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成形品和太阳光发电用结构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854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将该树脂组合物成形而成的成形品和包含该成形品的太阳光发电用结构部件。
背景技术
::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太阳光发电模块由于该模块间的连接不良、该模块上产生局部阴影所致的太阳光减少等,有时损失发电能力。太阳光发电用接线盒(junctionbox)(包含连接器)发挥了防止这样的发电能力损失所致的整个系统的掉电的作用。此处,太阳光发电用接线盒等太阳光发电用结构部件通常设置于室外,因此要求高度的冲击特性、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阻燃性等特性。此外,从太阳光发电用结构部件的薄壁化、外观性的观点出发,对材料的要求正变得越来越高。作为具有高度的低温冲击特性的树脂材料,已知作为聚碳酸酯系材料的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以下也称作“pc-pos”)共聚物。然而,在用作太阳光发电用结构部件的情况下,仅pc-pos共聚物则耐电痕性差,这种情况下是存在问题的。由此,为了形成不损害pc-pos共聚物的低温冲击特性且耐电痕性和阻燃性优异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树脂组合物,其中在pc-pos共聚物中配合了有机磺酸碱金属盐、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聚四氟乙烯和具有特定被覆层的二氧化钛粒子。另外,为了提高作为各种结构部件的树脂材料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的阻燃性,已知配合了硅倍半氧烷作为阻燃剂的树脂组合物(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4)。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0217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6363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4-510869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5392775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4中均改良了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阻燃性,然而对太阳光发电用结构部件的要求正在提高的薄壁化中的阻燃性是不充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阻燃性。另外,专利文献2~4中没有进行关于高度的冲击特性的研究。此外,为了提高薄壁时的阻燃性,仅增加在专利文献2~4中用作阻燃剂的硅倍半氧烷的配合量的情况下,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有可能下降,认为冲击特性、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和阻燃性不能均优异。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冲击特性、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和阻燃性均优异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将该树脂组合物成形而成的成形品、以及包含该成形品的太阳光发电用结构部件。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发明人发现,相对于以特定的pc-pos共聚物为主的树脂成分,配合特定量的有机酸金属盐、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聚四氟乙烯、二氧化钛和炭黑,并且配合特定量的硅倍半氧烷,由此可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提供下述<1>~<13>。<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a)树脂混合物,含有0.08~0.3质量份的(b)硅倍半氧烷、0.05~0.2质量份的(c)有机磺酸的碱金属盐和/或碱土金属盐、0~0.3质量份的(d)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聚四氟乙烯、1~10质量份的(e)二氧化钛以及0.1~3质量份的(f)炭黑,所述(a)树脂混合物包含30~100质量%的具有通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和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且聚有机硅氧烷部的平均链长n为70~500的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a-1)和70~0质量%的该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a-1)以外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2),[化1]式(i)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数1~6的烷基或烷氧基,x表示单键、碳数1~8的烷撑基、碳数2~8的烷叉基、碳数5~15的环烷撑基、碳数5~15的环烷叉基、-s-、-so-、-so2-、-o-或-co-,a和b各自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式(ii)中,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数1~6的烷基、碳数1~6的烷氧基或碳数6~12的芳基。<2>如上述<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a)树脂混合物,还含有0.01~1质量份的(g)抗氧化剂。<3>如上述<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g)为磷系抗氧化剂。<4>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a)树脂混合物,还含有0.01~1质量份的(h)聚有机硅氧烷。<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作为所述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聚有机硅氧烷部的含量在所述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a-1)中为5~20质量%。<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作为所述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聚有机硅氧烷部的含量在所述(a)树脂混合物中为1~20质量%。<7>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a-1)的粘均分子量为12,000~30,000。<8>如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e)二氧化钛为在粒子最外表面具有被覆层的二氧化钛粒子,所述被覆层包含不含氮原子的多元醇。<9>如上述<8>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的不含氮原子的多元醇为选自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双三羟甲基丙烷、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中的至少1种。<10>如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c)有机磺酸的碱金属盐和/或碱土金属盐为对甲苯磺酸钠。<11>如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b)硅倍半氧烷相对于所述(c)有机磺酸的碱金属盐和/或碱土金属盐的质量比(b)/(c)为70/30~50/50。