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系树脂发泡体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64570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丙烯系树脂发泡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泡倍率高、发泡单元(foam cell)分散均勻、表面外观良好的聚丙烯 系树脂发泡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的有使用了聚丙烯树脂的挤出发泡体。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 种发泡体,其是使用至少含有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的发泡剂,使含有在230°C下的熔融张 力为5 30g的直链状聚丙烯系树脂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以10倍以上的发泡倍率进行 发泡而成的,该发泡体(发泡板)具有良好的挤出发泡性,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可再循环, 能够廉价且稳定地进行连续生产。另外,在同文献的制造方法中记载了使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与至少含有超临界状 态的二氧化碳的发泡剂混合,若熔融挤出温度小于160°C,则超临界二氧化碳向树脂中的溶 解以及扩散差,相反,若超过250°C,则开始产生聚丙烯系树脂的由热引起的分子链断裂等 劣化,因此在温度为160 250°C下进行熔融挤出来制造。专利文献1 国际公开第2007/004524号小册子但是,在上述文献的挤出条件中,有得到的发泡体的表面外观差的情况,还有未表 现出高的发泡倍率、得不到充分的绝热性能的情况。另外,为了制造上述发泡体,存在装置 变得大、且操作性差的情况。例如,在同一文献的实施例中,将气缸筒温度设定在180°C并将树脂熔融挤出,但 是在该温度下使树脂挤出发泡时,由于尤其是发泡体的表面外观差,发泡体的气泡(单元 (cell))径不均勻且分散不均勻,并且得不到高的发泡倍率,因此,具有发泡体的绝热性差 的问题。另外,在同一文献中,作为实施例,通过串列式挤出机以二阶段将树脂等比较长地 混炼并挤出,得到的发泡体的单元径的分布较良好,但是还具有表面外观性差的问题。而 且,对于发泡成形,从操作性、成本方面考虑,希望使用利用一段式挤出法的单个挤出机,但 是利用该单个挤出机在上述挤出条件下制造发泡体时,得到的发泡体的表面外观性差的问 题以及不能高发泡倍率化等的问题显著。进而,在同一文献中,供给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提高发泡剂向树脂 中的分散性,但是在同一文献中的挤出条件下,有得到的发泡体的表面外观差等的问题。另 一方面,从操作性、成本方面考虑,希望将非超临界状态的液化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但是 在同一文献中的挤出条件下,发泡体的表面外观性差的问题以及得不到高发泡倍率的发泡 体等的问题显著。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泡倍率高、发泡单元分散均勻、表面外观良好 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体的制造方法。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本发明而达到。即,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树脂的发泡体的制造 方法,其特征在于,一边通过挤出装置将直链状的聚丙烯系树脂熔融挤出,一边向该熔融树 脂中注入二氧化碳以使该熔融树脂发泡,所述直链状的聚丙烯系树脂在230°c下的熔融张 力为5 30g,且在230°C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与在230°C下的熔融张力(MT)的关系 满足下述式(1);在该制造方法中,按照挤出装置中的二氧化碳的导入部位的气缸筒温度 为200 240°C、发泡部位前的气缸筒温度为175 190°C的方式进行温度调节,然后按照 使口模开口部近前的树脂压力成为5 20MPa的方式来设定相对于每单位口模开口面积的 上述树脂的排出量,将熔融树脂排出到大气压下而使熔融树脂发泡。Log(MT) > -1. 33Log (MFR)+1. 