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记忆性γδT细胞的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16762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制备记忆性γδT细胞的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体外细胞培养领域,具体是一种简单高效制备记忆性γδt细胞的方法。



背景技术:

t淋巴细胞根据表达t细胞抗原受体(tcellreceptor,tcr)的不同分为两类: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简称为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其中γδt细胞是介于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之间的特殊免疫类型的细胞,具有抗原特异性识别功能而无mhc限制性。大多数为cd4和cd8双阴性分子。γδt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和黏膜组织,一般不超过t细胞总数的5%。当机体受到病毒或者肿瘤细胞的侵袭时,γδt细胞起到第一道防线作业而进行免疫监视。但是由于γδt细胞在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含量和杀伤特异性并不高的原因,因此我们要想获得大量高效的对肿瘤有特异记忆性的γδt细胞是本发明阐述的关键。经广泛查阅国内外专利文献,迄今为止,均未见有此发明或报道。因此,发明一种简单,高效的体外制备记忆性的γδt细胞对人类抗感染和抗肿瘤的作业非常重要,对于攻克解决恶性肿瘤疾病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提供一种简单实用,高效的体外培养记忆性γδt细胞的制备方法,克服常规制备的γδt细胞的记忆特异性不高的限制。进一步明确记忆性γδt细胞在生物学的特性提供研究平台。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备记忆性γδt细胞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制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取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肝素抗凝,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进行密度梯度分离得到单个核细胞,用gt-t551培养基或rpmi1640培养基重悬细胞。

(2)单个核细胞分组:将所获得的单个核细胞进计数并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对照组和记忆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加入磷酸抗原刺激剂20ng/ml和rhil-2细胞因子1000iu/ml来诱导成为γδt细胞,此外实验室还加上一定量效靶比为10:1的肿瘤细胞为记忆诱导剂。

(3)记忆性γδt细胞诱导:步骤使用悬浮肿瘤细胞k562,预先对k562进行cfse染色,染色条件控制在1-2x106/ml,370c,30min,然后用pbs洗涤2次,1000rpm离心5ming,最后用gt-t551培养基重悬细胞;实验组的pbmc计算总数,按照e:t为10:1把需要肿瘤细胞的数量添加到实验组内。

(4)记忆性γδt细胞表型检测:收集细胞于第0天(pbmc),第7天和第14天进行表型检测,检测指标有cd3,vγ9,cd4,cd8,cd27,cd45ro。并同时对cfse进行荧光检测。

(5)记忆性γδt细胞增值数量检测:收集第0天,第3天,第6天,第8天,第10天,第13天和第14天细胞进行细胞计数,并统计出细胞增长倍数。

(6)记忆性γδt细胞杀伤实验检测:培养至第10天开始,收集细胞检测细胞的杀伤实验的杀伤效率,取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用calcein-am对细胞染色后,调整细胞弄为2x105,1x105,5x104,铺板于24孔板中,效应细胞为1x106,最终使得效靶比为5:1,10:1和20:1,各孔分别设置3个复孔,于37度培养箱共孵育24小时后,收集细胞上流式检测细胞的杀伤效率。

(7)记忆性γδt细胞的胞内细胞因子检测:培养至第13天,取细胞进行细胞内因子ifn-γ检测,观察常规的γδt和记忆性的γδt的胞内ifn-γ的分泌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对照组与记忆性实验组的细胞增殖倍数比较示意图;

图2是常规对照组与记忆性实验组的cfse荧光检测比较示意图;

图3是常规对照组与记忆性实验组的记忆标记cd45ro的流式结果图比较示意图;

图4是常规对照组与记忆性实验组的细胞杀伤实验的结果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其限制。下面实例中凡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均为遵照常规方法和厂家提供的操作说明执行。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是用外周血的提取pbmc细胞并进行分组,包括以下步骤:

1.采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用肝素纳抗凝,应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进行密度梯度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具体步骤:510g/分,离心7分钟,降速度为2,离心完毕后,吸取上层血浆层,56度灭活30分钟后510g/分,离心7分钟,取上层血浆层转到干净离心管备用。沉淀的血细胞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将人淋巴细胞分离液与稀释血液按照1:2的比例加入离心管中,680g/分,离心20分钟,升降速都调为1,离心完毕后,小心吸取白膜层,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510g/分,离心7分钟。最后沉淀用gt-t551重悬沉淀,即可得到pbmc细胞。

2.将上述的pbmc细胞,取少量进行细胞计数,并用gt-t551培养基调整浓度在(1-2)x106/ml,平均分为2组,一组为常规对照组,二组为记忆实验组;两组均加入磷酸抗原激活剂和gd1因子和rhil-2因子,于37度培养箱培养;此外记忆实验组还要加入效靶比为10:1的数量的经过cfse标记的肿瘤细胞抗原作为记忆性的诱导剂。每隔2-3天进行半量补加培养基,并维持细胞密度在(1-2)x106/ml。根据细胞生长状态,细胞培养时间为10-15天;选择在第7天和第14天进行细胞表型检测,在第10天开始细胞功能性检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对上述培养的γδt细胞进行形态学、细胞增殖倍数、免疫表型检测和细胞功能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1.细胞培养24小时即可见γδt细胞沉于培养器皿底部,并趋于集落化,培养48小时集落开始变大,培养6-10天可见大的集落和不规则的单个核细胞。

2.分别取第0、3、6、8、10、13、14天细胞,进行细胞计数,利用beckman公司的z2细胞计数仪进行,对细胞进行稀释,使得细胞浓度在105-107范围之内,调整细胞粒径大小5-15um,每次计数重复3次测量,最后得出平均值。平均值乘以培养的体积即为当天的细胞总数。根据各天的总数即可以得出细胞的增殖曲线,将最后的总数与第一天进行比较,即可以得到增殖倍数。结果显示在培养至14天时常规对照组增长倍数为32倍而记忆实验组的增长倍数为45倍。

3.取第0、7、14天细胞,进行细胞表型检测,取细胞用pbs洗涤1次,再用pbs重悬细胞沉淀,分为3,其中a组为加入抗体(cd3-percp,vγ9-fitc,cd27-pe,cd56-apc),b组加入抗体(cd3-fitc,cd4-pe,cd8-percp,cd45ro-apc),c组为空白对照组。避光染色30min,上bdaccuric6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各个表型指标。

4.培养至到第10天后,开始对细胞功能检测。取细胞用pbs洗涤2次,然后再用t551培养基重悬,调整浓度为1x106个/ml,铺板于24孔板,设定对照组,为阴性对照组,刺激对照组,阻断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个组别设定3个复孔。加入刺激剂pma(10ug/ml),ionomycin(1ug/ml)和阻断剂bfa(5ug/ml)后24小时收集细胞,用bd公司固定破膜剂(cytofix/cytopermfixationpermeabilization)4度破膜10分钟,用对应的破膜洗涤剂(perm/washbuffer)洗涤2次,最后然胞内因子抗体inf-γ,避光30分钟,上流式细胞仪检测ifn-γ含量。结果显示记忆实验组的ifn-γ分泌量比对照组的高。

5.取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株作为靶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2x105,1x105,5x104/ml,铺板于24孔板,再取γδt细胞,调整浓度为1x106/ml,铺板于24孔板,使得最后效靶比为5:1,10:1,20:1,各孔对应重复3次复孔,并设置空白对照孔,培养24小时后,收集细胞,pbs洗涤2次,加入pi染色15分钟,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杀伤率。结果显示,在效靶比为5:1的时候,记忆实验组杀伤率为53.5%,而对照组的是35.2%,同样,随着效靶比的增高,杀伤率随之增强,当效靶比为20:1时,记忆实验组的杀伤率高达76.2%,而常规对照组的只有68.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