<12>一种成形品,其含有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13>一种太阳光发电用结构部件,其包含上述<12>所述的成形品。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冲击特性、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耐电痕性)和阻燃性均优异,尤其在-40℃的低温下冲击特性也优异,而且具有在0.7mm的薄壁时以ul94标准计也可达到v-0的极优异的阻燃性。因此,将该树脂组合物成形而成的成形品适合作为太阳光发电用结构部件的用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数值的记载涉及的“a~b”这样的术语是指“a以上且b以下”(a<b时)或“a以下且b以上”(a>b时)。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方案的组合是更优选的方案。[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含有(a)树脂混合物、(b)硅倍半氧烷、(c)有机磺酸的碱金属盐和/或碱土金属盐、(d)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聚四氟乙烯、(e)二氧化钛和(f)炭黑,所述(a)树脂混合物包含具有通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和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且聚有机硅氧烷部的平均链长n为70~500的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a-1)和该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a-1)以外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2)。另外,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可以还含有(g)抗氧化剂、(h)聚有机硅氧烷、其他添加剂。以下,对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的各成分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a)树脂混合物”记作“(a)成分”或“树脂成分”,将“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a-1)”记作“(a-1)成分”,将“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a-1)以外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2)”记作“(a-2)成分”,将“(b)硅倍半氧烷”记作“(b)成分”,将“(c)有机磺酸的碱金属盐和/或碱土金属盐”记作“(c)成分”,将“(d)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聚四氟乙烯”记作“(d)成分”,将“(e)二氧化钛”记作“(e)成分”,将“(f)炭黑”记作“(f)成分”,将“(g)抗氧化剂”记作“(g)成分”,以及将“(h)聚有机硅氧烷”记作“(h)成分”。[(a)树脂混合物](a)树脂混合物包含:具有特定的重复单元的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pc-pos)共聚物(a-1);和该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pc-pos)共聚物(a-1)以外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2)。<pc-pos共聚物(a-1)>本发明中使用的pc-pos共聚物(a-1)为具有通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和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且聚有机硅氧烷部的平均链长n为70~500的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化2][式(i)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卤素原子、碳数1~6的烷基或碳数1~6的烷氧基。x表示单键、碳数1~8的烷撑基、碳数2~8的烷叉基、碳数5~15的环烷撑基、碳数5~15的环烷叉基、芴二基、碳数7~15的芳基烷撑基、碳数7~15的芳基烷叉基、-s-、-so-、-so2-、-o-或-co-。a和b各自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式(ii)中,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数1~6的烷基、碳数1~6的烷氧基或碳数6~12的芳基。]上述通式(i)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的卤素原子可举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的烷基可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各种丁基(“各种”表示包括直链状和所有的支链状的基团,在下面的说明书中是同样的)、各种戊基和各种己基。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的烷氧基可举出烷基部分为上述烷基的情况。x表示的烷撑基例如可举出甲撑基、乙撑基、丙撑基、丁撑基、己撑基等,优选碳数1~5的烷撑基。x表示的烷叉基可举出乙叉基、异丙叉基等。x表示的环烷撑基可举出环戊烷二基、环己烷二基、环辛烷二基等,优选碳数5~10的环烷撑基。x表示的环烷叉基例如可举出环己叉基、3,5,5-三甲基环己叉基、2-金刚烷叉基等,优选碳数5~10的环烷叉基,更优选碳数5~8的环烷叉基。x表示的芳基烷撑基的芳基部分可举出苯基、萘基、联苯基、蒽基等成环碳数6~14的芳基。x表示的芳基烷叉基的芳基部分可举出苯基、萘基、联苯基、蒽基等成环碳数6~14的芳基。a和b各自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优选为0~2,更优选为0或1。其中,优选的是:a和b为0、x为单键或碳数1~8的烷撑基的情况;或者a和b为0、x为碳数3的烷撑基、特别是异丙叉基的情况。上述通式(ii)中,r3或r4所示的卤素原子可举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r3或r4所示的烷基可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各种丁基(“各种”表示包括直链状和所有的支链状的基团,下同)、各种戊基和各种己基。r3或r4所示的烷氧基可举出烷基部分为上述烷基的情况。r3或r4所示的芳基可举出苯基、萘基等。需要说明的是,r3和r4均优选为氢原子、碳数1~6的烷基、碳数1~6的烷氧基或碳数6~12的芳基,更优选的是均为甲基。在本发明中,聚有机硅氧烷部的平均链长n为70~500,优选为80~350,更优选为85~200。如果聚有机硅氧烷部的平均链长n为70以上,则可得到充分的冲击特性和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如果为500以下,则可得到充分的阻燃性。需要说明的是,该平均链长n的值是通过1h-nmr算出的值。作为上述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聚有机硅氧烷部的含量在pc-pos共聚物(a-1)中优选为5~20质量%,更优选为5~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10质量%。如果为5质量%以上则提高冲击特性的效果充分,如果为20质量%以下则具有充分的耐热性。另外,作为上述通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聚碳酸酯部的含量在pc-pos共聚物(a-1)中优选为95~80质量%,更优选为95~8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95~90质量%。需要说明的是,pc-pos共聚物(a-1)中的重复单元的含量是通过核磁共振(nmr)测定算出的值。另外,作为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聚有机硅氧烷部的含量在包含(a-1)成分和(a-2)成分的(a)树脂混合物中优选为1~20质量%,更优选为2~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10质量%。