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啤酒酿造用搅拌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8603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啤酒酿造用搅拌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啤酒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啤酒酿造用搅拌锅。



背景技术:

啤酒是以发芽大麦为主要原料酿造的一类饮料。含酒精度最低,营养价值高,成分有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二氧化碳、维生素及钙、磷等物质。有“液体面包”之称,经常饮用有消暑解热、帮助消化、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等功能。啤酒含有丰富营养,有人把它当作日常软饮料,更有些男士每餐必饮啤酒,以啤酒代替饮料、汤羹。

在传统啤酒糖化部分的糖化锅搅拌器,一般由不锈钢半管或平板,采用高速旋转的方式进行搅拌。

糖化锅搅拌器最开始是由不锈钢半管做成,对称的固定在中心主轴上,受加工条件的限制,一般不锈钢半管规格都较小,不超过DN100,考虑 到半管在搅拌过程中的受力能力有限,所以成型后的搅拌器直径都不大,一般不超过3m。由于搅拌桨的截面小,运动方向单一,搅拌直径也小,所以搅拌过程中很难使整个容器物料充分混合,达到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新型啤酒酿造用搅拌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该新型啤酒酿造用搅拌锅包括外壳、保温层、供热管、顶盖、入料口、搅拌器、过滤网、出料口、进水口、出水口、热水器、水箱、循环水管、网眼、支撑杆、转子和叶轮;外壳和保温层连接为一体,并且保温层保温层位于锅体内侧,供热管均匀分布在外壳内壁上,顶盖位于锅体顶部,入料口连接在顶盖上,搅拌器连接在搅拌锅锅体内侧中部,过滤网连接在入料口和供热管之间的锅体内侧侧壁上,出料口位于锅体底部一端外壁上,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在锅体两侧的下端侧壁外侧,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另一端分别与循环水管连接,进水口通过热水器和水箱连接,水箱通过循环水管和出水口连接,进水口、热水器和水箱之间通过循环水管连接;所述进水口位于出料口的上方侧壁上;所述过滤网上有50~75个网眼;所述搅拌器包括支撑杆、转子和叶轮,支撑杆和叶轮之间通过转子连接;所述转子可以360°旋转;所述叶轮为正六边形;所述叶轮的个数为4~8个。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上有60个网眼。

所述网眼为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叶轮的个数为6个。

所述转子通过螺帽固定在支撑杆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方案完整,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保温层的设置使得搅拌锅内部温度更加恒定,减小温度变化差;搅拌程度高,使得原料混合更加均匀,能够达到理想的糖化效果;易于维修和保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过滤网7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搅拌器6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外壳,2、保温层,3、供热管,4、顶盖,5、入料口,6、搅拌器,7、过滤网,8、出料口,9、进水口,10、出水口,11、热水器,12、水箱,13、循环水管,14、网眼,15、支撑杆,16、转子,17、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新型啤酒酿造用搅拌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该新型啤酒酿造用搅拌锅包括外壳1、保温层2、供热管3、顶盖4、入料口5、搅拌器6、过滤网7、出料口8、进水口9、出水口10、热水器11、水箱12、循环水管13、网眼14、支撑杆15、转子16和叶轮17;外壳1和保温层2连接为一体,并且保温层保温层2位于锅体内侧,供热管3均匀分布在外壳内壁上,顶盖4位于锅体顶部,入料口5连接在顶盖4上,搅拌器8连接在搅拌锅锅体内侧中部,过滤网7连接在入料口5和供热管3之间的锅体内侧侧壁上,出料口8位于锅体底部一端外壁上,进水口9和出水口10分别连接在锅体两侧的下端侧壁外侧,进水口9和出水口10的另一端分别与循环水管13连接,进水口9通过热水器11和水箱12连接,水箱12通过循环水管13和出水口10连接,进水口9、热水器11和水箱12之间通过循环水管13连接;进水口9位于出料口6的上方侧壁上;搅拌器6包括支撑杆15、转子16和叶轮17,支撑杆15和叶轮17之间通过转子16连接;转子16可以360°旋转;叶轮17为正六边形;过滤网7上有60个网眼14;网眼14为三角形;叶轮17的个数为6个;转子16通过螺帽固定在支撑杆15上。

使用时,打开总电源和太阳能控制电源,水箱12中的水经热水器11加热至设定温度后,由进水口9处送入供热管3中,循环水自出水口10处经循环管水管13再次进入水箱12中,如此循环利用;循环水加热5~10min后,打开入料口5,同时打开搅拌器6的开关,由入料口5处投下糖化原料,原料经过滤网7滤去滤渣后,其余部分进入糖化锅下部,进行糖化,由搅拌器6进行搅拌,将糖化液搅拌得尽可能均匀,糖化完成的中间产品由出料口8处送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