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5514发布日期:2018-12-11 20:2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属于食品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将某种微生物加入动植物原料中制成各种美味的食品如酿酒、制酱油、发酵米面、生产味精等;乳酸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但食品中一些有害的微生物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引起传染病流行;所以,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是对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在国家标准中,对各类食品例如肉与肉的制品,乳与肉的制品,蛋与蛋的制品,冷饮,调味品,水产等必检测的项目有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等;检测项目和检测技术等的完善保证了我们日常的食品安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20515827.3公开了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盒盖、发酵瓶和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设置衬垫,衬垫上设有安装三组容器的容器孔以及放置吸管的凹槽;所述三组容器为菌落计数用的培养皿,乳糖蛋白胨发酵用的第一组试管以及致病菌增菌用的第二组试管;其集多种用途为一身的操作简单实用,清洁卫生和携带方便;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食品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检测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可避免因外界环境因素而影响检测结果,检测精度高;还可同时放置多种待检测的食品,且可根据待检测的食品的体积大小选择放置不同尺寸的试管,适应性更加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食品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及安装于盒体上的盒盖;所述盒体包括试管仓和培养仓;所述试管仓设置于培养仓上方;

所述试管仓内通过隔离板分离成多个试管室;每一所述试管室中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试管的试管槽;每一所述试管室其顶部均安装有抽拉式玻璃板,需要拿取或放置试管时,可通过拉动抽拉式玻璃板,打开相应的试管室,拿取或放置试管,提高密封性,避免因外界环境因素而影响检测结果;

所述培养仓由多个抽屉构成;所述抽屉内设置有两用于放置培养皿的空心导柱,且两空心导柱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空心导柱内侧壁安装有减震棉;

所述盒盖包括盖体,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于盖体中的消毒层、抽拉层和翻折层;所述消毒层内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组件;所述抽拉层其底面均匀分布有多个透光孔;所述翻折层其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用于卡设检测器械的弹性卡扣;所述盖体外侧安装有消毒开关;所述消毒开关与紫外线消毒组件电连接,可通过紫外线消毒组件对抽拉层和翻折层的检测器械进行消毒,降低因外界细菌感染而造成的检测错误率;所述盖体其背面安装有提把。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侧面安装有卡座;所述盒盖侧面设置有卡扣;盒体与盒盖安装时,所述盒盖盖设于盒体上,且卡扣扣于卡座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盒体底部还安装有调温器,若待检测的食品具有温度保存要求,可通过增加调温器,对盒体内的存放环境温度进行调节,提高检测准确性。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试管室内均安装有试管导向板;所述试管导向板上沿试管室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与试管槽正对设置的试管导向孔。

再进一步地,所述试管导向板其上表面及抽屉其内底面均铺设有吸水海绵,若在运输过程中试管或培养皿中的液体流出,可通过吸水海绵将其吸收,避免交叉污染,影响食品的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试管仓内设置有第一至第四试管室,所述第四试管室内的试管槽和试管导向孔其外径大于第一至第三试管室内的试管槽和试管导向孔其外径,且第一至第三试管室内的试管槽和试管导向孔其外径相同,可同时放置多种待检测的食品,且可根据待检测的食品的体积大小选择放置不同尺寸的试管,适应性更加广泛。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其内侧壁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翻折层的定位条及用于导向抽拉层滑动的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翻折层其一侧通过活动件与盖体铰接;所述翻折层其内表面安装有减震垫,放置在外出携带时,因盖体与器械之间的碰撞而损坏器械,影响检测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抽拉层内设置有多组用于卡装隔板的定位槽,可将不同型号的检测器械进行分离,且可通过将隔板插于不同的定位槽中,调节放置空间大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食品微生物检测试剂盒,需要拿取或放置试管时,可通过拉动抽拉式玻璃板,打开相应的试管室,拿取或放置试管,提高密封性,避免因外界环境因素而影响检测结果;可通过紫外线消毒组件对抽拉层和翻折层的检测器械进行消毒,降低因外界细菌感染而造成的检测错误率;若待检测的食品具有温度保存要求,可通过增加调温器,对盒体内的存放环境温度进行调节,提高检测准确性;若在运输过程中试管或培养皿中的液体流出,可通过吸水海绵将其吸收,避免交叉污染,影响食品的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设置多个试管室,可放置不同尺寸的试管,能够同时放置多种待检测的食品,且可根据待检测的食品的体积大小选择放置不同尺寸的试管,适应性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盒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盒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标注为:1-盒体,2-盒盖,3-试管仓,4-培养仓,5-隔离板,6-试管,7-试管槽,8-抽拉式玻璃板,9-抽屉,10-培养皿,11-空心导柱,12-挡板,13-减震棉,14-盖体,15-消毒层,16-抽拉层,17-翻折层,18-紫外线消毒组件,19-透光孔,20-弹性卡扣,21-卡座,22-卡扣,23-调温器,24-试管导向板,25-试管导向孔,26-吸水海绵,27-第一试管室,28-第二试管室,29-第三试管室,30-第四试管室,31-定位条,32-滑槽,33-减震垫,34-定位槽,35-提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的食品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1及安装于盒体1上的盒盖2;所述盒体1包括试管仓3和培养仓4;所述试管仓3设置于培养仓4上方;

