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噻吩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8530发布日期:2019-06-05 23:5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噻吩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噻吩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eastmankodak)实验室的邓青云博士等人首度利用真空蒸镀的方式制作成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oel)器件(以下简称oel器件)(appl.phys.lett.,1987,51,913),他们以透明且可以导电的氧化铟锡(ito)作为阴极,并在上面依序蒸镀二胺基衍生物与三(8-羟基喹啉)铝,阳极材料则使用镁银合金,此种多层结构能降低oel器件驱动电压,并有效改善材料分子与电极界面间的电荷注入问题,器件效能与寿命也因而提升。

与传统技术相比,oel器件拥有开启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对比度高、色饱和度高、视角广、及响应时间快等诸多优点。现今的oel器件包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中的一层或多层,并搭配合适的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分别由以下材料所构成: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发光材料、电子传输材料、及电子注入材料。对于oel器件来说,电荷的注入和传输是将电能转化为光的第一步,这一过程对器件的开启电压、发光效率、及寿命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载流子的浓度和迁移率可以有效的提升电荷的注入和传输效率,进而降低器件的开启电压,提高发光效率和发光寿命;在空穴传输层方面,通过在空穴传输材料中掺杂n-型掺杂材料可以有效提升空穴的浓度,提升空穴的传输效率,这主要是因为当n-型掺杂材料的lumo能级和空穴传输材料的homo能级相匹配时,空穴传输材料homo能级上的基态电子会转移至n-型掺杂材料的lumo上,进而在空穴传输材料上留下空穴,增大了空穴传输材料的空穴浓度,降低空穴的注入和驱动势垒。

现行商业上所用的n-型掺杂材料虽拥有低lumo能级,使之可以和常见空穴传输材料(如npb)的homo能级匹配,但有些材料的合成与提纯困难,材料稳定性差,因而售价高昂;有些材料则具有容易扩散,极易扩散到相邻的功能层中引起发光淬灭;除此之外,这类材料很容易污染蒸镀系统,引起交叉污染,降低器件发光效率,器件的重复性和热稳定性也很难保证。因此,稳定且高效率的n-型掺杂材料仍为所属技术领域中之熟谙此技艺者所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空穴传输材料中n-型掺杂材料电学性能差,稳定性差,合成困难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二噻吩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噻吩化合物,具有如下式(ⅰ)或式(ⅱ)所示的结构:

其中,表示选自或-;r1-r8彼此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氰基、c2-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烯基、c2-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炔基、c6-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基,或c3-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杂芳基;

每个x彼此独立地选自-b(r9)-、-n(r10)-、-c(r11)=、-c(=cr12r13)=、-n=、-o-、-s-、或直接键连,其中r9-r11选自氢、氘、卤素、氰基、c1-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基、c3-c60的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环烷基、c2-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烯基、c2-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炔基、c6-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基,或c3-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杂芳基;且

r12和r13为相同或不同,并分别独立选自氢、氘、卤素、氰基、c1-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基、c2-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烯基、c2-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炔基、c3-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环烷基、c3-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环烯基、c3-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环炔基、c1-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胺基、c2-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烯胺基、c2-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胺基、c1-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氧基、c2-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烯氧基、c2-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炔氧基、c1-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硫代烷氧基、c2-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硫代烯氧基、c2-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硫代炔氧基、c1-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硼基、c2-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烯硼基、c2-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炔硼基、c2-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酯基、c1-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酰胺基、c6-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基、c3-c6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杂芳基。

优选的,r1-r8彼此独立地选自氢、氰基、c1-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基、c2-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烯基、c2-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炔基、c6-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基,或c3-c20经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优选的,r9-r11彼此独立地选自氢、氰基、c1-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基、c3-c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c2-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烯基、c2-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炔基、c6-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基、或c3-c20经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且

r12和r13为相同或不同,并分别独立选自氢、氰基、c1-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基、c2-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烯基、c2-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炔基、c3-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环烷基、c3-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环烯基、c3-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环炔基、c1-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胺基、c2-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烯胺基、c2-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胺基、c1-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氧基、c2-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烯氧基、c2-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炔氧基、c1-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硫代烷氧基、c2-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硫代烯氧基、c2-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硫代炔氧基、c1-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硼基、c2-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烯硼基、c2-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炔硼基、c2-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酯基、c1-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酰胺基、c6-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基、c3-c20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杂芳基。

优选的,r1-r8彼此独立地选自氢、氰基、未取代的或至少一个ar6取代的下述基团:

甲基、乙基、环丙烯基、苯基、金刚烷基、萘基、蒽基、菲基、芴基、芘基、苝基、碗烯基、三亚苯基、荧蒽基、吡啶基、嘧啶基、吡喃基、噻喃基、吡嗪基、哒嗪基、三嗪基、酞嗪基、吩嗪基、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吡唑基、咪唑基、噁唑基、噻唑基、吲哚基、咔唑基、吲哚并咔唑基、三芳香胺基、二芳香胺基、菲啶基、吖啶基、呸啶基、蝶啶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噌啉基、喹啉基、菲罗啉基、咔啉基、

