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树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0927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酰胺树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异的熔融加工性、低吸水性和优异亮度的聚酰胺树脂。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采用两种具有特定数量碳原子的脂肪族二胺,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耐热性、低吸水性和改善的亮度的聚酰胺树脂。
背景技术
一般地,尼龙66和尼龙6是公知的聚酰胺树脂。这些脂肪族聚酰胺广泛用于汽车部件、电气和电子产品、机械部件,等等。然而,脂肪族聚酰胺不具有足够的热稳定性,从而不能用于需要高耐热性的领域中。芳族聚酰胺比脂肪族聚酰胺具有较高的熔融温度和耐热性。但是,由于高熔点,月旨肪族聚酰胺具有受限的可加工性。美国专利公开号2009/0054620公开了通过间苯二胺和间苯二酰氯反应制备间位型聚酰胺树脂以改善间位型聚酰胺树脂的熔融加工性超过对位型聚酰胺。然而,由于芳族聚酰胺树脂的高熔点,没有充分改善加工性。美国专利号5,102, 935公开了一些通过共聚合聚酰胺和低聚酯改善熔融加工性的尝试。然而,该共聚物具有以下缺点,即该共聚物的主链可以通过低聚酯基团的水解降解,引起热稳定性的劣化。美国专利公开号2008/0249238公开了一种通过向聚酰胺树脂中添加增塑剂来改善熔融加工性的方法。然而,发现这种方法导致热和机械性能的劣化。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号2002/293926披露了通过使用1,10-二氨基癸烷作为二胺组分的具有改善的成型性 、低吸水性、耐化学性、强度和耐热性的聚酰胺。然而,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耐化学性和耐热性,但是该方法仅使得流动性和吸水性稍微增加,并没有改善亮度。目前,尽管已做出各种尝试以改善成型性和吸水性,聚酰胺树脂发展到现在显示吸水性的稍微增加,并且在最终模制品的亮度上还有一些问题。具体而言,为了使聚酰胺树脂应用在诸如LED反射器或塑料接合部件的产品上,聚酰胺树脂需要高亮度。因此,聚酰胺树脂不仅需要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耐热性、机械强度和低吸水性,而且也需要具有优异的亮度。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不仅具有优异的熔融加工性和低吸水性而且具有优异的亮度的聚酰胺树脂。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以下物理性质的优异平衡的聚酰胺树脂,如熔融加工性、耐热性、机械强度、低吸水性、亮度,等等。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外观和颜色实现的聚酰胺树脂。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约0.3dL/g至约4.0dL/g的特性粘度的聚酰胺树脂。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适合用于需要高亮度的LED反射器的聚酰胺树脂。通过下面描述的本发明可以实现上述和其它方面。技术方案根据本发明,聚酰胺树脂包含(A)脂肪族二胺和(B) 二羧酸的聚合物,其中(A)脂肪族二胺包含(al)选自C4、C6、C8和ClO脂肪族二胺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以及(a2)选自C12、C14、C16和C18脂肪族二胺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并且该聚合物具有优异熔融加工性、低吸水性和优异的亮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a2)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可以以总脂肪族二胺(A)组分的约
0.1mo 1%至约70mol%的量存在。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a2)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可以以总脂肪族二胺(A)组分的约2mol%至约50mol%的量存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al)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和(a2)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的总摩尔与(B) 二羧酸单体的总摩尔的摩尔比(al+a2) / (B)的范围为约0.90至约1.3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al)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可以是1,10-癸二胺,(a2)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可以是1,12-十二烷二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al)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和(a2 )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是支链烷基。