如果为1质量%以上则提高冲击特性的效果充分,如果为20质量%以下则具有充分的耐热性。从成形品的强度与加工容易性的平衡的观点出发,pc-pos共聚物(a-1)的粘均分子量(mv)优选为12,000~30,000,更优选为14,000~25,000,进一步优选为16,000~20,000。需要说明的是,该粘均分子量(mv)是测定20℃时的二氯甲烷溶液(浓度:g/l)的特性粘度[η],通过schnell式([η]=1.23×10-5×mv0.83)算出的值。包含上述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聚有机硅氧烷嵌段更具体而言优选具有下述通式(ii-i)~(ii-iii)中任一式所示的重复单元。[化3][式中,r3~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数1~6的烷基、碳数1~6的烷氧基或碳数6~12的芳基,多个r3~r6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y表示-r7o-、-r7coo-、-r7nh-、-r7nr8-、-coo-、-s-、-r7coo-r9-o-或-r7o-r10-o-,多个y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上述r7表示单键、直链、支链或环状烷撑基、芳基取代烷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撑基、或二芳撑基。r8表示烷基、烯基、芳基或芳烷基。r9表示二芳撑基。r10表示直链、支链或环状烷撑基、或二芳撑基。β表示来源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2价基团、或来源于二羧酸或二酰卤的2价基团。n为聚有机硅氧烷部的平均链长,为70~500。p和q各自为1以上的整数,p和q的和为n-2。]r3~r6各自独立地表示的卤素原子可举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r3~r6各自独立地表示的烷基可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各种丁基、各种戊基和各种己基。r3~r6各自独立地表示的烷氧基可举出烷基部分为上述烷基的情况。r3~r6各自独立地表示的芳基可举出苯基、萘基等。r3~r6均优选为氢原子、碳数1~6的烷基、碳数1~6的烷氧基或碳数6~12的芳基。优选的是通式(ii-i)、(ii-ii)和/或(ii-iii)中的r3~r6均为甲基。y表示的-r7o-、-r7coo-、-r7nh-、-r7nr8-、-coo-、-s-、-r7coo-r9-o-或-r7o-r10-o-中的r7表示的直链或支链烷撑基可举出碳数1~8、优选为碳数1~5的烷撑基,环状烷撑基可举出碳数5~15、优选为碳数5~10的环烷撑基。r7表示的芳基取代烷撑基在芳香环上可以有烷氧基、烷基这类取代基,其具体的结构例如可以示出下述通式(i)或(ii)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具有芳基取代烷撑基的情况下,烷撑基键合于si。[化4](式中,c表示正整数,通常为1~6的整数。)r7、r9和r10表示的二芳撑基是指,二个芳撑基直接连接、或经由二价的有机基团连接的基团,具体而言,是具有-ar1-w-ar2-所示的结构的基团。这里,ar1和ar2表示芳撑基,w表示单键、或2价的有机基团。w表示的2价的有机基团例如为异丙叉基、甲撑基、乙撑基、丙撑基。r7、ar1和ar2表示的芳撑基可举出苯撑基、萘撑基、联苯撑基、蒽撑基等成环碳数6~14的芳撑基。这些芳撑基可以有烷氧基、烷基等任意的取代基。r8表示的烷基为碳数1~8、优选为1~5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烯基可举出碳数2~8、优选为2~5的直链或支链的烯基。芳基可举出苯基、萘基等。芳烷基可举出苯甲基、苯乙基等。r10表示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撑基与r7相同。y优选为-r7o-,r7为芳基取代烷撑基,特别是具有烷基的酚系化合物的残基,更优选为来源于烯丙基苯酚的有机残基、来源于丁香油酚的有机残基。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通式(ii-ii)中的p和q,优选的是p=q,即p=(n-2)/2、q=(n-2)/2。另外,β表示来源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2价基团或来源于二羧酸或二酰卤的2价基团,例如,可举出以下的通式(iii)~(vii)所示的2价基团。[化5]pc-pos共聚物(a-1)可以使用界面聚合法(光气法)、吡啶法、酯交换法等公知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特别是在界面聚合法的情况下,含有pc-pos共聚物的有机相与含有未反应物、催化剂残渣等的水相的分离工序容易,在借助碱洗涤、酸洗涤、纯水洗涤的各洗涤工序中的含有pc-pos共聚物的有机相与水相的分离容易,可高效地得到pc-pos共聚物。pc-pos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可以参照例如日本特开2010-241943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将后述的预先制造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低聚物和聚有机硅氧烷溶解于非水溶性有机溶剂(二氯甲烷等),加入二元酚系化合物(双酚a等)的碱性化合物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等),使用叔胺(三乙胺等)、季铵盐(三甲基苄基氯化铵等)作为聚合催化剂,在封端剂(对叔丁基苯酚等一元酚)的存在下,进行界面缩聚反应而制造。并且,pc-pos共聚物也可以通过使聚有机硅氧烷、二元酚与光气、碳酸酯或氯甲酸酯进行共聚而制造。作为原料的聚有机硅氧烷可以使用以下通式(1)、(2)和/或(3)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化6]式中,r3~r6、y、β、n、p和q如上所述,具体例和优选的方案也是同样的。z表示氢原子或卤素原子,多个z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通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可以举出以下的通式(1-1)~(1-11)中任一式所示的化合物。[化7]上述通式(1-1)~(1-11)中,r3~r6、n和r8如上述定义所述,优选的方案也相同。c表示正的整数,通常为1~6的整数。以上这些物质中,从聚合的容易程度的观点考虑,优选上述通式(1-1)所示的苯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并且,从获得的容易程度的观点考虑,优选作为上述通式(1-2)所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的α,ω-双[3-(邻羟基苯基)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上述通式(1-3)所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的α,ω-双[3-(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上述聚有机硅氧烷的制造方法没有特殊限制。例如,根据日本特开平11-217390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使环三硅氧烷与二硅氧烷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而合成α,ω-二氢有机五硅氧烷,接下来,在氢化硅烷化反应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该α,ω-二氢有机五硅氧烷与酚性化合物(例如2-烯丙基苯酚、4-烯丙基苯酚、丁香油酚、2-丙烯基苯酚等)等进行加成反应,从而能够得到粗聚有机硅氧烷。并且,根据日本特许第2662310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使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与四甲基二硅氧烷在硫酸(酸性催化剂)的存在下发生反应,使得到的α,ω-二氢有机聚硅氧烷与上述同样地,在氢化硅烷化反应用催化剂的存在下,与酚性化合物等进行加成反应,从而能够得到粗聚有机硅氧烷。