其中,ar1-ar4彼此独立地选自氢、氰基、未取代的或至少一个ar6取代的下述基团:c1-c4的烷基、c2-c6的烯基、苯基、金刚烷基、萘基、蒽基、菲基、芴基、芘基、苝基、碗烯基、三亚苯基、荧蒽基、吡啶基、嘧啶基、吡喃基、噻喃基、吡嗪基、哒嗪基、三嗪基、酞嗪基、吩嗪基、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吡唑基、咪唑基、噁唑基、噻唑基、吲哚基、咔唑基、吲哚并咔唑基、三芳香胺基、二芳香胺基、菲啶基、吖啶基、呸啶基、蝶啶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噌啉基、喹啉基、菲罗啉基或咔啉基;ar6选自氰基、卤素或氨基。

优选的,r1-r13彼此独立地选自氢、氰基、三氰基乙烯基、4-溴苯基、1-(2、3、5、6-四氟-4-吡啶基)-乙腈基、1-(4-氰-2、3、5、6-四氟苯腈基)-乙腈基。

优选的,所述式(ⅰ)包括下述任一所示的分子结构:

所述式(ⅱ)包括下述任一所示的分子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二噻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所述式(i)所示的二噻吩化合物的合成步骤如下所示:

以式(a)所示化合物为起始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卤化反应,得到中间体1;所述中至少有一个为中间体1中(-x1)-(-x4)的至少一个反应生成=o,得到中间体2,中间体2中y1-y4反应生成r1-r4的取代基,得到式(i)所示的二噻吩化合物;所述为-,中间体1中x1-x4反应得到r1-r4的取代基,得到式(i)所示的二噻吩化合物;

其中,x1-x4彼此独立地选自卤素或氢;y1-y4中的至少一个为=o,其余选自卤素、氢或对应r1-r4的取代基;

所述式(i)所示的二噻吩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所述式(ⅱ)所示的二噻吩化合物的合成步骤如下所示:

所述x选自-n=、-o-或-s-时,以式(b)所示化合物为起始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卤化反应,得到中间体3;所述中至少有一个为中间体3中(-x5)-(-x8)的至少一个反应生产=o,得到中间体4,中间体4中y5-y8反应生成r5-r8的取代基,得到式(ii)所示的二噻吩化合物;所述为-,中间体1中x5-x8反应得到r5-r8的取代基,得到式(ii)所示的二噻吩化合物;

所述x选自-b(r9)-、-n(r10)-或-c(r11)=时,以式(c)所示化合物为起始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卤化反应,得到中间体5;所述中至少有一个为中间体5中(-x5)-(-x8)的至少一个反应生产=o,得到中间体6,中间体6中y5-y8反应得到r5-r8的取代基,中间体6中每个(t2-x9)反应生成x,得到式(ii)所示的二噻吩化合物;所述为-,中间体5中x5-x8反应得到r5-r8的取代基,中间体6中每个(t2-x9)反应生成x,得到式(ii)所示的二噻吩化合物;

所述x为-c(=cr12r13)=时,以式(d)所示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经缩酮化反应,得到中间体7;中间体7发生卤化反应,生成中间体8;中间体8中的y5-y8取代基反应生成y5’-y8’的取代基,得到中间体9,中间体9中的y5’-y8’取代基反应生成r5-r8的取代基,得到式(ii)所示的二噻吩化合物;或者,中间体8中的y5-y8取代基反应生成r5-r8的取代基,得到中间体10,中间体10发生缩合反应,得到式(ii)所示的二噻吩化合物;

其中,每个t1彼此独立地选自-n=、-o-或-s-,每个t2彼此独立地选自-b-、-n-、-c=,t3为-c(=o)-;x5-x9彼此独立地选自卤素或氢;y5-y8中的至少一个为=o,其余选自卤素、氢或对应r5-r8的取代基;y5’-y8’对应r5-r8的取代基的前体;

所述式(ii)所示的二噻吩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优选的,所述式(b)包括如下式a03所示化合物,所述式(c)包括如下式a02所示化合物,所述式(d)包括如下式a04所示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中间体1包括如下式p01-p02所示化合物,中间体2包括如下式q2-3所示化合物,所述中间体3包括如下式p05-p06所示化合物,中间体4包括如下式q2-9所示化合物,所述中间体5包括如下式p03-p04所示化合物,中间体6包括如下式q2-6所示化合物,所述中间体7包括如下式c03所示化合物,所述中间体8包括如下式p07-p08所示化合物,中间体9包括如下式q1-7’所示化合物,中间体10包括如下式q1-8’所示化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二噻吩化合物或所述二噻吩化合物制备方法制备的二噻吩化合物作为n-型掺杂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n-型掺杂材料,包括所述二噻吩化合物或所述二噻吩化合物制备方法制备的二噻吩化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至少有一个功能层中含有所述二噻吩化合物或所述二噻吩化合物制备方法制备的二噻吩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功能层为空穴传输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n-型掺杂材料,或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所述n-型掺杂材料,或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二噻吩化合物,如式(ⅰ)所示结构,以稠环噻吩作为母核,可以方便地进行π体系的扩展,共轭性好,便于衍生并引入吸电子基团,lumo能级低,达到-5.39ev,是优异的电子受体材料;如式(ⅱ)所示结构,噻吩分子间引入共轭结构,一方面增加母核的共轭性能,另一方面共轭结构上引入基团x,每个x彼此独立地选自br9、nr10、cr11、c=cr12r13、o、s、或直接键连,显著增加了母核的可修饰性能和可溶性,r1-r13取代基基团碳原子个数小于60,控制二噻吩化合物分子量和热稳定性,td达到418℃。