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al)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和(a2 )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都可以包含直链烷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B) 二羧酸可以包含芳族二羧酸。(B) 二羧酸实例可以包括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2,7-萘二甲酸、1,4_ 蔡二甲酸、1,4_ 亚苯基二氧亚苯酸(1,4-phenylene dioxyphenylene acid)、
1,3-亚苯基二氧二乙酸(I, 3-phenylenedioxy-diacetic acid)、联苯甲酸、4,4’-氧二(苯甲酸)、二苯基甲烷-4,4’ - 二羧酸、二苯基砜-4,4’ - 二羧酸、4,4’ - 二苯基羧酸,等等。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B) 二羧酸可以是芳族二羧酸和脂肪族二羧酸的混合物。聚酰胺树脂可以具有用选自脂肪酸羧酸和芳族羧酸的封端剂封端的端基。封端剂的实例包括,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辛酸、月桂酸、十三酸、肉豆蘧酸、棕榈酸、硬脂酸、新戊酸、异丁酸、苯甲酸、甲苯甲酸、α-萘甲酸、β_萘甲酸、甲基萘甲酸,等等。如在25。C下在98%的硫酸溶液中使用乌氏(Ubbelohde)粘度计测量的,聚酰胺树脂在25。C下具有约0.3dL/g至约4.0dL/g的特性粘度。聚酰胺树脂在80° C和95%的RH下处理24小时之后的拉伸强度与在80° C和95%的RH下处理24小时之前的拉伸强度的比率可以为约89%以上,并且聚酰胺树脂在80° C和80%的RH下处理48小时之后的吸水率可以为约0.9%以下。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适用于LED反射器和汽车部件之间的塑料接头,这需要优异的外观、优异的颜色实现、和以下物理性质的优异平衡,如可加工性、耐热性、机械强度、低吸水性和亮度。最佳模式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并且不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制本发明。本发明仅由随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是(A)脂肪族二胺;和化)二羧酸的聚合物,其中(A)脂肪族二胺包括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脂肪族二胺单体(al,a2)。即,(al)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和(a2)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都包含偶数个碳原子,这致使比偶数-奇数碳原子组合或奇数-奇数碳原子组合具有高得多的耐热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A)脂肪族二胺包含(al)选自C4、C6、C8和ClO脂肪族二胺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以及(a2)选自C12、C14、C16和C18脂肪族二胺中的
至少一种的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比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的柔性更高,从而促进更好的熔融加工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a2)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可以以总脂肪族二胺(A)组分的约
0.lmol%至约70mol%的量存在,优选约lmol%至约65mol%。在该范围内,可以得到可加工性和机械强度的物理性质的平衡。在一个实施方式中,(a2)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可以以总脂肪族二胺(A)组分的约2mol%至约50mol%的量存在。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a2)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可以以总脂肪族二胺(A)组分的约30mol%至约60mol%的量存在。(al)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的实例可以包括1,4_ 丁二胺、1,6-己二胺、1,8_辛二胺、1,10-癸二胺,等等。这些可以单独或以其中两种或多种组合的形式使用。优选地,聚酰胺树脂包含作为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的1,10-癸二胺。(a2)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的实例可以包括1,12-十二烷二胺、1,14-十四烷二胺、1,16-十六烷二胺、1,18-十八烷二胺,等等。这些可以单独或以其中两种或多种组合的形式使用。优选地,聚酰胺树脂包含作为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的1,12-十二烷二胺。