所述试管仓3内通过隔离板5分离成多个试管室;每一所述试管室中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试管6的试管槽7;每一所述试管室其顶部均安装有抽拉式玻璃板8;

所述培养仓4由多个抽屉9构成;所述抽屉9内设置有两用于放置培养皿10的空心导柱11,且两空心导柱11之间设置有挡板12;所述空心导柱11内侧壁安装有减震棉13;

所述盒盖2包括盖体14,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于盖体14中的消毒层15、抽拉层16和翻折层17;所述消毒层15内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组件18;所述抽拉层16其底面均匀分布有多个透光孔19;所述翻折层17其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用于卡设检测器械的弹性卡扣20;所述盖体14外侧安装有消毒开关(未图示);所述消毒开关与紫外线消毒组件18电连接;所述盖体14其背面安装有提把35。

所述盒体1侧面安装有卡座21;所述盒盖2侧面设置有卡扣22;盒体1与盒盖2安装时,所述盒盖2盖设于盒体1上,且卡扣22扣于卡座21上。

所述盒体1底部还安装有调温器23。

每一所述试管室内均安装有试管导向板24;所述试管导向板24上沿试管室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与试管槽7正对设置的试管导向孔25。

所述试管导向板24其上表面及抽屉9其内底面均铺设有吸水海绵26。

所述试管仓内设置有第一至第四试管室27~30,所述第四试管室30内的试管槽7和试管导向孔25其外径大于第一至第三试管室27~29内的试管槽7和试管导向孔25其外径,且第一至第三试管室27~29内的试管槽7和试管导向孔25其外径相同。

所述盖体14其内侧壁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翻折层17的定位条31及用于导向抽拉层16滑动的滑槽32。

所述翻折层17其一侧通过活动件与盖体14铰接;所述翻折层17其内表面安装有减震垫33。

所述抽拉层16内设置有多组用于卡装隔板的定位槽34。

本实用新型的食品微生物检测试剂盒,需要拿取或放置试管时,可通过拉动抽拉式玻璃板,打开相应的试管室,拿取或放置试管,提高密封性,避免因外界环境因素而影响检测结果;可通过紫外线消毒组件对抽拉层和翻折层的检测器械进行消毒,降低因外界细菌感染而造成的检测错误率;若待检测的食品具有温度保存要求,可通过增加调温器,对盒体内的存放环境温度进行调节,提高检测准确性;若在运输过程中试管或培养皿中的液体流出,可通过吸水海绵将其吸收,避免交叉污染,影响食品的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设置多个试管室,可放置不同尺寸的试管,能够同时放置多种待检测的食品,且可根据待检测的食品的体积大小选择放置不同尺寸的试管,适应性更加广泛。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