2.本发明所述二噻吩化合物,r1-r13取代基基团碳原子个数小于20能进一步控制二噻吩化合物的分子量,维持二噻吩化合物的热稳定性;r1-r8分别独立地选自烯基、炔基、芳基或杂芳基,显著增加二噻吩化合物的共轭性能,有益于lumo电位的降低。

3、本发明所述的二噻吩化合物,r1-r8彼此独立地选自甲基、乙基、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环丙烯基、苯基,金刚烷基、萘基、蒽基、菲基、芴基、芘基、苝基、碗烯基、三亚苯基、荧蒽基、吡啶基、嘧啶基、吡喃基、噻喃基、吡嗪基、哒嗪基、三嗪基、酞嗪基、吩嗪基、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吡唑基、咪唑基、噁唑基、噻唑基、吲哚基、咔唑基、吲哚并咔唑基、三芳香胺基、二芳香胺基、菲啶基、吖啶基、呸啶基、蝶啶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噌啉基、喹啉基、菲罗啉基、咔啉基,或由上述基团形成的氰基取代物、卤代物、氨基取代物等基团,降低lumo能级,增加电子亲和势能,有利于所述二噻吩化合物电子传输性能的改善。

4.本发明所述二噻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中间体产率高,溶解性好,提纯方法简便,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5.本发明所述二噻吩化合物作为n-型掺杂材料的应用,由于具有低的lumo能级的良好的亲电性能,促进空穴产生,使电子与空穴在oel器件中更有效地再结合形成激子。

6.本发明所述n-型掺杂材料,包括上述二噻吩化合物,由于具有低的lumo能级的良好的亲电性能,促进空穴产生,作为n-型掺杂材料,促使空穴传输材料中产生更多的空穴,促进空穴的传输速度。

7.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所述二噻吩化合物,所述二噻吩化合物具有可匹配的lumo能级(-5.20至-5.39ev),能作为htl层中的n-型掺杂材料应用到oel器件中,促进空穴产生,使得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驱动电压低,载子结合率高,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其次所述二噻吩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不易扩散而影响其他功能层的功能,而所述1,4-双(2,2-二苯基乙烯基)苯是一种蓝光材料,其humo能级较高,电子不易被空穴传输层的吸电子基团吸引,稳定性好,维持器件的重复性和热稳定性,保证发光效率使用寿命。

8.本发明所述显示装置和发光装置,包括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或所述空穴传输材料,驱动电压低,启动快,发光效率高且稳定,使用寿命好,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8-实施例24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提供的式ts01、式bds01和式ods01所示的化合物,其lumo能级、humo能级和eg的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图;

附图标记

1-ito基板,2-空穴传输层,3-有机发光层,4-电子传输层,5-电子注入层,6-阴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具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把本发明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本发明将仅由权利要求来限定。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例如层被称作“形成在”或“设置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形成在”或“直接设置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噻吩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具有下述式p01所示的结构:

式p01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中间体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式p01所示二噻吩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取500毫升双颈圆底瓶并放入搅拌子,干燥后充入氮气;先分别加入14.022g噻吩并

[3,2-b]噻吩(0.1mol,1eq)和36.488gn-溴代琥珀酰亚胺(0.205mol,2.05eq),接着在0℃

下加入250mln,n-二甲基甲酰胺并持续反应3小时;以20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终止反应,接着用200ml乙醚萃取,重复萃取3次,所得到的萃取液依序加入硫酸镁干燥、过滤及旋干;粗产物以己烷为展开剂层析纯化,得到29.205g化合物p01(产率:98%)。

元素分析:(c6h2br2s2)理论值:c,24.18;h,0.68;br,53.63;s,21.52;实测值:c,24.22;h,0.69;br,53.60;s,21.49;

hrms(ei)m/z(m+):理论值:295.7965;实测值:295.7969。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噻吩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具有下述式p02所示的结构:

式po1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中间体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式p02所示二噻吩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中间体c01

取500毫升三颈圆底瓶并放入搅拌子与上接添加漏斗,干燥后充入氮气;先加入浓度为2m的92ml二异丙基氨基锂(0.184mol,2.3eq),接着在添加漏斗中以150ml无水四氢呋喃溶解23.841g化合物p01(0.08mol,1eq),并在-78℃下将所得溶液逐滴加入三颈圆底瓶中,待反应逐渐回温后持续反应18小时;以12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终止反应,接着用200ml乙酸乙酯萃取,重复3次,所得到的萃取液依序加入硫酸镁干燥、过滤及旋干;粗产物以乙醇重结晶纯化得到22.172g3,6-二溴噻吩并[3,2-b]噻吩(产率:93%)。

(2)合成中间体p02

取500毫升双颈圆底瓶并放入搅拌子,干燥后充入氮气;先分别加入22.351g3,6-二溴噻吩并[3,2-b]噻吩(0.075mol,1eq)和37.123gn-碘代琥珀酰亚胺(0.165mol,2.2eq),接着加入160ml三氯甲烷和90ml乙酸和混合溶液并持续反应7天;以20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终止反应,接着用200ml乙醚萃取,重复3次,所得到的萃取液依序加入硫酸镁干燥、过滤及旋干;粗产物以乙醇重结晶纯化得到39.173g化合物p02(产率:95%)。

元素分析:(c6h2i2br2s2)理论值:c,13.11;br,29.07;i,46.16;s,11.66;实测值:c,13.14;br,29.09;i,46.13;s,11.64;

hrms(ei)m/z(m+):理论值:547.5898;实测值:547.589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噻吩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具有下述式p03所示的结构:

式p03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中间体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式p03所示二噻吩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提供的p01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步骤的区别仅在于:

用19.028g4,8-二氯-苯并[1,2-b:4,5-b']二噻吩(0.082mol,1eq)取代实施例1中噻吩并[3,2-b]噻吩,并调整其他反应物至与实施例1中的摩尔当量相同,得到37.942g化合物p03(产率:91%)

元素分析:(c10h2br2cl2s2)理论值:c,28.81;h,0.48;br,38.33;cl,17.00;s,15.38;实测值:c,28.85;h,0.46;br,38.31;cl,16.97;s,15.41;

hrms(ei)m/z(m+):理论值:413.7342;实测值:413.7339。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噻吩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具有下述式p04所示的结构:

式p04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中间体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式p04所示二噻吩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中提供的p02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中间体化合物p02的制备步骤的区别仅在于:

用33.356g化合物p03(0.08mol,1eq)取代化合物p01,并调整其他反应物至与实施例2中的摩尔当量相同,得到44.940g化合物p04(产率:84%)

元素分析:(c10br2cl2i2s2)理论值:c,17.96;br,23.90;cl,10.60;i,37.95;s,9.59;实测值:c,17.92;br,23.87;cl,10.59;i,37.99;s,9.63;

hrms(esi)m/z(m+):理论值:665.5275;实测值:665.5277。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噻吩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具有下述式p05所示的结构:

式p05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中间体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式p05所示二噻吩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提供的p01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步骤的区别仅在于:

用19.225g化合物二噻吩并[2,3-b:2',3'-e]吡嗪(0.1mol,1eq)取代噻吩并[3,2-b]噻吩,并调整其他反应物至与实施例1中的摩尔当量相同,得到32.205g化合物p05(产率:92%)。

元素分析:(c8h2br2n2s2)理论值:c,27.45;h,0.58;br,45.65;n,8.00;s,18.32;实测值:c,27.41;h,0.54;br,45.68;n,8.03;s,18.34;

hrms(ei)m/z(m+):理论值:347.8026;实测值:347.802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噻吩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具有下述式p06所示的结构:

式p06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中间体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式p06所示二噻吩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中提供的p02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步骤的区别仅在于:用28.004g化合物p05(0.08mol,1eq)取代化合物p01,并调整其他反应物至与实施例2中的摩尔当量相同,得到41.888g化合物p06(产率:87%)

元素分析:(c8br2i2n2s2)理论值:c,15.97;br,26.55;i,42.17;n,4.65;s,10.65;实测值:c,15.99;br,26.54;i,42.13;n,4.66;s,10.68;

hrms(esi)m/z(m+):理论值:601.8389;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噻吩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具有下述式p07所示的结构:

式po7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中间体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式p07所示二噻吩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中间体c04

取500毫升三颈圆底瓶并放入搅拌子与上接回流管,干燥后充入氮气;先分别加入26.43g苯并[1,2-b:4,5-b']二噻吩-4,8-二酮(0.12mol,1eq)、39.38ml原甲酸三甲酯(0.36mol,3eq)及1.67ml三乙胺(0.012mol,0.1eq),接着加入250ml甲醇并搅拌混合10分钟,最后再加热至回流并反应18小时;待其回温后加入200ml水,接着用200ml乙酸乙酯萃取,重复3次,所得到的萃取液依序加入硫酸镁干燥、过滤及旋干;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50的乙酸乙酯与己烷的混合溶液层析纯化,得到37.113g4,4,8,8-四甲氧基-4,8-二氢苯并[1,2-b:4,5-b']二噻吩(产率:99%)。

(2)合成p07

参考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用31.240g4,4,8,8-四甲氧基-4,8-二氢苯并[1,2-b:4,5-b']二噻吩(0.124mol,1eq)取代噻吩并[3,2-b]噻吩,并调整其他反应物的摩尔当量与实施例1中的摩尔当量相同,得到45.138g化合物p07(产率:96%)。

元素分析:(c14h14br2o4s2)理论值:c,35.76;h,3.00;br,33.99;o,13.61;s,13.64;实测值:c,35.72;h,3.02;br,34.01;o,13.58;s,13.67;

hrms(ei)m/z(m+):理论值:470.1900;实测值:470.1908。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噻吩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具有下述式p08所示的结构:

式po8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中间体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式p08所示二噻吩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中二噻吩化合物p02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用37.615g化合物p07(0.092mol,1eq)取代化合物p01,并调整其他反应物的摩尔当量至与实施例2中的摩尔当量相同,得到49.095g化合物p08(产率:85%)

元素分析:(c14h12br2i2o4s2)理论值:c,23.29;h,1.68;br,22.13;i,35.15;o,8.86;s,8.88;实测值:c,23.27;h,1.69;br,22.17;i,35.17;o,8.83;s,8.87;

hrms(esi)m/z(m+):理论值:721.9829;实测值:721.9834。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噻吩化合物,具有下述式ts01所示的结构:

式ts01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式ts01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中间体q11-1