优选地,脂肪族二胺是1,10-癸二胺作为(al)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和1,12-十二烷二胺作为(a2)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的组合。该组合提供了优异的耐热性、低吸水性、优异的机械强度、优异的流动性,和高亮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al)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和(a2 )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是支链烷基。当包含这种支链烷基时,可以进一步改善聚酰胺树脂的可加工性。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al)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和(a2 )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都可以包括直链烷基。(B) 二羧酸可以包括芳族二羧酸。本发明通过结合使用两种或多种具有特定碳原子数目的脂肪族二胺与芳族二羧酸,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熔融加工性、耐热性和低吸水性方面的性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B) 二羧酸可以包括至少一种芳族二羧酸。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B) 二羧酸可以是芳族二 羧酸和脂肪族二羧酸的混合物。芳族二羧酸的实例可以包括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2,7-萘二甲酸、1,4-萘二甲酸、1,4-亚苯基二氧亚苯酸、1,3-亚苯基二氧二乙酸、联苯甲酸、4,4’-氧二(苯甲酸)、二苯基甲烷-4,4’ - 二羧酸、二苯基砜-4,4’ - 二羧酸、4,4’ - 二苯基羧酸,但不限于此。这些可以单独或以其中两种或多种组合的形式使用。脂肪族二羧酸的实例可以包括己二酸、庚烷二羧酸、辛烷二羧酸、壬二酸、壬烷二羧酸、癸二酸、十二烷二羧酸,但不限于此。这些可以单独或以其中两种或多种组合的形式使用。优选地,使用己二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al)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和(a2)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的总摩尔与(B) 二羧酸单体的总摩尔的摩尔比(al+a2)/ (B)的范围为约0.90至约1.30,优选约
0.95至约1.2。在该范围内,可以获得良好的流动性和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低吸水性的平衡。可以通过(B) 二羧酸与具有同形结构的脂肪族二胺单体(al,a2)的缩聚产生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混合(al)脂肪族二胺单体和(a2)脂肪族二胺单体获得(A)脂肪族二胺,并且将(B) 二羧酸置于反应器中,然后在约80-120° C下搅拌约0.5至2小时。在此,温度上升至约200-280° C并保持约2至4小时,最初压力保持在约20-40kgf/cm2下,然后降低至约10-20kgf/cm2,接着反应约I至3小时。使得到的聚酰胺在其玻璃化温度(Tg)至熔融温度(Tm)的温度下,在真空中经受固体聚合(solid polymerization)约10至30小时以获得最终反应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向反应器提供(A)脂肪族二胺和(B) 二羧酸时,可以使用封端剂。此外,通过调整封端剂的量来调整合成的共聚树脂的粘度。封端剂可以是脂肪族羧酸或芳族羧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封端剂可以包括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辛酸、月桂酸、十三酸、肉豆蘧酸、棕榈酸、硬脂酸、新戊酸、异丁酸、苯甲酸、甲苯甲酸、α-萘甲酸、β-萘甲酸、甲基萘甲酸,等等。 这些可以单独或以其中两种或多种组合的形式使用。此外,在反应中可以使用催化剂。优选地,使用含磷类催化剂。具体地,可以使用磷酸、亚磷酸(phosphorus acid)、次磷酸(hypophosphorus acid)或其盐或衍生物,等等。更具体地,可以使用磷酸、亚磷酸、次磷酸、连二磷酸钠、次磷酸钠,等等。在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生产中所用的催化剂可以以单体总重量的约0被%至约
3.0wt%的量存在,优选约0wt%至约1.0wt%,更优选0wt%至约0.5wt%。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可以具有约92以下,优选约93以下的L*值,如根据ASTM D1209测量的。因此,聚酰胺树脂比本领域的聚酰胺树脂具有更高的亮度,因此有利地用于电气和电子材料,如LED反射器或汽车组件的塑料接头。如在25。C下在98%的硫酸溶液中使用乌氏(Ubbelohde)粘度计测量的,聚酰胺树脂可以具有约0.3dL/g至约4.0dL/g的特性粘度。聚酰胺树脂在80° C和95%的RH下处理24小时之后的拉伸强度与在80° C和95%的RH下处理24小时之前的其拉伸强度的比率为约89%以上,优选约90%至99%,并且聚酰胺树脂在80 ° C和80%的RH下处理48小时之后的吸水率可以为约0.9%以下,优选约
