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08830发布日期:2018-12-08 07:28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生物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为培养法,国标沿用,虽然此种方法可靠准确,但由于要先增菌后血清学鉴定或者其他生化方法鉴定,往往需要三天时间甚至更长时间,在一些易变质的食品或者出关的食品上,并没有那么长的时间来等待检测,快速便捷检测微生物方法的开发丞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生物检测方法,在实现精确检测的前提下,充分满足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抗体标记磁珠微球,将所需检测的标靶微生物抗体与磁珠微球结合,形成复合体;

2),配置特异微生物识别靶标,该微生物识别靶标能与靶标微生物结合,形成带有外源核酸的复合物,将步骤1)产物与其偶联,形成微生物-抗体-磁珠复合体;

3),将标靶微生物与步骤2)所得的复合体混合,使标靶微生物的特定核酸序列与复合体吸附,吸附完成后分离出吸附特定核酸序列的复合体;

4),采用磁性分离的方法,将步骤3)所得的复合体中特定核酸序列分离;

5),扩增步骤4)所得的特定核酸序列,而后检测,得到标靶微生物的检测结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靶标微生物可以是细菌、病毒、病原体、细胞或蛋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磁珠微球直径为20-25n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抗体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偶联采用edc和/或nhs方法进行偶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分离出吸附特定核酸序列的复合体采用超滤管纯化的方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6)中,采用pcr或sda法进行扩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6)中,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或核酸胶体金检测卡对扩增后的核酸序列检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抗体只能与活的微生物结合,扩增外源核酸序列,既避免了死菌造成的假阳性,又免去了提基因组的繁琐步骤,和这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污染;同时,一个微生物上可以有多个抗体结合位点,也就是可以结合多个核酸,将信号放大,可以实现单个菌检测;本发明富集微生物后一小时内能报告结果,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抗体标记磁珠微球,将所需检测的标靶微生物抗体与磁珠微球结合,形成复合体;

2),配置特异微生物识别靶标,该微生物识别靶标能与靶标微生物结合,形成带有外源核酸的复合物,将步骤1)产物与其偶联,形成微生物-抗体-磁珠复合体;

3),将标靶微生物与步骤2)所得的复合体混合,使标靶微生物的特定核酸序列与复合体吸附,吸附完成后分离出吸附特定核酸序列的复合体;

4),采用磁性分离的方法,将步骤3)所得的复合体中特定核酸序列分离;

5),扩增步骤4)所得的特定核酸序列,而后检测,得到标靶微生物的检测结果。

所述微生物识别靶标可以为cloningvectorpal004(ubi-nos)dll,上述靶标为现有已知核酸,可以在市面上购买获得;也可以为sulfo-nhs-lc-biotin,该物质同样可以由市面购买获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靶标微生物可以是细菌、病毒、病原体、细胞或蛋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磁珠微球直径为20-25n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抗体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偶联采用edc和/或nhs方法进行偶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分离出吸附特定核酸序列的复合体采用超滤管纯化的方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6)中,采用pcr或sda法进行扩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6)中,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或核酸胶体金检测卡对扩增后的核酸序列检测。

以检测沙门菌为例:

1、配置biotin与anti-salmonella抗体:

首先,将300μl的anti-salmonella抗体中加入适量的10mmsulfo-nhs-lc-biotin,放置冰上反应2小时;反应后的液体转入2.5ml超滤离心管中,枪头不能触碰到超滤膜,12000rpm,4℃离心20min,弃去收集管中液体;加入500μlpbs于超滤管中,再次用1000rpm离心,重复4步骤2至3次;用枪头小心混匀超滤管中蛋白液后吸出,储存在-20℃条件下。

2、构建抗体标记磁珠微球

按照5:1的浓度比例将抗体和磁珠微球混合20分钟,中间间隔几分钟上下颠倒晃动离心管使之充分结合;反应完时间后,将离心管靠近磁架,吸去上清液,加入原体积的pbs溶液重悬;重复此步骤3次,以洗去游离的抗体分子;最终用等体积的pbs重悬,放4℃保存。

3、将抗体标记磁珠微球与特异识别靶标微生物结合

首先将1od的特异识别靶标微生物离心30s,加入100μlmes缓冲液溶解;分别称取0.5mgedc、0.5mgnhs加入mes溶液中,混匀,避光室温反应3小时;加入10μl,浓度为3m的naac溶液混匀;加入100μl异丙醇,混匀,-20℃过夜反应;在4℃下,12000rpm离心15min,弃去上清;加入500μl预冷的80%乙醇,在4℃,12000rpm离心8min,去上清后避光晾干;加入体积为30μl的0.5mg/ml抗体标记磁珠微球,避光反应2小时;用预冷的pbs在4℃透析,每隔3个小时换一次液,换液3-5次;得到微生物-抗体-磁珠复合体。

检测过程:

用lb培养基在37℃培养沙门菌,收集,离心然后梯度稀释加入到无菌水中,形成10cfu/ml,50cfu/ml,100cfu/ml,500cfu/ml,1000cfu/ml。各加入磁珠,颠倒混匀10min;加入微生物-抗体-磁珠复合体10μl,混匀反应20min;用含0.05%tweenpbs重悬,重复此步骤6次,重悬终体积10μl,完成磁性分离;对分离产物采用pcr或sda法进行扩增;最后对扩增后的产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或核酸胶体金检测卡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本发明的核心是利用配置特异识别靶标微生物,形成微生物-抗体-磁珠复合体来吸附标靶微生物的特定核酸序列,而后对其脱附、扩增、检测,从而实现快速检测微生物的目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任何利用上述机理的改变或变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抗体标记磁珠微球,将所需检测的标靶微生物抗体与磁珠微球结合,形成复合体;制备特异识别靶标微生物,该微生物能与靶标微生物结合,形成带有外源核酸的复合物,该外源引进的核酸序列与细菌基因组序列无相关;而后偶联,形成微生物‑抗体‑磁珠复合体;通过上述复合体吸附标靶微生物的特定核酸序列,而后对其脱附、扩增、检测,得到微生物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快速、精确地完成各种细菌、病毒、病原体、细胞或蛋白等大分子微生物的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梅婷;曾令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中科志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06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