ml,首先滴加7.2mlAlEt2Cl的己烷溶液(2.21mmol),滴加完后反应半小时。再滴加4.8ml Al(n-C6H13)3的己烷溶液(1.5mmol),再反应半小时后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得微黄色固体粉末状催化剂组分。其催化剂组分中Ti%=1.16wt%、Mg%=1.83wt%Al%=4.37wt%Cl%=13.23wt%。
催化剂评价乙烯的淤浆均聚合2L不锈钢反应釜中进行淤浆评价,催化剂的用量50mg,H2/C2H4=0.28/0.75MPa,lml的AlEt3己烷溶液(1mmol/ml),1L己烷,85℃反应2小时。聚合结果见表1。
乙烯与丁烯的气相共聚合聚合在Φ150流化床乙烯气相聚合装置上进行,其催化剂用量为0.2g,AlEt35mmol,600g聚乙烯粉料作为分散剂,聚合条件为总压1.7Mpa,温度88℃,混合气的组成(体积%)H2=12.35、C2H4=59.47、1-C4H8=14.57、N2=13.61,聚合4小时,其聚合结果见表2。催化剂组分的制备除下面不同之处外,其它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1)用1.3ml Cl3CCOCl代替1.1mlCl3CCH2OH用于处理硅胶;(2)母料中THF%为15.7wt%;(3)催化剂中Ti%为1.29%催化剂淤浆聚合评价同实施例1,聚合结果见表1。
(2)母料中THF%为17.7%(3)催化剂中钛含量为1.14%催化剂淤浆聚合评价同实施例1,聚合结果见表1。
(2)用1.3ml Cl3CCOCl代替1.1mlCl3CCH2OH用于处理硅胶。
(3)母料中THF%为17.2%(4)催化剂中钛含量为1.07%催化剂淤浆聚合评价同实施例1,聚合结果见表1。对比例1催化剂组分(a)的制备除下面的不同之处外,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1)处理硅胶时不用Cl3CCH2OH。
(2)母料中THF%为19.1%(3)催化剂中钛含量为1.36%催化剂淤浆聚合评价同实施例1,聚合结果见表1。。对比例2催化剂组分(a)的制备除下面的不同之处外,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1)处理硅胶时不用Cl3CCH2OH。
(2)用1.16g TiCl3(AA级)代替0.64ml TiCl4用于催化剂母液的制备。
(3)母料中THF%为17.2%(4)催化剂中钛含量为1.26%催化剂淤浆聚合评价同实施例1,聚合结果见表1。对比例3催化剂组分(a)的制备除下面的不同之处外,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1)SYLOPOL 948(美国Grace公司生产,平均粒径为50μm,比表面积为295m2/g,孔隙体积为1.7ml/g、孔平均直径为23.3nm)硅胶替代实施例1所用硅胶,用量不变,处理硅胶时不用Cl3CCH2OH。
(2)制备催化剂母液时用1.1gMgCl2、0.4mlTiCl4和100mlTHF(3)母料中THF%为13.5%(4)催化剂中钛含量为0.9%催化剂淤浆聚合评价同实施例1,聚合结果见表1。对比例4催化剂组分(a)的制备除下面的不同之处外,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1)SYLOPOL 948硅胶替代SMR#49-3039硅胶,用量不变,处理硅胶时不用Cl3CCH2OH。
(2)制备催化剂母液时用1.1gMgCl2、0.73gTiCl3和100ml THF(3)母料中THF%为14.2%(4)催化剂中钛含量为0.95%催化剂淤浆聚合评价同实施例1,聚合结果见表1。
不同之处(1)用1.16g TiCl3(AA级)代替0.64ml TiCl4用于催化剂母液的制备。
(2)用1.75ml代替1.1mlCl3CCH2OH用于处理硅胶。
(3)母料中THF%为13.7%(4)Ti%=1.36wt%、Mg%=2.65wt%Al%=3.33wt%Cl%=14.23wt%。
催化剂淤浆聚合评价同实施例1,聚合结果见表1。
乙烯与丁烯的气相共聚合聚合在Φ150流化床乙烯气相聚合装置上进行,其催化剂用量为0.2g,AlEt35mmol,600g聚乙烯粉料作为分散剂,聚合条件为总压1.7Mpa,温度88℃,混合气的组成(体积%)H2=15.05、C2H4=65.60、1-C4H8=13.73、N2=5.62,聚合4时,其聚合结果见表2。
实施例6催化剂组分(a)的制备除下面的不同之处外,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
不同之处(1)用1.16g TiCl3(AA级)代替0.64ml TiCl4用于催化剂母液的制备。
(2)用1.1ml Cl3CCOCl代替1.1mlCl3CCH2OH用于处理硅胶。
(3)母料中THF%为14.2%(4)Ti%=1.37wt%、Mg%=2.63wt%Al%=2.61wt%Cl%=12.36wt%。
催化剂淤浆聚合评价同实施例1,聚合结果见表1。
乙烯与丁烯的气相共聚合聚合在Φ150流化床乙烯气相聚合装置上进行,其催化剂用量为0.2g,AlEt35mmol,600g聚乙烯粉料作为分散剂,聚合条件为总压1.7Mpa,温度88℃,混合气的组成(体积%)H2=8.49、C2H4=75.93、1-C4H8=5.74、N2=9.85,聚合4小时,其聚合结果见表2。
表1催化剂分析评价结果
表2催化剂Φ150流化床气相聚合结果
由实施例1至4和对比例1至4及表1可见,采用大比表面硅胶替代SYLOPOL 948硅胶后,催化剂组分在硅胶上的负载量由28%提高到38%,使催化剂的钛含量明显得以提高,为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提供了基础,同时仍然保持了催化剂良好的颗粒形态。如果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不用Cl3CCH2OH或Cl3CCOCl等卤代物改进剂的情况下,而仅采用大比表面硅胶替代SYLOPOL948硅胶,催化剂的活性虽有大幅度提高,但聚乙烯的MI和FI都大幅度下降,从对比例1和对比例3的比较看出,在活性由1200gPE/g cat提高到3946,E/g cat,而MI由0.51g/10min下降到0.18g/10min,从对比例2和对比例4的比较看出,催化剂活性由1160gPE/g cat提高到2402gPE/g cat,而MI由0.52g/10min下降到了0.20g/10min,这些结果清楚地说明,简单地采用较大比表面积硅胶来代替较小比表面积的硅胶,活性虽显著提高,但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却明显变差,因此这种活性提高对制备具有一定熔融指数的乙烯聚合物是没有意义的。