0.3% 至 0.8%ο在下文中,将参照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提供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且不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制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实施例1在IL的高压釜中,置入0.6019mol (IOOg)的对苯二甲酸,0.553mol (95.2g)的I, 10-癸二胺,0.061mol (12.301g)的 I, 12-十二烷二胺,0.024mol (2.94g)的苯甲酸,
0.lwt% (0.21g)的次磷酸钠,和90mL的蒸馏水,然后用氮气吹洗高压釜。在100° C下搅拌60分钟后,升温至250° C保持2小时,在该温度下进行反应3小时,同时保持压力为25kgf/cm2。然后,将压力降低至15kgf/cm2并进行反应I小时以制备具有0.25dL/g的特性粘度的聚酰胺预共聚物。在230° C下,使聚酰胺预共聚物经受固态聚合24小时以获得具有1.14dL/g的特性粘度的最终聚酰胺树脂。实施例2在IL的高压釜中,置入0.6019mol (IOOg)的对苯二甲酸,0.43mol (74.1g)的
1,10-癸二胺,0.184mol (36.9g)的 I, 12-十二烷二胺,0.024mol (2.94g)的苯甲酸,0.lwt%(0.21g)的次磷酸钠,和92mL的蒸馏水,然后用氮气吹洗高压釜。在100° C搅拌60分钟后,升温至250° C保持2小时,在该温度下进行反应3小时,同时保持压力为25kgf/cm2。然后,将压力降低至15kgf/cm2并进行反应I小时以制备具有0.21dL/g的特性粘度的聚酰胺预共聚物。在230 ° C下,使获得的聚酰胺预共聚物经受固态聚合24小时以获得具有1.08dL/g的特性粘度的最终聚酰胺树脂。

实施例3在IL的高压釜中,置入0.6019mol (IOOg)的对苯二甲酸,0.307mol (52.9g)的I, 10-癸二胺,0.307mol (61.5g)的 I, 12-十二烷二胺,0.024mol (2.94g)的苯甲酸,0.lwt%(0.22g)的次磷酸钠,和93mL的蒸馏水,然后用氮气吹洗高压釜。在100° C下搅拌60分钟后,升温至250° C保持2小时,在该温度下进行反应3小时,同时保持压力为25kgf/cm2。然后,将压力降低至15kgf/cm2并进行反应I小时以制备具有0.15dL/g的特性粘度的聚酰胺预共聚物。在230 ° C下,使获得的聚酰胺预共聚物经受固态聚合24小时以获得具有
1.01dL/g的特性粘度的最终聚酰胺树脂。实施例4在IL的高压釜中,置入0.6019mol (100g)的对苯二甲酸,0.06mol (IOg)的间苯二甲酸,0.553mol (95.2g)的 I, 10-癸二胺,0.016mol (12.30g)的 I, 12-十二烷二胺,
0.024mol (2.94g)的苯甲酸,0.lwt% (0.2g)的次磷酸钠,和86mL的蒸馏水,然后用氮气吹洗高压釜。在100° C下搅拌60分钟后,升温至250° C保持2小时,在该温度下进行反应3小时,同时保持压力为25kgf/cm2。然后,将压力降低至15kgf/cm2并进行反应I小时以制备具有0.12dL/g的特性粘度的聚酰胺预共聚物。在230 ° C下,使获得的聚酰胺预共聚物经受固态聚合24小时以获得具有
0.98dL/g的特性粘度的最终聚酰胺树脂。实施例5
在IL的高压釜中,置入0.6019mol (IOOg)的对苯二甲酸,0.06mol (8.8g)的间苯二甲酸,0.553mol (95.2g)的 I, 10-癸二胺,0.016mol (12.30g)的 I, 12-十二烷二胺,0.024mol (2.94g)的苯甲酸,0.lwt% (0.2g)的次磷酸钠,和86mL的蒸馏水,然后用氮气吹洗高压釜。在100° C下搅拌60分钟后,升温至250° C保持2小时,在该温度下进行反应3小时,同时保持压力为25kgf/cm2。然后,将压力降低至15kgf/cm2并进行反应I小时以制备具有0.lldL/g的特性粘度的聚酰胺预共聚物。在230 ° C下,使获得的聚酰胺预共聚物经受固态聚合24小时以获得具有
0.96dL/g的特性粘度的最终聚酰胺树脂。实施例6在IL的高压釜中,置入0.6019mol (IOOg)的对苯二甲酸,0.547mol (94.3g)的
1,10-癸二胺,0.016mol (12.18g)的 I, 12-十二烷二胺,0.lwt% (0.21g)的次磷酸钠,和138mL的蒸馏水,然后用氮气吹洗高压釜。在100° C下搅拌60分钟后,升温至250° C保持2小时,在该温度下进行反应3小时,同时保持压力为25kgf/cm2。然后,将压力降低至15kgf/cm2并进行反应I小时以制备具有0.2dL/g的特性粘度的聚酰胺预共聚物。在230 ° C下,使获得的聚酰胺预共聚物经受固态聚合24小时以获得具有
1.43dL/g的特性粘度的最终聚酰胺树脂。实施例7在IL的高压釜中,置入0.6019mol (IOOg)的对苯二甲酸,0.501mol (86.3g)的
I,10-癸二胺,0.19mol (25.1g)的 I, 12-十二烷二胺,0.05mol (5.88g)的苯甲酸,0.lwt%(0.22g)的次磷酸钠,和55mL的蒸馏水,然后用氮气吹洗高压釜。在100° C下搅拌60分钟后,升温至250° C保持2小时,在该温度下进行反应3小时,同时保持压力为25kgf/cm2。然后,将压力降低至15kgf/cm2并进行反应I小时以制备具有0.10dL/g的特性粘度的聚酰胺预共聚物。在230 ° C下,使获得的聚酰胺预共聚物经受固态聚合24小时以获得具有
1.05dL/g的特性粘度的最终聚酰胺树脂。比较例I在IL的高压釜中,置入0.6019mol (100g)的对苯二甲酸,0.614mol (102g)的