2(1)在上述本发明中,优选上述挤出装置为一段式挤出装置(单个挤出装置);优选上 述单个挤出装置的气缸筒径为20 300mm Φ,L/D为20 40 ;优选上述挤出装置是气缸筒 径为20 300πιπιΦ、L/D为20 40的串列式挤出装置,且该挤出装置的第二段的挤出成形 装置的气缸筒径比第一段的挤出成形装置的气缸筒径大;优选第二段挤出成形装置的螺杆 的转速为第一段的挤出成形装置的螺杆的转速的1/4以下;以及优选上述二氧化碳为非超 临界状态的液化二氧化碳。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发泡倍率高、发泡单元分散均勻、表面外观良好的聚丙 烯系树脂发泡体的制造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举出用于实施发明的具体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中的树脂至少含有具有特定物性的直链状的聚丙烯系树脂(以下称为“树 脂A”)。该树脂A在230°C下的熔融张力必须为5 30g,优选熔融张力为6. 5 20g,更优 选熔融张力为7. 5 10g。若上述树脂A的熔融张力小于5g,则在树脂A的发泡时易发生 单元的破泡,从而不优选,另一方面,若树脂A的熔融张力超过30g,则在树脂A的发泡时无 法进行充分的单元的成长,从而不优选。而且,树脂A在230°C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优选为5 30,更优选MFR为5 20。并且,在本发明中,该MFR与上述的在230°C下的熔融张力(MT)之间的关系必须满足下 述式(1)。在此,MFR利用根据ASTM-D1238的方法而求得。Log(MT) > -1. 33Log (MFR)+1. 2(1)在上述MT与MFR的关系中,上述树脂A不满足上述式(1)时,相对于MT的增大, 树脂的熔融流动性变得过于缺乏,在树脂A的挤出时,有时产生树脂压力上升得非常大等 不良的情况,或者在树脂A的发泡时,有时气泡膜得不到充分的伸展、难以得到高倍率的发 泡体,因而不优选。其中,上述式(1)中的左边的值优选比右边的值大0.5 3,尤其是优选 大0.5 2的情况特别良好。在本发明中,树脂A必须为直链状的聚合物。所谓直链状是指,构成树脂A的丙烯 系聚合物(丙烯系聚合物)的各个分子链为将作为丙烯系聚合物(丙烯聚合物)的结构 单元的丙烯单体或者将该丙烯单体与可与之共聚的α-烯烃单体互相逐个地聚合成实质 上为一条绳状的聚合物的集合体。该直链状的聚合物由于不具有利用了化学交联或电子射 线交联等方法而得到的交联结构或长链分枝等接枝结构,因此,制造和品质管理比较容易,相对于在再循环时实施的再颗粒化等工序中受到的屡次的热过程,其分子结构也难以发生 劣化,因此适合被使用。还可以在本发明的树脂中掺合除上述树脂A以外的树脂,例如聚丙烯系树脂(以 下有时称为“树脂B”)。作为树脂B,例如可举出丙烯的均聚物、丙烯与可与该丙烯共聚的 除丙烯以外的α -烯烃的以丙烯为主体的共聚物、聚丙烯系树脂与例如像聚乙烯系树脂这 样的除聚丙烯系树脂以外的聚烯烃系树脂的混合物等。这些聚烯烃系树脂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两种以上并用。作为上述树脂B,其中,从挤出发泡性、得到的发泡体的性能良好的方面考虑,优选 使用分子量比较大的丙烯均聚物、丙烯与乙烯的以丙烯为主体的共聚物、聚丙烯系树脂和 聚乙烯系树脂的混合树脂。作为可与上述乙烯共聚的除乙烯以外的α-烯烃,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举出 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庚烯、1-辛烯等。这些除乙烯以外的 α-烯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并用。另外,作为可与上述聚丙烯共聚的除丙烯以 外的α-烯烃,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举出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 烯、1-庚烯、1-辛烯等。这些除丙烯以外的α-烯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并用。本发明的树脂含有树脂B时,相对于上述树脂A的100质量份,该树脂B优选为 2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40 80质量份。树脂B的含量超 过200质量份时,树脂B对树脂A的发泡性的影响变大,根据情况阻碍树脂A的发泡性的可 能性大,从而不优选。另外,作为树脂B,使用聚丙烯系树脂和聚乙烯系树脂的混合树脂时,没有特别的 限定,该混合树脂中的聚丙烯系树脂的含量优选为40 100质量%,更优选为60 100质 量%。若上述混合树脂中的聚丙烯系树脂的含量小于40质量%,则有时得到的发泡体的机 械强度和耐热性变得不充分。在本发明中,使用至少含有二氧化碳的发泡剂使树脂A熔融发泡。