取500毫升双颈圆底瓶并放入搅拌子,干燥后充入氮气;先加入27.490g化合物p02(0.05mol,1eq),接着加入150ml无水四氢呋喃并在-78℃下搅拌混合10分钟,接着逐滴加入120ml浓度为2.5m的丁基锂己烷溶液(0.3mol,6eq)后反应30分钟,再逐滴加入18.68ml碘甲烷(0.3mol,6eq)并反应2小时;待其回温后以15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终止反应,接着用150ml乙酸乙酯萃取,重复三次,所得到的萃取液依序加入硫酸镁干燥、过滤及旋干;粗产物以己烷层析纯化,得到7.755g化合物q11-1(产率:79%)。

(2)合成中间体q12-1

取500毫升双颈圆底瓶并放入搅拌子与上接回流管,干燥后充入氮气;先分别加入5.890g化合物q11-1(0.03mol,1eq)、26.698g溴代琥珀酰亚胺(0.15mol,5eq)、及0.148g偶氮二异丁腈aibn(0.0009mol,0.03eq),接着加入250ml四氯化碳并搅拌混合10分钟,最后再加热至回流并反应24小时;待其回温后加入200ml水,接着用200ml乙酸乙酯萃取,重复3次,所得到的萃取液依序加入硫酸镁干燥、过滤及旋干;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40的乙酸乙酯和己烷的混合溶液层析纯化,得到12.900g化合物q12-1(产率:84%)。

(3)合成中间体q13-1

取500毫升双颈圆底瓶并放入搅拌子与上接回流管,干燥后充入氮气;先分别加入12.798g化合物q12-1(0.025mol,1eq)、15.203g碳酸钾(0.11mol,4.4eq)、及15.01ml三甲基硅氰(0.12mol,4.8eq),接着加入250ml乙腈并搅拌混合10分钟,最后再加热至70℃并反应12小时;待其回温后加入150ml水,接着用200ml乙酸乙酯萃取,重复3次,所得到的萃取液依序加入硫酸镁干燥、过滤及旋干;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50的乙酸乙酯和己烷的混合溶液层析纯化,得到6.298g化合物q13-1(产率:85%)。

(4)合成中间体q1-1

取500毫升双颈圆底瓶并放入搅拌子,干燥后充入氧气;先分别加入化合物5.9270gq13-1(0.02mol,1eq)、0.39ml四氯化碳(0.004mol,0.2eq)、及1.08ml水(0.06mol,0.3eq),接着加入200ml乙酸乙酯并搅拌混合10分钟,最后再用荧光灯照射24小时;待其回温后加入120ml水,接着用15ml乙酸乙酯萃取,重复3次,所得到的萃取液依序加入硫酸镁干燥、过滤及旋干;粗产物以乙醇重结晶纯化得到4.298g化合物q1-1(产率:61%)。

(5)合成化合物ts01

取500毫升双颈圆底瓶并放入搅拌子,干燥后充入氧气;先分别加入化合物4.228gq1-1(0.012mol,1.0eq)与4.53ml丙二腈(0.072mol,6eq),接着加入120ml乙腈并搅拌混合10分钟,最后再反应6小时;待其回温后加入80ml水,接着用90ml乙酸乙酯萃取,重复3次,所得到的萃取液依序加入硫酸镁干燥、过滤及旋干;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75的乙酸乙酯和己烷的混合溶剂层析纯化,得到6.338g化合物ts01(产率:97%)。

元素分析:(c26n12s2)理论值:c,57.35;n,30.87;s,11.78;实测值:c,57.36;n,30.83;s,11.81;

hrms(ei)m/z(m+):理论值:543.9810;实测值:543.9814。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噻吩化合物,具有下述式ts03所示的结构:

式ts03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式ts03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中间体q11-2

式q11-2所示的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9中式q11-1所示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区别仅在于:2.5m的丁基锂己烷溶液用量为42ml(0.105mol,2.1eq),碘甲烷用量为7.78ml(0.125mol,2.5eq)。

(2)合成中间体q12-2

式q12-2所示的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9中式q12-1所示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区别仅在于:溴代琥珀酰亚胺的用量为11.213g(0.063mol,2.1eq)。

(3)合成中间体q13-2

式q13-2所示的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9中式q13-1所示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区别仅在于:三甲基硅氰的用量为7.55ml(0.06mol,2.4eq),碳酸钾的用量为7.6015g(0.055mol,2.2eq),得到9.590gq13-2(产率:51%)。

(4)合成中间体q13-2’

取500毫升双颈圆底瓶并放入搅拌子与上接回流管,干燥后充入氧气;先分别加入9.402g化合物q13-2(0.025mol,1eq)、2.763gk4[fe(cn)6](0.0075mol,0.3eq)、2.245g醋酸钯(0.01mol,0.4eq)、0.656g三苯磷(0.0025mol,0.1eq)、及0.530g碳酸钠(0.005mol,0.2eq),接着加入250mln,n-二甲基甲酰胺并搅拌混合10分钟,最后再加热至回流并反应16小时;待其回温后加入150ml水,接着用200ml乙酸乙酯萃取,重复3次,所得到的萃取液依序加入硫酸镁干燥、过滤及旋干;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85的乙酸乙酯和用己烷的混合溶液层析纯化,得到4.360g化合物q13-2’(产率:65%)。

(5)合成q1-2和ts03

式q1-2所示的中间体化合物和式ts03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9中式q1-1所示中间体化合物和式ts01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区别仅在于:用4.024g化合物q13-2’(0.015mol,1eq)取代化合物q13-1,用0.29ml四溴化碳(0.003mol,0.2eq)代替四氯化碳,得到中间产物q1-2,用q1-2作为反应起始物,丙二腈用量为q1-2摩尔用量的3当量,以及调整各种试剂的摩尔当量与实施例9相同,得到3.649g化合物ts03(产率:62%)。

