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酶菌复合体系转化根皮苷制备根皮素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2379发布日期:2019-01-05 08:50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根皮素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酶菌复合体系转化根皮苷制备根皮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根皮素是根皮苷的脱糖基产物,存在于蔬菜,苹果、梨等水果中,是著名的天然二氢查尔酮之一,具有抗氧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抗癌、抗炎、抗菌和雌激素作用等多种生物活性。在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等方面应用广泛。然而,根皮素在植物中的含量较低,直接从植物中萃取,不仅产率极低,而且原材料耗费大,生产过程中很多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如黄色素/绿原酸等)被浪费。而根皮苷易于从苹果、海棠等植物中大量获取,其得率是根皮素的5-10倍,因此,利用根皮苷制备根皮素是一条经济可行的途径。

目前,利用根皮苷制备根皮素的方法主要是酸水解法(例如cn108358769a)和化学催化法(例如cn103351291a),但缺点是副产物多,产物纯度低,催化剂价格昂贵,催化条件难把控,不利于产物根皮素的活性保持,不利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对环境不友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酶菌复合体系转化根皮苷制备根皮素的方法,该方法针对β-葡萄糖苷酶能够水解结合于末端非还原性的β-d-葡萄糖键,同时释放出β-d-葡萄糖和相应的配基的原理,利用菌液中含有β-葡萄糖苷酶在内的丰富酶系以及促进β-葡萄糖苷酶催化作用的fe3+、mn2+活性因子,与外加的β-葡萄糖苷酶协同作用产生的多酶复合体结构,专一性地作用于根皮苷的β-d-葡萄糖苷键,从而将根皮苷脱糖基获得根皮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酶菌复合体系转化根皮苷制备根皮素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发酵培养液的制备:将根皮苷10~20g添加于灭菌后的1l马铃薯液体培养基,制得发酵培养基;

s2将活化后的菌株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同时添加β-葡萄糖苷酶,并调节ph至5.5~7.0,通入氧气并搅拌,于37~41℃条件下反应16~20h,使根皮苷与β-葡萄糖苷酶和菌体充分反应,得菌体转化液;其中,β-葡萄糖苷酶的添加量为2000~4000u/g根皮苷,活化菌株的菌悬液浓度在104~106cfu/ml,接种量为10~20ml;

s3将步骤s2中的菌体转化液进行细胞破碎,释放菌株胞内酶与胞内产物。重新置于37~41℃条件下继续反应2~3h,让根皮苷与释放的胞内酶继续反应,加热至100℃灭菌灭酶活终止反应10min,得到产物转化液;

s4将产物转化液中加入0.5~1倍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取上清液浓缩后干燥,得到根皮素粗品;

s5将步骤s4)得到的根皮素粗品溶于甲醇再离心,取上清液浓缩,纯化得到根皮素。

进一步,步骤s2中所述菌株为所有能产β-葡萄糖苷酶的酵母菌属、曲霉属或木霉属中的一种。

进一步,步骤s3中所述细胞破碎是高速匀浆破碎或超声破碎中的一种。

进一步,步骤s3中所述细胞破碎,破碎的温度为0~4℃。

进一步,步骤s4中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或乙酸丁酯中的一种。

进一步,步骤s4中所述萃取重复3~4次,浓缩的温度为40~60℃,萃取总时间为10~20min。

进一步,步骤s5中所述根皮苷粗品溶于甲醇再离心,重复2~4次,浓缩的温度为40~60℃,纯化总时间为10~20min。

进一步,步骤s1中根皮苷的添加量为16g/l;步骤2)中β-葡萄糖苷酶的添加量为2000u/g根皮苷,ph为6,反应温度37℃,发酵时间18h。

进一步,步骤s3中继续反应时间为2h。

本发明是利用酶、菌同时与反应物反应,相互协同促使根皮苷转化成根皮素的产率更高,相比较于单独酶解或单独的微生物转化等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效果更优。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对生产人员要求低,产品质量比天然提取根皮素更好、含量更高。用试剂和材料简单常见,适于工业推广,产物便于回收利用和环境友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实施例1

1.将酿酒酵母(市售)于200ml发酵培养基,28℃、150r/min条件下,活化48h。

2.发酵培养液的制备:将根皮苷10g添加于灭菌后的1l马铃薯液体培养基,制得发酵培养基。

3.将活化后的酿酒酵母菌株(菌悬液浓度在104cfu/ml),接种10ml到发酵培养基中,同时添加相对质量浓度为4000u/g根皮苷的β-葡萄糖苷酶,并调节ph至6.0,通入氧气并搅拌,溶氧量饱和度为20~40%,于37℃条件下反应18h,得菌体转化液。