I,10-癸二胺,0.024mol (2.94g)的苯甲酸,0.lwt% (0.205g)的次磷酸钠,和88mL的蒸馏水,然后用氮气吹洗高压釜。在100° C下搅拌60分钟后,升温至250° C保持2小时,在该温度下进行反应3小时,同时保持压力为25kgf/cm2。然后,将压力降低至15kgf/cm2并进行反应I小时以制备具有0.25dL/g的特性粘度的聚酰胺预共聚物。在230° C下,使获得的聚酰胺预共聚物经受固态聚合24小时以获得具有1.3dL/g的特性粘度的最终聚酰胺树脂。比较例2在IL的高压釜中,置入0.6019mol (100g)的对苯二甲酸,0.184mol (21.2g)的
I,10-癸二胺,0.43mol (98.4g)的 I, 12-十二烷二胺,0.024mol (2.94g)的苯甲酸,0.lwt%(0.22g)的次磷酸钠,和96 mL的蒸馏水,然后用氮气吹洗高压釜。在100° C下搅拌60分钟后,升温至250° C保持2小时,在该温度下进行反应3小时,同时保持压力为25kgf/cm2。然后,将压力降低至15kgf/cm2并进行反应I小时以制备具有0.09dL/g的特性粘度的聚酰胺预共聚物。在230° C下,使获得的聚酰胺预共聚物经受固态聚合24小时以获得具有0.6dL/g的特性粘度的最终聚酰胺树脂。比较例3在IL的高压釜中,置入0.6019mol (IOOg)的对苯二甲酸,0.614mol (7.14g)的1,6-环己二胺,0.553mol (110.7g)的 1,12-十二烷二胺,0.024mol (2.94g)的苯甲酸,0.lwt% (0.205g)的次磷酸钠,和95mL的蒸馏水,然后用氮气吹洗高压釜。在100° C下搅拌60分钟后,升温至250° C保持2小时,在该温度下进行反应3小时,同时保持压力为25kgf/cm2。然后,将压力降低至15kgf/cm2并进行反应I小时以制备具有0.1dL/g的特性粘度的聚酰胺预共聚物。在230 ° C 下,使获得的聚酰胺预共聚物经受固态聚合24小时以获得具有0.65dL/g的特性粘度的最终聚酰胺树脂。比较例4在IL的高压釜中,置入0.6019mol (IOOg)的对苯二甲酸,0.43mol (74.05g)的1,10-癸二胺,0.184mol (21.4g)的 1,6-庚二胺,0.024mol (2.94g)的苯甲酸,0.1wt%(0.198g)的次磷酸钠,和85mL的蒸馏水,然后用氮气吹洗高压釜。在100° C下搅拌60分钟后,升温至250° C保持2小时,在该温度下进行反应3小时,同时保持压力为25kgf/cm2。然后,将压力降低至15kgf/cm2并进行反应I小时以制备具有0.2dL/g的特性粘度的聚酰胺预共聚物。在230 ° C下,使获得的聚酰胺预共聚物经受固态聚合24小时以获得具有0.93dL/g的特性粘度的最终聚酰胺树脂。比较例5在IL的高压釜中,置入0.6019mol (IOOg)的对苯二甲酸,0.43mol (74.05g)的1,10-癸二胺,0.184mol (21.4g)的 1,9-壬二胺,0.024mol (2.94g)的苯甲酸,0.1wt%(0.21g)的次磷酸钠,和88mL的蒸馏水,然后用氮气吹洗高压釜。在100° C下搅拌60分钟后,升温至250° C保持2小时,在该温度下进行反应3小时,同时保持压力为25kgf/cm2。然后,将压力降低至15kgf/cm2并进行反应I小时以制备具有0.12dL/g的特性粘度的聚酰胺预共聚物。在230 ° C下,使获得的聚酰胺预共聚物经受固态聚合24小时以获得具有
0.84dL/g的特性粘度的最终聚酰胺树脂。比较例6在IL的高压釜中,置入0.6019mol (100g)的对苯二甲酸,0.43mol (74.05g)的
1,10-癸二胺,0.184mol(34.32g)的 I, IH^一烷二胺,0.024mol(2.94g)的苯甲酸,0.lwt%(0.21g)的次磷酸钠,和91mL的蒸馏水,然后用氮气吹洗高压釜。在100° C下搅拌60分钟后,升温至250° C搅拌2小时,在该温度下进行反应3小时,同时保持压力为25kgf/cm2。然后,将压力降低至15kgf/cm2并进行反应I小时以制备具有0.18dL/g的特性粘度的聚酰胺预共聚物。在230 ° C下,使获得的聚酰胺预共聚物经受固态聚合24小时以获得具有
0.88dL/g的特性粘度的最终聚酰胺树脂。
根据以下方法,评估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备的聚酰胺树脂样品的物理性质,如在固态聚合之前和之后的热特性和特性粘度。(I)熔融温度、结晶温度和热分解温度:使用差示扫描热量仪(DCS)和热重分析仪(TGA)测量熔融温度、结晶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单位:° C)。(2)特性粘度:将获得的聚酰胺溶解在浓硫酸溶液(96%)中,然后在25° C下用乌氏(Ubbelohde)粘度计测量特性粘度(单位:dL/g)。(3)流动性:使用Sumitomo注模机SG75H-MIV测量流动性。缸体(cylinder)和模制机的温度设定为320° C且注模压力设定为15MPa (单位:mm)。(4)强度保留率:根据IS0527(23° C,5mm/min)测量拉伸强度。通过计算在80° C和95%的RH下在恒温恒湿器中处理24小时后样品的拉伸强度与在80° C和95%的RH下处理24小时前样品的拉伸强度的比率来确定强度保留率。(5)吸水率:制备并干燥长100mm,宽IOOmm且厚3mm的样品。测量每个干燥样品的重量(Wtl)并在80° C和80%的RH下在恒温恒湿器中处理样品48小时后,测量样品的重量(W1)15吸水率(%)=[ (W1-Wtl)/W。] *100(6)亮度:基于ASTM D1209标准使用色度计测量L*值。表I和表2中分别显示了实施例1-7和比较例1-6的结果。