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燃料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9878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燃料发酵罐。



背景技术:

发酵罐是利用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生长、繁殖和形成产品的外部环境装置,其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生物工程、酿造等行业,其能够提供温度、可控的温度、压力,并且能够提供良好的搅拌条件。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发酵罐因搅拌以及空气分布效果不好,导致发酵不均一,发酵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燃料发酵罐,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生物燃料发酵罐,包括进料口、罐体、电加热器、电机、转轴、搅拌叶片、内衬、通气管道、气泵、启动键、主控制面板、主控制器、温度显示屏、启动感应器、出料口、温度感应器,在罐体上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在罐体内设置内衬,在罐体上端设置电机,电机连接转轴,在转轴上设置搅拌叶片,在罐体与内衬之间设置电加热器和气泵,气泵通过通气管道连接内衬;所述的气泵的数量为四个;在所述的罐体上设置主控制面板,在主控制面板内设置主控制器,在主控制面板上设置温度显示屏,在内衬内设置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连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温度显示屏和电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的搅拌叶片为X型。

优选的,在所述的主控制面板上设置启动键,启动键内设置启动感应器,启动感应器连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气泵。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料口、罐体、电加热器、电机、转轴、搅拌叶片、内衬、通气管道、气泵、启动键、主控制面板、主控制器、温度显示屏、启动感应器、出料口、温度感应器,在罐体上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在罐体内设置内衬,在罐体上端设置电机,电机连接转轴,在转轴上设置搅拌叶片,在罐体与内衬之间设置电加热器和气泵,气泵通过通气管道连接内衬。通过搅拌叶片进行搅拌,并通过电加热器和气泵,使罐体满足发酵要求,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的气泵的数量为四个。气泵均匀分布,能够使内衬内的气流分散均匀,达到发酵培养的要求。在所述的罐体上设置主控制面板,在主控制面板内设置主控制器,在主控制面板上设置温度显示屏,在内衬内设置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连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温度显示屏和电加热器。通过温度感应器感应到内衬内的温度,并通过主控制器控制电加热器,使内衬内的温度达到发酵的条件,并在温度显示屏上显示。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搅拌叶片为X型。X型搅拌叶片能够使其搅拌均匀,提高发酵质量。

3、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主控制面板上设置启动键,启动键内设置启动感应器,启动感应器连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气泵。当需要对内衬内的生物燃料进行充气时,只需按下启动键,启动键内的启动感应器会感应到,并传递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会控制气泵开始运行。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料口,2、罐体,3、电加热器,4、电机,5、转轴,6、搅拌叶片,7、内衬,8、通气管道,9、气泵,10、启动键,11、主控制面板,12、主控制器,13、温度显示屏,14、启动感应器,15、出料口,16、温度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的一种生物燃料发酵罐,包括进料口1、罐体2、电加热器3、电机4、转轴5、搅拌叶片6、内衬7、通气管道8、气泵9、启动键10、主控制面板11、主控制器12、温度显示屏13、启动感应器14、出料口15、温度感应器16,在罐体2上设置进料口1和出料口15,在罐体2内设置内衬7,在罐体2上端设置电机4,电机4连接转轴5,在转轴5上设置搅拌叶片6,在罐体2与内衬7之间设置电加热器3和气泵9,气泵9通过通气管道8连接内衬7。通过搅拌叶片6进行搅拌,并通过电加热器3和气泵9,使罐体2满足发酵要求,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的气泵9的数量为四个。能够使内衬7内的气流分散均匀,达到发酵培养的要求。在所述的罐体2上设置主控制面板11,在主控制面板11内设置主控制器12,在主控制面板11上设置温度显示屏13,在内衬7内设置温度感应器16,温度感应器16连接主控制器12,主控制器12连接温度显示屏13和电加热器3。通过温度感应器16感应到内衬7内的温度,并通过主控制器12控制电加热器3,使内衬7内的温度达到发酵的条件,并在温度显示屏13上显示。所述的搅拌叶片6为X型。X型搅拌叶片6能够使其搅拌均匀,提高发酵质量。在所述的主控制面板11上设置启动键10,启动键10内设置启动感应器14,启动感应器14连接主控制器12,主控制器12连接气泵9。当需要对内衬7内的生物燃料进行充气时,只需按下启动键10,启动键10内的启动感应器14会感应到,并传递给主控制器12,主控制器12会控制气泵9开始运行。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