作为二氧化碳, 可以使用超临界状态或非超临界状态的液状的二氧化碳。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通过使 用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可得到表面外观、单元的分布和发泡倍率良好的发 泡体,但是即使使用被认为在树脂中的分散性差的非超临界状态的液状的二氧化碳,也可 得到具有充分的性能的发泡体,因此从经济性和操作性等的观点考虑而优选采用。发泡剂的用量因后述的串列式挤出法和单个挤出法而异,但是相对于树脂(树脂 A单独或者树脂A和树脂B的混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使用含有二氧化碳的发泡剂3 20 质量份,特有优选使用4 10质量份。若二氧化碳的用量小于3质量份,则树脂的发泡倍 率降低,并且单元核减少,单元肥大化,容易导致得到的发泡体的绝热性能降低,另一方面, 若二氧化碳的用量超过20质量份,则易在发泡体中产生由过剩的二氧化碳引起的大的空 隙(void),因此不优选。进而,能添加到树脂中的二氧化碳的量优选为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比非超临界 状态的多。通过将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有利于树脂的高发泡倍率化,但是如 果是树脂的发泡倍率为15 35倍左右的发泡体产品,则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使用 液化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本发明的发泡体的制造方法使用具有挤出机和安装于顶端的口模的发泡装置,使
5含有具有上述特定的物性的树脂A的树脂与至少含有二氧化碳的发泡剂混合,按照使挤出 装置中的二氧化碳的导入部位的气缸筒温度为200 240°C、发泡部位前的气缸筒温度为 175 190°C的方式进行温度调节后,按照使口模开口部近前的树脂压力成为5 20MPa的 排出量来设定熔融树脂相对于每单位口模开口面积的排出量,将熔融树脂放出到大气压下 而进行挤出发泡。若挤出装置中的二氧化碳的导入部位的气缸筒温度小于200°C,则不能使树脂充 分熔融,或者口模开口部近前的树脂压力变得过高,妨碍向熔融树脂中注入二氧化碳,或者 对装置的负荷过大,另外,熔融树脂与二氧化碳混炼时,剪切力易变大,容易发生树脂发热 或者引起分子断裂,引起得到的发泡体的外观性和发泡倍率的降低,因此不优选,另一方 面,若上述气缸筒温度超过240°C,则口模开口部近前的树脂压力过于降低,不能维持适于 发泡的树脂压力,得到的发泡体的发泡倍率降低,或者树脂劣化,因此不优选。另外,若发泡部位前的气缸筒温度小于175°C,则树脂不能通过发泡剂而充分发 泡,得到的发泡体的发泡倍率降低,因此不优选,另一方面,考虑到若发泡部位前的气缸筒 温度超过190°C,则熔融树脂的粘度降低,结果得到的发泡体的发泡倍率变低,并且发泡体 中产生了很多空隙,因此不优选。另外,优选使挤出机中的口模开口部近前的树脂压力(压力损失)为5 20MPa, 将熔融树脂放出到大气压下、将其挤出发泡,这是适当的。其中,上述压力损失更优选为 7 15MPa,最优选为9 15MPa。若该压力损失小于5MPa,则溶解于树脂中的二氧化碳变 得易在挤出机内部和口模内部气化,在装置内部发泡,发生单元的合泡、过剩生长、发泡倍 率的降低、显著的外观性的降低,因此不优选。另一方面,若压力损失超过20MPa,则装置负 荷大,发泡中的单元形成时,变得容易对气泡施加大的剪切力,发生单元的破泡、单元结构 的不均勻,因此不优选。这样的单元结构的不完整对于表现作为发泡体的充分的热性能成 为大的障碍。作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树脂的发泡可以使用利用单个挤出机的一段式挤出法, 另外,树脂的发泡可以使用利用串列式挤出机的二段式挤出法。在本发明中,使用串列式挤 出机,能够得到表面外观、单元的分布、发泡倍率良好的发泡体,但是即使使用以往被认为 是发泡剂不能充分分散在树脂中的单个挤出机,也能得到具有表面外观、单元(cell)的分 布、发泡倍率等良好的性能的发泡体,因此,从经济性和操作性等的观点考虑,优选采用单 个挤出机。挤出机中的熔融树脂的排出量优选为1 lOOOkg/hr。其中,熔融树脂的排出量 根据挤出机的规格不同而不同,但是,在螺杆径较小的类型中,优选大概为1 50kg/hr,另 外,在螺杆径较大的类型中,优选大概为50 lOOOkg/hr。若熔融树脂的排出量过多或过 少,则在口模部位中难以确保适合发泡的压力损失和减压速度,无法得到充分的倍率的发 泡体,或者单元在发泡体内破泡。关于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挤出机,优选以将两个螺杆串联组合的结构为基础而构成 的串列式挤出机,上述两个螺杆是螺杆直径或气缸筒直径(D)优选为20 300mm、将螺杆的 长度设为(L)时的(L/D)优选为20 40的螺杆。通过使用串列式挤出机,可以通过各个 螺杆的转速来独立地控制适合发泡的口模部位的树脂压力损失条件和排出量,能够充分发 挥出所述树脂的特性,能制造良好的特性的发泡体(发泡板)。
