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32899阅读:1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高分子材料多用于人体,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一般对其性能的要求是:①安全性:必须无毒或副作用极少。这就要求聚合物纯度高,生产环境非常清洁,聚合助剂的残留少,杂质含量为 ppm级,确保无病、无毒传播条件。同时其高分子化合物本身以及单体杂质、降解或磨损产物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②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需满足医用所需设计和功能的要求。如硬度、弹性、机械强度、疲劳强度、蠕变、磨耗、吸水性、溶出性、耐酶性和体内老化性等。以心脏瓣膜为例,最好能使用25万小时,要求耐疲劳强度特别好。此外,还要求便于灭菌消毒,能耐受湿热消毒(120~140°C)、干热消毒(160~190°C)、辐射消毒或化学处理消毒,而不降低材料的性能。不同性能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可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灭菌方式。③适应性:包括与医疗用品中其他材料的适应性,材料与人体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及组织的相容性。材料植入人体后,要求长时期对体液无影响;与血液相容性好,对血液成分无损害,不凝血,不溶血,不形成血栓;无异物反应,在人体内不损伤组织,不致癌致畸,不会导致炎症坏死、组织增生等。④特殊功能:不同的应用领域,要求材料分别具有一定的特殊功能。例如:具有分离透析机能的人工肾用过滤膜、人工肺用气体交换膜,以及人造血液用吸脱气体的物质等,都要求有各自特殊的分离透过机能。在大多数情况下,现有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化学组成与结构很难满足上述要求,通常要采用表面改性处理,如接枝共聚,以改进其抗凝血性等性能。此外,医用高分子材料还需要优异的加工成型性,易加工成需要的复杂形状的。

目前现有的医用高分子材料不具有抗菌功能,结构稳定性不高,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结构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的医用高分子材料。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纤维素13-18份、聚膦腈7-9份、壳聚糖10-12份、聚酯纤维20-25份、聚氯乙烯40-5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6-10份、聚醚醚酮4-7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15份、聚乳酸7-9份、甲氨基酚3-6份、亚硫酸钠1-2份、纳米银15-20份、磷酸二氢铵3-6份、碳酸锂2-5份、季戊四醇磷酸酯3-4份、聚酰亚胺10-12份、聚乙烯醇8-15份、烷基磺酸钠2-4份和磷酸钾3-8份。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纤维素13份、聚膦腈7份、壳聚糖10份、聚酯纤维20份、聚氯乙烯4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6份、聚醚醚酮4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聚乳酸7份、甲氨基酚3份、亚硫酸钠1份、纳米银15份、磷酸二氢铵3份、碳酸锂2份、季戊四醇磷酸酯3份、聚酰亚胺10份、聚乙烯醇8份、烷基磺酸钠2份和磷酸钾3份。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纤维素18份、聚膦腈9份、壳聚糖12份、聚酯纤维25份、聚氯乙烯5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0份、聚醚醚酮7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聚乳酸9份、甲氨基酚6份、亚硫酸钠2份、纳米银20份、磷酸二氢铵6份、碳酸锂5份、季戊四醇磷酸酯4份、聚酰亚胺12份、聚乙烯醇15份、烷基磺酸钠4份和磷酸钾8份。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纤维素18份、聚膦腈9份、壳聚糖12份、聚酯纤维25份、聚氯乙烯5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0份、聚醚醚酮7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聚乳酸9份、甲氨基酚6份、亚硫酸钠2份、纳米银20份、磷酸二氢铵4.5份、碳酸锂3.5份、季戊四醇磷酸酯3.5份、聚酰亚胺11份、聚乙烯醇11.5份、烷基磺酸钠3份和磷酸钾5.5份。

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纤维素13-18份、聚膦腈7-9份、壳聚糖10-12份、聚酯纤维20-25份、聚氯乙烯40-5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6-10份、聚醚醚酮4-7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15份和聚乳酸7-9份混合均匀,使用液氮进行速冻,备用

2)将步骤1)所得原料投入到粉碎机中,保持转速为2200-2400r/min,粉碎15-20分钟,备用;

3)将步骤2)所得原料投入到压力罐中,在15-18倍大气压下,静置30-40分钟,备用;

4)将甲氨基酚3-6份、亚硫酸钠1-2份、纳米银15-20份、磷酸二氢铵3-6份、碳酸锂2-5份、季戊四醇磷酸酯3-4份、聚酰亚胺10-12份、聚乙烯醇8-15份、烷基磺酸钠2-4份和磷酸钾3-8份投入到反应釜中,备用;

5)调节反应釜中的温度为80-85℃,搅拌速度为2200-2400r/min,反应时间为10-12分钟,备用;

6)将步骤3)所得原料和步骤5)所得原料投入到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备用;