需要说明的是,α,ω-二氢有机聚硅氧烷可以借助其聚合条件来适当地调整其链长n并进行使用,也可以使用市售的α,ω-二氢有机聚硅氧烷。上述氢化硅烷化反应用催化剂可举出过渡金属系催化剂,其中,从反应速度和选择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铂系催化剂。铂系催化剂的具体例可举出氯铂酸、氯铂酸的醇溶液、铂的烯烃络合物、铂与含有乙烯基的硅氧烷的络合物、负载铂的二氧化硅、负载铂的活性炭等。优选通过使粗聚有机硅氧烷与吸附剂接触,使粗聚有机硅氧烷中含有的、来自作为上述氢化硅烷化反应用催化剂使用的过渡金属系催化剂的过渡金属吸附于吸附剂而除去。吸附剂例如可以使用具有以下的平均孔径的吸附剂。如果平均孔径为以下,则能够有效地除去粗聚有机硅氧烷中的过渡金属。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吸附剂的平均孔径优选为以下,更优选为以下,进一步优选为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以下。并且,基于相同的观点,优选吸附剂是多孔性吸附剂。吸附剂只要是具有上述的平均孔径的吸附剂,则没有特殊限制,例如,可以使用活性白土、酸性白土、活性炭、合成沸石、天然沸石、活性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氧化镁系吸附剂、硅藻土、纤维素等,优选为选自活性白土、酸性白土、活性炭、合成沸石、天然沸石、活性氧化铝、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硅-氧化镁系吸附剂中的至少1种。使粗聚有机硅氧烷中所含的过渡金属吸附于吸附剂后,可以通过任意的分离方法从聚有机硅氧烷中分离出吸附剂。从聚有机硅氧烷中分离出吸附剂的方法例如可举出过滤器、离心分离等。在使用过滤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膜过滤器、烧结金属过滤器、玻璃纤维过滤器等过滤器,特别优选使用膜过滤器。从在吸附过渡金属后从聚有机硅氧烷中分离出吸附剂的观点出发,吸附剂的平均粒径通常为1μm~4mm,优选为1μm~100μm。在使用上述吸附剂的情况下,其使用量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使用相对于100质量份粗聚有机硅氧烷优选为1~30质量份、更优选为2~20质量份的范围的量的多孔性吸附剂。需要说明的是,在由于进行处理的粗聚有机硅氧烷的分子量高从而不是液体状态的情况下,在借助吸附剂进行吸附以及进行吸附剂的分离时,可以加热至聚有机硅氧烷呈液体状态的温度。或者,也可以溶解于二氯甲烷、己烷等溶剂中进行。聚碳酸酯低聚物可以在二氯甲烷、氯苯、氯仿等有机溶剂中,通过二元酚与光气、三光气这类碳酸酯前体的反应而制造。需要说明的是,使用酯交换法制造聚碳酸酯低聚物时,也可以通过二元酚与碳酸二苯酯这类碳酸酯前体的反应而制造。二元酚优选使用下述通式(viii)所示的二元酚。[化8]式中,r1、r2、a、b和x如上所述。上述通式(viii)所示的二元酚例如可以举出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双(4-羟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等双(羟基苯基)链烷烃系、4,4′-二羟基联苯、双(4-羟基苯基)环烷烃、双(4-羟基苯基)醚、双(4-羟基苯基)硫醚、双(4-羟基苯基)砜、双(4-羟基苯基)亚砜、双(4-羟基苯基)酮等。这些二元酚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优选双(羟基苯基)链烷烃系二元酚,更优选双酚a。使用双酚a作为二元酚的情况下,形成在上述通式(i)中x为异丙叉基且a=b=0的pc-pos共聚物。双酚a以外的二元酚例如可举出双(羟基芳基)链烷烃类、双(羟基芳基)环烷烃类、二羟基芳基醚类、二羟基二芳基硫醚类、二羟基二芳基亚砜类、二羟基二芳基砜类、二羟基联苯类、二羟基二芳基芴类、二羟基二芳基金刚烷类等。这些二元酚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双(羟基芳基)链烷烃类例如可举出双(4-羟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辛烷、双(4-羟基苯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二苯基甲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双(4-羟基苯基)萘基甲烷、1,1-双(4-羟基-3-叔丁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溴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氯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氯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溴苯基)丙烷等。双(羟基芳基)环烷烃类例如可举出1,1-双(4-羟基苯基)环戊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3,5,5-三甲基环己烷、2,2-双(4-羟基苯基)降冰片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十二烷等。二羟基芳基醚类例如可举出4,4’-二羟基二苯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苯醚等。二羟基二芳基硫醚类例如可举出4,4’-二羟基二苯硫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硫醚等。二羟基二芳基亚砜类例如可举出4,4’-二羟基二苯亚砜、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亚砜等。二羟基二芳基砜类例如可举出4,4’-二羟基二苯砜、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砜等。二羟基联苯类例如可举出4,4’-二羟基联苯等。二羟基二芳基芴类例如可举出9,9-双(4-羟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等。二羟基二芳基金刚烷类例如可举出1,3-双(4-羟基苯基)金刚烷、2,2-双(4-羟基苯基)金刚烷、1,3-双(4-羟基苯基)-5,7-二甲基金刚烷等。上述物质以外的二元酚例如可举出4,4’-[1,3-亚苯基双(1-甲基乙叉基)]双酚、10,10-双(4-羟基苯基)-9-蒽酮、1,5-双(4-羟基苯硫基)-2,3-二氧杂戊烷等。为了调整得到的pc-pos共聚物的分子量,可以使用封端剂。封端剂例如可举出苯酚、对甲酚、对叔丁基苯酚、对叔辛基苯酚、对枯基苯酚、对壬基苯酚、间十五烷基苯酚和对叔戊基苯酚等一元酚。这些一元酚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上述界面缩聚反应后,可以通过以下工序得到pc-pos共聚物:适当静置,分离为水相和有机溶剂相[分离工序];洗涤有机溶剂相(优选的是依次为碱性水溶液、酸性水溶液、水的洗涤)[洗涤工序];将得到的有机相浓缩[浓缩工序]以及进行干燥[干燥工序]。<(a-1)成分以外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2)>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作为(a-1)成分以外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a-2)成分可以使用通过如下方法得到的物质:在对反应为非活性的有机溶剂、碱性水溶液的存在下,与二元酚系化合物和光气发生反应后,添加叔胺或季铵盐等聚合催化剂而聚合的界面聚合法;或将二元酚系化合物溶解于吡啶或吡啶与非活性溶剂的混合溶液中,导入光气直接进行制造的吡啶法等以往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法。