但是,在将发泡装置串列化的情况下,需要相对于第一段的挤出机的熔融树脂的 供给量将第二段的挤出机的熔融树脂的挤出量最适化,若相对于第一段的供给量的第二段 的挤出量的平衡失衡,则扰乱发泡行为,得到的发泡产品变得不良,因此,优选第二段的气 缸筒径(D)比第一段的气缸筒径(D)大,更优选为1. 3 3倍,而且对于螺杆转速,优选第 二段的螺杆转速与第一段的螺杆转速相比为1/4以下。另一方面,在使用单个挤出机的情况下,尤其不会发生由生产条件带来的发泡行 为的大的混乱,因此在进行优质的发泡体的长时间的稳定生产时是有利的。关于挤出机中使用的口模,不管其形状,但是优选以每一个的开口部的压力损失 为上述的5 20MPa的方式来设计相对于熔融树脂的排出量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形状、厚 度,例如可举出狭缝口模、或者多孔模(多腔模)等。通过选择满足这样的条件的口模,能 得到呈现出充分的热性能的发泡体。另外,从发泡后的成形体的外观性和形状的易整理的观点考虑,使用多孔模时,挤 出机中的模孔的开口形状优选为剪切少的圆形,开口部的直径优选为0. 3 3. 0mm,更优选 为0. 5 1. 5mm。模孔的深度优选为0. 1 10mm,优选在口模前表面上具有多个开口部。若上述直径小于0. 3mm,则构成发泡体的股束(strand)直径过小,挤出如本发明 那样的具有高熔融粘度的树脂时,树脂不能通过模孔,发生部分堵塞,或者引起由熔体断裂 导致的发泡股束的直径的不均勻化,损害发泡体的外观,或者树脂不能通过模孔而引起阻 塞,从而发泡体产品截面间隙变多,或者牵引时变得容易破碎,因此不优选,另一方面,若上 述直径超过3. Omm,则不能维持适合发泡的树脂压力,发泡体中产生空隙,或者发泡体的发 泡倍率降低,或者在减少发泡剂的添加量的情况下,单元肥大化,得到的发泡体的绝热性能 恶化,或者股束的直径过大,从而发泡体的表面的凹凸变大,用于增加平滑性的发泡体的 后成形变得困难,因此不优选。另外,也可以使用开口高度为0. 3 2. 0mm、长度为10 2,OOOmm的狭缝状的口模等。作为本发明的发泡体的制造方法的具体例子,使用例如在气缸筒的中途具有来自 二氧化碳供给机的二氧化碳供给线的挤出成形机,将上述树脂加热到规定的温度并均勻熔 融混炼后,由供给线供给规定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挤出成形来将上述树脂制造发泡体。这样,通过本发明得到的发泡体具有20倍以上的发泡倍率,由于即使是20倍以 上,也具有上述单元径、单元分布系数,而且具有作为绝热材料的充分的热性能,因此优选。 另外,通过使发泡体具有高发泡倍率,可以减小发泡体的比重,而且还可以减小使用的原材 料的成本,因此是适合的。另一方面,发泡体的发泡倍率过高的情况下,发泡体的机械强度 降低,通过外来负荷等使得发泡体变得易损伤,因此不优选。因此,上述发泡倍率优选为100 倍以下,特别优选为50倍以下。另外,通过本发明得到的发泡体的平均单元径为200 μ m以下,优选为150 μ m以 下,进一步优选为50 100 μ m,另外,单元径分布系数为30%以下,更优选为25%以下,特 别优选为20%以下。优选所述平均单元径为200 μ m以下、且所述单元径分布系数为30% 以下。而且,通过本发明得到的发泡体根据JIS-A1412测定的热导率成为20 42mW/mK, 具有合适的绝热性。进而,发泡体的热导率更优选为20 37mW/mK。若所述热导率超过 42mW/mK,则不仅发泡体的绝热性能差,而且为了得到在使用发泡体作为绝热建材板时的优选的作为热性能的评价基准的热阻值0. 9以上,必须使绝热建材板的厚度为36mm以上,因 此,例如使用发泡体作为用于地板的绝热材料时,成为地板的木框的尺寸以上,有时施工时 会产生不良情况,因此不优选。
实施例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以下列举实施例和比较例,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 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向在第一段装有液化二氧化碳供给线、在第二段顶端装有口模1(开口部的直径 为0. 5mm的8X48列的多孔模)的串列型单螺杆挤出机((株)Kawata制KGT-50-65)中 供给在230°C下的MFR为3. 3 (g/10分钟)、在230°C下的熔融张力为7. 6g的聚丙烯系树脂 (树脂A)。接着,将第一段的供给液化二氧化碳的部位的气缸筒温度设定为230°C,将液化 二氧化碳供给量设定为1. 