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11887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与水和氯化氢反应而制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是作为高分子凝聚剂和凝结剂、纤维处理剂、纸的改性剂和加工剂、涂料、墨水、调色剂、粘合剂、粘接剂、螯合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医疗材料、头发护理制品、化妆品、抗菌剂、分散剂、表面处理剂、抗静电剂、润滑油和燃料油的添加剂、抗蚀剂等的原料单体有用的化合物。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的制造方法,提出了各种方法。在专利文献3和7中,利用甲基丙烯酸与吖丙啶生成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通过使其与浓盐酸或气体盐酸或浓硫酸反应,合成了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或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硫酸盐。其中,作为反应的中间体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与甲基丙烯酸形成稳定的盐,一次性成盐的甲基丙烯酸不参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合成。因此,在完成反应时,必须供给相对于吖丙啶的加入量过剩的甲基丙烯酸。并且,该过剩部分的甲基丙烯酸需要在最终工序的与盐酸或硫酸的盐交换之后回收,带来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的不利。

在专利文献4和5中公开了利用单乙醇胺的磺酸盐与甲基丙烯酸的缩合获得固体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磺酸盐的方法,但没有收率的记载。

在专利文献6中,使用2-异丙烯基-2-噁唑啉、水和盐酸合成了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盐酸盐,但该反应的反应速度慢,为了使反应在实用的时间内完成,必然需要大量过剩的水。因此,利用专利文献6所记载的方法获得的产物为水溶液,为了获得本发明那样的固体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费用会进一步增加。另外,作为反应基质的2-异丙烯基-2-噁唑啉在合成时花费时间,从该意义上讲,该发明的经济合理性低。

在专利文献8中公开了单乙醇胺的盐酸盐与甲基丙烯酰氯的反应,获得了固体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

在专利文献9中公开了单乙醇胺的盐酸盐与甲基丙烯酸酐的反应,获得了固体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

然而,在这些专利文献8或9中,作为原料使用的甲基丙烯酰氯和甲基丙烯酸酐通常操作困难且昂贵,因此,作为以某种程度的生产量为前提的生产工艺的原料是不合适的。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方法:通过使单乙醇胺和甲基异丁基酮反应而获得的席夫氏碱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丙烯酸甲酯反应,合成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或者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将该化合物溶解于水中后,在0~5℃进行冷却并添加磷酸或者乙酸水溶液。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25℃向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中添加盐酸水溶液的方法,但在该方法中,难以以固体形式更高收率地分离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3,037,96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03115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3,336,35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第4,176,232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5:美国专利第4,194,052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6:美国专利第4,500,72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4-356448号公报

专利文献8: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0240052a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9:日本特表2013-52388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在上述专利文献2等中记载了,使下述式(1)或(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与水和酸(有机酸或无机酸)反应,制造下述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方法。

然而,在专利文献2等所记载的方法中,在合成具有多个特征官能团的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副反应而生成副产物(杂质)。在混入有上述那样的副产物(杂质)的情况下,或者在反应系统内大量残存未反应的原料的情况下,鉴于目标化合物的聚合性、热稳定性和/或吸湿性,分离精制式(3)所示的目标化合物是非常困难的。另外,反应产物中的上述副产物(杂质)和未反应的原料的含量多时,在将式(3)所示的化合物进一步聚合时,会产生无法提高聚合度这样的问题。进一步而言,在将反应产物作为其它精密合成的原料时,也存在妨碍其反应的可能性。因此,要求以高纯度且高收率获得下述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方法。

(式(1)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芳基。)

(式(2)中,r3为与其所结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的碳原子数3~10的2价的烃基,其一部分可以具有双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精心研究,结果发现,在使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与水和氯化氢反应来制造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工序中,通过将水和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加入量之比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能够以高纯度且高收率获得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从而完成发明。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一种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下述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与水和氯化氢反应,获得包含下述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混合物的工序(a),

在上述工序(a)中,氯化氢的总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总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1.5的范围,水的总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总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2.0的范围。

(式(1)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芳基。)

(式(2)中,r3为与其所结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的碳原子数3~10的2价的烃基,其一部分可以具有双键。)

[2]如[1]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式(1)中的r1和r2分别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

[3]如[2]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式(1)中的r1为甲基,r2为乙基或异丁基。

[4]如[3]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式(1)中的r2为异丁基。

[5]如[3]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式(1)中的r2为乙基。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氯化氢为氯化氢气体。

[6-1]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式(1)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与水和氯化氢的反应通过向水、或者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同时供给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和氯化氢气体的方法来进行。

[6-2]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式(1)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与水和氯化氢的反应通过向包含水、通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和作为任意成分的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供给氯化氢气体的方法来进行。

[6-3]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式(1)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与水和氯化氢的反应通过先将包含水、氯化氢(盐酸)、和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反应原料的一部分加入反应容器中、之后供给剩余的上述反应原料的方法来进行。

[7]如[1]~[6-3]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式(1)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与水和氯化氢的反应以如下方式进行:在从开始向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混合氯化氢的时刻直至氯化氢全部混合结束的时刻的整个期间内,氯化氢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维持在1.0以上。

[7-1]如[7]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式(1)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为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

[8]如[1]~[7-1]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与水和氯化氢的反应在选自四氢呋喃、甲基异丁基酮、甲乙酮、丙酮和二噁烷中的至少1种有机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9]如[8]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有机溶剂为选自甲基异丁基酮和甲乙酮中的至少1种。

[10]如[8]或[9]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有机溶剂相对于上述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以重量比计为4倍以下的量使用。

[11]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工序(a)在从开始向反应容器内供给反应原料的时刻直至反应原料的供给结束的时刻期间,控制在-10~60℃的范围的温度。

[12]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工序(a)在从反应原料的供给结束的时刻直至反应结束的时刻期间,控制在-10~40℃的范围的温度。

[13]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还包括工序(b),上述工序(b)包括:从上述工序(a)所获得的包含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混合物中分离固体析出物的工序(b1);利用溶剂对上述固体析出物进行清洗的工序(b2);和对清洗后的固体析出物进行干燥的工序(b3)。