为克服该缺点,本发明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引入改进剂Cl3CCH2OH或Cl3CCOCl,实验结果表明,在保持聚乙烯MI不变的情况下,催化剂的活性大幅度提高,如从实施例1和对比例3的比较看出,催化剂活性由1200gPE/g cat提高到6667gPE/g cat,而MI保持不变;从实施例1和对比例3的比较看出,催化剂活性由1200gPE/g cat提高到6160gPE/g cat,而MI保持不变;以Cl3CCH2OH为改进剂,从实施例3和对比例4的比较看出,催化剂活性由1160gPE/g cat提高到4955gPE/g cat,而MI保持不变;以Cl3CCOCl改进剂,从实施例4和对比例4的比较看出,催化剂活性由1160gPE/g cat提高到4649gPE/g cat,而MI保持不变。上述结果清楚地表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催化剂不仅具有很高的活性,而且具有很好的氢调敏感性,适用于气相法和淤浆法乙烯均聚合或共聚合工艺,尤其适用于气相流化床的冷凝态操作,催化剂活性高,PE的灰份低,有利于低成本、高质量的生产各种牌号的PE树脂,特别是适用于生产各种牌号的LLDPE树脂。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载体化的催化剂组分,它是一种负载于多孔惰性载体物质上的含钛活性组分,该含钛活性组分为至少一种钛化合物、至少一种镁化合物和至少一种给电子体的反应产物,所述的多孔载体物质为球形或类球形的硅胶,其平均粒径为10~100μm、比表面积300~1000m2/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载体化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胶的孔隙体积为1.0~6.0ml/g、孔平均直径为5~45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载体化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胶的比表面积400~800m2/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载体化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胶平均粒径20~80μm、孔隙体积为2.0~5.0ml/g、孔平均直径为10~35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载体化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胶的比表面积600~800m2/g。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载体化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钛活性组分中还包括至少一种卤代物改进剂,该卤代物改进剂为具有以下通式F-R1[R2bX(3-b)]的一类化合物,其中F为醛基、酰基、羟基、胺基中的一种官能团,R1是一个二价的C1~C6的脂肪基或芳香基,其与官能团F相连,R2为氢、未取代的或卤素取代的C1~C6的烷基、环烷基或芳香基,b是0、1或2,X是F、Cl或Br。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载体化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卤代物改进剂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一种Cl3CCH2OH,Cl2CHCH2OH,ClCH2CH2OH,Cl3CC(CH3)2(OH),ClCH2CH2CH2CH2O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载体化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卤代物改进剂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一种Cl3CCOCl,Cl2CHCOCl,ClCH2COC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载体化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镁化合物为MgX2,式中,X从Cl、Br、I或其混合物中选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载体化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镁化合物选用二氯化镁、二溴化镁、二碘化镁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载体化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化合物为Ti(OR)4-nXn或TiX3,式中R是C1~C14的脂肪烃基,X从F、Cl、Br或其混合物中选取,n为1~4的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载体化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化合物选用四氯化钛、四溴化钛、四碘化钛、三氯化钛、四丁氧基钛、四乙氧基钛、一氯三乙氧基钛、二氯二乙氧基钛、三氯一乙氧基钛、三氯一甲氧基钛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载体化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电子体化合物选用C1~C4饱和脂肪羧酸的烷基酯、C7~C8芳香羧酸的烷基酯、C2~C6脂肪酯、C3~C4环醚、C3~C6饱和脂肪酮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载体化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电子体化合物为甲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醚、己醚、四氢呋喃、丙酮、甲基异丁基酮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载体化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各组分之间的比例以每摩尔钛化合物计为镁化合物为0.5~50,给电子体为0.5~50。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载体化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以每摩尔钛化合物计为卤代物改进剂为0.5~50。
17.一种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包括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A、权利要求1~16之一所述的载体化的催化剂组分;B、烷基铝化合物。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烷基铝化合物选用AlEt3、Al(iso-Bu)3、Al(n-C6H13)3、Al(n-C8H17)3、AlEt2Cl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19.一种权利要求17所述催化剂在乙烯气相或淤浆聚合或共聚合中应用。
20.一种权利要求17所述催化剂在乙烯气相流化床冷凝态操作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高活性硅胶载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该催化剂组分是将钛化合物、镁化合物和给电子体的反应产物负载在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硅胶上,另外还可以加入卤代物改进剂。在用于乙烯聚合尤其是气相流化床聚合后,不仅催化剂活性明显提高,而且氢调敏感性和共聚合等性能均有所改善,因此该催化剂尤其适用于气相流化床的冷凝技术,制备高质量的LLDPE树脂。
文档编号C08F4/654GK1339509SQ00123560
公开日2002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2日
发明者罗河宽, 唐瑞国, 高克京, 赵琴芳, 安京燕, 杨华, 霍金生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