7kg/小时,按照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树脂A含有6. 8质量份的液 化二氧化碳的方式通过第一段的挤出机的螺杆转速来调节挤出量,将口模近前的气缸筒温 度设定为182°C,使用多段的多腔模,通过第二段的挤出机的螺杆转速来进行调节,以使得 口模1部位的树脂压力为8. 2MPa,通过口模挤出发泡而得到由树脂A形成的片状的发泡体。 制造条件的详情如表1所示(以下的其它实施例和比较例也同样)。实施例2除了将实施例1的二氧化碳改变为超临界二氧化碳((株)KaWata制二氧化碳-3) 以外,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得到片状的发泡体。实施例3除了将口模由多腔模替换为一孔的口模,并且改变液状二氧化碳的量以外,在与 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得到棒状的发泡体。实施例4除了由实施例1的通过二阶段挤出的串列式挤出机替换为通过一阶段供给二氧 化碳并向口模挤出的单个挤出机,并且将液化二氧化碳供给量改变为2. 3kg/小时以外,在 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得到片状的发泡体。详情如表1所示。实施例5除了将实施例4的二氧化碳改变为超临界二氧化碳((株)Kawata制二氧化碳_3) 以外,在大致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得到片状的发泡体。实施例6除了将口模由多腔模替换为一孔的口模,并且改变液状二氧化碳的量以外,在与 实施例4同样的条件下得到棒状的发泡体。比较例1除了将树脂替换为通用的聚丙烯系树脂(MT2.7g等)以外,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 条件下得到片状的发泡体。比较例2除了将供给液化二氧化碳的部位的气缸筒温度改变为180°C以外,在与实施例1 同样的条件下得到片状的发泡体。
比较例3除了将供给液化二氧化碳的部位的气缸筒温度改变为180°C以外,在与实施例2 同样的条件下得到片状的发泡体。比较例4除了将口模近前的气缸筒温度改变为170°C以外,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得 到片状的发泡体。比较例5除了将口模近前的气缸筒温度改变为200°C以外,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得 到片状的发泡体。比较例6除了将供给液化二氧化碳的部位的气缸筒温度改变为180°C以外,在与实施例4 同样的条件下得到片状的发泡体。比较例7除了将供给液化二氧化碳的部位的气缸筒温度改变为180°C以外,在与实施例5 同样的条件下得到片状的发泡体。比较例8除了将供给液化二氧化碳的部位的气缸筒温度改变为250°C、将口模近前的气缸 筒温度改变为215°C以外,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得到片状的发泡体。比较例9除了将供给液化二氧化碳的部位的气缸筒温度改变为210°C、将口模近前的气缸 筒温度改变为170°C以外,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得到片状的发泡体。比较例10除了将供给液化二氧化碳的部位的气缸筒温度改变为210°C、将口模近前的气缸 筒温度改变为200°C以外,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得到片状的发泡体。关于上述实施例1 6以及比较例1 10中得到的树脂发泡体的物性以及性能 ((a)密度、(b)发泡倍率、(c)平均单元径、(d)单元径分布系数、(e)热导率),用以下的方 法进行评价。(a)密度将得到的发泡体裁切为20X20X2. 5(cm)的试验小片,测量其重量和各边的长 度,根据以下的计算式求出发泡体密度。(发泡体密度G/L)=(发泡体重量G)/ (发泡体体积L)(b)发泡倍率由树脂的比重和通过(a)得到的密度的测定结果根据下述的式子求出发泡倍率。(发泡倍率)=(树脂的比重)/(发泡体的密度)(c)平均单元径将发泡体裁切成试验小片,对其截面积利用(株)岛津制作所制的SEMSUPER SCAN 220的电子显微镜(SEM)以50倍的倍率进行观察而得到图像,从该图像随机画10条实质上 相当于2mm的长度的直线,通过数出该直线上的单元个数并利用以下的式子来计算出平均
单元径。