元素分析:(c18n8s2)理论值:c,55.10;n,28.56;s,16.34;实测值:c,55.13;n,28.57;s,16.30;

hrms(ei)m/z(m+):理论值:391.9687;实测值:391.9695。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噻吩化合物,具有下述式ts04所示的结构:

式ts04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式ts04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中间体q21-3

取500毫升双颈圆底瓶并放入搅拌子与上接回流管,干燥后充入氮气;先加入化合物14.901gp01(0.050mol,1eq)与3.038g镁片(0.126mol,2.5eq),接着加入250ml无水乙醚并搅拌混合10分钟,再在室温下加入0.10ml1,2,-二溴乙烷并反应30分钟;加入29.134ml苯甲酸过叔丁酯(0.156mol,3eq),最后再加热至回流并反应24小时;待其回温后以15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终止反应,接着用150ml乙酸乙酯萃取,重复3次,所得到的萃取液依序加入硫酸镁干燥、过滤及旋干;粗产物以己烷层析纯化,得到6.258g化合物q21-3(产率:44%)。

(2)合成中间体q22-3

取500毫升双颈圆底瓶并放入搅拌子与上接回流管,干燥后充入氮气;先加入化合物5.689gq21-3(0.020mol,1eq)与10.332g对甲苯磺酸(0.060mol,3eq),接着加入200ml苯并搅拌混合10分钟,最后再加热至回流并反应2小时;待其回温后以12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终止反应,接着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重复3次,所得到的萃取液依序加入硫酸镁干燥、过滤及旋干;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85的乙酸乙酯和己烷的混合溶剂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3.031gq22-3(产率:88%)。

(3)合成中间体q2-3

取500毫升双颈圆底瓶并放入搅拌子与上接回流管,干燥后充入氮气;先加入化合物2.583gq22-3(0.015mol,1eq)与4.427g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0.020mol,1.3eq),接着加入150ml1,4-二氧六环并搅拌混合10分钟,最后再加热至回流并反应3小时;待其回温后以12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终止反应,接着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重复萃取3次,所得到的萃取液依序加入硫酸镁干燥、过滤及旋干;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85的乙酸乙酯和己烷和混合溶液层析纯化,得到2.400g化合物q2-3(产率:94%)。

(2)合成化合物ts04

参考实施例9中ts01的合成步骤,其不同之处在于分别用2.213g化合物q2-3(0.013mol,1eq)与8.351g4-(氰甲基)-2,3,5,6-四氟苯腈(0.039mol,3eq)取代化合物q1-1与丙二腈,以及调整其他各反应物的摩尔当量与实施例9中相同,得到7.238g化合物ts04(产率99%)。

元素分析:(c24h2f8n4s2)理论值:c,51.25;h,0.36;f,27.02;n,9.96;s,11.40;实测值:c,51.25;h,0.39;f,27.05;n,9.92;s,11.39;

hrms(ei)m/z(m+):理论值:561.9593;实测值:561.9587。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噻吩化合物,具有下述式ts05所示的结构:

式ts05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式ts05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1中式ts04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用7.414g2-(2,3,5,6-四氟-4-吡啶基)-乙腈(0.039mol,3eq)取代4-(氰甲基)-2,3,5,6-四氟苯腈,得到8.230g化合物ts05(产率:32%)。

元素分析:(c20h2f8n4s2)理论值:c,46.70;h,0.39;f,29.55;n,10.89;s,12.47;实测值:c,46.73;h,0.35;f,29.52;n,10.91;s,12.49;

hrms(ei)m/z(m+):理论值:513.9593;实测值:513.9599。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噻吩化合物,具有下述式bds01所示的结构:

式bds01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式bds01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中间体q11-5,q12-5和q13-5

参考实施例9中q11-1,q12-1和q13-1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不同之处在于:用33.437g化合物p04(0.05mol,1eq)取代化合物p02,以及调整各反应物的摩尔当量与实施例9中各反应物摩尔当量相同,得到中间体q11-5,q12-5和q13-5

(2)合成中间体q13-5’,q1-5和bds01

参考实施例10中q13-2’,q1-2和ts03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不同之处在于:用1摩尔当量q13-5为反应起始物,水的用量为6摩尔当量,丙二腈的用量为6摩尔当量,以及调整各反应物的摩尔当量与实施例10中各试剂摩尔当量相同,得到中间体q13-5’和q1-5以及6.123g产物bds01(产率:19%)。

元素分析:(c32n14s2)理论值:c,59.63;n,30.42;s,9.95;实测值:c,59.65;n,30.40;s,9.95;

hrms(esi)m/z(m+):理论值:643.9872;实测值:643.9878。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噻吩化合物,具有下述式bds04所示的结构:

式bds04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式bds04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中间体q21-6,q22-6和q2-6

参考实施例11中间体q21-3、q22-3和q2-3的制备方法,其不同之处仅在于,用33.437g化合物p04(0.05mol,1eq)取代化合物p01,并调整其他反应物的摩尔当量与实施例11中相同,得到8.715g化合物q2-6(产率:39%)。

(2)合成中间体q2-6’