[14]如[13]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工序(b2)中的溶剂为选自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四氢呋喃和1,4-二噁烷中的至少1种。

[15]如[13]或[14]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工序(b2)中的溶剂包含聚合抑制剂。

[16]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为固体。

[16-1]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以65%以上的收率获得上述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

[16-2]如[1]~[16-1]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具有88%以上的纯度。

另外,本申请主张优先权的日本特愿2015-20065所记载的以下的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1′]一种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包括:使下述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与水和氯化氢反应,获得包含下述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混合物的工序(a),

在工序(a)中,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的总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总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1.5的范围,水的总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总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2.0的范围。

(式(1)中,r1和r2表示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芳基。)

(式(2)中,r3为碳原子数3~10的2价的烃基,其一部分可以具有双键。)

[2′]如[1′]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式(1)中的r1为甲基,r2为乙基或2-甲基丙基。

[3′]如[2′]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式(1)中的r2为2-甲基丙基。

[4′]如[2′]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式(1)中的r2为乙基。

[5′]如[4′]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式(1)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与氯化氢反应时,以如下方式进行混合:在从开始向上述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混合氯化氢和水的时刻直至氯化氢和水全部混合结束的时刻的整个期间内,氯化氢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上述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以上。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a)中,在选自四氢呋喃、甲基异丁基酮、甲乙酮、丙酮和二噁烷中的至少1种有机溶剂的存在下,使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与水和氯化氢反应。

[7′]如[6′]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有机溶剂为选自甲基异丁基酮和甲乙酮中的至少1种。

[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序(a)中的上述有机溶剂的使用量相对于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以重量比计为4倍以下。

[9′]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a)中,在从开始向反应容器内供给反应原料的时刻直至反应原料的供给结束的时刻期间,将反应温度控制在-10~60℃的范围。

[10′]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a)中,在从反应原料的供给结束的时刻直至反应结束的时刻期间,将反应温度控制在-10~40℃的范围。

[11′]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序(b),工序(b)包括:从包含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混合物中分离固体析出物的工序(b1);利用溶剂对上述固体析出物进行清洗的工序(b2);和对清洗后的固体析出物进行干燥的工序(b3)。

[12′]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序(b2)中的上述溶剂为选自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四氢呋喃和1,4-二噁烷中的至少1种。

[13′]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b2)中,向上述溶剂中混合聚合抑制剂。

发明效果

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几乎不发生副反应地进行从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向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转变。作为其结果,能够以固体的状态、以高纯度且高收率稳定地制造作为本发明的目标化合物的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以高纯度的固体获得本发明的目标化合物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时,不仅能够作为之前叙述的高分子凝聚剂和凝结剂、纤维处理剂、纸的改性剂和加工剂、涂料、墨水、调色剂、粘合剂、粘接剂、螯合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医疗材料、头发护理制品、化妆品、抗菌剂、分散剂、表面处理剂、抗静电剂、润滑油和燃料油的添加剂使用,还能够在对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进行衍生化而获得有机化合物的精密合成中利用本发明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例如,能够应用于抗蚀剂原料那样的电子材料领域等,工业意义极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下述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与水和氯化氢反应,获得包含下述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混合物的工序(a)。其中,在上述工序(a)中,氯化氢的总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总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1.5的范围,水的总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总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2.0的范围。

(式(1)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芳基。)

(式(2)中,r3为与其所结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的碳原子数3~10的2价的烃基,其一部分可以具有双键。)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通过将水和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加入量之比控制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以固体的状态、以高纯度且高收率获得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其中,所谓以固体获得,是指在通过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获得的混合物中,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作为白色结晶存在。

通过使水和氯化氢的加入量处于上述范围内,能够以固体的状态、以高纯度且高收率获得目标化合物,其理由并不确定,可以推测如下。即,氯化氢的加入量高于上述范围时,在本发明的反应中,作为特异的现象,剩余的酸抑制了脱保护反应,反应的完成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因此,若在反应完成之前对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进行分离、清洗、干燥,则未反应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会进入结晶中,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纯度下降。还由于残存未反应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相对于有机溶剂和脱保护所生成的酮,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浓度上升,分离收率超出预料地降低。另外,氯化氢的加入量低于上述范围时,剩余的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无法形成盐酸盐的形态,不仅浪费原料,而且因未反应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成为降低目标化合物的纯度的原因。

另一方面,水的加入量低于上述范围时,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一部分无法进行与水的脱保护反应,不仅浪费原料,而且成为降低目标化合物的纯度的原因。另外,水的加入量高于上述范围时,由于剩余的水会溶解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不仅分离收率极低,而且水也成为杂质,会进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结晶中,因此,制品纯度变低。

在式(1)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芳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具体而言,可以列举甲基、乙基、丙基、异丁基等,优选为甲基、乙基或异丁基。特别优选r1和r2中的任一个为甲基而另一个为乙基或异丁基的方式。

在式(2)中,r3为与其所结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的碳原子数3~10的2价的烃基,其一部分可以具有双键。碳原子数优选为4~7,更优选为5~6。双键数为0~2个,优选为0~1个,更优选为0个。具体而言,作为r3与其所结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的环,可以列举环戊烷、环己烷、2-环戊烯、2-环己烯、2,4-环戊二烯、2,5-环己二烯,这些中优选环戊烷或环己烷。

另外,作为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在式(1)和式(2)中,更优选使用式(1)所示的化合物。

用作原料的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能够通过使2-氨基乙醇和下述式(4)或(5)所示的酮反应而得到的所谓称为席夫氏碱的化合物(分别为下述式(6)或(7)所示的化合物)、与甲基丙烯酸酯的酯交换反应而获得。作为式(4)或(5)所示的酮,具体而言,可以列举丙酮、甲乙酮、甲基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基异丙基酮、二异丁基酮、环戊酮和环己酮等。上述的化合物中,考虑获得的容易性和席夫氏碱的合成的易操作性、所获得的化合物的精制的容易性等时,优选甲乙酮或甲基异丁基酮。

(式(4)中的r1和r2以及式(5)中的r3的意义与上述对式(1)和(2)所定义的相同)

