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4449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性涂料代表着涂料的发展方向,其中水性树脂对水性涂料的性能起决定作用。 水性涂料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体系两大类。热塑性涂料通常为单组分包装,使用方便,是目 前水性涂料的主流产品,但其性能(如耐水性、耐溶剂性、防腐性、耐磨性)较差;因此,近年 来热固性水性涂料得到了重视,热固性涂料由于成膜时可反应基团间的进一步交联固化, 提高了漆膜的致密度,可以大大提升涂膜的综合性能。本发明通过使用(甲基)丙烯酸羟 基酯单体制备羟基型水性树脂,该羟基可以同水性多异氰酸酯配制热固性双组分水性聚氨 酯漆或单组分氨基烘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羟基型水性聚氨酯_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 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 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端(甲基)丙烯酸酯基水性聚氨酯齐聚物的合成①按聚合物二元醇小分子二元醇亲水单体二异氰酸酯催化剂(甲基) 丙烯酸羟基酯封端剂中和剂去离子水的质量比=(10-18) (1.2-5) (1.2-2.8) (6-15) (0. 01-0. 15) (2-3.5) (0.7-2) (1-3) (60-80),选取聚合物二元醇、小分子二 元醇、亲水单体、二异氰酸酯、催化剂、(甲基)丙烯酸羟基酯、封端剂、中和剂和去离子水, 备用;按亲水单体N-甲基吡咯烷酮(或丙酮)的质量比=1 (3-7),选取N-甲基吡咯 烷酮(或丙酮);②将聚合物二元醇,小分子二元醇,亲水单体加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反应器 中,在110°C条件下,先真空脱水1小时,真空度> 0. 060kPa ;撤掉真空,通入氮气保护,然 后降温至60°C -90°C,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或丙酮(使亲水单体溶解),然后滴加二异氰 酸酯,1小时滴加完毕,加入催化剂,继续保温反应2小时后,开始测定NC0含量,使NC0含 量达到理论值(即羟基完全反应后剩余NC0基团占体系的质量的百分数)士0.2% ;降温 至40°C -60°C,加入(甲基)丙烯酸羟基酯,保温至(甲基)丙烯酸羟基酯的羟基完全反应 (反应时间为3-4小时);加入封端剂,保温使NC0基团完全反应;加入中和剂,搅拌0. 5小 时;期间可用丙酮调节体系粘度(调节体系粘度为2000-6000mPa. s);在高速搅拌下滴加去 离子水(20°C -40°C ),强力分散(800-1000r/m)5-10分钟,继续分散1小时,60°C减压脱除 溶剂,得到端(甲基)丙烯酸酯基水性聚氨酯齐聚物[即半透明状不饱和水性聚氨酯分散 体,固含量30% ];2)羟基型水性聚氨酯_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合成
①按端(甲基)丙烯酸酯基水性聚氨酯齐聚物去离子水(甲基)丙烯酸酯 类-乙烯基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羟基酯类单体引发剂的质量比=(80-100) (20-9 0) (15-30) (2-12) (0.050-0. 700),选取端(甲基)丙烯酸酯基水性聚氨酯齐聚物、去 离子水、(甲基)丙烯酸酯类-乙烯基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羟基酯类单体和引发剂,备 用;②取端(甲基)丙烯酸酯基水性聚氨酯齐聚物加入于带有搅拌装置、温度计、冷凝 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反应器中,再加入稀释用的去离子水;将(甲基)丙烯酸酯类-乙烯基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羟基酯类单体与引发剂 混合,得单体混合液,取单体混合液总质量10% -30%的单体混合液加入到反应器中(加入 本步骤上述的反应器中),温度控制在40°C -60°C,搅拌0. 5小时溶涨胶粒;升温至80°C,从 滴液漏斗滴加剩余的单体混合液,3-4小时滴完;升温至85°C继续反应1小时;最后冷却至 40°C,加中和剂调整pH值为8. 0-8. 5,400目尼龙网过滤,得到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 酯树脂杂化体。水性聚氨酯具有卓越的耐候性、耐低温冲击性、化学稳定性、弹性、柔韧性和耐磨 性等特性。本发明利用端(甲基)丙烯酸酯基水性聚氨酯齐聚物作为反应性表面活性大单 体,通过自由基无皂乳液聚合实现同丙烯酸酯树脂的杂化,羟基类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引入, 为交联固化提供反应点,交联固化后的涂膜可以克服热塑性水性树脂的缺点;通过水性聚 氨酯和丙烯酸酯树脂的杂化,实现了二者性能的优势互补,由其配制的热固性涂料不仅可 以用于建筑涂料,而且也可以用于木器、塑料和金属涂料。本发明先制备端(甲基)丙烯酸酯基型水性聚氨酯齐聚物,利用不饱和水性聚氨 酯齐聚物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在进行乳液聚合时,不必加入小分子乳化剂,采用无皂乳液聚 合的方法使(甲基)丙烯酸酯类-乙烯基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羟基酯类单体在水性聚 氨酯胶束中进行共聚。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由于产品中没有小分子型乳化剂存在,以及聚 氨酯与丙烯酸酯树脂的复合,该水性树脂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羟基的引入为交联固化 提供反应点,以提高涂膜综合性能。所述聚合物二元醇为聚酯二元醇、聚醚二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的混合,二种 混合时为任意配比。