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直接成型聚酰胺6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57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激光直接成型聚酰胺6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聚酰胺6T/11树脂的特性黏度为0.7~1.0dL/g;

所述脂肪族聚酰胺树脂为聚己二酰丁二胺树脂、聚己二酰己二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无碱玻璃纤维的长度为2~4mm,直径为9~11μm;

所述激光直接成型添加剂为碱式磷酸铜、磷酸铜、硫酸铜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直接成型聚酰胺6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激光直接成型聚酰胺6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6T/11树脂的特性黏度为0.75~0.95dL/g;所述脂肪族聚酰胺树脂为聚己二酰己二胺树脂,其特性粘度为1.22~1.84dL/g。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激光直接成型聚酰胺6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激光直接成型添加剂为碱式磷酸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激光直接成型聚酰胺6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6T/11树脂由单体1和聚酯酰胺共聚而成,所述单体1为摩尔比为1:1:0.45~0.55的己二胺、对苯二甲酸、11-氨基十一酸,所述聚酯酰胺加入量为所述单体1总重量的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直接成型聚酰胺6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6T/11树脂由以下合成方法制得:

(1)将真空干燥后的所述单体1加入到搅拌式聚合反应器中,同时加入所述聚酯酰胺,以及分子量调节剂、抗氧剂、水;然后抽真空4~6min,通氮气4~6min,如此循环5~7次,使反应物存在于氮气保护下的环境中,控制所述搅拌式聚合反应器内系统压力为0.2~0.3MPa;

(2)在2~4小时内将所述搅拌式聚合反应器密闭匀速加热至272~280℃,调节所述搅拌式聚合反应器的搅拌速度为30~50r/min,其中,当所述搅拌式聚合反应器温度达到215℃时,放气至2.0MPa,并维持压力在2.0MPa,反应1~2小时后,放气至常压,同时升温至310~320℃下继续反应1~2小时后,恒温持续抽真空0.3~1小时后,得到所述聚酰胺6T/11树脂;

所述分子量调节剂是加入量为所述单体1总重量的0.1~3%的苯甲酸;所述抗氧剂是加入量为所述单体1总重量的0.1~0.3%的N,N'-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3-苯二酰胺;水适量。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激光直接成型聚酰胺6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聚酰胺6T/11树脂和脂肪族聚酰胺树脂置于80~100℃,干燥4~12小时后,冷却,将冷却后的聚酰胺6T/11树脂、脂肪族聚酰胺树脂,以及所述甲苯二异氰酸酯、2,2'-(1,3-亚苯基)-二恶唑啉、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3-苯二甲酰胺和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加入到高速搅拌机中进行混合;

(2)将所述偶联剂、无碱玻璃纤维和激光直接成型添加剂加入到另一台高速搅拌机中进行混合;

(3)将步骤(1)混合好的混合料经喂料器加入平行双螺杆挤出机中,并在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的侧向加入步骤(2)混合好的混合物进行熔融挤出,造粒,工艺参数如下:一区温度为260~290℃,二区温度为290~305℃,三区温度为295~310℃,四区温度为300~310℃,五区温度为300~310℃,六区温度为300~310℃,七区温度为300~310℃,八区温度为300~310℃,模头温度为295~305℃,螺杆转速为200~600rp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所述聚酰胺6T/11树脂和脂肪族聚酰胺树脂置于90℃,干燥4~6小时;所述步骤(3)中的工艺参数为:一区温度为260~285℃,二区温度为290~300℃,三区温度为295~305℃,四区温度为300~305℃,五区温度为300~305℃,六区温度为300~305℃,七区温度为300~305℃,八区温度为300~305℃,模头温度为295~300℃,螺杆转速为200~400rp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形状为单线螺纹;螺杆长度L和直径D之比L/D为35~50;所述螺杆上设有1个以上的啮合块区和1个以上的反螺纹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长度L和直径D之比L/D为35~45;所述螺杆上设有2个啮合块区和1个反螺纹区。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