取500毫升双颈圆底瓶并放入搅拌子与上接回流管,干燥后充入氧气;先分别加入8.045g化合物q2-6(0.018mo,1eq)、3.979gk4[fe(cn)6](0.0108mol,0.6eq)、1.616g醋酸钯(0.0072mol,0.4eq)及0.382g碳酸钠(0.0036mol,0.2eq),接着加入250mln,n-二甲基甲酰胺并搅拌混合10分钟,最后再加热至回流并反应16小时;待其回温后加入150ml水,接着用200ml乙酸乙酯萃取,重复3次,所得到的萃取液依序加入硫酸镁干燥、过滤及旋干;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85的乙酸乙酯和用己烷的混合溶剂层析纯化,得到4.360g化合物q13-2’得到2.998g化合物q2-6’(产率:52%)。

(3)合成化合物bds04

参考实施例9,其不同之处在于分别用2.883g化合物q2-6’(0.009mol,1eq)与5.781g4-(氰甲基)-2,3,5,6-四氟苯腈(0.027mol,3e)取代化合物q1-2与丙二腈,以及调整各反应物的摩尔当量与实施例9相同,得到5.835g化合物bds04(产率91%)。

元素分析:(c32f8n8s2)理论值:c,53.94;f,21.33;n,15.73;s,9.00;实测值:c,53.90;f,21.31;n,15.76;s,9.03;

hrms(esi)m/z(m+):理论值:711.9560;实测值:711.9569。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噻吩化合物,具有下述式bds06所示的结构:

式bds06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式bds06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合成中间体q11-7、q12-7和q13-7

参考实施例10,其不同之处在于得到用36.099g化合物p08(0.169mol,1eq)取代化合物p02,以及调整各反应物的摩尔当量与实施例10中的反应物摩尔当量相同,得到7.402g化合物q13-7(产率:27%)。

(2)合成中间体q13-7’

参考实施例10,其不同之处在于用化合物6.579gq13-7(0.012mol,1eq)取代化合物q13-2,以及调整各反应物的摩尔当量与实施例10中相同,得到2.590g化合物q13-7’(产率49%)。

(3)合成中间体q1-7

参考实施例10,其不同之处在于用化合物2.202gq13-7’(0.005mol)取代化合物q13-2’,水的用量是0.180ml(0.010mol,2.0eq),以及调整各反应物的摩尔当量与实施例10中相同,得到1.442g化合物q1-7(产率:55%)。

(4)合成中间体q1-7’

取100毫升双颈圆底瓶并放入搅拌子与上接回流管,干燥后充入氮气;先加入0.700g化合物q1-7(0.0014mol,1eq)与6.09ul盐酸(0.00021mol,0.15eq),接着加入15ml甲醇并搅拌混合10分钟,最后再加热至回流并反应12小时;待其回温后以1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终止反应,接着用10ml乙酸乙酯萃取,重复萃取3次,所得到的萃取液依序加入硫酸镁干燥、过滤及旋干;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60的乙酸乙酯和己烷的混合溶液层析纯化得到0.5019g化合物q1-7’(产率:87%)。

(5)合成产物bds06

参考实施例10,其不同之处在于用化合物0.432gq13-7’(0.00114mol,1eq)取代化合物q1-2,丙二腈的用量为0.00912mol(8eq)以及调整其他反应物的摩尔当量与实施例10中相同,得到0.641g化合物bds06(产率:89%)。

元素分析:(c36n16s2)理论值:c,60.00;n,31.10;s,8.90;实测值:c,59.97;n,31.11;s,8.92;

hrms(esi)m/z(m+):理论值:719.9933;实测值:719.9929。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噻吩化合物,具有下述式bds08所示的结构:

式bds08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式bds08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中间体q1-7

参考实施例15中,用36.099g化合物p08(0.169mol,1eq)作为起始反应物,以及调整各种试剂的当量与实施例5中相同,得到1.442g化合物q1-7(产率55%)。

(2)合成中间体q1-8

参考实施例10中ts03制备方法,其不同之处在于用化合物0.700gq1-7(0.0016mol,1eq)取代化合物q1-2,丙二腈用量为0.0128mol(8eq)以及调整各反应物的摩尔当量与实施例10相同,得到0.928g化合物q1-8(总产率97%)。

(3)合成中间体q1-8’

参考实施例15(bos06)中q1-7’的制备方法,其不同之处在于用化合物0.900gq1-8(0.0014mol,1.0eq)取代化合物q1-7,得到化合物0.625gq1-8’(产率:83%)。

(4)合成化合物bds08

参考实施例10,其不同之处在于分别用化合物0.6250gq1-8’(0.001mol,1.0eq)与0.570g2-(2,3,5,6-四氟-4-吡啶基)-乙腈(0.003mol,3.0eq)取代化合物q1-2与丙二腈,以及调整各种试剂的当量,得到0.746g化合物bds08(产率:77%)。

元素分析:(c44f8n16s2)理论值:c,54.56;f,15.69;n,23.14;s,6.62;实测值:c,54.60;f,15.70;n,23.11;s,6.59;

hrms(esi)m/z(m+):理论值:967.9806;实测值:967.9801。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噻吩化合物,具有下述式qds05所示的结构:

式qds05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式qds05所示二噻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中间体q21-9、q22-9、q2-9

参考实施例11,分别和实施例11中的中间体q21-3、q22-3、q2-3制备方法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使用30.092g化合物p06(0.05mol,1eq)取代化合物p01,并调整各化合物的摩尔当量与实施例11中相同,得到7.411g化合物i24(产率:39%)。

(2)合成中间体q2-9’

