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9326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装物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尤其是塑料袋,因其廉价、重量极轻、容量大、便于收纳的优点被广泛使用。现有的装物用的塑料袋多是采用不可降解的原料合成,大量废弃的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占到40%,这样大量的废弃塑料垃圾被焚烧或被埋在地底下,无疑给空气和土壤带来严重的污染,人们将这种污染称为“白色污染”,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带来难以收拾的后患。

利用可降解的天然纤维作为主要原料来制备可降解装物用塑料袋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现有的可降解装物用塑料袋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选用的天然纤维原料自身机械性能差导致制备得到的塑料袋的物理机械性能下降;力学性能偏低,最终导致塑料袋承重性较差,不能反复使用和携带,使用寿命较短;色泽暗淡发黄,透明度较低,影响美观,在市场上得不到广泛的推广;阻水性能差,耐环境性和抗菌性能较差;制备方法复杂,成本较高。以上缺陷严重阻碍了可降解的塑料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因此,亟需一种耐水性好、机械强度高的、绿色环保的、耐用的装物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选用可降解的剑麻纤维、圣麻纤维、苎麻纤维、竹纤维、碳纤维和香蕉纤维几种天然的纤维作为主要原料,加入聚乙烯醇、聚氯乙烯和热塑性聚氨酯以增强塑料袋的物理机械强度,芳香颗粒和负离子矿物质颗粒的加入改善塑料袋的色泽和气味,二氧化钛与漆酶的组合使用保证塑料袋在自然状态下的快速降解,配以增塑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其他添加料,使得本发明提供的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易降解,具有较强的耐环境性、耐水性、耐用性和抗菌性。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的制备方法,其通过分别将麻纤维和其他两种纤维经过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别得到第一纤维线和第二纤维线,并将第一纤维线和第二纤维线经过纺织工艺,使得几种天然纤维更好的结合,综合利用几种天然纤维的优点,以提高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的综合性能;将魔芋淀粉经过改性处理后与增韧剂混合并与纺织复合纤维材料通过热压方法结合,提高装物袋的物理机械强度,最终通过造粒、吹膜制得环保、耐用的装物袋。本发明选用的原料绿色、廉价易得,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原料和生产成本较低,能够在市场上大力推广。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30~40份的剑麻纤维、12~19份的圣麻纤维、10~17份的苎麻纤维、6~13份的竹纤维、4~9份的碳纤维、10~15份的香蕉纤维、9~14份的魔芋淀粉、15~18份的聚乙烯醇、9~12份的聚氯乙烯、3~9份的芳香颗粒、1~4份的负离子矿物质颗粒、7~12份的热塑性聚氨酯、9~14份的二氧化钛、9~14份的漆酶、10~15份的琼脂、5~10份的增塑剂、2~5份的表面活性剂、2~6份的植物提取液和0.1~0.3份的抗菌剂;

其中,所述植物提取液的植物原料包括重量比为1:1.2:1.4:1:1.5:1:1.1的茯苓、芦荟、黄芩、连翘、红景天、防风和板蓝根。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进一步由一种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的制备方法来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a、按重量份数计,取3~9份的芳香颗粒和1~4份的负离子矿物质颗粒混合后粉碎过80~100目筛网得混合粉末,将所述混合粉末均分为两等份;取30~40份的剑麻纤维、12~19份的圣麻纤维、10~17份的苎麻纤维和6~13份的竹纤维混合均匀得麻纤维,将所述麻纤维经过脱胶预处理,得第一混合纤维,将所述第一混合纤维加热熔融得第一熔体,向所述第一熔体中加入第一份混合粉末和1~3份的植物提取液,超声振荡处理15~20min后,向其中加入9~14份的二氧化钛和9~14份的漆酶混合均匀后得第一纤维原料;

b、取4~9份的碳纤维和10~15份的香蕉纤维混合后加热熔融得第二熔体,向所述第二熔体中加入第二份混合粉末和1~3份的植物提取液,超声振荡处理15~20min后,加热至70~80℃,然后向其中加入10~15份的琼脂,充分搅拌均匀得第二纤维原料;