芳香族聚碳酸酯(a-2)的制造中使用的二元酚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2,2-双(4-羟基苯基)丙烷[通称:双酚a]、双(4-羟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辛烷、双(4-羟基苯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二苯基甲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双(4-羟基苯基)萘基甲烷、1,1-双(4-羟基-3-叔丁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溴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氯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氯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溴苯基)丙烷等双(羟基芳基)链烷烃类;1,1-双(4-羟基苯基)环戊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3,5,5-三甲基环己烷、2,2-双(4-羟基苯基)降冰片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十二烷等双(羟基芳基)环烷烃类;4,4’-二羟基苯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苯醚等二羟基芳基醚类;4,4’-二羟基二苯硫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硫醚等二羟基二芳基硫醚类4,4’-二羟基二苯亚砜、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亚砜等二羟基二芳基亚砜类;4,4’-二羟基联苯砜、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砜等二羟基二芳基砜类;4,4’-二羟基联苯等二羟基联苯类;9,9-双(4-羟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等二羟基二芳基芴类;双(4-羟基苯基)二苯基甲烷、1,3-双(4-羟基苯基)金刚烷、2,2-双(4-羟基苯基)金刚烷、1,3-双(4-羟基苯基)-5,7-二甲基金刚烷等二羟基二芳基金刚烷类;4,4’-[1,3-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基)]双酚、10,10-双(4-羟基苯基)-9-蒽酮、1,5-双(4-羟基苯硫基)-2,3-二氧杂戊烯(ジオキサぺンタエン)等。这些二元酚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二种以上。芳香族聚碳酸酯(a-2)的制造时,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分子量调节剂、封端剂等。它们只要是通常用于聚碳酸酯树脂的聚合的物质,就可以使用各种分子量调节剂、封端剂等。作为具体的分子量调节剂,作为一元酚例如可以举出:苯酚、邻正丁基苯酚、间正丁基苯酚、对正丁基苯酚、邻异丁基苯酚、间异丁基苯酚、对异丁基苯酚、邻叔丁基苯酚、间叔丁基苯酚、对叔丁基苯酚、邻正戊基苯酚、间正戊基苯酚、对正戊基苯酚、邻正己基苯酚、间正己基苯酚、对正己基苯酚、对叔辛基苯酚、邻环己基苯酚、间环己基苯酚、对环己基苯酚、邻苯基苯酚、间苯基苯酚、对苯基苯酚、邻正壬基苯酚、间正壬基苯酚、对正壬基苯酚、邻枯基苯酚、间枯基苯酚、对枯基苯酚、邻萘基苯酚、间萘基苯酚、对萘基苯酚、2,5-二叔丁基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3,5-二叔丁基苯酚、2,5-二枯基苯酚、3,5-二枯基苯酚、对甲酚、溴基苯酚、三溴苯酚、在邻位、间位或对位具有平均碳数12~35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的单烷基酚、9-(4-羟基苯基)-9-(4-甲氧基苯基)芴、9-(4-羟基-3-甲基苯基)-9-(4-甲氧基-3-甲基苯基)芴、4-(1-金刚烷基)苯酚等。这些一元酚之中,优选对叔丁基苯酚、对枯基苯酚、对苯基苯酚等。另外,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并用二种以上的化合物进行使用。封端剂可以使用一元羧酸和其衍生物、一元酚。这样的封端剂例如可以举出:对叔丁基苯酚、对苯基苯酚、对枯基苯酚、对全氟壬基苯酚、对(全氟壬基苯基)苯酚、对(全氟己基苯基)苯酚、对叔全氟丁基苯酚、1-(对羟基苄基)全氟癸烷、对[2-(1h,1h-全氟三十二烷氧基化(トリドデシルオキシ)-1,1,1,3,3,3-六氟丙基]苯酚、3,5-双(全氟己氧羰基)苯酚、对羟基苯甲酸全氟十二烷基酯、对(1h,1h-全氟辛氧基化)苯酚、2h,2h,9h-全氟壬酸、1,1,1,3,3,3-六氟-2-丙醇等。此外,对于上述的二元酚系化合物,也可以使用支化剂而形成支化聚碳酸酯。该支化剂的添加量相对于上述的二元酚系化合物优选为0.01~3摩尔%,更优选为0.1~1.0摩尔%。支化剂例如可以举出: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4,4’-[1-[4-[1-(4-羟基苯基)-1-甲基乙基]苯基]乙叉基]双酚、α,α’,α”-三(4-羟基苯基)-1,3,5-三异丙基苯、1-[α-甲基-α-(4’-羟基苯基)乙基]-4-[α’,α’-双(4”-羟基苯基)乙基]苯、间苯三酚、偏苯三酸、靛红联二(邻甲酚)等具有3个以上官能团的化合物。从使冲击特性和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良好的观点出发,芳香族聚碳酸酯(a-2)优选为双酚a均聚碳酸酯。从成形品的强度与刚性的平衡的观点出发,芳香族聚碳酸酯(a-2)的粘均分子量(mv)优选为10,000~40,000,更优选为13,000~35,000,进一步优选为15,000~30,000。<(a-1)成分和(a-2)成分的配合比例>在包含(a-1)成分和(a-2)成分的(a)树脂混合物中,(a-1)成分的含量为30~100质量%,优选为45~100质量%,更优选为60~100质量%。另一方面,(a-2)成分的含量为70~0质量%,优选为55~0质量%,更优选为40~0质量%。(a-1)成分的含量小于30质量%、或者(a-2)成分的含量大于70质量%的情况下,为了增多(a)树脂混合物中的聚有机硅氧烷部的含量而提高冲击特性,在(a-1)成分的制造时需要增多作为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聚有机硅氧烷部的含量。然而,若在(a-1)成分的制造时增多该含量,则聚合工序中反应的均匀性有时下降,并且聚合物的洗涤工序中聚合物与洗涤水的分离性有时变差,因此(a-1)成分的生产率大幅下降。[(b)硅倍半氧烷]本发明中,为了使冲击特性、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和阻燃性均优异,配合硅倍半氧烷作为(b)成分。通过在包含pc-pos共聚物(a-1)的(a)树脂混合物中并用(b)成分和(c)成分,可以形成具有优异的冲击特性和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并且具有在ul94标准中以厚度0.7mm可达到v-0的极优异阻燃性的树脂组合物。在本发明中可使用的硅倍半氧烷的结构可以举出:以硅氧烷键(si-o-si键)作为主链骨架的例如梯型、网型、笼型、无规型等。另外,可以为含有甲氧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硅烷基、丙氧基甲硅烷基等烷氧基甲硅烷基、氯甲硅烷基、硅烷醇基和硅烷醇盐基等反应性官能团的聚有机硅倍半氧烷。硅倍半氧烷可列举具有以下通式(4)所示的结构的硅倍半氧烷。[化9][式中,r11表示ho-a-r-,a表示碳数6~12的芳撑基,r表示碳数1~6的烷撑基,r键合于si原子。a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多个r1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12、r13和r1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数1~6的烷基、苯基和/或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多个r12、r13和r1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x表示1以上且小于2的数量,y表示0以上且1以下的数量,x+y为1以上且2以下。j为4以上且16以下的数,k为0以上且8以下的数。]例如x=1且y=0、x+y为1的情况下,可以呈笼状硅氧烷结构。(b)硅倍半氧烷的含量相对于(a)树脂混合物100质量份为0.08~0.3质量份,优选为0.09~0.2质量份,更优选为0.10~0.15质量份。如果为0.08质量份以上,则可体现出优异的阻燃性。另外,如果为0.3质量份以下,则可得到充分的冲击特性和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另外,(b)成分相对于(c)成分的质量比(b)/(c)优选为70/30~50/50,更优选为65/35~52/48,进一步优选为62/38~55/45。通过设为上述范围内,可以在不降低冲击特性和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的前提下发挥优异的提高阻燃性的效果。