(平均单元径ym)= (2000 X 10)/(10条直线上的单元个数)(d)单元径分布系数将得到的发泡体裁切成试验小片,对其截面积利用(株)岛津制作所制的SEM SUPER SCAN 220以50倍的倍率进行观察,计算出大致10 20个单元的单元径的平均值、 以及单元径的标准偏差。以这些值为基础,利用以下的计算式求出单元径分布系数。(单元径分布系数)=(单元径的标准偏差)/(单元径的平均值)(e)热导率根据JISA-1412,将得到的发泡体裁切为20X20X2(cm)的试验小片,使用英弘精 机公司制的热导率测定装置HC-074来测定热导率。(f)熔融张力使用CAPIROGRAPH IC(东洋精机公司制),通过测定温度230°C、挤出速度IOmm/ min、牵引速度3. lm/min来求出熔融张力。另外,测定中使用长度为8mm、直径为2. 095mm的 节流孔。(g)外观用下述两种评价方法来测定外观。(其中,实施例3、6仅有评价1)。评价1 利用微型观察器以100倍来观察发泡体的裁切面,测定在9. 32mmX 12. 45mm的画 面中的表面的空隙数,求出5个样品的平均值,平均值为如下所述的情况用〇、Χ、Δ来评 价。空隙数小于1个〇小于3个Δ3个以上Χ评价2:同样利用微型观察器以100倍来观察发泡体的裁切面的股束间的间隙,测定间隙 大的部位,求出5个样品的平均值,平均值为如下所述的情况用〇、Χ、Δ来评价。间隙小于 0.5mm :〇小于 1.0mm: Δ1.0mm 以上X在评价1和2中,所有的评价均为〇的情况下,外观记为〇;〇Δ或ΔΔ的情况下, 外观记为Δ ;即使只有一个为X的情况下,外观记为X。对本发明中使用的制造条件及得到的发泡体的物性以及评价进行总结并示于表1 和表2中。表1-1 表1-2 表 2-2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发泡倍率高、发泡单元分散均勻、表面外观良好的聚丙烯系 树脂的发泡体的制造方法。
权利要求
一种聚丙烯系树脂发泡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一边通过挤出装置将直链状的聚丙烯系树脂熔融挤出,一边向该熔融树脂中注入二氧化碳以使该熔融树脂发泡,所述直链状的聚丙烯系树脂在230℃下的熔融张力为5~30g,且在230℃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与在230℃下的熔融张力MT的关系满足下述式(1);在该制造方法中,按照挤出装置中的二氧化碳的导入部位的气缸筒温度为200~240℃、发泡部位前的气缸筒温度为175~190℃的方式进行温度调节,然后按照使口模开口部近前的树脂压力成为5~20MPa的方式来设定相对于每单位口模开口面积的所述树脂的排出量,将熔融树脂排出到大气压下而使熔融树脂发泡,Log(MT)> 1.33Log(MFR)+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挤出装置为一 段式挤出装置即单个挤出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单个挤出装置 的气缸筒径为20 300mm Φ,L/D为20 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挤出装置是气 缸筒径为20 300πιπιΦ、L/D为20 40的串列式挤出装置,第二段的挤出成形装置的气缸 筒径比第一段的挤出成形装置的气缸筒径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体的制造方法,其中,第二段挤出成形装 置的螺杆的转速为第一段的挤出成形装置的螺杆的转速的1/4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 二氧化碳为非超临界状态的液化二氧化碳。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树脂的发泡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一边通过挤出装置将直链状的聚丙烯系树脂熔融挤出,一边向该熔融树脂中注入二氧化碳以使该熔融树脂发泡,所述直链状的聚丙烯系树脂在230℃下的熔融张力为5~30g,且在230℃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与在230℃下的熔融张力(MT)的关系满足下述式(1);在该制造方法中,按照挤出装置中的二氧化碳的导入部位的气缸筒温度为200~240℃、发泡部位前的气缸筒温度为175~190℃的方式进行温度调节,然后按照使口模开口部近前的树脂压力成为5~20MPa的方式来设定相对于每单位口模开口面积的所述树脂的排出量,将熔融树脂排出到大气压下而使熔融树脂发泡。根据上述本发明,能够提供发泡倍率高、发泡单元分散均匀、表面外观良好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体的制造方法。Log(MT)>-1.33Log(MFR)+1.2(1)。
文档编号C08J9/12GK101909853SQ20088012245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7日
发明者板谷透 申请人:旭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