(式(6)中的r1和r2以及式(7)中的r3的意义与上述对式(1)和(2)所定义的相同)

作为合成用作原料的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方法,可以列举式(6)或式(7)所示的所谓称为席夫氏碱的化合物与甲基丙烯酸酯的酯交换反应。关于上述甲基丙烯酸酯,能够利用各种结构的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等。考虑获得的容易性等时,最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

对式(6)或式(7)所示的所谓称为席夫氏碱的化合物与上述甲基丙烯酸酯的酯交换反应没有特别限制,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催化剂。例如,在醇钠、醇镁、醇钛、二丁基氧化锡、乙酰丙酮锌配位化合物等的存在下,能够利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在加热回流下利用反应蒸馏将副产的醇提取至系统外的方法等获得。利用该反应获得的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能够利用蒸馏、提取、再结晶等通常的方法进行精制。

<工序(a)>

以下,对工序(a)进行说明。

工序(a)是使式(1)或(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与水和氯化氢反应而获得包含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混合物的工序。

通过将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的存在或者不存在下与氯化氢和水混合,首先利用与水的反应使酮游离而获得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之后,立刻进行与氯化氢的中和反应,由此转变为作为目标化合物的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经过上述反应,可以获得包含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以下,有时将工序(a)记为脱保护/中和反应工序。

在实施脱保护/中和反应工序时,作为向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混合氯化氢和水的方法,可以考虑各种方法。例如可以列举:1.向规定量的水、或者规定量的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同时供给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和氯化氢气体的方法;2.向规定量的水、氯化氢(盐酸)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添加通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方法;3.向含有规定量的水和通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混合物、或者向该混合物中进一步添加有机溶剂而成的混合物供给氯化氢气体的方法;4.向规定量的水同时供给含有规定量的氯化氢(盐酸)的有机溶剂、和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方法等。还可以考虑:5.将规定量的水和/或氯化氢(盐酸)和/或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中的一部分先加入反应容器内,之后供给剩余的水和/或氯化氢(盐酸)和/或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方法;6.将规定量的水、规定量的氯化氢(盐酸)、和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根据需要的有机溶剂连续供给通过反应原料的供给管并在反应原料供给管中混合的方法等各种方法,只要能够将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与氯化氢和水混合即可,可以采用任意的原料混合方法。

向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中混合氯化氢和水时,优选以如下方式进行混合:在从开始向酮亚胺化合物混合氯化氢的时刻直至氯化氢全部混合结束的时刻的整个期间内,氯化氢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酮亚胺化合物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维持在1.0以上。这样的混合方式特别适用于使用r1为甲基、r2为乙基的化合物(即,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作为酮亚胺化合物的情况。这是因为使用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时,通过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混合,存在可以进一步抑制收率和纯度下降的倾向。

其中,所谓酮亚胺化合物或氯化氢的累积供给量,是指在从开始混合的时刻直至结束混合的时刻期间的直至任意时刻所供给的酮亚胺化合物或氯化氢的总量。氯化氢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酮亚胺化合物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优选以当量比计维持在1.0以上,更优选以当量比计维持在1.0~1.5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以当量比计维持在1.0~1.2的范围内,特别优选维持在1.00~1.05的范围内。

用于上述脱保护/中和反应工序的氯化氢的形态可以为气体、水溶液、有机溶剂溶液等各种形态,也可以为任意的形态。然而,为了按照以下所详细叙述的量(当量比)添加氯化氢和水,优选使用氯化氢气体。即,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中,优选以接近于1︰1的当量比添加氯化氢与水,因此,在以水溶液的形态添加氯化氢的情况下,需要考虑水的量。另外,在以有机溶剂溶液的形态添加氯化氢的情况下,以希望的当量比添加氯化氢时,系统内的液体成分量会变多。作为其结果,相对于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产量,容积效率下降,经济上不利。另一方面,使用氯化氢气体时,能够容易地以接近于1︰1的当量比添加氯化氢与水,并能够使系统内的液体成分变少,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容积效率提高。因此,通过使用氯化氢气体,具有容易更高效地以固体的状态获得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这样的优点。

关于氯化氢与水的当量比(氯化氢/水),也存在如1.0/2.0、1.0/1.5或1.0/1.2那样水的量多的情况,也存在如1.5/1.0、1.2/1.0或1.0/1.0那样氯化氢的量多或等当量的情况。因此,氯化氢与水的当量比并不是氯化氢或水中的哪一个多就好,只要处于本说明书所规定的氯化氢和水的各当量比的范围内,是任意的当量比都没有问题。

在关于氯化氢的当量比的记载中,所谓氯化氢的量(或总量),是指存在于反应系统内的全部的氯化氢的合计量,即在以多种形态(例如,盐酸和氯化氢气体的组合)添加氯化氢时,作为这些多种形态所包含的未被稀释的(即100%的)氯化氢的合计量。另外,在关于水的当量比的记载中,所谓水的量(或总量),是指存在于反应系统内的全部的水的合计量,即在使原料以水溶液的形式进行添加时(例如,使氯化氢以盐酸的形式进行添加时、使聚合抑制剂以水溶液的形式进行添加时等),也包含作为溶剂的水的合计量。

需要严格控制氯化氢相对于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使用量。即,用于上述脱保护/中和反应工序的氯化氢的总量占用于上述脱保护/中和反应工序的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总量的比率优选以当量比(氯化氢的当量/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当量)计为1.0~1.5的范围。上述当量比处于上述范围内时,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收率和/或纯度提高。另一方面,上述当量比低于1.0时,由于无法形成盐酸盐的、剩余的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大量存在,不仅浪费原料,而且也成为降低目标化合物的纯度的原因。另外,上述当量比超过1.5时,也会发生剩余的酸抑制脱保护反应从而使反应的完成需要非常长的时间这样的现象。上述当量比为1.2以下的情况,与为1.5的情况相比,目标化合物的收率和纯度提高,特别是上述当量比为1.05以下时,能够以极高纯度且高收率获得作为目标化合物的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因此,作为实施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时优选的氯化氢的量,氯化氢相对于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优选为1.0~1.2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00~1.05的范围。