在本发明中,可以适宜地使用作为(b)硅倍半氧烷与(c)有机磺酸碱金属盐(对甲苯磺酸钠)的混合品的、市售的“si-476”(doublebondchem.ind.,co.,ltd.制)等。[(c)有机磺酸碱(土)金属盐]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阻燃性,作为(c)成分,配合有机磺酸的碱金属盐和/或碱土金属盐(以下也称作有机磺酸碱(土)金属盐)。有机磺酸碱(土)金属盐可以举出各种有机磺酸碱(土)金属盐,其为具有至少一个碳原子的有机磺酸的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由于通过与(b)硅倍半氧烷并用由此可以在不降低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阻燃性,因而特别优选对甲苯磺酸钠。另外,有机酸金属盐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有机磺酸可以举出烷基磺酸、苯磺酸、烷基苯磺酸、二苯砜酸、萘磺酸、2,5-二氯苯磺酸、2,4,5-三氯苯磺酸、二苯砜-3-磺酸、二苯砜-3,3’-二磺酸、萘三磺酸和它们的氟取代物、以及聚苯乙烯磺酸等。其中,优选烷基苯磺酸、全氟链烷烃磺酸、二苯砜酸、聚苯乙烯磺酸,更优选烷基苯磺酸、全氟链烷烃磺酸、聚苯乙烯磺酸。碱金属盐可以举出钠、钾、锂和铯等金属盐,碱土金属盐可以举出镁、钙、锶和钡等金属盐。其中,优选钠、钾、或铯的金属盐,更优选钠。(c)成分优选为烷基苯磺酸、全氟链烷烃磺酸或聚苯乙烯磺酸的碱金属盐和/或碱土金属盐。全氟链烷烃磺酸的碱(土)金属盐可以举出下述通式(5)所示的物质。(cdf2d+1so3)em(5)式(5)中,d表示1~10的整数,m表示锂、钠、钾和铯等碱金属、或镁、钙、锶和钡等碱土金属,e表示m的原子价。作为这些金属盐,例如为日本特公昭47-40445号公报中的记载。通式(5)所示的全氟链烷烃磺酸例如可以举出:全氟甲磺酸、全氟乙磺酸、全氟丙磺酸、全氟丁磺酸、全氟甲基丁磺酸、全氟己磺酸、全氟庚磺酸和全氟辛磺酸等。优选使用这些全氟链烷烃磺酸的钠、钾或铯盐。聚苯乙烯磺酸的碱(土)金属盐可以举出下述通式(6)所示的含有磺酸盐基的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的碱(土)金属盐。[化10]式(6)中,q表示磺酸盐基,r15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10的烃基。s表示1~5的整数,t表示摩尔分数,为0<t≤1。此处,q的磺酸盐基为磺酸的碱金属盐和/或碱土金属盐。该金属可以举出钠、钾、锂、铷、铯等碱金属、铍、镁、钙、锶和钡等碱土金属。其中,优选钠、钾或铯盐,更优选钠盐。另外,r15为氢原子或碳数1~10的烃基,优选为氢原子或甲基。s为1~5的整数,t为0<t≤1的关系。因此,磺酸盐基(q)可包括在芳环上全部取代的情况、在芳环上部分取代的情况。(c)有机酸金属盐的含量相对于(a)树脂混合物100质量份为0.05~0.2质量份,优选为0.05~0.15质量份,更优选为0.06~0.10质量份。通过设为上述的范围,可得到充分的阻燃性。[(d)聚四氟乙烯(ptfe)]在本发明中,为了对树脂组合物赋予防熔滴效果、提高阻燃性,作为(d)成分,配合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聚四氟乙烯(以下也称作原纤化ptfe)。通过使用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聚四氟乙烯,可得到充分的阻燃性和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此处,“原纤维形成能力”是指,在剪切力等外在影响的作用下,显示出树脂彼此键合而形成纤维状的倾向。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ptfe具有极高的分子量,以根据标准比重求出的数均分子量计,通常为50万以上,优选为50万~1500万,更优选为100万~1000万。该ptfe例如可以如下得到:使四氟乙烯在水性溶剂中,在过硫酸钠、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的存在下,在6.9~690kpa(1~100psi)的压力下、温度0~200℃、优选为20~100℃的条件下进行聚合由此得到。该聚合时,在不损害聚四氟乙烯的特性的范围内,作为共聚成分可以使用六氟丙烯、三氟氯乙烯、氟烷基乙烯和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等含氟烯烃、(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酯等含氟(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这样的共聚成分的含量相对于聚四氟乙烯中的四氟乙烯优选为10质量%以下。从均匀分散于聚碳酸酯中的观点出发,该ptfe优选为ptfe粒子。ptfe粒子的粒径通常为10μm以下,优选为0.05~1.0μm。(d)成分的市售品例如可以举出:“teflon(注册商标)6-j”(商品名、三井杜邦氟化学株式会社制)、“polyflond-1”和“polyflonf-103”(商品名、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制)、“cd-076”和“cd-097e”(商品名、旭硝子株式会社制)、“algoflonf5”(商品名、montefluos公司制)、“polyflonmpa”和“polyflonfa-100”(商品名、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制)、“metablena-3750”和“metablena-3800”(商品名、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制)等。这些ptfe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d)ptfe的配合量相对于(a)树脂混合物100质量份为0~0.3质量份,优选为0.001~0.25质量份,更优选为0.01~0.2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1~0.1质量份。如果为0.3质量份以下,则可在ul94标准中以厚度0.7mm达到v-0,阻燃性充分。[(e)二氧化钛]在本发明中,为了得到冲击特性与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的优异的平衡,作为(e)成分,配合二氧化钛。二氧化钛可以举出各种二氧化钛,从得到树脂组合物的充分的冲击特性的观点出发,在粒子最外表面具有包含不含氮原子的多元醇的被覆层的二氧化钛粒子(以下,有时仅称作“二氧化钛粒子”)是适宜的。这样的二氧化钛粒子的1次粒径优选为0.05~0.5μm,更优选为0.1~0.4μm,进一步优选为0.15~0.3μm。对于二氧化钛粒子的利用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处理而言,已知利用有机硅化合物、烷醇胺类、高级脂肪酸类等被覆表面。然而,从上述观点出发,特别优选在粒子最外表面具有包含不含氮原子的多元醇的被覆层的二氧化钛。本发明中使用的二氧化钛粒子在利用不含氮原子的多元醇被覆表面前,可以对其二氧化钛表面被覆包含铝、硅、镁、氧化锆、钛、锡等元素的至少一种的元素的水合氧化物和/或氧化物。被覆二氧化钛粒子的最外表面的不含氮原子的多元醇优选为选自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双三羟甲基丙烷、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中的至少1种。其中,从得到充分的冲击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选自三羟甲基丙烷和三羟甲基乙烷中的至少1种。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多元醇可以单独使用单独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利用不含氮原子的多元醇对二氧化钛粒子的最外表面进行被覆的方法可以举出湿式法和干式法。在湿式法中,在不含氮原子的多元醇与低沸点溶剂的混合液中加入二氧化钛,搅拌后除去低沸点溶剂,使该多元醇被覆于二氧化钛粒子的最外表面。在干式法中,将不含氮原子的多元醇与二氧化钛在亨舍尔混合机、滚桶等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或者将不含氮原子的多元醇溶解或分散于溶剂而成的混合溶液向二氧化钛喷雾,从而使该多元醇被覆于二氧化钛粒子的最外表面。对于二氧化钛的制造方法而言,也可以使用氯法、硫酸法中任一种方法制造。另外,二氧化钛的晶体结构可以使用金红石型、锐钛矿型中的任一种,从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热稳定性、耐光性等观点出发,优选金红石型。