c、将所述第一纤维原料置于110~130℃的烘箱中烘干,然后用分丝机加工成直径为0.005~0.015mm的第一纤维丝,用捻线机将所述第一纤维丝捻制成直径为0.09~0.12mm的第一纤维线;将所述第二纤维原料熔融并向其中加入0.1~0.3份的抗菌剂,混合均匀得纺丝原液,取所述纺丝原液经纺丝得第二纤维丝,用捻线机将所述第二纤维丝捻制成直径为0.09~0.12mm的第二纤维线;取所述第一纤维线和所述第二纤维线分别作为经线和纬线进行纺织成厚度为0.2~0.3mm的纤维布;

d、将9~14份的魔芋淀粉分散于所述魔芋淀粉的1~1.2倍重量的浓度为85%的乙醇中,然后升温至50~55℃并向其中加入所述魔芋淀粉2倍重量的氢氧化钠,搅拌20~30min后得反应混合液,向所述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所述魔芋淀粉1.2倍重量的氯乙酸,保持温度为50~55℃继续搅拌反应40~50min后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得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将所述第一滤渣置于130~160℃的烘箱中烘干,得改性的魔芋淀粉;

e、将所述改性的魔芋淀粉与15~18份的聚乙烯醇、9~12份的聚氯乙烯和7~12份的热塑性聚氨酯混合均匀,熔融得第三熔体,将所述第三熔体均匀涂覆于所述纤维布的外表面,室温下密封于袋体中平衡8~24h,然后经过热压成型得片状基体,将所述基体粉碎造粒得第一母粒,将所述第一母粒与5~10份的增塑剂和2~5份的表面活性剂混合,得第二母粒,将所述第二母粒经过吹膜工序得塑料膜,之后进行切膜制袋,得到所述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

优选的是,所述的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的制备方法,所述麻纤维的脱胶预处理具体为:取0.029~0.045份的硬脂酸铁和0.029~0.045份的漆酶溶于70~90份的乙醇中,得脱胶剂;将所述麻纤维放入密封的反应釜中,通入饱和蒸汽,加压至0.8~1.2mpa,在130~160℃温度下保持5~10min,然后迅速加压至1.5~2.4mpa,将温度升至150~220℃温度下保持2~5min后迅速打开泄料阀将物料通过喷管喷出,并趁热加入脱胶剂中浸泡3~5h,期间每隔30min超声处理一次,浸泡完成后过滤去除滤液,得脱胶预处理后的麻纤维。

优选的是,所述的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的制备方法,所述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

a、按上述重量比分别称取茯苓、芦荟、黄芩、连翘、红景天、防风和板蓝根,将上述茯苓、芦荟、黄芩和连翘分别切块、洗净,然后混合得第一块状混合物,将所述第一块状混合物置于120~130℃的蒸锅中蒸煮30~40min,取出蒸煮后的所述第一块状混合物捣碎后向其中加入所述第一块状混合物2倍重量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静置20~30min后过滤,得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向所述第二滤渣中加入所述第二滤渣1.5倍重量的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20~30min后过滤,得第三滤液和第三滤渣,向所述第三滤渣中加入所述第三滤渣1.5倍重量的丙酮,搅拌均匀后静置20~30min后过滤,得第四滤液和第四滤渣;

b、将上述红景天、防风和板蓝根洗净混合得第二块状混合物,将所述第二块状混合物干燥至含水量为15%,然后与所述第一滤渣、所述第二滤渣、所述第三滤渣和所述第四滤渣混合得第三块状混合物,向将所述第三块状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第三块状混合物2倍重量的水,加热至80~90℃熬煮1~2h,然后过滤得第五滤液和第五滤渣;

c、将所述第五滤液、所述第四滤液、所述第三滤液、所述第二滤液和所述第一滤液混合得混合滤液,将所述混合滤液浓缩干燥,即得所述植物提取液。

优选的是,所述的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的制备方法,所述芳香颗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1~3份的薄荷,1~3份的灵香草、2~4份的柠檬、1~3份的茉莉和3~6份的薰衣草。

