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25697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聚氯乙烯糊树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增强,卫生便捷成为生活习惯。如今,聚氯乙烯医用手套因其防护效果好,无过敏原和价格低廉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护理、食品加工和餐饮等行业。

目前,聚氯乙烯医用手套普遍采用聚氯乙烯糊树脂制备而成,但是现有的聚氯乙烯糊树脂在制备医用手套的过程中流动性差,不仅过滤困难,经常出现聚氯乙烯糊树脂粘附在筛网上的情况,而且在模具上粘附的薄厚不均,造成制得的聚氯乙烯手套破洞多,合格率低,无法达到医用手套标准。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医用手套的聚,以缓解现有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在制备医用手套的过程中流动性差,不仅过滤困难,经常出现聚氯乙烯糊树脂粘附在筛网上的情况,而且在模具上粘附的薄厚不均,造成制得的聚氯乙烯手套破洞多,合格率低,无法达到医用手套标准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主要由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制备而成:氯乙烯单体90-110份,无离子水90-110份,复合引发剂0.01-0.1份,乳化剂1-1.8份,分散稳定剂0.1-0.5份。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主要由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制备而成:氯乙烯单体95-105份,无离子水95-105份,复合引发剂0.04-0.06份,乳化剂1.3-1.6份,分散稳定剂0.2-0.4份。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主要由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制备而成:氯乙烯单体98-102份,无离子水98-102份,复合引发剂0.04-0.06份,乳化剂1.3-1.6份,分散稳定剂0.2-0.4份。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引发剂由至少一种偶氮类引发剂与至少一种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复合而成,其中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或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物类引发剂为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乙基酯、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氧基)乙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或过氧化双(3,5,5—三甲基乙酰)。

进一步的,所述乳化剂为至少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长链脂肪酸盐、长链烷基硫酸盐、芳香基磺酸盐、月桂醇硫酸钠、十六醇硫酸钠、十二醇硫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稳定剂为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方法,以缓解现有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在制备医用手套的过程中流动性差,不仅过滤困难,经常出现聚氯乙烯糊树脂粘附在筛网上的情况,而且在模具上粘附的薄厚不均,造成制得的聚氯乙烯手套破洞多,合格率低,无法达到医用手套标准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氯乙烯单体、无离子水、复合引发剂、乳化剂和分散稳定剂混合均匀,进行升温聚合;

(b)将未反应的氯乙烯单体进行回收后,将聚氯乙烯胶乳进行喷雾干燥和研磨包装,即制得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

进一步的,在步骤(b)中,氯乙烯单体的回收为先进行自压回收,再进行强制回收。

进一步的,在步骤(a)中,聚合的温度为40-50℃。

进一步的,在步骤(a)中,升温聚合在充氮的条件下进行。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通过氯乙烯单体、复合引发剂、乳化剂和分散稳定剂的协同配合,降低了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粒子的表面张力,提高了渗透性,从而使得所制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粒径均一,流动性好,在进行医用手套制备时,在模具上粘附的薄厚均匀一致,所制成的聚氯乙烯手套不仅无破洞出现,而且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达到医用手套的标准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制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粒径均一,流动性好,在通过浸渍法进行医用手套制备时,在模具上粘附的薄厚均匀一致,所制成的聚氯乙烯手套不仅无破洞出现,而且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达到了医用手套的标准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主要由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制备而成:氯乙烯单体90-110份,无离子水90-110份,复合引发剂0.01-0.1份,乳化剂1-1.8份,分散稳定剂0.1-0.5份。

在本发明中,氯乙烯单体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质量份数如为90.5、91、91.5、92、92.5、93、93.5、94、94.5、95、95.5、96、96.5、97、97.5、98、98.5、99、99.5、100、100.5、101、101.5、102、102.5、10.3、103.5、104、104.5、105、105.5、106、106.5、107、107.5、108、108.5、109或109.5。

无离子水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质量份数如为90.5、91、91.5、92、92.5、93、93.5、94、94.5、95、95.5、96、96.5、97、97.5、98、98.5、99、99.5、100、100.5、101、101.5、102、102.5、10.3、103.5、104、104.5、105、105.5、106、106.5、107、107.5、108、108.5、109或109.5。

复合引发剂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质量份数如为0.015、0.02、0.025、0.03、0.035、0.04、0.045、0.05、0.055、0.06、0.065、0.07、0.075、0.08、0.085、0.09或0.095。

乳化剂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质量份数如为1.05、1.1、1.15、1.2、1.25、1.3、1.35、1.4、1.45、1.5、1.55、1.6、1.65、1.7或1.75。

分散稳定剂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质量份数如为0.12、0.14、0.16、0.18、0.2、0.22、0.24、0.26、0.28、0.3、0.32、0.34、0.36、0.38、0.4、0.42、0.44、0.46或0.48。