另外,也需要严格控制上述脱保护/中和反应工序中使用的水的量。即,作为用于上述脱保护/中和反应工序的水的量,优选为水相对于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当量比(水的当量/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当量)成为1.0~2.0的范围的量。上述当量比处于上述范围内时,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收率和/或纯度提高。当量比进一步优选为1.0~1.5、更优选为1.0~1.2、最优选为1.00~1.05的范围。

水相对于式(1)或式(2)的化合物的当量比低于1.0时,式(1)或式(2)的化合物的一部分无法参与与水的脱保护反应,不仅浪费原料,而且也成为降低目标化合物的纯度的原因。另外,水相对于式(1)或式(2)的化合物的当量比超过2.0时,剩余的水会溶解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因此,目标化合物的分离收率极低。进一步而言,由于杂质进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结晶中,制品纯度变低。另一方面,上述水的当量比为1.5的情况与当量比为2.0的情况相比,虽然可以改善收率,但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纯度限于95%左右。上述水的当量比为1.2时,能够获得收率90%以上且纯度99%以上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另外,在合适的氯化氢的使用量之下,将水的使用量以上述当量比计减少至1.05、或1.01时,能够基本定量地获得纯度99%以上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固体。

在上述脱保护/中和反应工序中,也可以使用有机溶剂作为反应溶剂。作为能够使用的有机溶剂的条件,可以列举:具有溶解2重量%以上的水的能力,没有活性羟基,不能溶解1重量%以上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作为上述有机溶剂,可以列举选自上述式(4)或式(5)所示的酮、四氢呋喃、二噁烷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也可以将这些化合物组合使用。其中,优选甲基异丁基酮、甲乙酮或丙酮。另外,在上述式(4)或式(5)所示的酮中,还可以使用与用于与2-氨基乙醇反应而合成席夫氏碱的酮相同的化合物。

希望上述有机溶剂的使用量相对于作为原料使用的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以重量比计为4倍以下。更优选为0~4倍,特别优选为3~4倍。超过4倍时,制造效率差,必须回收大量的有机溶剂。另外,作为所使用的有机溶剂,使用与式(4)或式(5)所示的、用于与2-氨基乙醇反应而合成席夫氏碱的酮相同的化合物都没有任何问题。

希望在规定的范围的反应温度中实施上述脱保护/中和反应。此处言及的反应温度,是指反应混合物的温度。从控制反应温度的观点考虑,上述脱保护/中和反应工序可以分为后述的原料注加工序和熟化工序,优选在原料注加工序和熟化工序的各自中独立地控制反应温度。

(原料注加工序的定义)

使用反应容器进行上述脱保护/中和反应工序时,原料注加工序是指从开始向反应容器内供给用于合成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反应原料的时刻直至反应原料的供给结束的时刻的期间。反应原料包括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氯化氢和水。反应原料也可以包含作为反应溶剂使用的有机溶剂。将反应原料供给反应容器内的方法如上所述。在原料注加工序中,酸和碱的混合会大量产生中和热,因此,力求进行冷却。原料注加工序的优选的反应温度的范围通常为-10~60℃,优选为-10~40℃,更优选为-10~20℃。

(熟化工序的定义)

熟化工序是指在从反应原料的供给结束的时刻直至反应结束的时刻的期间内,在一定的温度下对反应液进行搅拌的工序。熟化工序中的反应结束的时刻是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反应液而确认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消失的时刻。在熟化工序中,有一些发热,将反应温度保持基本一定是重要的,为了使结晶大量析出,搅拌也是重要的。熟化工序的希望的反应温度的范围通常为-10~40℃,优选为-10~20℃。在原料注加工序和熟化工序的任一个中,反应温度低于-10℃时,反应速度变慢且效率差,超过40℃时,存在容易发生聚合反应等副反应的倾向。

<工序(b)>

上述脱保护/中和反应工序中生成的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在反应结束时,在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中作为白色结晶存在。此处所说明的工序(b)是从上述混合物中分离精制作为目标的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固体的工序,工序(b)包括:从工序(a)所获得的混合物中分离固体析出物的工序(b1);利用溶剂对上述固体析出物进行清洗的工序(b2);和对清洗后的固体析出物进行干燥的工序(b3)。

在工序(b1)(分离工序)中,作为从包含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中分离固体析出物的方法,能够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利用各种过滤器的过滤和利用离心分离的方法。

工序(b2)的目的在于,将固体过滤后,用溶剂对附着于固体析出物的微量杂质进行清洗。在实施工序(b2)(清洗工序)时,选择清洗所使用的溶剂成为重要的原因。通常,作为这样的结晶状的有机物的清洗所使用的溶剂,多数情况是不具有对于目标化合物的反应性且对目标化合物的溶解力低的物质都可以。然而,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中,优选具有溶解2重量%以上的水的能力、没有活性羟基、具有不能溶解1重量%以上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这样的特性的溶剂。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式(4)或式(5)所示的各种酮、四氢呋喃、二噁烷(例如,1,4-二噁烷)等,作为上述溶剂,优选使用式(4)或式(5)所示的酮。另外,作为优选使用的酮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丙酮、甲乙酮、甲基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基异丙基酮、二异丁基酮、环戊酮、环己酮等,考虑获得的容易性和蒸馏回收的容易性时,更优选丙酮、甲乙酮或甲基异丁基酮,最优选甲乙酮或甲基异丁基酮。另外,使用与和2-氨基乙醇反应而合成式(6)或式(7)所示的所谓称为席夫氏碱的化合物时使用的、通式(4)或(5)所示的酮相同的化合物作为清洗溶剂时,不需要对上述脱保护/中和反应中生成的酮和清洗溶剂进行分离,因此是最好的情形。

工序(b3)是通过对清洗后的固体析出物进行干燥而使溶剂挥发的干燥工序。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中,实施工序(b3)(用于去除溶剂的干燥工序)是重要的。其原因在于,作为目标的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和溶剂共存时,目标化合物部分液化,其成为反应场所而引起目标化合物的聚合,纯度下降。作为干燥方法,能够利用公知的方法,但减压干燥是有效的。优选经过工序(b3)所获得的、干燥后的固体析出物中所含的溶剂的含有率为1重量%以下。

