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纳米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83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阻燃纳米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纳米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10树脂80-100重量份,尼龙6树脂20-30份,偶联剂5-15重量份,纳米碳纤维10-15份,短切碳纤维8-10份,无卤阻燃剂10-15份,分散剂0.1-0.5重量份,抗氧剂3-5份。阻燃纳米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具有拉伸强度大、弯曲强度大抗冲击强度大、阻燃、环保的特点。
【专利说明】 阻燃纳米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纳米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0002]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热缩性树脂的通性外,还结合了碳纤维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抗蠕变、导电、传热和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异性能,这种新型复合材料既可以作为结构材料承载负荷,又可以作为功能材料,可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用武之地,如汽车制造中,采用碳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制得的皮带轮可以代替原来的铸铁件,产品重量降低的同时可大幅降低能耗,在航空航天领域,美国LNP公司用碳纤维增强尼龙612制造波音757飞机发动机部件;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还广泛用于制造网球拍、高尔夫球棒、头盔、汽车保险杠、机器人手臂和碳纤维自行车等。
[0003]纳米碳纤维因其长径比大和耐温性好而被人们视为理想的高分子增强材料,而尼龙材料具有用途广泛并且廉价的长处,因此如果能够将尼龙和纳米碳纤维两者结合,那么可以共扬两者之优势。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阻燃纳米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阻燃纳米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10树脂80-100重量份,尼龙6树脂20-30份,偶联剂5_15重量份,纳米碳纤维10-15份,短切碳纤维8-10份,无卤阻燃剂10-15份,分散剂0.1-0.5重量份,抗氧剂3-5份。
[000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无卤阻燃剂为有机磷阻燃剂、磷氮阻燃剂、硅系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配物。
[000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1010。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阻燃纳米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经过测试具有如下优异的指标:拉伸强度大于180MPa,弯曲强度大于240MPa,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大于30kj/m2,熔融指数大于24g/10min。采用无卤阻燃剂,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而且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0]实施例1
阻燃纳米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10树脂80重量份,尼龙6树脂20份,偶联剂5重量份,纳米碳纤维10份,短切碳纤维8份,无卤阻燃剂10份,分散剂0.1重量份,受阻酚抗氧剂1010 3份。无卤阻燃剂为有机磷阻燃剂、磷氮阻燃剂、硅系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配物。
[0011]实施例2
阻燃纳米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10树脂90重量份,尼龙6树脂25份,偶联剂10重量份,纳米碳纤维13份,短切碳纤维9份,无卤阻燃剂13份,分散剂0.3重量份,受阻酚抗氧剂1010 4份。无卤阻燃剂为有机磷阻燃剂、磷氮阻燃剂、硅系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配物。
[0012]实施例3
阻燃纳米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10树脂100重量份,尼龙6树脂30份,偶联剂15重量份,纳米碳纤维15份,短切碳纤维10份,无卤阻燃剂15份,分散剂0.5重量份,受阻酚抗氧剂1010 5份。无齒阻燃剂为有机磷阻燃剂、磷氮阻燃剂、硅系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配物。
[0013]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阻燃纳米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10树脂80-100重量份,尼龙6树脂20-30份,偶联剂5_15重量份,纳米碳纤维10-15份,短切碳纤维8-10份,无卤阻燃剂10-15份,分散剂0.1-0.5重量份,抗氧剂3_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纳米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卤阻燃剂为有机磷阻燃剂、磷氮阻燃剂、硅系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配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纳米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1010。
【文档编号】C08L77/02GK104277456SQ201410512615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9日
【发明者】王寿高 申请人:王寿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