目前国内生产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在进行增塑糊配置的过程中,过滤环节困难,过滤速度慢,且经常出现树脂粘附筛网的情况,严重时需要人工进行辅助清理。另外,通过浸渍法进行医用手套的制备时,聚氯乙烯糊树脂在模具上粘附的薄厚不均,造成制得的聚氯乙烯手套破洞多,合格率低,无法达到医用手套的标准。

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多次的试验和分析,现有市售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粒子之间的静电大,相邻的聚氯乙烯糊树脂极易静电吸引,而使得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粒径变大,流动性变差,出现粘附筛网和在模具上粘附的厚薄不均的技术问题,导致制成的聚氯乙烯手套无法满足医用手套的标准,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通过氯乙烯单体、复合引发剂、乳化剂和分散稳定剂的协同配合,降低了制得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粒子的表面张力,提高了渗透性,从而使得制成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粒径均一,流动性好,在通过浸渍法进行医用手套制备时,过筛快,过筛时间不超过35秒,在模具上粘附的薄厚均匀一致,所制成的聚氯乙烯手套不仅无破洞出现,而且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达到医用手套的标准要求。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复合引发剂由至少一种偶氮类引发剂与至少一种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复合而成,其中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或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物类引发剂为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乙基酯、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氧基)乙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或过氧化双(3,5,5-三甲基乙酰)。

通过采用偶氮类引发剂和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复合而成的复合引发剂,能够有效提高氯乙烯单体的引发速度,加快聚合进程,缩短聚合周期。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复合引发剂既可以由一种偶氮类引发剂与一种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复合而成,也可以由一种偶氮类引发剂与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复合而成,还可以由两种偶氮类引发剂与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复合而成。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乳化剂为至少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长链脂肪酸盐、长链烷基硫酸盐、芳香基磺酸盐、月桂醇硫酸钠、十六醇硫酸钠、十二醇硫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通过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使得氯乙烯单体分散的更均匀,更稳定,使得聚合反应生成的热量更易扩散,聚合反应更稳定更易控制,所生成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的分子量分布更窄,粒径更均匀。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分散稳定剂为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

通过采用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作为分散稳定剂与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剂相互协同,使得所制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粒子的表面张力降低,渗透性提高,从而使得制得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粒径均一,流动性好,过筛快,在模具上粘附均匀,从而使得所制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满足医用手套的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氯乙烯单体、无离子水、复合引发剂、乳化剂和分散稳定剂混合均匀,进行升温聚合;

(b)将未反应的氯乙烯单体进行回收后,将聚氯乙烯胶乳进行喷雾干燥和研磨包装,即制得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制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粒径均一,流动性好,在通过浸渍法进行医用手套制备时,过筛快,过筛时间不超过35秒,在模具上粘附的薄厚均匀一致,所制成的聚氯乙烯手套不仅无破洞出现,而且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达到医用手套的标准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方法采用微悬浮法制备而成。

在步骤(a)中,将氯乙烯单体、无离子水、复合引发剂、乳化剂和分散稳定剂在强力搅拌下混合均匀,使得氯乙烯单体分散成无数的小液珠悬浮于水中,在复合引发剂的作用下引发进行聚合反应,乳化剂和分散稳定剂协同配合,使得氯乙烯单体液珠稳定分散,从而使得生成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粒子表面张力小,渗透性高,流动性能好。

在步骤(b)中,将未进行聚合反应的氯乙烯单体进行回收,以减少能源浪费,保证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稳定性。将回收过氯乙烯单体的聚氯乙烯胶乳进行喷雾干燥和研磨包装,以便于进行贮存。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b)中,氯乙烯单体的回收为先进行自压回收,再进行强制回收。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是在聚合釜中进行升温聚合的,当聚合釜中的压力下降后,聚合反应结束,聚合釜中还有约10%的氯乙烯单体,这就需要进行回收利用。由于聚合釜中压力很大,开始可以先进行自压回收,随着自压回收的进行,聚合釜中的压力不断减小,氯乙烯单体的回收速度也越来越慢,为了提高回收效率,可进行强制回收,直至聚合釜中的氯乙烯单体被回收完毕。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a)中,聚合的温度为40-50℃。

在进行升温聚合时,若聚合的温度过高,尽管能够加快聚合的速度,但是极易出现爆聚现象,导致所生成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的分子量过大,分布过宽,无法满足使用需要,若温度过低,则聚合的反应速度过慢,导致生产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周期过长,生成效率过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经多次试验证明,在升温聚合时保持温度在40-50℃,所制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的分子量分布窄,粒径均一,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a)中,升温聚合是在充氮的条件下进行。