如聚己内酯二元醇、聚碳酸酯二元醇、聚己二酸-1,4_ 丁二醇酯二元 醇、聚己二酸_新戊二醇酯二元醇、聚己二酸_1,4环己烷二甲酸-1,4- 丁二醇酯二元醇、 聚环氧丙烷二元醇、聚四氢呋喃二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含二种)的混合, 任意二种以上(含二种)混合时为任意配比,其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00-3000,优先选择 1000-2000 的产品。所述小分子二元醇为1,4_ 丁二醇、乙二醇、1,6_己二醇、一缩二乙二醇、2-乙 基-2-丁基-1,3-丙二醇、辛二醇、新戊二醇、1,3-丙二醇、1,4(1,2)-环己烷二甲醇中的任 意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含二种)的混合,任意二种以上(含二种)混合时为任意配比。所述亲水单体为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的一种。所述二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1,6_己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 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_4,4,- 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 甲烷_4,4,_ 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含二种)的混合,任意二种以上 (含二种)混合时为任意配比。优选甲苯二异氰酸酯、1,6_己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含二种)的混合,任意二种以上(含二种)混合时为 任意配比。所述催化剂为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亚乙基二胺、三乙胺、N, N-二甲基 环己胺、N,N-二甲基苄胺或N,N-二甲基丁胺等;本发明中最好使用有机金属化合物类催化 剂,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所述(甲基)丙烯酸羟基酯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 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含二种)的 混合,任意二种以上混合时为任意配比。所述封端剂为乙醇或正丁醇,可任选一种。步骤1)所述中和剂为有机胺,如三乙胺、二甲基乙醇胺或三乙醇胺,优选三乙胺。分散用水应为去离子水。所述的(甲基)丙烯酸酯类-乙烯基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 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十八醇酯、甲基 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 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醇酯、苯乙烯、叔碳酸乙烯酯、丙烯 晴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含二种)的混合,任意二种以上混合时为任意配比。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羟基酯类单体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 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羟丁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 意二种以上的混合,任意二种以上混合时为任意配比。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任意一种。步骤2)所述中和剂为氨水、三乙胺、二甲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丙胺中的任意一 种或任意二种以上(含二种)的混合,任意二种以上(含二种)混合时为任意配比。优选
三乙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丙烯酸酯树脂对水性聚氨酯进行了改性,在降低了水 性聚氨酯成本的同时,克服了传统丙烯酸乳液合成过程中使用小分子乳化剂的缺点;采用 无皂聚合的方法,加入羟基单体,为杂化体大分子提供了可以交联的基团。该树脂固化后的 综合性能优异,缩小了与油性PU漆的性能差距,成本较低、可以广泛应用具有非常好的市 场化前景。由羟基型水性聚氨酯_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配制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漆可用于 水泥、木材、金属及塑料等多种基材,水性氨基烘漆可用于金属制品的涂装。本发明将羟基引入水性聚氨酯_丙烯酸酯树脂的大分子链中,由其可以同水性多 异氰酸酯及水性氨基树脂配制室温干燥或烘烤型热固性水性漆,大大提升水性漆的性能; 所配涂料可以用于木器、金属、塑料、混凝土等各种基材。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 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1 (1)将19. 602g聚己内酯二元醇(羟值为112mgK0H/g树脂;官能度为2),2. 500gl,4- 丁二醇,2. 367g 二羟甲基丙酸加入带有搅拌器、温度计的反应器中,真空度> 0. 065kPa, 110°C真空脱水1小时;撤除真空,通入氮气保护;然后降温至80°C,加入13. 15g N-甲基吡 咯烷酮,搅拌使二羟甲基丙酸溶解。用1小时滴加17.420g甲苯二异氰酸酯,滴加完毕,保 温1小时;加入0. 0400g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继续保温反应2小时后,开始测定NC0含量, 当NC0含量=3.3% 士0.2%时;降温至60°C,加入2. 743g甲基丙烯酸_2_羟基乙酯,保温 至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的羟基完全反应(反应时间约为3. 5小时),加入0. 932g乙醇, 保温至NC0完全反应;加入1. 786g三乙胺中和,反应0. 