另外,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中,为了抑制聚合反应,使用聚合抑制剂是有效的。具体而言,在使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与水和氯化氢反应而获得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脱保护/中和反应工序、和上述分离工序(b1)、清洗工序(b2)、和/或干燥工序(b3)中,为了抑制聚合反应,能够使用聚合抑制剂。作为使用聚合抑制剂的方式,可以考虑向脱保护/中和反应所使用的原料和有机溶剂、目标化合物的清洗工序所使用的溶剂中添加聚合抑制剂的方式等各种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是有效的,应当考虑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中使用或生成的具有聚合性的化合物的沸点和熔点、溶解性等而适当决定。上述中,在上述清洗工序(工序(b2))中,向清洗所使用的溶剂中混合聚合抑制剂时,也能够有效地抑制作为副产物的聚合物的生成。

对上述聚合抑制剂的种类也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公知的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对苯二酚、对单甲基对苯二酚、二叔丁基苯酚、二苯胺、2,2,6,6-四甲基哌啶、吩噻嗪、2,2,6,6-四甲基-1-哌啶氧基-4-醇、氧、一氧化氮等。这些中优选对苯二酚、对单甲基对苯二酚,也可以将这些并用。

向脱保护/中和反应所使用的水和有机溶剂中混合聚合抑制剂时,聚合抑制剂相对于脱保护/中和反应所使用的水和有机溶剂的比率优选为0.0001~1wt%。

在清洗工序中,向清洗所使用的溶剂中混合时,聚合抑制剂相对于清洗所使用的溶剂的比率优选为0.0001~1wt%。

利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能够以固体的形态、高收率获得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并且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杂质含有率少,纯度高。

利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获得的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收率为65%以上。上述收率更优选为7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其中,上述收率是指利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实际获得的产量相对于由作为反应原料的式(1)或式(2)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的酮亚胺化合物的重量算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理论产量的重量分率。

利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获得的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纯度为88%以上。上述纯度更优选为9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8%以上。其中,上述纯度是指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重量相对于所获得的结晶的重量的重量分率。结晶中的式(3)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量利用液相色谱法(柱:shodex制de413-l;洗脱液:20mm磷酸水溶液-乙腈(6︰4/vol);检测器:ri)进行分析。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由这些实施例限定其范围。

〔合成例1〕

(酮亚胺化工序)

向具有磁力搅拌器、填充了将尺寸6mm的麦克马洪填料填充至高度300mm的内径的填充塔的精馏塔、迪安-斯塔克分离器(dean-starktrap)和回流冷却管的内容积10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氨基乙醇100.0g(1.6摩尔)、甲基异丁基酮443g(4.4摩尔)和环己烷84g(1.0摩尔),以釜液温度90.7~105.9℃进行加热回流,一边将积存于迪安-斯塔克分离器内的水提取至系统外,一边进行酮亚胺合成。2小时后,2-氨基乙醇的转化率为100%,2-氨基乙醇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收率为99%。

(酯交换工序)

利用减压蒸馏将剩余的甲基异丁基酮和环己烷从所获得的反应液中蒸馏除去。向剩余的釜液中加入乙酰丙酮锌配位化合物20.1g、甲基丙烯酸甲酯317g(3.2摩尔)和对甲氧基苯酚0.32g,将迪安-斯塔克分离器更换为通常的蒸馏头(能够调整回流量的仪器),以釜液温度107.3~126.4℃进行加热回流,进行酯交换反应。副产的甲醇以甲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沸混合物的形式提取至系统外。作为聚合防止措施,从精馏塔的塔顶以0.8g/小时供给1%-对甲氧基苯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以6ml/分钟向反应液中供给空气。5小时后,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反应液,结果,2-氨基乙醇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转化率为100%。以所加入的2-氨基乙醇为基准,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收率为62%。将所获得的反应液供于减压蒸馏,首先,蒸馏除去剩余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接着,对产物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进行分离。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沸点为110℃/0.53kpa,气相色谱纯度90%以上的馏分的合计产量为146g(回收率为69%)。

〔合成例2〕

(酮亚胺化工序)

向具有磁力搅拌器、迪安-斯塔克分离器、填充了将尺寸6mm的麦克马洪填料填充至高度300mm的内径的填充塔的精馏塔和回流冷却管的内容积10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氨基乙醇49.0g(0.80摩尔)、甲乙酮173g(2.4摩尔)和己烷162g(1.9摩尔),以釜液温度63.7~69.8℃进行加热回流,一边将积存于迪安-斯塔克分离器内的水提取至系统外,一边进行酮亚胺合成。6小时后,2-氨基乙醇的转化率为100%,2-氨基乙醇甲基乙基酮亚胺的收率为99%。

(酯交换工序)

从所获得的反应液中蒸馏除去剩余的甲乙酮和己烷,向剩余的釜液中加入乙酰丙酮锌配位化合物10.6g、对甲氧基苯酚0.16g和甲基丙烯酸甲酯160g(1.6摩尔),将迪安-斯塔克分离器更换为通常的蒸馏头(能够调整回流量的仪器),以釜液温度97.9~113.9℃进行加热回流,进行酯交换反应。副产的甲醇以甲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沸混合物的形式提取至系统外。作为聚合防止措施,从精馏塔的塔顶以2g/小时供给4%-对甲氧基苯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以10ml/分钟向反应液中供给空气。3小时后,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反应液,结果,2-氨基乙醇甲基乙基酮亚胺的转化率为96%。以所加入的2-氨基乙醇为基准,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收率为45%。将所获得的反应液供于减压蒸馏,首先,蒸馏除去剩余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接着,对产物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进行分离。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沸点为86.1℃/0.47kpa,气相色谱纯度90%以上的馏分的合计产量为44g(回收率为67%)。