优选的是,所述的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的制备方法,所述负离子矿物质颗粒为重量比1:1.5:0.8:0.5的电气石、麦饭石、能量石和镧系稀土复合盐类混合而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的制备方法,所述增塑剂为丙三醇、丙二醇、乙二醇、尿素或水性聚氨酯。

优选的是,所述的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的制备方法,所述抗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5~70份的薄荷脑、2~5份的纳米氧化锌、3~6份的纳米二氧化硅、1~4份的纳米甲壳素、2~5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3~6份的石蜡。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选用可降解的剑麻纤维、圣麻纤维、苎麻纤维、竹纤维、碳纤维和香蕉纤维几种天然的纤维作为主要原料,加入聚乙烯醇、聚氯乙烯和热塑性聚氨酯以增强塑料袋的物理机械强度,芳香颗粒和负离子矿物质颗粒的加入改善塑料袋的色泽和气味,二氧化钛与漆酶的组合使用保证塑料袋在自然状态下的快速降解,配以增塑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其他添加料,使得本发明提供的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易降解,具有较强的耐环境性、耐水性、耐用性和抗菌性;

2、本发明首先将主要原料天然纤维中的麻纤维经过脱胶预处理后,制备得到第一纤维线,将除麻纤维外的其他纤维原料经过纺丝工艺得到第二纤维线,随后将第一纤维线和第二纤维线分别作为经线和纬线进行纺织得到复合纤维布;将经过改性处理后的魔芋淀粉与易降解的化学增韧剂混合制得第三熔体,通过将第三熔体涂覆于纤维布的外表面,从而将化学增韧剂与纤维主要原料很好的结合,制得质量好、耐磨的基材,随后将制得基材与常规添加剂混合,经过吹膜、切膜工序最终制得环保的、耐用的剑麻装物袋;

3、麻纤维是多年生叶纤维作物,具有强力高、耐磨、耐腐蚀、吸湿放湿快、伸长率低等特点,但是麻纤维中还有大量的胶质杂质,必须通过脱胶的初步加工,麻纤维脱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麻纤维作为装物袋主要原料的各种性能;本发明首先通过气爆工序将麻纤维中的纤维性、半纤维性、木质素和果胶等物质分离,然后通过加入漆酶和硬脂酸铁协同作用将果胶和木质素去除,从而达到脱胶、分解木质素的目的,最终制得坚韧耐磨、质地刚柔、富有弹性、耐腐蚀、无毒、无污染、环保的纤维原料,提升本发明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的各种性能。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一种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30份的剑麻纤维、12份的圣麻纤维、10份的苎麻纤维、6份的竹纤维、4份的碳纤维、10份的香蕉纤维、9份的魔芋淀粉、15份的聚乙烯醇、9份的聚氯乙烯、3份的芳香颗粒、1份的负离子矿物质颗粒、7份的热塑性聚氨酯、9份的二氧化钛、9份的漆酶、10份的琼脂、5份的增塑剂、2份的表面活性剂、2份的植物提取液和0.1份的抗菌剂;

其中,所述负离子矿物质颗粒为重量比1:1.5:0.8:0.5的电气石、麦饭石、能量石和镧系稀土复合盐类混合而成;

所述增塑剂为丙三醇、丙二醇、乙二醇、尿素或水性聚氨酯;

所述抗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5份的薄荷脑、2份的纳米氧化锌、3份的纳米二氧化硅、1份的纳米甲壳素、2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3份的石蜡;