5小时;期间用丙酮调节体系粘度 (调节体系粘度为2000-6000mPa. s),在高速搅拌(800_1000r/m)下滴加85. 70g去离子水 (30°C -40°C ),继续分散1小时,减压脱除丙酮,得到端(甲基)丙烯酸酯基水性聚氨酯齐 聚物[即半透明状不饱和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固含量为30%,粘度为50mPa. s。(2)取上述端(甲基)丙烯酸酯基水性聚氨酯齐聚物[即半透明状不饱和水性聚 氨酯分散体,简称水性聚氨酯]50. 00g和32. 50g去离子水加入带有搅拌装置、温度计、冷凝 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反应器中,取甲基丙烯酸甲酯6. 50g,甲基丙烯酸丁酯9. 00g,苯乙烯 9. 50g,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5. 00g,与0. 300g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得单体混合液;取混 合液5. 00g(此时为单体混合液总质量的17% )加入反应器,温度控制在60°C,搅拌0. 5小 时溶涨胶粒;升温至80°C,从滴液漏斗滴加剩余的单体混合液,3小时滴完;在85°C继续反 应1小时,最后冷却至40°C,加二甲基乙醇胺调整pH值为8. 0 ;400目网过滤,得到羟基型 水性聚氨酯_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3)产品技术指标外观带蓝光乳白色水分散体,固含量40%,羟值(理论值,对树脂) 1.5%,pH 值7.0-8.5,粘度(mPa. s)120。将实施例1合成出来的羟基型水性聚氨酯_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作为双组分水性 聚氨酯的羟基组分,按nNro n0H = 1. 2 1(即异氰酸酯基与羟基摩尔数之比)与水性固 化剂(如罗地亚2102或拜尔305、304)复配配制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清漆,涂布于铁板上进 行性能检测。结果见表1。表1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性能 表1说明本发明制备的羟基型水性聚氨酯_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性能[如耐水 性、耐溶剂性、防腐性、耐磨性]优异。实施例2 (1)将22. 25g聚环氧丙烷二元醇(羟值为112mgK0H/g树脂;官能度为2),3. 200g 新戊二醇,2. 867g 二羟甲基丁酸加入带有搅拌器、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在110°C条件下, 真空脱水1小时,真空度> 0. 070kPa ;撤除真空,通入氮气保护;然后降温至60°C,加入 14. 912g丙酮,搅拌使二羟甲基丁酸溶解。用1小时滴加17. 42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滴 加完毕,保温1小时;然后升温到65°C,加入0. 0500g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继续保温反应2 小时后,取样测NC0含量,当NC0含量=4. 0% 士0. 2%时,降温至60°C,加入3. 425g丙烯 酸-2-羟基乙酯,保温至丙烯酸-2-羟基乙酯的羟基完全反应(反应时间约为3小时),加 入1. 283g乙醇,保温至NC0完全反应;加入1. 987g三乙胺中和,反应0. 5小时;期间用丙 酮调节体系粘度(调节体系粘度为2000-6000mPa. s),在高速搅拌下滴加98. 47g去离子水 (30°C -40°C ),继续分散1小时,减压脱除丙酮,即得端(甲基)丙烯酸酯基水性聚氨酯齐 聚物[即半透明状不饱和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固含量为30%,粘度为70mPa. s。(2)取上述端(甲基)丙烯酸酯基水性聚氨酯齐聚物50. 00g和18. 85g去离子水 加入带有搅拌装置、温度计、冷凝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反应器中,取甲基丙烯酸甲酯4. 00g, 丙烯酸丁酯1. 50g,甲基丙烯酸丁酯9. 00g,丙烯酸-2-乙基己酯2. 50g,丙烯酸-2-羟基乙 酯7. 00g,与0. 250g偶氮二异庚腈混合,得单体混合液,取单体混合液6. 50g加入反应器, 温度控制在50°C,搅拌0. 5小时溶涨胶粒;升温至80°C,从滴液漏斗滴加余下单体混合液, 4小时滴完;在85°C继续反应1小时,最后冷却至40°C,加二甲基乙醇胺调整pH值为8.5 ; 400目网过滤,即得到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3)产品技术指标外观带蓝光乳白色水分散体,固含量42%,
羟值(理论值,对树脂) 2.6%,PH 值8.0-8.5,粘度(mPa. s)55。
将实施例2合成出来的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一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作为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羟基组分,按nNC0n0H—1.2l(即异氰酸酯基与羟基摩尔数之比)与水性固化剂(如罗地亚2102或拜尔305、304)复配配制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清漆,涂布于铁板上进行性能检测。性能检测结果与实施例l基本相同。
实施例3
(1)将28.25g聚己二酸一新戊二醇二元醇(羟值为56mgK()H/g树脂;官能度为2),3.800gl,6一己二醇,3.5.70g二羟甲基丙酸加入带有搅拌器、温度计的反应器中,真空度≥o.060kPa,110℃真空脱水l小时;撤除真空,通入氮气保护;然后降温至80℃,加入19.27g N一甲基吡咯烷酮,搅拌使二羟甲基丙酸溶解。用l小时滴加22.18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滴加完毕,保温l小时;加入o.0600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继续保温反应2小时后,开始测定NC。含量,当NC。含量一2.8%±o.2%;降温至60℃,加入3.422g甲基丙烯酸一2一羟基乙酯,保温至甲基丙烯酸一2一羟基乙酯的羟基完全反应(反应时间约为3.5小时),加入1.163g乙醇,保温至NC。完全反应;加入2..700g三乙胺中和,反应o.5小时;期间用丙酮调节体系粘度(调节体系粘度为2000—6000ml~’a.S),在高速搅拌下滴加123.6g去离子水(30℃一40℃),继续分散l小时,减压脱除丙酮,得到端(甲基)丙烯酸酯基水性聚氨酯齐聚物[即半透明状不饱和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固含量为30%,粘度为90mlF’a.S。
