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等温扩增与试纸条相结合的核酸检测反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6975发布日期:2018-12-14 22:38阅读:8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等温扩增与试纸条相结合的核酸检测反应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酸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等温扩增反应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等温扩增反应是作为核酸快速检测中最常用的实验技术,随着等温扩增技术的发展,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RPA(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其最大优点是可以实现现场快速检测。等温扩增反应管是反应实施中普遍使用的一个反应器皿,其结构与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反应管基本一致,主要由管体1和盖子2组成,如图1所示。

一般等温扩增技术扩增出的产物可通过电泳、荧光染料、试纸条等进行检测,结合图1,在检测之前需要打开盖子2,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交叉污染,影响判定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等温扩增与试纸条相结合的核酸检测反应管,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发生交叉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等温扩增与试纸条相结合的核酸检测反应管,包括外管和嵌套于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内管外侧壁与外管内侧壁之间具有容纳试纸条的区域,外管底部具有容纳反应液的区域,内管管口处设有管盖,在管盖内侧固定有刺针,按动管盖刺针可刺破内管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管口外边缘具有环绕管口的向外横向凸起,且所述向外横向凸起外径大于外管管口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管口外边缘具有环绕管口的向外横向凸起,且所述向外横向凸起外径大于外管管口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具有一段摩擦区,该摩擦区与外管内壁紧密贴合,并可对外管管壁产生静压力。或者,所述外管具有一段摩擦区,该摩擦区与内管外壁紧密贴合,并可对内管管壁产生静压力。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一定的摩擦力,使内外管在拿取时形成一个整体,方便操作。进一步地,所述的摩擦区紧邻内管管口。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外侧壁与外管内侧壁之间容纳试纸条的区域,其形状为长条形,与试纸条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底部容纳反应液的区域,其与所述的内管外侧壁与外管内侧壁之间容纳试纸条的区域相连通,且外管底部容纳反应液的区域与容纳试纸条的区域的对应区域低于容纳反应液区域的其他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内侧管壁具有凹槽,该凹槽形成所述容纳试纸条的区域;或,所述外管的内侧管壁具有一对竖直方向的条形凸起,该对条形凸起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试纸条的区域;或,所述外管的内侧管壁具有两列竖直方向的多个点状凸起,这两列点状凸起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试纸条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长条形,与试纸条的形状相匹配,凹槽底部直达外管底部,且凹槽底部是外管底部的最低处。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管还包括试纸条,所述试纸条位于内管外侧壁与外管内侧壁之间容纳试纸条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适用于核酸检测的等温扩增反应管,相比于现在普通反应管,可以有效避免开盖检测导致的交叉污染问题,且可以与试纸条检测相结合,从扩增到试纸条检测均在一管内进行,无需开盖,具有快速、简便、防止交叉污染等优点,非常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等温扩增反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等温扩增反应管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等温扩增反应管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等温扩增反应管一种实施方式的外管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等温扩增反应管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外管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等温扩增反应管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外管俯视图。

图中,1、反应管,2、盖子,3、外管,4、内管,5、管盖,6、试纸条容纳区,7、反应液容纳区,8、刺针,9、摩擦区,10、内管管口,11、反应液聚集区,12、凹槽,13、条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核酸检测的等温扩增反应管,包括外管3和嵌套于外管内的内管4,所述内管4外侧壁与外管3内侧壁之间具有容纳试纸条的区域(以下简称试纸条容纳区6),外管底部具有容纳反应液的区域(以下简称反应液容纳区7),内管管口处设有可打开的管盖5,在管盖5内侧固定有刺针8,按动管盖5刺针8可刺破内管4底部。所述管盖5的材料是具有弹性的塑料或者形变记忆金属或者合金,按动管盖5刺针8刺破内管管底后,管盖5带动刺针8复位,这样可在管底形成孔洞。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核酸检测的等温扩增反应管,包括外管3和嵌套于外管内的内管4,所述内管4外侧壁与外管3内侧壁之间具有试纸条容纳区6,外管底部具有反应液容纳区7,内管管口10处设有可打开的管盖5,在管盖5内侧固定有刺针8,按动管盖5刺针8可刺破内管4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管口10外边缘具有环绕管口10的向外横向凸起,且所述向外横向凸起外径大于外管3管口的内径。进一步地,所述向外横向凸起外径大于外管3管口的外径。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内管4管口10卡在外管3外面,这样在内外管嵌套时内管4不会整体落入外管3中,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4具有一段摩擦区9,该摩擦区9与外管3内壁紧密贴合,并可对外管3管壁产生静压力。或者,所述外管3具有一段摩擦区9,该摩擦区9与内管4外壁紧密贴合,并可对内管4管壁产生静压力。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内管4和外管3之间形成一定的摩擦力,使内外管在拿取时形成一个整体,方便操作。进一步地,所述的摩擦区9紧邻内管管口10。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外侧壁与外管内侧壁之间容纳试纸条的区域,其形状为长条形,与试纸条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液容纳区7,其与试纸条容纳区6相连通,且反应液容纳区7与试纸条容纳区6的对应区域低于容纳反应液区域的其他区域。这样当刺针8刺破内管4后,反应液集中流向所述的区域(以下简称反应液聚集区11)。图4是这种是实施方式的外管3俯视图。

实施例3

本例中适用于核酸检测的等温扩增反应管的结构与实施例2相类似,但在所述外管3的内侧管壁具有凹槽12,该凹槽12形成所述容纳试纸条的区域(图5),所述凹槽12为长条形,与试纸条的形状相匹配,凹槽12底部直达外管3底部,且凹槽底部是外管3底部的最低处,即达到反应液聚集区11。另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外管3的内侧管壁具有一对竖直方向的条形凸起13(图6),该对条形凸起13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试纸条的区域。再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外管3的内侧管壁具有两列竖直方向的多个点状凸起(图略),这两列点状凸起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试纸条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管还包括试纸条,所述试纸条位于试纸条容纳区6。

本实用新型的等温扩增反应管的使用方法是:以内管4作为扩增反应管,取出内管4加入反应试剂后,盖上管盖5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将检测试纸条放入外管3试纸条容纳区6中,试纸条的样品垫直达外管3底部的反应液聚集区11,将内管4嵌套进外管3中,按动管盖5刺针8刺破内管4底部,内管4内的反应液流入反应液聚集区11,并与试纸条样品垫相接触,从而实现不开盖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