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包含(A)脂肪族二胺和(B) 二羧酸的聚合物的聚酰胺树脂, 其中所述(A)脂肪族二胺包含(al)选自C4、C6、C8和ClO脂肪族二胺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以及(a2)选自C12、C14、C16和C18脂肪族二胺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其中所述(a2)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以总脂肪族二胺(A)组分的约0.1mo 1%至约70mol%的量存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其中所述(a2)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以总脂肪族二胺(A)组分的约2mol%至约50mol%的量存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其中所述(al)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和所述(a2)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的总摩尔与所述(B) 二羧酸单体的总摩尔的摩尔比(al+a2)/ (B)的范围为约0.90至约1.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其中所述(al)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是1,10-癸二胺,所述(a2)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是1,12-十二烷二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其中所述(al)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和所述(a2)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包含支链烷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其中所述(al)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和所述(a2)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都包含直链烷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聚酰胺树脂,其中所述(B)二羧酸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种: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2,7-萘二甲酸、1,4-萘二甲酸、1,4-亚苯基二氧亚苯酸、1,3-亚苯基二氧二乙酸、联苯甲酸、4,4’-氧二(苯甲酸)、二苯基甲烷_4,4’-二羧酸、二苯基砜-4,4’ - 二羧酸、和4,4’ - 二苯基羧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其中所述(B)二羧酸是芳族二羧酸和脂肪族二羧酸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具有用选自脂肪族羧酸和芳族羧酸的封端剂封端的端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其中所述封端剂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种: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辛酸、月桂酸、十三酸、肉豆蘧酸、棕榈酸、硬脂酸、新戊酸、异丁酸、苯甲酸、甲苯甲酸、α-萘甲酸、β-萘甲酸,和甲基萘甲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其中如在25°C下在98%的硫酸溶液中使用乌氏粘度计测量的,所述聚酰胺树脂在25。C下具有约0.3dL/g至约4.0dL/g的特性粘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在80°C和95%的RH下处理24小时之后的拉伸强度与在80° C和95%的RH下处理24小时之前的拉伸强度的比率为约89%以上,并且所述聚酰胺树脂在80° C和80%的RH下处理48小时之后的吸水率为约0.9%以下。
14.一种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生产的LED反射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是一种包含(A)脂肪族二胺;和(B)二羧酸的聚合物,其中(A)脂肪族二胺包含(a1)选自C4、C6、C8和C10脂肪族二胺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一脂肪族二胺单体,以及(a2)选自C12、C14、C16和C18脂肪族二胺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二脂肪族二胺单体。所述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熔融加工性、低吸水性,和优异的亮度。
文档编号C08G69/26GK103119083SQ201080069173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8日
发明者张升铉, 陈永燮, 权素煐, 任相均, 李明烈, 张福男, 金容兑 申请人: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