(e)二氧化钛的配合量相对于(a)树脂混合物100质量份为1~10质量份,优选为2~8质量份,更优选为2.5~6质量份。如果为1质量份以上,则可得到充分的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如果为10质量份以下,则可得到充分的冲击特性。[(f)炭黑]在本发明中,由于提高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而可适合用作太阳光发电用结构部件,因而作为(f)成分,配合炭黑。从维持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的观点出发,炭黑优选为ph6以下的酸性炭黑,更优选为ph4以下。这样的酸性炭黑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以举出“ma100r”(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ph3.5)等。(f)炭黑的配合量相对于(a)树脂混合物100质量份为0.1~3质量份,优选为0.3~2质量份,更优选为0.5~1.5质量份。如果为0.1质量份以上,则可以形成适合作为太阳光发电用结构部件的黑色体的成形品。另外,如果为3质量份以下,则可得到充分的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g)抗氧化剂]在本发明中,为了防止树脂组合物的劣化、维持冲击特性、稳定性、耐热性等机械特性,优选进一步作为(g)成分而含有抗氧化剂。从环境和安全性的观点出发,抗氧化剂优选为不含卤素的抗氧化剂,其中例如可适宜地使用磷系抗氧化剂和酚系抗氧化剂等,从可进而对树脂组合物赋予优异的加工稳定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使用磷系抗氧化剂。需要说明的是,抗氧化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从即便在高温下滞留也可抑制树脂组合物的变色等的产生的观点出发,磷系抗氧化剂优选亚磷酸酯系抗氧化剂和膦系抗氧化剂。亚磷酸酯系抗氧化剂和膦系抗氧化剂例如可以举出亚磷酸三苯酯、二苯基壬基亚磷酸酯、二苯基(2-乙基己基)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二苯基异辛基亚磷酸酯、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辛基亚磷酸酯、二苯基异癸基亚磷酸酯、二苯基单(十三烷基)亚磷酸酯、苯基二异癸基亚磷酸酯、苯基二(十三烷基)亚磷酸酯、三(2-乙基己基)亚磷酸酯、三(异癸基)亚磷酸酯、三(十三烷基)亚磷酸酯、二丁基氢化亚磷酸酯、三月桂基三硫代亚磷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亚磷酸酯、4,4’-异丙叉基二苯酚十二烷基亚磷酸酯、4,4’-异丙叉基二苯酚十三烷基亚磷酸酯、4,4’-异丙叉基二苯酚十四烷基亚磷酸酯、4,4’-异丙叉基二苯酚十五烷基亚磷酸酯、4,4’-丁叉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基)二(十三烷基)亚磷酸酯、1,1,3-三(2-甲基-4-十三烷基亚磷酸酯-5-叔丁基苯基)丁烷、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3,4:5,6-二苯并-1,2-氧杂膦-2-氧化物、三苯基膦、二苯基丁基膦、二苯基十八烷基膦、三(对甲苯基)膦、三(对壬基苯基)膦、三(萘基)膦、二苯基(羟甲基)膦、二苯基(乙酰氧基甲基)膦、二苯基(β-乙基羧基乙基)膦、三(对氯苯基)膦、三(对氟苯基)膦、二苯基苄基膦、二苯基-β-氰基乙基膦、二苯基(对羟基苯基)膦、二苯基-1,4-二羟基苯基-2-膦、苯基萘基苄基膦等。。酚系抗氧化剂例如可以举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烷基酯、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三乙二醇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n,n-六亚甲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胺)、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酯二乙基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3,9-双{1,1-二甲基-2-[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基氧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等。(g)抗氧化剂的含量相对于(a)树脂混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0.01~1质量份,更优选为0.03~0.5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5~0.25质量份。如果为0.01质量份以上,则在成形时可维持热稳定性,另外,如果为1质量份以下,则没有引起分子量下降的风险,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冲击特性。[(h)聚有机硅氧烷]在本发明中,为了防止树脂组合物的劣化、维持冲击特性、稳定性、耐热性等机械特性,优选进一步含有聚有机硅氧烷作为(h)成分。这样的聚有机硅氧烷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烷基氢硅酮、烷氧基硅酮等。烷基氢硅酮例如可以举出含氢聚甲基硅酮、乙基氢硅酮等。另一方面,烷氧基硅酮例如可以举出甲氧基硅酮、乙氧基硅酮等。其中,优选烷氧基硅酮。烷氧基硅酮是包含烷氧基直接或经由二价烃基键合于硅原子而成的烷氧基甲硅烷基的硅酮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直链状、环状、网状和具有一部分支链的直链状的聚有机硅氧烷。其中,优选直链状聚有机硅氧烷,更优选具有对于硅酮主链,经由亚甲基链与烷氧基键合的分子结构的聚有机硅氧烷。这样的(h)成分例如可以适宜地使用市售的东丽道康宁株式会社制的“sh1107”、“sr2402”、“by16-160”、“by16-161”、“by16-160e”、“by16-161e”等。(h)聚有机硅氧烷的含量相对于(a)树脂混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0.01~1质量份,更优选为0.03~0.5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5~0.25质量份。如果为0.01质量份以上,则不易引起聚碳酸酯树脂的劣化,可以抑制树脂的分子量的下降。另外,如果为1质量份以下,则不仅经济性的平衡良好,而且成形体表面不会产生银纹,因而成形品的外观良好。[其他添加剂]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除上述的(a)~(h)成分之外,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可以配合以往添加于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公知的各种添加剂类。这些添加剂类可以举出增强材料、填充剂、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润滑剂、脱模剂、染料、颜料、其他阻燃剂、冲击性改良用的弹性体等。这些其他添加剂的含量相对于(a)树脂混合物100质量份通常为0~1质量份,优选为0~0.5质量份。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包含上述的(a)~(f)成分而不含其他成分。另外,另一个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包含上述的(a)~(f)成分和(g)成分或(h)成分而不含其他成分。另外,再一个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包含上述的(a)~(h)成分而不含其他成分。[成形品]包含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成形品可以通过配合上述各成分并进行混炼后将其成形由此得到。本发明的成形品优选为将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成形而成的成形品,优选由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构成。