(2)取上述端(甲基)丙烯酸酯基水性聚氨酯齐聚物60.OOg和13.OOg去离子水加入带有搅拌装置、温度计、冷凝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反应器中,取甲基丙烯酸甲酯2.OOg,丙烯酸丁酯9.OOg,叔碳酸乙烯酯(VV—lo)8.OOg,甲基丙烯酸一2一羟基乙酯8.OOg,与o.240g偶氮二异庚腈混合,得单体混合液,取单体混合液6.OOg加入反应器,温度控制在50℃,搅拌o.5小时溶涨胶粒;升温至80℃,从滴液漏斗滴加剩余的单体混合液,3.5小时滴完;在85℃继续反应l小时,最后冷却至40℃,加二甲基乙醇胺调整pH值为8.3;400目网过滤,即得到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一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r0058] (3)产品技术指标
外观带蓝光乳白色水分散体,
固含量45%,
氟含量(理论值,对树脂)7.5%,
羟值(理论值,对树脂)2.3%,
PH值8.o一8.5,
粘度(mPa.S)56。
将实施例3合成出来的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一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作为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羟基组分,按nNC0n0H—1.2l(即异氰酸酯基与羟基摩尔数之比)与水性固化剂(如罗地亚2102或拜尔305、304)复配配制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清漆,涂布于铁板上进行性能检测。性能检测结果与实施例l基本相同。
本发明所列举的各具体原料,以及本发明各原料的上下限、区间取值,以及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等)的上下限、区间取值都能实现本发明,且所达到的效果基本上是一样的(都与实施例l的效果基本相同),在此不一一列举实施例。
权利要求
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端(甲基)丙烯酸酯基水性聚氨酯齐聚物的合成①按聚合物二元醇∶小分子二元醇∶亲水单体∶二异氰酸酯∶催化剂∶(甲基)丙烯酸羟基酯∶封端剂∶中和剂∶去离子水的质量比=(10-18)∶(1.2-5)∶(1.2-2.8)∶(6-15)∶(0.01-0.15)∶(2-3.5)∶(0.7-2)∶(1-3)∶(60-80),选取聚合物二元醇、小分子二元醇、亲水单体、二异氰酸酯、催化剂、(甲基)丙烯酸羟基酯、封端剂、中和剂和去离子水,备用;按亲水单体∶N-甲基吡咯烷酮或丙酮的质量比=1∶(3-7),选取N-甲基吡咯烷酮或丙酮;②将聚合物二元醇,小分子二元醇,亲水单体加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在110℃条件下,先真空脱水1小时,真空度≥0.060kPa;撤掉真空,通入氮气保护,然后降温至60℃-90℃,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或丙酮,然后滴加二异氰酸酯,1小时滴加完毕,加入催化剂,继续保温反应2小时后,开始测定NCO含量,使NCO含量达到理论值±0.2%;降温至40℃-60℃,加入(甲基)丙烯酸羟基酯,保温至(甲基)丙烯酸羟基酯的羟基完全反应;加入封端剂,保温使NCO基团完全反应;加入中和剂,搅拌0.5小时;调节体系粘度为2000-6000mPa.s;在高速搅拌下滴加去离子水,强力分散5-10分钟,继续分散1小时,60℃减压,得到端(甲基)丙烯酸酯基水性聚氨酯齐聚物;2)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合成①按端(甲基)丙烯酸酯基水性聚氨酯齐聚物∶去离子水∶(甲基)丙烯酸酯类-乙烯基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羟基酯类单体∶引发剂的质量比=(80-100)∶(20-90)∶(15-30)∶(2-12)∶(0.050-0.700),选取端(甲基)丙烯酸酯基水性聚氨酯齐聚物、去离子水、(甲基)丙烯酸酯类-乙烯基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羟基酯类单体和引发剂,备用;②取端(甲基)丙烯酸酯基水性聚氨酯齐聚物加入于带有搅拌装置、温度计、冷凝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反应器中,再加入稀释用的去离子水;将(甲基)丙烯酸酯类-乙烯基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羟基酯类单体与引发剂混合,得单体混合液,取单体混合液总质量10%-30%的单体混合液加入到反应器中,温度控制在40℃-60℃,搅拌0.5小时溶涨胶粒;升温至80℃,从滴液漏斗滴加剩余的单体混合液,3-4小时滴完;升温至85℃继续反应1小时;最后冷却至40℃,加中和剂调整pH值为8.0-8.5,400目尼龙网过滤,得到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型水性聚氨酯_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二元醇为聚酯二元醇、聚醚二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的混合,二种混 合时为任意配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型水性聚氨酯_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二元醇为1,4_ 丁二醇、乙二醇、1,6_己二醇、一缩二乙二醇、2-乙 