7)将步骤6)所得原料加热至300℃,挤压成型,自然冷却后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的原料能够达到具有抗菌功能,结构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的技术效果,采用的制备方法能够提升加工效率,容易操作,加工过程无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纤维素13份、聚膦腈7份、壳聚糖10份、聚酯纤维20份、聚氯乙烯4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6份、聚醚醚酮4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聚乳酸7份、甲氨基酚3份、亚硫酸钠1份、纳米银15份、磷酸二氢铵3份、碳酸锂2份、季戊四醇磷酸酯3份、聚酰亚胺10份、聚乙烯醇8份、烷基磺酸钠2份和磷酸钾3份。

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纤维素13份、聚膦腈7份、壳聚糖10份、聚酯纤维20份、聚氯乙烯4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6份、聚醚醚酮4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聚乳酸7份混合均匀,使用液氮进行速冻,备用

2)将步骤1)所得原料投入到粉碎机中,保持转速为2200-2400r/min,粉碎15-20分钟,备用;

3)将步骤2)所得原料投入到压力罐中,在15-18倍大气压下,静置30-40分钟,备用;

4)将甲氨基酚3份、亚硫酸钠1份、纳米银15份、磷酸二氢铵3份、碳酸锂2份、季戊四醇磷酸酯3份、聚酰亚胺10份、聚乙烯醇8份、烷基磺酸钠2份和磷酸钾3份投入到反应釜中,备用;

5)调节反应釜中的温度为80-85℃,搅拌速度为2200-2400r/min,反应时间为10-12分钟,备用;

6)将步骤3)所得原料和步骤5)所得原料投入到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备用;

7)将步骤6)所得原料加热至300℃,挤压成型,自然冷却后即可。

实施例2

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纤维素15.5份、聚膦腈8份、壳聚糖11份、聚酯纤维22.5份、聚氯乙烯45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8份、聚醚醚酮5.5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2.5份、聚乳酸8份、甲氨基酚4.5份、亚硫酸钠1.5份、纳米银17.5份、磷酸二氢铵4.5份、碳酸锂3.5份、季戊四醇磷酸酯3.5份、聚酰亚胺11份、聚乙烯醇11.5份、烷基磺酸钠3份和磷酸钾5.5份。

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纤维素15.5份、聚膦腈8份、壳聚糖11份、聚酯纤维22.5份、聚氯乙烯45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8份、聚醚醚酮5.5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2.5份、聚乳酸8份混合均匀,使用液氮进行速冻,备用

2)将步骤1)所得原料投入到粉碎机中,保持转速为2200-2400r/min,粉碎15-20分钟,备用;

3)将步骤2)所得原料投入到压力罐中,在15-18倍大气压下,静置30-40分钟,备用;

4)将甲氨基酚4.5份、亚硫酸钠1.5份、纳米银17.5份、磷酸二氢铵4.5份、碳酸锂3.5份、季戊四醇磷酸酯3.5份、聚酰亚胺11份、聚乙烯醇11.5份、烷基磺酸钠3份和磷酸钾5.5份投入到反应釜中,备用;

5)调节反应釜中的温度为80-85℃,搅拌速度为2200-2400r/min,反应时间为10-12分钟,备用;

6)将步骤3)所得原料和步骤5)所得原料投入到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备用;

7)将步骤6)所得原料加热至300℃,挤压成型,自然冷却后即可。

实施例3

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纤维素18份、聚膦腈9份、壳聚糖12份、聚酯纤维25份、聚氯乙烯5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0份、聚醚醚酮7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聚乳酸9份、甲氨基酚6份、亚硫酸钠2份、纳米银20份、磷酸二氢铵6份、碳酸锂5份、季戊四醇磷酸酯4份、聚酰亚胺12份、聚乙烯醇15份、烷基磺酸钠4份和磷酸钾8份。

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纤维素18份、聚膦腈9份、壳聚糖12份、聚酯纤维25份、聚氯乙烯5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0份、聚醚醚酮7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聚乳酸9份混合均匀,使用液氮进行速冻,备用

2)将步骤1)所得原料投入到粉碎机中,保持转速为2200-2400r/min,粉碎15-20分钟,备用;

3)将步骤2)所得原料投入到压力罐中,在15-18倍大气压下,静置30-40分钟,备用;

4)将甲氨基酚6份、亚硫酸钠2份、纳米银20份、磷酸二氢铵6份、碳酸锂5份、季戊四醇磷酸酯4份、聚酰亚胺12份、聚乙烯醇15份、烷基磺酸钠4份和磷酸钾8份投入到反应釜中,备用;

5)调节反应釜中的温度为80-85℃,搅拌速度为2200-2400r/min,反应时间为10-12分钟,备用;

6)将步骤3)所得原料和步骤5)所得原料投入到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备用;

7)将步骤6)所得原料加热至300℃,挤压成型,自然冷却后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的原料能够达到具有抗菌功能,结构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的技术效果,采用的制备方法能够提升加工效率,容易操作,加工过程无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