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藻多糖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00067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藻多糖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藻多糖的制备方法,以螺旋藻为原料,采用水溶液提取、等电点法除蛋白、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和膜分离技术,制得螺旋藻多糖,纯度大于95%,可用于食品、功能性食品和药品的制备。本发明与传统水煮、浓缩、醇沉工艺相比,工艺简单,纯度显著提高;且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和水煮浓缩的能耗,成本大幅降低,具有较大推广性。
【专利说明】一种螺旋藻多糖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化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藻多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为蓝藻门,颤藻纲,螺旋藻属,是一种丝状多细胞螺旋形藻类生物。螺旋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等特点,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蛋白含量为60%-70%,它还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和生物活性物质,如β -胡萝卜素、叶绿素、α、Y-亚麻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藻蓝蛋白,其中特别是含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螺旋藻多糖。目前认为螺旋藻在医疗保健方面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并且具有多种生理学作用,在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促进人体代谢,抗癌防癌,抗疲劳、抗衰老、抗氧化,降低血脂和胆固醇以及促进伤口愈合和抗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功效。它是一种理想的纯天然生物活性健康食品,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理想的食品”。
[0003]螺旋藻多糖是存在于螺旋藻中的生物大分子,属于酸性杂多糖,其分子由鼠李糖、岩藻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以及葡萄糖醛酸等分子组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螺旋藻多糖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和生长,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有抑制DNA的合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02和自由基有消除作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有提高核酸内酶活性,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0004]目前国内外报道的制备螺旋藻多糖的方法主要为水煮、浓缩、醇沉工艺,糖浸提率低耗时长,而且分离阶段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乙醇除蛋白,有机溶剂消耗量大,工艺流程长,糖损失大。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藻多糖的制备方法,与传统水煮、浓缩、醇沉工艺相比,工艺简单,纯度显著提高;且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和水煮浓缩的能耗,成本大幅降低,具有较大推广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以螺旋藻为原料,采用水溶液提取、等电点法除蛋白、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和膜分离技术,制得螺旋藻多糖。
[0007]制得的螺旋藻多糖的纯度大于95%。
[0008]原料采用新鲜的螺旋藻、螺旋藻干粉、低纯度螺旋藻多糖或螺旋藻提取蛋白后剩余的藻渣。
[0009]提取液为ρΗ=4_13的水溶液或蛋白酶溶液,按原料重量与提取液体积比为1:5-30置于15-100°C条件下浸泡、搅拌或回流提取,提取液经过固液分离,得到螺旋藻多糖粗提液。
[0010]蛋白酶为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组织蛋白酶中的一种,酶的添加量为原 料重量的0.2-3.0%。[0011]调节螺旋藻多糖粗提液pH值至1.0-6.5,析出的沉淀采用固液分离法去除。
[0012]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分离纯化,所用的树脂骨架为苯乙烯、丙烯酸、酚醛、环氧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3]采用膜分离去除小分子杂质,所用的膜材料为聚烯烃类、聚砜类、无机类、含氟高分子材料类、聚酰胺类、纤维素类、甲壳素类膜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4]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与传统水煮、浓缩、醇沉工艺相比,工艺简单,纯度显著提高;且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和水煮浓缩的能耗,成本大幅降低,具有较大推广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具体实施方式】,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6]实施例1
取螺旋藻藻粉100g,采用pH=8.0 NaOH水溶液作为提取液,搅拌提取2h (90°C水浴,固液比1:15),离心取上清液,调节pH值至4.0,再次离心取上清液即为上柱液。以I倍床层体积/小时的流速流经阳离子交换树脂柱732 (10 X 100cm),收集多糖组分,采用IOkDa超滤膜进行浓缩和脱盐,然后喷雾干燥得到高纯度多糖粉末。产品显淡黄色,纯度为96.3%。
[0017]实施例2
取低纯度螺旋藻多糖IOg (纯度30.2%),采用水作为提取液,搅拌溶解IOmin (60°C水浴,固液比1:30),调节pH值至4.0,离心去除沉淀。调节pH至10,再次离心取上清液即为上柱液。以I倍床层体积/小时的流速流经阴离子交换树脂D254(20X 100cm),采用2%氯化钠溶液进行动态洗脱。即为上柱液。收集多糖组分,采用IOkDa超滤膜进行浓缩和脱盐,然后冷冻干燥得到高纯度多糖粉末。产品显白色,纯度为98.5%。
[0018]实施例3
取新鲜的螺旋藻100g,利用pH=9.0 NaOH水溶液作为提取液,搅拌提取2h( 100°C水浴,固液比1:10),离心取上清液,调节pH值至3.0,再次离心取上清液即为上柱液。以I倍床层体积/小时的流速流经阳离子交换树脂柱D113(10X 100cm),收集多糖组分,采用IOkDa超滤膜进行浓缩和脱盐,然后冷冻干燥得到高纯度多糖粉末。产品显白色,纯度为97.1%。
[0019]实施例4
上述实施例中,提取液 替换为蛋白酶溶液,可获得类似的效果。蛋白酶为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组织蛋白酶中的一种,酶的添加量为原料重量的0.2_3.0%。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螺旋藻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螺旋藻为原料,采用水溶液提取、等电点法除蛋白、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和膜分离技术,制得螺旋藻多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得的螺旋藻多糖的纯度大于9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采用新鲜的螺旋藻、螺旋藻干粉、低纯度螺旋藻多糖或螺旋藻提取蛋白后剩余的藻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液为pH=4-13的水溶液或蛋白酶溶液,按原料重量与提取液体积比为1:5-30置于15-100°C条件下浸泡、搅拌或回流提取,提取液经过固液分离,得到螺旋藻多糖粗提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藻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蛋白酶为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组织蛋白酶中的一种,酶的添加量为原料重量的0.2_3.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藻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螺旋藻多糖粗提液PH值至1.0-6.5,析出的沉淀采用固液分离法去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分离纯化,所用的树脂骨架为苯乙烯、丙烯酸、酚醛、环氧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膜分离去除小分子杂质,所用的膜材料为聚烯烃类、聚砜类、无机类、含氟高分子材料类、聚酰胺类、纤维素类、甲壳素类膜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文档编号】C08B37/00GK103819577SQ201410108374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4日
【发明者】黄剑东, 郑永权, 邱明, 万东华 申请人:福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