混炼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使用螺带式混合机、亨舍尔混合机、班伯里混炼机、滚桶混料机(drumtumbler)、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共捏合机、多螺杆挤出机等的方法。另外,混炼时的加热温度通常在240~330℃、优选为250~320℃的范围进行选择。成形方法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各种成形方法,例如可以举出注射成形法、注射压缩成形法、挤出成形法、吹塑成形法、冲压成形法、真空成形法和发泡成形法等。需要说明的是,聚碳酸酯树脂以外的含有成分也可以预先与聚碳酸酯树脂等熔融混炼,即以母粒(masterbatch)的形式添加。另外,优选进行造粒后进行注射成形,可以使用一般的注射成形法或注射压缩成形法、以及气体辅助成形法等特殊成形法,可以制造各种成形品。另外,将本发明的成形体用作外观部件的情况下,优选使用热循环成形法、高温模具、隔热模具等提高外观的成形技术。另外,对部件要求阻燃化的情况下,优选使用与具有阻燃性的树脂材料的层叠成形、双色成形等成形技术。通过进行金属部件的嵌件成形(insertmolding)、基体上注塑成形(outsertmolding),由此可以提高来自发热源的热传递效率,因而在具有高发热源的情况下是有效的方法。为了得到大型且薄壁的注射成形品,优选使用注射压缩成形、高压或超高压的注射成形,具有局部性的薄壁部的成形品的成形也可以使用局部压缩成形等。[太阳光发电用结构部件]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冲击特性、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和阻燃性均优异。因此,将该树脂组合物成形而成的成形品例如适合作为设置于室外的太阳光发电用接线盒等太阳光发电用结构部件。实施例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性能评价方法如下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性能评价方法](1)冲击特性(冲击强度)根据astmd256,在23℃和-40℃进行带槽口的悬臂梁冲击试验。(2)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耐电痕性)依据iecpublicationl12标准,将铂电极置于试验片表面,对电极间施加250v的电压,以一定的间隔滴加电解液。将即便101滴以上也未在试验片间产生电痕的作为合格并表示为“101<”,在小于101滴的情况下发生电痕的,其滴加数示于表中。(3)阻燃性使用根据ul94标准制作的试验片(长度12.7mm、宽度12.7mm、厚度0.7mm(需要说明的是,比较例1中为厚度0.8mm))的试验片进行垂直燃烧试验,测定余焰,分类成v-0、v-1、v-2进行评价。需要说明的是,ul94标准是指,根据使保持铅直的规定尺寸的试验片接触燃烧器的火焰10秒钟后的余焰来对阻燃性进行评价的方法,余焰越短,则可评价阻燃性越优异。实施例1~3、比较例1~11依表1所示的配合比混合(a)~(h)成分,得到了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使用的(a)~(h)成分如下所述。(a)树脂混合物(a-1):pc-pos共聚物·fg1700:产品名““tarflonfg170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pos部的平均链长n=90、(a-1)成分中的通式(ii)所示的pos部含量=6质量%、粘均分子量(mv)=17,500·fc1760(比较):产品名“tarflonfc176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pos部的平均链长n=40、(a-1)成分中的通式(ii)所示的pos部含量=6质量%、粘均分子量(mv)=17,500(a-2):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fn3000a:产品名“tarflonfn3000a”、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双酚a均聚碳酸酯、粘均分子量(mv)=29,300·fn2500a:产品名“tarflonfn2500a”、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双酚a均聚碳酸酯、粘均分子量(mv)=24,500·fn2200a:产品名“tarflonfn2200a”、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双酚a均聚碳酸酯、粘均分子量(mv)=21,500(b)和(c)的混合物:产品名“si-476”、doublebondchem.ind.,co.,ltd.制、(b)硅倍半氧烷与(c)对甲苯磺酸钠的混合物(质量比(b)/(c)=60/40)(c)有机磺酸的碱金属盐·对甲苯磺酸na:对甲苯磺酸钠·kfbs:全氟丁磺酸钾(d)聚四氟乙烯·cd097e:产品名“cd-097e”、旭硝子株式会社制、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聚四氟乙烯粉体·a3800:产品名“metablena-3800”、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制、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丙烯酸系改性聚四氟乙烯(e)二氧化钛:产品名“cr60-2”、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制、有机表面处理使用多元醇(三羟甲基丙烷)、最外表面经三羟甲基丙烷被覆的平均粒径0.21μm的二氧化钛粒子(f)炭黑:产品名“ma100r”、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ph3.5的酸性炭黑(g)抗氧化剂:产品名“irgafos168”、basfjapan株式会社制、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h)聚有机硅氧烷:产品名“by16-161”、东丽道康宁株式会社制、包含甲氧基经由二价烃基而键合于硅原子而成的甲氧基甲硅烷基的硅氧烷将所得到的各树脂组合物利用带排气口的双螺杆挤出机(东芝机械株式会社制、机型名“tem-35b”)在树脂温度290℃下进行熔融混炼,得到了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颗粒。使用注射成形机,在料筒温度280℃、模具温度80℃的成形条件下将该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颗粒进行注射成形,得到了试验片。使用所得到的试验片,利用上述方法进行了23℃和-40℃时的冲击特性、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阻燃性的测定。其结果示于表1。[表1]%*1:(a)中的质量%份*2:相对于(a)100质量份的质量份(b)和(c)的混合物*3:倍半硅氧烷/对甲苯磺酸na(质量比)=60/40v-1*4:比较例1中试验片的厚度为0.8mm由表1可知,实施例1~3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冲击强度、耐电痕性和阻燃性均优异,尤其在-40℃的低温下冲击强度也优异,而且具有即便0.7mm的薄壁时以ul94标准计也可达到v-0的极优异的阻燃性。另一方面,不含有(b)成分的比较例1、8、9中,未能兼顾优异的耐电痕性和阻燃性。在比较例8和9中,相比于比较例1尽管阻燃性提高了,但是耐电痕性下降了。比较例2和3中,由于(b)成分和(c)成分的含量少,因而阻燃性差。比较例7中,虽然增加了(c)成分的含量,但是由于(b)成分的含量少,因此阻燃性不充分。比较例4中,由于(b)成分和(c)成分的含量多,因此冲击强度和耐电痕性差。即,根据比较例2~4和7可知,(b)成分和(c)成分的含量为规定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冲击强度、耐电痕性和阻燃性不能均优异,得不到本发明的效果。另外,使用pos部的平均链长n小于70的pc-pos共聚物的比较例5中,冲击强度和耐电痕性差,不含pc-pos共聚物的比较例6中,冲击强度和阻燃性差。另外,比较例10中,由于(d)成分的含量过多,因而耐电痕性和阻燃性差,比较例11中,由于(d)成分的含量过多,因而阻燃性差。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由于冲击特性、耐表面绝缘破坏特性和阻燃性均优异,因此例如适合作为设置于室外的太阳光发电用接线盒等太阳光发电用结构部件的材料。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