〔实施例1〕

向具有搅拌翼和滴加管的内容积2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770g(7.7摩尔、含有水200ppm)和水16.1g(0.894摩尔),在甲醇-冰浴中冷却。其中,关于所加入的水的合计,与甲基异丁基酮中所含的水共计为0.903摩尔。在其中在搅拌下供给氯化氢气体32.5g(0.890摩尔),同时用40分钟滴加合成例1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181g(0.858摩尔)。其中,保持系统内在0℃以下,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从开始混合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和氯化氢气体的时刻直至结束混合的时刻,氯化氢气体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保持在1.04/1.00。添加结束后,边在20℃水浴中搅拌23小时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4,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5。熟化后,在系统内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以白色结晶的形式大量析出。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该白色结晶,用甲基异丁基酮400g清洗5次后,进行减压干燥,获得纯度99.4%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139g。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97%。

〔实施例2〕

向具有搅拌翼和滴加管的内容积2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合成例1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195g(0.924摩尔)、甲基异丁基酮770g(7.7摩尔、含有水分88ppm)和水17.4g(0.967摩尔),在冰水中冷却。其中,关于所加入的水的合计,与甲基异丁基酮中所含的水共计为0.970摩尔。在其中在搅拌下一边保持在20℃以下,一边用60分钟供给氯化氢气体35.1g(0.962摩尔),供给结束后,边在30℃水浴中搅拌6小时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4,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5。熟化后,在系统内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以白色结晶的形式大量析出。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该白色结晶,用甲基异丁基酮300g清洗5次后,进行减压干燥,获得纯度99.0%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148g。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96%。

〔实施例3〕

向具有搅拌翼和滴加管的内容积2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770g(7.7摩尔、含有水分200ppm)和水17.1g(0.950摩尔),在甲醇-冰浴中冷却。其中,关于所加入的水的合计,与甲基异丁基酮中所含的水共计为0.959摩尔。在其中在搅拌下供给氯化氢气体40.3g(1.10摩尔),同时用40分钟滴加合成例1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193g(0.915摩尔)。其中,保持系统内在0℃以下,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从开始混合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和氯化氢气体的时刻直至结束混合的时刻,氯化氢气体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保持在1.2/1.0。添加结束后,边在20℃水浴中搅拌93小时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2,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5。熟化后,在系统内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以白色结晶的形式大量析出。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该白色结晶,用甲基异丁基酮400g清洗5次后,进行减压干燥,获得纯度98.9%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136g。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89%。其中,熟化23小时后的转化率为81%,熟化93小时后的转化率为97%。所谓转化率,是指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消耗比率。

〔实施例4〕

向具有搅拌翼和滴加管的内容积2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770g(7.7摩尔、含有水200ppm)和水17.1g(0.950摩尔),在甲醇-冰浴中冷却。其中,关于所加入的水的合计,与甲基异丁基酮中所含的水共计为0.959摩尔。在其中在搅拌下供给氯化氢气体50.4g(1.38摩尔),同时用40分钟滴加合成例1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193g(0.915摩尔)。其中,保持系统内在0℃以下,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从开始混合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和氯化氢气体的时刻直至结束混合的时刻,氯化氢气体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保持在1.5/1.0。添加结束后,边在20℃水浴中搅拌182小时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5,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5。熟化后,在系统内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以白色结晶的形式大量析出。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该白色结晶,用甲基异丁基酮400g清洗5次后,进行减压干燥,获得纯度96.5%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112g。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71%。其中,熟化24小时后的转化率为60%,熟化182小时后的转化率为90%。所谓转化率,是指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消耗比率。

〔实施例5〕

向具有搅拌翼和滴加管的内容积2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770g(7.7摩尔、含有水200ppm)和水15.5g(0.861摩尔),在甲醇-冰浴中冷却。其中,关于所加入的水的合计,与甲基异丁基酮中所含的水共计为0.870摩尔。在其中在搅拌下供给氯化氢气体32.6g(0.893摩尔),同时用40分钟滴加合成例1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181g(0.858摩尔)。其中,保持系统内在0℃以下,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从开始混合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和氯化氢气体的时刻直至结束混合的时刻,氯化氢气体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保持在1.04/1.00。添加结束后,边在20℃水浴中搅拌23小时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4,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1。熟化后,在系统内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以白色结晶的形式大量析出。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该白色结晶,用甲基异丁基酮400g清洗5次后,进行减压干燥,获得纯度99.1%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140g。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98%。

〔实施例6〕

向具有搅拌翼和滴加管的内容积2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770g(7.7摩尔、含有水200ppm)和水19.6g(1.089摩尔),在甲醇-冰浴中冷却。其中,关于所加入的水的合计,与甲基异丁基酮中所含的水共计为1.098摩尔。在其中在搅拌下供给氯化氢气体34.7g(0.951摩尔),同时用40分钟滴加合成例1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193g(0.915摩尔)。其中,保持系统内在0℃以下,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从开始混合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和氯化氢气体的时刻直至结束混合的时刻,氯化氢气体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保持在1.04/1.00。添加结束后,边在20℃水浴中搅拌23小时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4,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2。熟化后,在系统内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以白色结晶的形式大量析出。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该白色结晶,用甲基异丁基酮400g清洗5次后,进行减压干燥,获得纯度99.2%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145g。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95%。

〔实施例7〕

向具有搅拌翼和滴加管的内容积2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770g(7.7摩尔、含有水200ppm)和水24.5g(1.361摩尔),在甲醇-冰浴中冷却。其中,关于所加入的水的合计,与甲基异丁基酮中所含的水共计为1.370摩尔。在其中在搅拌下供给氯化氢气体34.7g(0.951摩尔),同时用40分钟滴加合成例1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193g(0.915摩尔)。其中,保持系统内在0℃以下,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从开始混合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和氯化氢气体的时刻直至结束混合的时刻,氯化氢气体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保持在1.04/1.00。添加结束后,边在20℃水浴中搅拌23小时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4,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5。熟化后,在系统内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以白色结晶的形式大量析出。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该白色结晶,用甲基异丁基酮400g清洗5次后,进行减压干燥,获得纯度95.3%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148g。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93%。

