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吡啶乙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00851发布日期:2019-09-03 22:38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吡啶乙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3-甲基吡啶氯化的副产2-氯-3-甲基吡啶为原料,通过氰化、碱解、加氢还原、成盐等一系列步骤得到3-吡啶乙酸盐酸盐产品,纯度在98.5%以上。



背景技术:

3-吡啶乙酸盐酸盐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主要是合成利塞膦酸钠的主要中间体,利塞膦酸钠为第三代双磷酸盐类治疗Paget’s病及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由美国Procter&Gamble公司研制成功,并在美国、瑞典等国上市。工业上主要以下几种合成方法:一是以喹啉羧酸-2-甲酯-3-酰氯为原料,经与重氮甲烷反应生成重氮酮再经重排反应、水解、脱羧得3-吡啶乙酸,该合成方法,需要用到较危险的重氮甲烷和贵重试剂氧化银,且喹啉羧酸-2-甲酯-3-酰氯原料并不易得,另外,以烟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Cledsen缩合、水解脱羧制得3-乙酰基吡啶。再经Willgerodt-Kinndler反应、水解制得3-吡啶乙酸盐酸盐,该方法及其改良的方法都存在后处理复杂,收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3-吡啶乙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3-甲基氯化的副产2-氯-3-氯甲基吡啶通过氰化、水解、脱氯、成盐等步骤制备3-吡啶乙酸盐酸盐。该方法合成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且制备得到的目标产品纯度和收率较高。

本发明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一种3-吡啶乙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2-氯-3-氯甲基吡啶与氰化钠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反应,反应结束后脱除乙醇并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水解结束后得2-氯-3-吡啶乙酸钠溶液;将该溶液脱氨后过滤,滤液中加入盐酸进行酸化至pH值为3~4,再次过滤得2-氯-3-吡啶乙酸;

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备得到的2-氯-3-吡啶乙酸配制成2-氯-3-吡啶乙酸钠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并搅拌均匀,之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催化剂雷尼镍并通入氢气进行还原反应,反应结束后再次过滤,用盐酸调节所得滤液的pH值为1~4,将该滤液中的溶剂脱干后加入乙醇进行溶解,溶解后过滤,得到3-吡啶乙酸的乙醇溶液;将3-吡啶乙酸的乙醇溶液中乙醇脱除并与盐酸反应成盐,得到3-吡啶乙酸盐酸盐。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第一步所述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2~4:1。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第一步所述的2-氯-3-氯甲基吡啶与氰化钠的摩尔比为1:1~1.5。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第二步所述的2-氯-3-吡啶乙酸钠溶液中2-氯-3-吡啶乙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5~30%。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第二步所述氢氧化钠的加入量为2-氯-3-吡啶乙酸物质的量的1.2~1.3倍。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第二步所用催化剂雷尼镍与2-氯-3-吡啶乙酸的质量比为0.1~0.6:1。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第二步成盐反应的温度为40~60℃。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第一步所述的混合溶剂中加入阻聚剂对苯二酚,所述的阻聚剂对苯二酚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200~400。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第一步中2-氯-3-氯甲基吡啶与氰化钠在温度为40~80℃条件下进行反应。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第一步中2-氯-3-氯甲基吡啶与氰化钠在温度为60~70℃条件下进行反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3-吡啶乙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3-甲基氯化的副产2-氯-3-氯甲基吡啶通过氰化、水解、脱氯、成盐等步骤制备3-吡啶乙酸盐酸盐。该方法合成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且制备得到的目标产品纯度和收率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2-氯-3-吡啶乙酸的制备

将NaCN(2.3mol)溶于水(150g)中,并加入乙醇400g和2g阻聚剂对苯二酚,升温搅拌,当温度升至60℃时,分批加2-氯-3-氯甲基吡啶(总量2mol),分批加料完毕后,升温至70℃,搅拌反应2-3h(中控),反应结束后,脱乙醇,脱毕,加水650g,并滴加NaOH(2.3mol)溶液(30%),在50℃滴加15min,滴加完毕后在此温度下保温反应30min,后升温至80℃保温至反应结束(中控),微负压脱氨,脱氨完毕后(脱除氨水约为300g),降温,加活性炭脱出聚合物(脱色),过滤,滤液滴加盐酸酸析(pH3-4),冷却过滤,得固体2-氯-3-吡啶乙酸(CAS:61494-55-1)用水洗涤,真空干燥308g,HPLC外标法定量含量99.1%,收率90.1%。

3-吡啶乙酸盐酸盐

将2-氯-3-吡啶乙酸100g,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0~30%的2-氯-3-吡啶乙酸钠溶液,并再加30%的氢氧化钠溶液93g敷酸(体系中可能会产生部分不溶性的聚合物),搅拌均匀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剂雷尼镍催化剂40g,升温至90-95℃,通氢反应,在常压或1MPa压力环境下反应,中控,等反应完毕后,过滤催化剂后,用盐酸将滤液调pH值至4,活性炭脱色后,脱溶,脱干溶剂(成粘稠状流体,并有晶体存在(NaCl))后,加无水乙醇200g,充分溶解后,过滤,滤液为3-吡啶乙酸的乙醇溶液,将该溶液中乙醇脱除,加水100g,并加盐酸65g,在50℃下充分成盐后,再将溶剂水脱干(粘稠状固体),冷却至常温,加200g无水乙醇充分洗涤后,过滤,固体用部分乙醇冲洗后,干燥,即得成品3-吡啶乙酸盐酸盐91.5,纯度98.9%,收率92.3%。

实施例2

2-氯-3-吡啶乙酸

将NaCN(1.3mol)溶于水(100g)中,并加入乙醇202g和1g阻聚剂对苯二酚,升温搅拌,当温度升至60℃时,分批加2-氯-3-氯甲基吡啶(总量1mol),分批加料完毕后,升温至70℃,搅拌反应2-3h(中控),反应结束后,脱乙醇,脱毕,加水330g,并滴加NaOH(1.3mol)溶液(30%),在50℃滴加15min,滴加完毕后在此温度下保温反应30min,后升温至80℃保温至反应结束(中控),微负压脱氨,脱氨完毕后(脱除氨水约为150g),降温,加活性炭脱出聚合物(脱色),过滤,滤液滴加盐酸酸析(pH3-4),冷却过滤,得固体2-氯-3-吡啶乙酸(CAS:61494-55-1)用水洗涤,真空干燥157.8g,HPLC外标法定量含量99.5%,收率92.1%。

3-吡啶乙酸盐酸盐

将2-氯-3-吡啶乙酸50g,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5%的2-氯-3-吡啶乙酸钠溶液,并用30%的氢氧化钠溶液47g敷酸(体系中可能会产生部分不溶性的聚合物),搅拌均匀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剂雷尼镍催化剂20g,升温至90-95℃,通氢反应,在常压或1MPa压力环境下反应,中控,等反应完毕后,过滤催化剂后,用盐酸将滤液调pH值至4,活性炭脱色后,脱溶,脱干溶剂(成粘稠状流体,并有晶体存在(NaCl))后,加无水乙醇100g,充分溶解后,过滤,滤液为3-吡啶乙酸的乙醇溶液,将该溶液中乙醇脱除(脱干,成粘稠状流体,脱到后面可加适量水,将乙醇带干),加水50g,并加盐酸35g,在50℃下充分成盐后,再将溶剂水脱干(粘稠状固体),冷却至常温,加50g无水乙醇充分洗涤后,过滤,固体用部分乙醇冲洗后,干燥,即得成品3-吡啶乙酸盐酸盐47.5g,纯度99.1%,收率95.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