所述植物提取液的植物原料包括重量比为1:1.2:1.4:1:1.5:1:1.1的茯苓、芦荟、黄芩、连翘、红景天、防风和板蓝根;所述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

a、按上述重量比分别称取茯苓、芦荟、黄芩、连翘、红景天、防风和板蓝根,将上述茯苓、芦荟、黄芩和连翘分别切块、洗净,然后混合得第一块状混合物,将所述第一块状混合物置于120℃的蒸锅中蒸煮30min,取出蒸煮后的所述第一块状混合物捣碎后向其中加入所述第一块状混合物2倍重量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静置20min后过滤,得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向所述第二滤渣中加入所述第二滤渣1.5倍重量的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20min后过滤,得第三滤液和第三滤渣,向所述第三滤渣中加入所述第三滤渣1.5倍重量的丙酮,搅拌均匀后静置20min后过滤,得第四滤液和第四滤渣;

b、将上述红景天、防风和板蓝根洗净混合得第二块状混合物,将所述第二块状混合物干燥至含水量为15%,然后与所述第一滤渣、所述第二滤渣、所述第三滤渣和所述第四滤渣混合得第三块状混合物,向将所述第三块状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第三块状混合物2倍重量的水,加热至80℃熬煮1h,然后过滤得第五滤液和第五滤渣;

c、将所述第五滤液、所述第四滤液、所述第三滤液、所述第二滤液和所述第一滤液混合得混合滤液,将所述混合滤液浓缩干燥,即得所述植物提取液。

一种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按重量份数计,取3份的芳香颗粒和1份的负离子矿物质颗粒混合后粉碎过80目筛网得混合粉末,将所述混合粉末均分为两等份;取30份的剑麻纤维、12份的圣麻纤维、10份的苎麻纤维和6份的竹纤维混合均匀得麻纤维,将所述麻纤维经过脱胶预处理,得第一混合纤维,将所述第一混合纤维加热熔融得第一熔体,向所述第一熔体中加入第一份混合粉末和1份的植物提取液,超声振荡处理15min后,向其中加入9份的二氧化钛和9份的漆酶混合均匀后得第一纤维原料;

其中,所述麻纤维的脱胶预处理具体为:取0.029份的硬脂酸铁和0.029份的漆酶溶于70份的乙醇中,得脱胶剂;将所述麻纤维放入密封的反应釜中,通入饱和蒸汽,加压至0.8mpa,在130℃温度下保持5min,然后迅速加压至1.5mpa,将温度升至150℃温度下保持2min后迅速打开泄料阀将物料通过喷管喷出,并趁热加入脱胶剂中浸泡3h,期间每隔30min超声处理一次,浸泡完成后过滤去除滤液,得脱胶预处理后的麻纤维;

b、取4份的碳纤维和10份的香蕉纤维混合后加热熔融得第二熔体,向所述第二熔体中加入第二份混合粉末和1份的植物提取液,超声振荡处理15min后,加热至70℃,然后向其中加入10份的琼脂,充分搅拌均匀得第二纤维原料;

c、将所述第一纤维原料置于110℃的烘箱中烘干,然后用分丝机加工成直径为0.005mm的第一纤维丝,用捻线机将所述第一纤维丝捻制成直径为0.09mm的第一纤维线;将所述第二纤维原料熔融并向其中加入0.1份的抗菌剂,混合均匀得纺丝原液,取所述纺丝原液经纺丝得第二纤维丝,用捻线机将所述第二纤维丝捻制成直径为0.09mm的第二纤维线;取所述第一纤维线和所述第二纤维线分别作为经线和纬线进行纺织成厚度为0.2mm的纤维布;

d、将9份的魔芋淀粉分散于所述魔芋淀粉的1倍重量的浓度为85%的乙醇中,然后升温至50℃并向其中加入所述魔芋淀粉2倍重量的氢氧化钠,搅拌20min后得反应混合液,向所述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所述魔芋淀粉1.2倍重量的氯乙酸,保持温度为50℃继续搅拌反应40min后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得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将所述第一滤渣置于130℃的烘箱中烘干,得改性的魔芋淀粉;

e、将所述改性的魔芋淀粉与15份的聚乙烯醇、9份的聚氯乙烯和7份的热塑性聚氨酯混合均匀,熔融得第三熔体,将所述第三熔体均匀涂覆于所述纤维布的外表面,室温下密封于袋体中平衡8h,然后经过热压成型得片状基体,将所述基体粉碎造粒得第一母粒,将所述第一母粒与5份的增塑剂和2份的表面活性剂混合,得第二母粒,将所述第二母粒经过吹膜工序得塑料膜,之后进行切膜制袋,得到所述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