4.将菌体转化液进行超声破碎,超声功率600w每超声5s间隔5s,超声破碎总时间1min,置于37℃条件下继续反应3h,加热至100℃终止反应10min,得到产物转化液。

5.将产物转化液中加入1倍体积的乙酸乙酯反复萃取3次,浓缩后干燥,浓缩温度40℃,得到根皮素粗品7.15g。

6.将根皮素粗品溶于甲醇再离心,重复3次,取上清液浓缩,浓缩温度40℃,纯化得到根皮素5.05g。

实施例2

1.将黑曲霉于200ml发酵培养基,28℃、150r/min条件下,活化48h。

2.发酵培养液的制备:将根皮苷20g添加于灭菌后的1l马铃薯液体培养基,制得发酵培养基。

3.将活化后的黑曲霉菌株(菌悬液浓度在106cfu/ml),接种10ml到发酵培养基中,同时添加相对质量浓度为3000u/g根皮苷的β-葡萄糖苷酶,并调节ph至5.5,通入氧气并搅拌,溶氧量饱和度为20~40%,于37℃条件下反应18h,得菌体转化液。

4.将菌体转化液进行超声破碎,超声功率600w每超声5s间隔5s,超声破碎总时间1min,,置于37℃条件下继续反应3h,加热至100℃终止反应10min,得到产物转化液。

5.将产物转化液中加入1倍体积的乙酸丁酯反复萃取3次,浓缩后干燥,浓缩温度40℃,得到根皮素粗品15.28g。

6.将根皮素粗品溶于甲醇再离心,重复3次,取上清液浓缩,浓缩温度40℃,纯化得到根皮素10.72g。

实施例3

1.将酿酒酵母和黑曲霉于200ml发酵培养基,28℃、150r/min条件下,活化48h。

2.发酵培养液的制备:将根皮苷10g添加于灭菌后的1l马铃薯液体培养基,制得发酵培养基。

3.将活化后的两种菌株(菌悬液浓度在105cfu/ml),都接种10ml到发酵培养基中,同时添加相对质量浓度为2000u/g根皮苷的β-葡萄糖苷酶,并调节ph至7.0,通入氧气并搅拌,溶氧量饱和度为20~40%,于40℃条件下反应20h,得菌体转化液。

4.将菌体转化液进行超声破碎,超声功率600w每超声10s间隔5s,超声破碎总时间1min,置于40℃条件下继续反应3h,加热至100℃终止反应10min,得到产物转化液。

5.将产物转化液中加入1倍体积的乙酸丁酯反复萃取3次,浓缩后干燥,浓缩温度40℃,得到根皮素粗品5.29g。

6.将根皮素粗品溶于甲醇再离心,重复3次,取上清液浓缩,浓缩温度40℃,纯化得到根皮素3.77g。

对比例1

1.将酿酒酵母于200ml发酵培养基,28℃、150r/min条件下,活化48h。

2.发酵培养液的制备:将根皮苷10g添加于灭菌后的1l马铃薯液体培养基,制得发酵培养基。

3.将活化后的菌株(菌悬液浓度在106cfu/ml),接种20ml到发酵培养基中,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调节ph至6.0,通入氧气并搅拌,溶氧量饱和度为20~40%,于37℃条件下反应18h,得菌体转化液。

4.将菌体转化液进行超声破碎1min后,置于37℃条件下继续反应3h,加热至100℃终止反应10min,得到产物转化液。

5.将产物转化液中加入1倍体积的乙酸乙酯反复萃取3次,浓缩后干燥,浓缩温度40℃,得到根皮素粗品4.18g。

6.将根皮素粗品溶于甲醇再离心,重复3次,取上清液浓缩,浓缩温度40℃,纯化得到根皮素3.21g。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没有额外添加β-葡萄糖苷酶,利用酵母菌单独发酵以及菌自身所产酶系降解根皮苷获得根皮素。

对比例2

1.将根皮苷10g添加于灭菌后的1l马铃薯液体培养基;同时添加相对质量浓度为4000u/g根皮苷的β-葡萄糖苷酶,并调节ph至6.0,通入氧气并搅拌,溶氧量饱和度为20~40%,于37℃条件下反应21h。

2.加热至100℃终止反应10min。

3.将产物转化液中加入1倍体积的乙酸乙酯反复萃取3次,浓缩后干燥,浓缩温度40℃,得到根皮素粗品1.62g。

4.将根皮素粗品溶于甲醇再离心,重复3次,取上清液浓缩,浓缩温度40℃,纯化得到根皮素0.98g。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没有酵母菌发酵,直接添加酶制剂降解根皮苷获得根皮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