参考实施例10中q13-2’的制备方法,其不同之处在于用6.841g化合物q2-9(0.018mol,1eq)取代化合物q13-2,并调整各化合物的摩尔当量与实施例11中相同,得到2.793g化合物q2-9’(产率:57%)。

(3)合成qds05

参考实施例9,其不同之处在于分别用2.723g化合物q2-9’(0.01mol,1eq)与5.703g2-(2,3,5,6-四氟-4-吡啶基)-乙腈(0.03mol,3eq)取代化合物q1-1与丙二腈,以及调整各种试剂的当量,得到5.733g化合物qds05(产率:93%)。

元素分析:(c24f8n8s2)理论值:c,46.76;f,24.66;n,18.18;s,10.40;实测值:c,46.77;f,24.62;n,18.20;s,10.41;

hrms(esi)m/z(m+):理论值:615.9560;实测值:615.9552。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其结构包括依次附于ito基板1上的空穴传输层(htl)2、有机发光层(eml)3、电子传输层(etl)4、电子注入层(eil)5、阴极(al)6。

本实施例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板清理:将涂布了ito透明电机基板1在商用清洗剂中超声处理,在去离子水中冲洗,在体积比为1:1的丙酮:乙醇混合溶剂中超声除油,在洁净环境下烘烤至完全除去水份,然后用紫外光和臭氧清洗。

有机层制备:将ito透明基板放置在蒸镀设备中,依次蒸镀40nmhtl层2、40nmeml层3、40nmetl层4、1nmeil层5和150nm铝6作为阴极,

其中htl系由npb掺杂3%ts01组成,所述nbp和ts01的化学结构如下述结构式所述:

所述npb为一种具有较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空穴传输材料,其空穴迁移率高,具有双极性特点,易于合成,掺杂式ts01所示的n-型掺杂材料,所述ts01的lumo能级为-5.74ev,其humo能级为-8.21ev,eg为-2,4ev,侧链为具有双键的基团,双键增加分子的共轭性,提高电子迁移率以及热稳定性,吸电子取代基氰基使得分子具有更好的亲电性,提高空穴的传输性能。

所述eml层系由1,4-双(2,2-二苯基乙烯基)苯组成,所述1,4-双(2,2-二苯基乙烯基)苯的化学结构如下述结构式所述:

所述1,4-双(2,2-二苯基乙烯基)苯是一种蓝光材料;

etl层系由tpbi组成,所述tpbi的化学结构如下述结构式所述:

实施例1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实施例18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htl层由npb掺杂3%的本发明化合物ts04组成。

实施例2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实施例18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htl层由npb掺杂3%的本发明化合物ts05组成。

实施例2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实施例18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htl层由npb掺杂3%的本发明化合物bds01组成。

实施例2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实施例18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htl层由npb掺杂3%的本发明化合物bds04组成。

实施例2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实施例18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htl层由npb掺杂3%的本发明化合物bds07组成。

实施例2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实施例18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htl层由npb掺杂3%的本发明化合物qds05组成。

对比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具体实施方式,其结构包括依次附于ito基板上的空穴传输层(htl)、有机发光层(em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阴极(al)。

本实施例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板清理:将涂布了ito透明电机基板在商用清洗剂中超声处理,在去离子水中冲洗,在体积比为1:1的丙酮和乙醇混合溶剂中超声除油,在洁净环境下烘烤至完全除去水份,然后用紫外光和臭氧清洗。

有机层制备:将ito透明基板放置在蒸镀设备中,依次蒸镀40nmhtl层、40nmeml层、40nmetl层、1nmeil层和150nm铝作为阴极,

其中htl系由npb掺杂3%ndp-9组成,所述nbp和ndp-9的化学结构如下述结构式所述:

eml层系由1,4-双(2,2-二苯基乙烯基)苯组成,所述1,4-双(2,2-二苯基乙烯基)苯的化学结构如下述结构式所述:

etl层系由tpbi组成,所述tpbi的化学结构如下述结构式所述:

测试例1

测定热分解温度:使用热重分析仪(tga)对本专利材料进行热分解温度测试,测试范围室温至600℃,升温速率10℃/min,氮气氛围下,重量损失5%的温度定义为分解温度。

lumo能级测试: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利用循环伏安法(cv)对本专利材料的lumo能级进行测试,以铂丝(pt)为对电极,银/氯化银(ag/agcl)为参比电极。在氮气氛围下,在含有0.1m四丁基六氟磷酸铵的二氯甲烷电解液中以100mv/s的扫描速率进行测试,以二茂铁进行电位标定,设定二茂铁的电位在真空状态下的绝对能级为-4.8ev: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二噻吩化合物测试表征数据

从上述测试发现,基于本发明的材料拥有高的热分解温度,可以保证材料在器件中保持优异的热稳定性,使得器件在制备过程中不易分解破坏;且所述化合物的低lumo能级(-5.20至-5.39ev)可促进空穴传输层更有效地产生空穴,提高载子结合率,降低器件的工作电压并提升其发光效率。

测试例2

器件的电流、电压、亮度、发光光谱等特性采用pr650光谱扫描亮度计和keithleyk2400数字源表系统同步测试。对实施例18-24和对比例1中的所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进行测试,结果见表2。

表2器件实施例对应性能

从上述器件实施例的性能可以看出,实施例与对比例相比,采用本专利设计的n型掺杂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器件的工作电压,同时提升器件的发光效率。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