<实施例2>

一种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40份的剑麻纤维、19份的圣麻纤维、17份的苎麻纤维、13份的竹纤维、9份的碳纤维、15份的香蕉纤维、14份的魔芋淀粉、18份的聚乙烯醇、12份的聚氯乙烯、9份的芳香颗粒、4份的负离子矿物质颗粒、12份的热塑性聚氨酯、14份的二氧化钛、14份的漆酶、15份的琼脂、10份的增塑剂、5份的表面活性剂、6份的植物提取液和0.3份的抗菌剂;

其中,所述负离子矿物质颗粒为重量比1:1.5:0.8:0.5的电气石、麦饭石、能量石和镧系稀土复合盐类混合而成;

所述抗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70份的薄荷脑、5份的纳米氧化锌、6份的纳米二氧化硅、4份的纳米甲壳素、5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6份的石蜡;

所述增塑剂为丙三醇、丙二醇、乙二醇、尿素或水性聚氨酯;

所述植物提取液的植物原料包括重量比为1:1.2:1.4:1:1.5:1:1.1的茯苓、芦荟、黄芩、连翘、红景天、防风和板蓝根;所述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

a、按上述重量比分别称取茯苓、芦荟、黄芩、连翘、红景天、防风和板蓝根,将上述茯苓、芦荟、黄芩和连翘分别切块、洗净,然后混合得第一块状混合物,将所述第一块状混合物置于130℃的蒸锅中蒸煮40min,取出蒸煮后的所述第一块状混合物捣碎后向其中加入所述第一块状混合物2倍重量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静置30min后过滤,得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向所述第二滤渣中加入所述第二滤渣1.5倍重量的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20~30min后过滤,得第三滤液和第三滤渣,向所述第三滤渣中加入所述第三滤渣1.5倍重量的丙酮,搅拌均匀后静置30min后过滤,得第四滤液和第四滤渣;

b、将上述红景天、防风和板蓝根洗净混合得第二块状混合物,将所述第二块状混合物干燥至含水量为15%,然后与所述第一滤渣、所述第二滤渣、所述第三滤渣和所述第四滤渣混合得第三块状混合物,向将所述第三块状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第三块状混合物2倍重量的水,加热至90℃熬煮2h,然后过滤得第五滤液和第五滤渣;

c、将所述第五滤液、所述第四滤液、所述第三滤液、所述第二滤液和所述第一滤液混合得混合滤液,将所述混合滤液浓缩干燥,即得所述植物提取液。

一种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按重量份数计,取9份的芳香颗粒和4份的负离子矿物质颗粒混合后粉碎过100目筛网得混合粉末,将所述混合粉末均分为两等份;取40份的剑麻纤维、19份的圣麻纤维、17份的苎麻纤维和13份的竹纤维混合均匀得麻纤维,将所述麻纤维经过脱胶预处理,得第一混合纤维,将所述第一混合纤维加热熔融得第一熔体,向所述第一熔体中加入第一份混合粉末和3份的植物提取液,超声振荡处理20min后,向其中加入14份的二氧化钛和14份的漆酶混合均匀后得第一纤维原料;

其中,所述麻纤维的脱胶预处理具体为:取0.045份的硬脂酸铁和0.045份的漆酶溶于90份的乙醇中,得脱胶剂;将所述麻纤维放入密封的反应釜中,通入饱和蒸汽,加压至1.2mpa,在160℃温度下保持10min,然后迅速加压至2.4mpa,将温度升至220℃温度下保持5min后迅速打开泄料阀将物料通过喷管喷出,并趁热加入脱胶剂中浸泡5h,期间每隔30min超声处理一次,浸泡完成后过滤去除滤液,得脱胶预处理后的麻纤维;