通过在充氮条件下进行氯乙烯单体的升温聚合,避免氯乙烯单体在聚合的过程中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影响聚合反应的进行。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由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制备而成:氯乙烯单体90份,无离子水90份,复合引发剂0.01份,乳化剂1.8份,分散稳定剂0.1份,其中复合引发剂由偶氮二异丁腈与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复合而成,且两者的质量比为1:1;乳化剂为月桂醇硫酸钠;分散稳定剂为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由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制备而成:氯乙烯单体110份,无离子水110份,复合引发剂0.1份,乳化剂1份,分散稳定剂0.5份,其中复合引发剂由偶氮二异庚腈与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复合而成,且两者的质量比为1:1;乳化剂为十八烷基脂肪酸钠;分散稳定剂为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由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制备而成:氯乙烯单体95份,无离子水105份,复合引发剂0.04份,乳化剂1.5份,分散稳定剂0.3份,其中复合引发剂由偶氮二异丁腈与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乙基酯复合而成,且两者的质量比为1:1;乳化剂为十六烷基硫酸钾;分散稳定剂为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由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制备而成:氯乙烯单体92份,无离子水102份,复合引发剂0.06份,乳化剂1.6份,分散稳定剂0.2份,其中复合引发剂由偶氮二异庚腈与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复合而成,且两者的质量比为1:1;乳化剂为十二醇硫酸钠;分散稳定剂为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由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制备而成:氯乙烯单体100份,无离子水100份,复合引发剂0.04份,乳化剂1.5份,分散稳定剂0.2份,其中,复合引发剂由偶氮二异丁腈与过氧化双(3,5,5-三甲基乙酰)复合而成,两者的质量比为1:1,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散稳定剂为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

上述实施例1-5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将氯乙烯单体、无离子水、复合引发剂、乳化剂和分散稳定剂混合均匀后通过均化泵进行匀化,然后加入聚合釜中,进行充氮,在充氮结束后,升温至45℃,进行升温聚合,当聚合釜中的压力下降后,聚合反应结束;

(b)将聚合釜中的氯乙烯单体进行釜内回收,先进行自压回收,再进行强制回收,氯乙烯单体回收结束后,将聚氯乙烯胶乳排至乳胶贮槽,再进行喷雾干燥和研磨包装,即制得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

为了验证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的性能,特进行了如下对比例。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由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制备而成:氯乙烯单体80份,无离子水120份,复合引发剂0.15份,乳化剂0.5份,分散稳定剂0.8份,其中,复合引发剂、乳化剂和分散稳定剂均与对比例5所采用的复合引发剂、乳化剂和分散稳定剂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由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制备而成:氯乙烯单体120份,无离子水80份,复合引发剂0.005份,乳化剂2份,分散稳定剂0.05份,其中,复合引发剂、乳化剂和分散稳定剂均与对比例5所采用的复合引发剂、乳化剂和分散稳定剂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未添加分散稳定剂。

对比例1-3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在此不再赘述。

将上述实施例1-5和对比例1-3所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进行粒径、聚合度和糊粘度的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性能数据表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5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粒子的粒径在1.4-1.6μm,平均聚合度为1720-1760,糊粘度也更稳定,保持在2150-2450之间,反观对比例1-3,对比例1所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粒径偏小,平均聚合度偏小,糊粘度的稳定性差;对比例2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粒径过大,平均聚合度偏小,糊粘度的稳定性差;对比例3所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粒径偏大,平均聚合度偏小,糊粘度的稳定性差。

这说明实施例1-5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通过氯乙烯单体、复合引发剂、乳化剂和分散稳定剂协同配合,使得所制得的糊树脂不仅粒径和聚合度适中,而且稳定性好。

将上述实施例1-5提供的1-5和对比例1-3所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通过浸渍法制备医用手套,所制得的医用手套的性能如下表所示:

表2聚氯乙烯医用手套性能数据表

从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1-5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制成的医用手套,薄厚均匀,无破洞,拉伸强度大,能够满足医用手套的要求,而对比例1-3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制成的医用手套,厚薄不均,拉伸强度小,无法满足医用手套的要求。

这说明实施例1-5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通过氯乙烯单体、复合引发剂、乳化剂和分散稳定剂协同配合,使得所制得的糊树脂粒径均一,流动性好,制成的医用手套薄厚均匀、无破洞,拉伸强度大,能够满足医用手套的要求。

另外,实施例1-5提供的制备医用手套的聚氯乙烯糊树脂通过浸渍法制备医用手套的过程中,不仅过筛快,过筛时间不超过35秒,而且在模具上粘附的厚薄均匀,使得所制成的聚氯乙烯手套厚薄均匀,无破洞,能够满足医用手套的标准要求;而实施例1-3的过筛时间均超过50秒,出现粘附筛网的情况,且在模具上粘附的厚薄不均,导致所制成的聚氯乙烯手套无法达到医用手套标准要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