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室外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584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领域,尤其是微藻室外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微藻是一类在陆地、海洋分布广泛,营养丰富、光合利用度高的自养植物,细胞代谢产生的多糖、蛋白质、色素等,使其在食品、医药、基因工程、液体燃料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微藻虽属植物,但因其光合效率很高,在培养过程会释放大量热和氧气,对光照和二氧化碳的需求也大,因此在培养环境上也与传统农作物有着较大区别,如何更好地设计微藻室外培养装置,是一个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微藻室外培养装置,在室外环境下为微藻培养提供高效的光照环境,同时设计了良好的散热和换气机制,能高效地对微藻进行培养。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微藻室外培养装置,所述培养装置包括循环管、循环管架、喷淋冷却装置、水箱和水泵,所述水箱内贮有微藻培养液,水箱液面与空气接触,水箱内设有培养液检测装置,所述循环管架竖于地面上,循环管盘置于循环管架上;所述喷淋冷却装置设有冷却水喷嘴,所述冷却水喷嘴指向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以透光材料成型,循环管的一端与水箱相连,另一端连接水泵,水泵与水箱相连;当本装置工作时,水箱内的微藻培养液在水泵驱动下进入循环管,在循环管内流动并接受光照,最后回流至水箱。

所述循环管下部设有出料口,当水箱内的培养液检测装置测得的培养液OD值达到成品标准时,培养液成品从出料口处导出。

所述循环管呈弓字形往复盘置于循环管架上。

所述培养装置还设有光照检测模块,所述光照检测模块与水泵的开关相连,当外部太阳光强度减弱至阈值时,水泵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循环管架竖于地面上,所述循环管呈弓字形往复盘置于循环管架上;所述循环管以透光材料成型,循环管的一端与水箱相连,另一端连接水泵,水泵与水箱相连;当本装置工作时,水箱内的微藻培养液在水泵驱动下进入循环管,在循环管内流动并接受光照,最后回流至水箱;该设计使得微藻在培养过程能获得更好的光照,由于培养液能从透光循环管的四壁接收阳光,且管形的培养器使得培养液深度较浅,避免了培养液深度对光照的干扰,能更好地对微藻进行培养。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箱内贮有微藻培养液,水箱液面与空气接触,水箱内的微藻培养液在水泵驱动下进入循环管,在循环管内流动并接受光照,最后回流至水箱;该设计为培养作业提供了换气机制,循环管内培养液因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能集中至水箱处释放,使得培养液内的氧含量保持正常,而且培养液能在水箱处重新补充二氧化碳以用于光合作用,在此设计中,水箱处培养液的流动也对培养液的换气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喷淋冷却装置设有冷却水喷嘴,所述冷却水喷嘴指向循环管;该设计能在培养过程中有效降低循环管管温,由于光合作用会产热,阳光光照也会使管壁升温,因此本设计采用喷淋装置对管壁降温,能保持微藻培养环境的温度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产品的示意图;

图中:1-水箱;2-水箱液面;3-冷却水喷嘴;4-喷淋冷却装置;5-循环管架;6-循环管;7-培养液检测装置;8-水泵;9-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微藻室外培养装置,所述培养装置包括循环管6、循环管架5、喷淋冷却装置4、水箱1和水泵8,所述水箱1内贮有微藻培养液,水箱液面2与空气接触,水箱1内设有培养液检测装置7,所述循环管架5竖于地面上,循环管6盘置于循环管架5上;所述喷淋冷却装置4设有冷却水喷嘴3,所述冷却水喷嘴3指向循环管6;所述循环管6以透光材料成型,循环管6的一端与水箱1相连,另一端连接水泵8,水泵8与水箱1相连;当本装置工作时,水箱1内的微藻培养液在水泵8驱动下进入循环管6,在循环管6内流动并接受光照,最后回流至水箱1。

所述循环管6下部设有出料口9,当水箱1内的培养液检测装置7测得的培养液OD值达到成品标准时,培养液成品从出料口9处导出。

所述循环管6呈弓字形往复盘置于循环管架5上。

所述培养装置还设有光照检测模块,所述光照检测模块与水泵8的开关相连,当外部太阳光强度减弱至阈值时,水泵8停止工作。

实施例:

作业人员在水箱1内放入微藻培养液,启动水泵,水箱1内的微藻培养液在水泵8驱动下进入循环管6,在循环管6内流动并接受光照,最后回流至水箱1,流回水箱1的微藻培养液向空气中释放光合作用积累的氧气,同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继续在水泵驱动下进入循环管6再次接受光照,喷淋冷却装置4内的冷水经冷却水喷嘴3喷向循环管6对其冷却。

当水箱1内的培养液检测装置7测得的培养液OD值达到成品标准时,培养液成品从出料口9处导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