b、取9份的碳纤维和15份的香蕉纤维混合后加热熔融得第二熔体,向所述第二熔体中加入第二份混合粉末和3份的植物提取液,超声振荡处理20min后,加热至80℃,然后向其中加入15份的琼脂,充分搅拌均匀得第二纤维原料;

c、将所述第一纤维原料置于130℃的烘箱中烘干,然后用分丝机加工成直径为0.015mm的第一纤维丝,用捻线机将所述第一纤维丝捻制成直径为0.12mm的第一纤维线;将所述第二纤维原料熔融并向其中加入0.3份的抗菌剂,混合均匀得纺丝原液,取所述纺丝原液经纺丝得第二纤维丝,用捻线机将所述第二纤维丝捻制成直径为0.12mm的第二纤维线;取所述第一纤维线和所述第二纤维线分别作为经线和纬线进行纺织成厚度为0.3mm的纤维布;

d、将9~14份的魔芋淀粉分散于所述魔芋淀粉的1.2倍重量的浓度为85%的乙醇中,然后升温至55℃并向其中加入所述魔芋淀粉2倍重量的氢氧化钠,搅拌30min后得反应混合液,向所述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所述魔芋淀粉1.2倍重量的氯乙酸,保持温度为55℃继续搅拌反应50min后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得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将所述第一滤渣置于160℃的烘箱中烘干,得改性的魔芋淀粉;

e、将所述改性的魔芋淀粉与18份的聚乙烯醇、12份的聚氯乙烯和12份的热塑性聚氨酯混合均匀,熔融得第三熔体,将所述第三熔体均匀涂覆于所述纤维布的外表面,室温下密封于袋体中平衡24h,然后经过热压成型得片状基体,将所述基体粉碎造粒得第一母粒,将所述第一母粒与10份的增塑剂和5份的表面活性剂混合,得第二母粒,将所述第二母粒经过吹膜工序得塑料膜,之后进行切膜制袋,得到所述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

<实施例3>

一种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35份的剑麻纤维、16份的圣麻纤维、14份的苎麻纤维、10份的竹纤维、7份的碳纤维、13份的香蕉纤维、12份的魔芋淀粉、17份的聚乙烯醇、11份的聚氯乙烯、6份的芳香颗粒、3份的负离子矿物质颗粒、10份的热塑性聚氨酯、12份的二氧化钛、12份的漆酶、13份的琼脂、8份的增塑剂、4份的表面活性剂、4份的植物提取液和0.2份的抗菌剂;

其中,所述负离子矿物质颗粒为重量比1:1.5:0.8:0.5的电气石、麦饭石、能量石和镧系稀土复合盐类混合而成;

所述增塑剂为丙三醇、丙二醇、乙二醇、尿素或水性聚氨酯;

所述抗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63份的薄荷脑、4份的纳米氧化锌、5份的纳米二氧化硅、3份的纳米甲壳素、4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5份的石蜡;

所述植物提取液的植物原料包括重量比为1:1.2:1.4:1:1.5:1:1.1的茯苓、芦荟、黄芩、连翘、红景天、防风和板蓝根;所述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

a、按上述重量比分别称取茯苓、芦荟、黄芩、连翘、红景天、防风和板蓝根,将上述茯苓、芦荟、黄芩和连翘分别切块、洗净,然后混合得第一块状混合物,将所述第一块状混合物置于125℃的蒸锅中蒸煮35min,取出蒸煮后的所述第一块状混合物捣碎后向其中加入所述第一块状混合物2倍重量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静置25min后过滤,得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向所述第二滤渣中加入所述第二滤渣1.5倍重量的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25min后过滤,得第三滤液和第三滤渣,向所述第三滤渣中加入所述第三滤渣1.5倍重量的丙酮,搅拌均匀后静置25min后过滤,得第四滤液和第四滤渣;

