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993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微生物监测操作中,需要进行相关微生物培养实验,有时需要将不同种微生物在相同种类同浓度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对比不同微生物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然后筛选相关的最优参数或获得一些相应的参考数据。目前,大都是根据需要将相同液体培养基分装入不同的培养槽中,向不同的培养槽中接种微生物,然后将不同的培养槽置于同一培养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或得到相应的参数或参考数据。但是,由于每种微生物需要单独的培养槽,使得培养槽的数量较多,提高了使用成本,占用空间较大,而且人工操作时也会引起不同培养槽中的营养环境不同,造成培养条件的差异,使实验效果误差较大。

因此,设计一种节约空间,能确保微生物培养环境相同,且便于观察比较的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培养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培养装置在进行微生物培养比较实验时占用空间大且不能保证培养环境相同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节约空间,确保微生物培养环境相同,且便于观察比较的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培养装置,包括:

微生物培养槽,其为具有内部空腔的透明长方体槽,所述微生物培养槽顶部设有封闭式透明盖板,所述微生物培养槽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微生物培养室及营养供给室;

支撑板,其设置在所述微生物培养室以及所述营养供给室之间,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微生物培养槽的底面平行,所述支撑板上均匀设置多个通孔;

多个分隔挡板,其竖直设置在所述微生物培养室中,将所述微生物培养室分隔成多个微生物培养腔,所述分隔挡板的边缘与所述微生物培养槽的侧壁、盖板及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均为密封连接;

超滤膜,其平铺设置在每个所述微生物培养腔底部的支撑板上。

优选的是,所述营养供给室在一侧面设有营养液入口,并在与其相对的侧面靠近底部设有营养液出口。

优选的是,营养液入口与营养液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循环泵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循环泵通过管道与营养液箱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营养供给室在所述营养液入口的下方设有氧气供给口。

优选的是,所述微生物培养室对应的盖板上设有排气孔。

优选的是,所述排气孔内部设有超滤膜。

优选的是,所述微生物培养室对应的盖板上设有接种口。

优选的是,所述接种口上设有密封塞。

优选的是,所述微生物培养腔对应的盖板上设有亮度可调节的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培养装置,分为多个微生物培养腔,且其下方设有营养供给室,能够节约空间,确保微生物培养环境相同,且便于观察比较,克服了现有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培养装置在进行微生物培养比较实验时占用空间大且不能保证培养环境相同的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培养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培养装置。所述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培养装置包括微生物培养槽100,其为具有内部空腔的透明长方体槽,所述微生物培养槽顶部设有封闭式透明盖板110,所述微生物培养槽100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微生物培养室及营养供给室130。支撑板140,其设置在所述微生物培养室以及所述营养供给室130之间,所述支撑板140与所述微生物培养槽100的底面平行,所述支撑板上均匀设置多个通孔。多个分隔挡板120,其竖直设置在所述微生物培养室中,所述分隔挡板120与所述微生物培养槽100的端面平行,所述分隔挡板120将所述微生物培养室分隔成多个微生物培养腔121,每个所述微生物培养腔121的尺寸相同。所述分隔挡板120的边缘与所述微生物培养槽的侧壁、盖板110及与所述支撑板140之间均为密封连接;超滤膜150,其平铺设置在每个所述微生物培养腔121底部的支撑板140上,所述超滤膜150与所述支撑板140紧密贴合。超滤膜150为疏水性膜,其孔径大小仅能允许各种溶解性化化学物质及气体自由通过,而微生物及细菌无法通过。

所述营养供给室130在一侧面设有营养液入口131,并在与其相对的侧面靠近底部设有营养液出口132。营养液入口131与营养液出口132分别通过管道210及管道220连通循环泵200。所述循环泵200通过管道310及管道320与营养液箱300连通。其中,所述管道310为新鲜营养液输送管道,用于向所述循环泵200输送新的营养液,管道320为营养液回流管道,用于将营养液供给室130中排出的营养液回流至营养液箱300进行营养物质的补充。所述管道210、管道220、管道310及管道320上均设有阀门。

营养供给室130在所述营养液入口131的下方设有氧气供给口133,用于向所述营养液中充氧,并提供给微生物培养腔121中的微生物。

每个微生物培养腔121对应的盖板110上分别设有排气孔111,用于排出微生物呼吸作用释放出的废气,并保持微生物培养腔121内的气压平衡。所述排气孔110内部设有超滤膜,以防止空气中的细菌从排气孔111进入微生物培养腔121中。每个微生物培养腔120对应的盖板上110设有接种口112,接种口112也可用于将营养液注入微生物培养腔121中。所述接种口112上设有密封塞,接种后将密封塞塞紧,防止细菌进入。此外,每个微生物培养腔121对应的盖板110上还设有亮度可调节的光源113,用于在光线不足的条件下,满足微生物生长对光照的需求。

实施以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培养装置的工作流程为例,作进一步说明:

将配置好的营养液分别从每个微生物培养腔121的上方的接种口112注入,并确保注入每个微生物培养腔121的营养液量相同。之后,通过接种口122进行微生物接种。之后,调整每个微生物培养腔121中的光源113至合适亮度。循环泵200通过管道将营养液箱300中的新鲜营养液输送至营养供给室130。供养装置通过氧气供给口133向营养供给室130中输送氧气。随着微生物培养腔121中微生物生长对营养物质及氧气的消耗,营养供给室130中的氧及营养物质通过超滤膜150进入微生物培养腔121中的营养液中,供给微生物。使得营养供给室130中营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变少,此部分营养液经营养液出口132被循环泵送回营养液箱中,添加营养物质后循环使用。同时,微生物培养腔中的废气经盖板110上的排气孔111排出。此外,可根据环境状况,随时调节光源113的亮度,以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培养装置,分为多个微生物培养腔,且其下方设有营养供给室,能够节约空间,确保微生物培养环境相同,且便于观察比较,克服了现有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培养装置在进行微生物培养比较实验时占用空间大且不能保证培养环境相同的技术缺陷。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