基-2-丁基-1,3-丙二醇、辛二醇、新戊二醇、1,3-丙二醇、1,4(1,2)-环己烷二甲醇中的任 意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的混合,任意二种以上混合时为任意配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型水性聚氨酯_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亲水单体为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型水性聚氨酯_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1,6_己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 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_4,4,-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 甲烷-4,4,_ 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的混合,任意二种以上混合时为任 酉 tl t 匕 o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型水性聚氨酯_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亚乙基二胺、三乙胺、N, N-二甲基 环己胺、N, N- 二甲基苄胺或N,N- 二甲基丁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甲基)丙烯酸羟基酯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 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的混合,任意二种 以上混合时为任意配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型水性聚氨酯_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封端剂为乙醇或正丁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型水性聚氨酯_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1)所述中和剂为有机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分散用水为去离子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甲基)丙烯酸酯类-乙烯基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乙烯基类 单体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的混合,二种混合时为任意配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羟基型水性聚氨酯_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甲基)丙烯酸酯类-乙烯基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 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十八醇酯、甲 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 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醇酯、苯乙烯、叔碳酸乙烯酯、丙 烯晴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的混合,任意二种以上混合时为任意配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型水性聚氨酯_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羟基酯类单体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 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羟丁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 意二种以上的混合,任意二种以上混合时为任意配比。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型水性聚氨酯_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任意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2)所述中和剂为氨水、三乙胺、二甲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丙胺中的任意一 种或任意二种以上的混合,任意二种以上混合时为任意配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端(甲基)丙烯酸酯基水性聚氨酯齐聚物的合成;2)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的合成取端(甲基)丙烯酸酯基水性聚氨酯齐聚物加入反应器中,再加入稀释用的去离子水;将(甲基)丙烯酸酯类-乙烯基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羟基酯类单体与引发剂混合,得单体混合液,单体混合液加入反应器,加中和剂调整pH值为8.0-8.5,400目尼龙网过滤,得到羟基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杂化体。本发明大大提升了水性漆的性能。
文档编号C08G18/67GK101875711SQ201010234239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2日
发明者闫福安 申请人:武汉工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