〔实施例8〕

向具有搅拌翼和滴加管的内容积2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770g(7.7摩尔、含有水200ppm)和水32.8g(1.822摩尔),在甲醇-冰浴中冷却。其中,关于所加入的水的合计,与甲基异丁基酮中所含的水共计为1.831摩尔。在其中在搅拌下供给氯化氢气体34.7g(0.951摩尔),同时用40分钟滴加合成例1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193g(0.915摩尔)。其中,保持系统内在0℃以下,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从开始混合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和氯化氢气体的时刻直至结束混合的时刻,氯化氢气体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保持在1.04/1.00。添加结束后,边在20℃水浴中搅拌23小时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4,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2.0。熟化后,在系统内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以白色结晶的形式大量析出。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该白色结晶,用甲基异丁基酮400g清洗5次后,进行减压干燥,获得纯度89.2%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128g。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75%。

〔实施例9〕

向具有搅拌翼和滴加管的内容积2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770g(7.7摩尔、含有水200ppm)和水17.1g(0.95摩尔),在甲醇-冰浴中冷却。其中,关于所加入的水的合计,与甲基异丁基酮中所含的水共计为0.96摩尔。在其中在搅拌下供给氯化氢气体34.7g(0.95摩尔),同时用40分钟滴加合成例1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193g(0.91摩尔)。其中,保持系统内在0℃以下,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从开始混合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和氯化氢气体的时刻直至结束混合的时刻,氯化氢气体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保持在1.04/1.00。添加结束后,边在30℃水浴中搅拌15小时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4,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5。熟化后,在系统内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以白色结晶的形式大量析出。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该白色结晶,用甲基异丁基酮400g清洗5次后,进行减压干燥,获得纯度99.4%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146g。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96%。

〔实施例10〕

向具有搅拌翼和滴加管的内容积2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770g(7.7摩尔、含有水200ppm)和水17.3g(0.96摩尔),在甲醇-冰浴中冷却。其中,关于所加入的水的合计,与甲基异丁基酮中所含的水共计为0.97摩尔。在其中在搅拌下供给氯化氢气体34.9g(0.96摩尔),同时用40分钟滴加合成例1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194g(0.92摩尔)。其中,保持系统内在0℃以下,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从开始混合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和氯化氢气体的时刻直至结束混合的时刻,氯化氢气体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保持在1.04/1.00。添加结束后,边在40℃水浴中搅拌7小时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4,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5。熟化后,在系统内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以白色结晶的形式大量析出。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该白色结晶,用甲基异丁基酮400g清洗5次后,进行减压干燥,获得纯度98.0%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146g。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94%。

〔实施例11〕

向具有搅拌翼和滴加管的内容积2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770g(7.7摩尔、含有水200ppm)和水16.1g(0.89摩尔),在甲醇-冰浴中冷却。其中,关于所加入的水的合计,与甲基异丁基酮中所含的水共计为0.90摩尔。在其中在搅拌下供给氯化氢气体32.5g(0.89摩尔),同时用40分钟滴加合成例1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181g(0.86摩尔)。其中,保持系统内在20℃以下,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从开始混合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和氯化氢气体的时刻直至结束混合的时刻,氯化氢气体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保持在1.04/1.00。添加结束后,边在20℃水浴中搅拌23小时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4,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5。熟化后,在系统内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以白色结晶的形式大量析出。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该白色结晶,用甲基异丁基酮400g清洗5次后,进行减压干燥,获得纯度99.8%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133g。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93%。另外,在用于过滤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玻璃过滤器中,确认到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吸湿和凝胶化而生成的类似聚合物的物质。

〔实施例12〕

向具有搅拌翼和滴加管的内容积2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770g(7.7摩尔、含有水200ppm)和水16.1g(0.89摩尔),在甲醇-冰浴中冷却。其中,关于所加入的水的合计,与甲基异丁基酮中所含的水共计为0.90摩尔。在其中在搅拌下供给氯化氢气体32.5g(0.89摩尔),同时用40分钟滴加合成例1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181g(0.86摩尔)。其中,保持系统内在30℃以下,按照以下的方式控制:从开始混合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和氯化氢气体的时刻直至结束混合的时刻,氯化氢气体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保持在1.04/1.00。添加结束后,边在20℃水浴中搅拌23小时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4,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5。熟化后,在系统内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以白色结晶的形式大量析出。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该白色结晶,用甲基异丁基酮400g清洗5次后,进行减压干燥,获得纯度99.4%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126g。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88%。

〔实施例13〕

向具有搅拌翼和滴加管的内容积2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770g(7.7摩尔、含有水200ppm)和水16.1g(0.89摩尔),在甲醇-冰浴中冷却。其中,关于所加入的水的合计,与甲基异丁基酮中所含的水共计为0.90摩尔。在其中在搅拌下供给氯化氢气体32.5g(0.89摩尔),同时用40分钟滴加合成例1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181g(0.86摩尔)。其中,保持系统内在57℃以下,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从开始混合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和氯化氢气体的时刻直至结束混合的时刻,氯化氢气体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保持在1.04/1.00。添加结束后,边在20℃水浴中搅拌23小时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4,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5。熟化后,在系统内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以白色结晶的形式大量析出。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该白色结晶,用甲基异丁基酮400g清洗5次后,进行减压干燥,获得纯度96.0%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116g。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78%。

〔实施例14〕

向具有搅拌翼和滴加管的内容积2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770g(7.7摩尔、含有水200ppm)和水16.1g(0.89摩尔),在甲醇-冰浴中冷却。其中,关于所加入的水的合计,与甲基异丁基酮中所含的水共计为0.90摩尔。在其中在搅拌下供给氯化氢气体32.5g(0.89摩尔),同时用40分钟滴加合成例1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181g(0.86摩尔)。其中,保持系统内在40℃以下,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从开始混合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和氯化氢气体的时刻直至结束混合的时刻,氯化氢气体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保持在1.04/1.00。添加结束后,边在40℃水浴中搅拌7小时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4,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5。熟化后,在系统内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以白色结晶的形式大量析出。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该白色结晶,用甲基异丁基酮400g清洗5次后,进行减压干燥,获得纯度98.0%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137g。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94%。