b、将上述红景天、防风和板蓝根洗净混合得第二块状混合物,将所述第二块状混合物干燥至含水量为15%,然后与所述第一滤渣、所述第二滤渣、所述第三滤渣和所述第四滤渣混合得第三块状混合物,向将所述第三块状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第三块状混合物2倍重量的水,加热至85℃熬煮1.5h,然后过滤得第五滤液和第五滤渣;

c、将所述第五滤液、所述第四滤液、所述第三滤液、所述第二滤液和所述第一滤液混合得混合滤液,将所述混合滤液浓缩干燥,即得所述植物提取液。

一种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按重量份数计,取6份的芳香颗粒和3份的负离子矿物质颗粒混合后粉碎过90目筛网得混合粉末,将所述混合粉末均分为两等份;取35份的剑麻纤维、16份的圣麻纤维、14份的苎麻纤维和10份的竹纤维混合均匀得麻纤维,将所述麻纤维经过脱胶预处理,得第一混合纤维,将所述第一混合纤维加热熔融得第一熔体,向所述第一熔体中加入第一份混合粉末和2份的植物提取液,超声振荡处理18min后,向其中加入12份的二氧化钛和12份的漆酶混合均匀后得第一纤维原料;

其中,所述麻纤维的脱胶预处理具体为:取0.037份的硬脂酸铁和0.037份的漆酶溶于80份的乙醇中,得脱胶剂;将所述麻纤维放入密封的反应釜中,通入饱和蒸汽,加压至1.0mpa,在145℃温度下保持8min,然后迅速加压至2.0mpa,将温度升至185℃温度下保持3min后迅速打开泄料阀将物料通过喷管喷出,并趁热加入脱胶剂中浸泡4h,期间每隔30min超声处理一次,浸泡完成后过滤去除滤液,得脱胶预处理后的麻纤维;

b、取7份的碳纤维和13份的香蕉纤维混合后加热熔融得第二熔体,向所述第二熔体中加入第二份混合粉末和2份的植物提取液,超声振荡处理18min后,加热至75℃,然后向其中加入13份的琼脂,充分搅拌均匀得第二纤维原料;

c、将所述第一纤维原料置于120℃的烘箱中烘干,然后用分丝机加工成直径为0.010mm的第一纤维丝,用捻线机将所述第一纤维丝捻制成直径为0.11mm的第一纤维线;将所述第二纤维原料熔融并向其中加入0.2份的抗菌剂,混合均匀得纺丝原液,取所述纺丝原液经纺丝得第二纤维丝,用捻线机将所述第二纤维丝捻制成直径为0.11mm的第二纤维线;取所述第一纤维线和所述第二纤维线分别作为经线和纬线进行纺织成厚度为0.25mm的纤维布;

d、将12份的魔芋淀粉分散于所述魔芋淀粉的1.1倍重量的浓度为85%的乙醇中,然后升温至53℃并向其中加入所述魔芋淀粉2倍重量的氢氧化钠,搅拌25min后得反应混合液,向所述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所述魔芋淀粉1.2倍重量的氯乙酸,保持温度为53℃继续搅拌反应45min后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得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将所述第一滤渣置于145℃的烘箱中烘干,得改性的魔芋淀粉;

e、将所述改性的魔芋淀粉与17份的聚乙烯醇、11份的聚氯乙烯和10份的热塑性聚氨酯混合均匀,熔融得第三熔体,将所述第三熔体均匀涂覆于所述纤维布的外表面,室温下密封于袋体中平衡16h,然后经过热压成型得片状基体,将所述基体粉碎造粒得第一母粒,将所述第一母粒与8份的增塑剂和4份的表面活性剂混合,得第二母粒,将所述第二母粒经过吹膜工序得塑料膜,之后进行切膜制袋,得到所述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

<试验例>

选取市售的塑料制的装物袋作为对比例,对实施例3和对比例提供的两种装物袋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进行测试,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剑麻环保耐用装物袋和对比例提供的装物袋的,拉伸强度分别为240mpa和130mpa,冲击强度分别为180kj/m2和110kj/m2,耐磨性能分别为优和较差。由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得装物袋具有较强的力学性能,环保,耐用,能够在市场上大力推广。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