〔实施例15〕

向具有搅拌翼和滴加管的内容积2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770g(7.7摩尔、含有水200ppm)和水16.1g(0.89摩尔),在甲醇-冰浴中冷却。其中,关于所加入的水的合计,与甲基异丁基酮中所含的水共计为0.90摩尔。在其中在搅拌下供给氯化氢气体32.5g(0.89摩尔),同时用40分钟滴加合成例1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181g(0.86摩尔)。其中,保持系统内在20℃以下,按照如下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从开始混合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和氯化氢气体的时刻直至结束混合的时刻,氯化氢气体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保持在1.04/1.00。添加结束后,边在20℃水浴中搅拌23小时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4,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5。熟化后,在系统内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以白色结晶的形式大量析出。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该白色结晶,用含有0.1重量%的对单甲基对苯二酚的甲基异丁基酮400g清洗5次后,进行减压干燥,获得纯度99.7%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130g。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91%。另外,在用于过滤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玻璃过滤器中,没有确认到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吸湿和凝胶化而生成的类似聚合物的物质。

〔实施例16〕

向具有搅拌翼和滴加管的内容积5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四氢呋喃3017g(41.9摩尔、含有水200ppm)和水81.3g(4.52摩尔),在甲醇-冰浴中冷却。在其中在搅拌下一边保持在0℃以下,一边供给氯化氢气体165.3g(4.53摩尔)。接着,一边保持在0℃以下,一边用40分钟滴加合成例2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689g(3.76摩尔)。滴加结束后,边在20℃水浴中搅拌28小时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2,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2。熟化后,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所析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利用四氢呋喃清洗所获得的结晶,进行减压干燥。主要成分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产量为566g(纯度98.5%)。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90%。

〔实施例17〕

向具有磁力搅拌器和滴加管的内容积2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浓盐酸5.63g(含有37重量%的氯化氢),在甲醇-冰浴中冷却。在其中在搅拌下一边供给氯化氢气体4.51g(0.12摩尔),一边用20分钟滴加合成例2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30.1g(0.16摩尔),控制为两者的供给基本同时结束。其中,维持系统内在5℃以下,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从开始混合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和氯化氢气体(不包括浓盐酸所含的氯化氢)的时刻直至结束混合的时刻,氯化氢气体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保持在3/4。添加结束后,边在20℃水浴中搅拌30分钟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1,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2。熟化后,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所析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利用1,4-二噁烷清洗所获得的结晶,进行减压干燥。主要成分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产量为24.1g(纯度99.9%)。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91%。

〔实施例18〕

向具有磁力搅拌器和滴加管的内容积2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浓盐酸5.63g(含有37重量%的氯化氢),在甲醇-冰浴中冷却。在其中在搅拌下一边供给氯化氢气体4.51g(0.12摩尔),一边用20分钟滴加合成例2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30.1g(0.16摩尔),控制为两者的供给基本同时结束。其中,维持系统内在5℃以下,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从开始混合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和氯化氢气体(不包括浓盐酸所含的氯化氢)的时刻直至结束混合的时刻,氯化氢气体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保持在3/4。添加结束后,边在20℃水浴中搅拌30分钟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1,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2。熟化后,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所析出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利用丙酮清洗所获得的结晶,进行减压干燥。主要成分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产量为22.6g(纯度99.9%)。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83%。

〔实施例19〕

向具有搅拌翼和滴加管的内容积5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水76.3g(4.24摩尔),在搅拌下供给氯化氢气体136.3g(3.73摩尔),同时用1.2小时滴加合成例2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648g(3.54摩尔),控制为两者的供给基本同时结束。其中,维持系统内在10℃以下,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从开始混合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和氯化氢气体的时刻直至结束混合的时刻,氯化氢气体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保持在1.05/1.00。添加结束后,边在10℃水浴中搅拌28小时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5,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2。熟化后,加入甲乙酮4000ml,搅拌30分钟后,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利用甲乙酮清洗所获得的结晶,进行减压干燥。主要成分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的产量为510g(纯度99.1%)。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86%。

〔实施例20〕

向具有搅拌翼和滴加管的内容积1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合成例2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98.4g(0.54摩尔)、甲乙酮324g(4.5摩尔、含有水525ppm)和水10.0g(0.55摩尔),在冰水中冷却。其中,关于所加入的水的合计,与甲乙酮中所含的水共计为0.57摩尔。在其中在搅拌下一边保持在20℃以下,一边用30分种供给氯化氢气体20.3g(0.56摩尔)。供给结束后,边在30℃水浴中搅拌6小时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4,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5。熟化后,在系统内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以白色结晶的形式大量析出。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该白色结晶,用甲乙酮200g清洗5次后,进行减压干燥,获得纯度99.7%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75g。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84%。

〔实施例21〕

向具有搅拌翼和滴加管的内容积5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甲乙酮2454g(34.1摩尔、含有水525ppm)和水74.5g(4.139摩尔),在甲醇-冰浴中冷却。其中,关于所加入的水的合计,与甲基乙基酮亚胺中所含的水共计为4.210摩尔。在其中在搅拌下供给氯化氢气体152.3g(4.173摩尔),同时用60分钟滴加合成例2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734g(4.011摩尔)。其中,保持系统内在20℃以下,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从开始混合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和氯化氢气体的时刻直至结束混合的时刻,氯化氢气体的累积供给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累积供给量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保持在1.04/1.00。添加结束后,边在30℃水浴中搅拌6小时边熟化。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4,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5。熟化后,在系统内作为目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以白色结晶的形式大量析出。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该白色结晶,用甲乙酮800g清洗5次后,进行减压干燥,获得纯度99.9%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617g。以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为基准的分离收率为93%。

〔比较例1〕

向具有磁力搅拌器和滴加管的内容积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浓盐酸83.8g(含有36.3重量%的氯化氢),在冰浴中冷却。在其中在搅拌下用2小时滴加合成例2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147g(0.803摩尔)。用于反应的氯化氢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1.04,水相对于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乙基酮亚胺的比率以当量比计为3.69。滴加结束后,边在20℃水浴中搅拌2小时边进行熟化,加入四氢呋喃832g,在20℃静置15小时。此时,没有确认到结晶的析出,无法获得固体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