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介孔硅弹性前体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58504发布日期:2019-11-16 01: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透明介孔硅弹性前体,其特征在于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有机硅氧烷为原料,经过溶胶-凝胶化学转变形成凝胶后,经特殊干燥工艺而获得的一种透明度高、具有连续介孔的透明介孔硅弹性前体;所述透明介孔硅弹性前体的透明度为50%-80%,密度为300g/m3-700g/m3,弹性模量为1mpa-20mpa,比表面积高达100m2/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介孔硅弹性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有机硅氧烷的化学计量比(摩尔数量比)为1:1至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介孔硅弹性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数均分子量为350-1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介孔硅弹性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氧烷包括四甲氧基硅氧烷、正硅酸乙酯、或其任意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明介孔硅弹性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一定量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有机硅氧烷充分混合在一定量的有机溶剂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并形成均相混合液;

(2)将一定量的催化剂加入所述均相混合液,搅拌均匀后静置形成硅凝胶;

(3)将所述硅凝胶洗涤去除催化剂、未反应的单体等,最后经特殊干燥工艺得到透明介孔硅弹性前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溶剂包括:甲醇、乙醇、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或以上两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溶剂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1至10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催化剂包括氨水、氯化铵、尿素、三乙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吡啶、或以上两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和/或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原料质量分数的5%至1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洗涤包括以下参数:洗涤采用的溶剂与凝胶分散液相同;和/或洗涤时间大于6小时;和/或洗涤次数大于2次;和/或洗涤温度为室温至所用溶剂的沸点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干燥方法包括超临界流体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和/或所述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包括超临界乙醇、超临界甲醇、超临界二氧化碳,且不限于此;和/或所述冷冻干燥条件为:冷阱温度为-45—60℃,真空压力小于500pa。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介孔硅弹性前体及其制备方法。该透明介孔硅弹性前体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H)和有机硅氧烷[Si(OR)4]为原料,首先通过溶胶‑凝胶化学法制备硅凝胶;经老化、洗涤等过程;最后经特殊干燥工艺而制备的一种透明度高、具有介孔结构的多孔有机硅弹性前体。该透明介孔硅弹性前体的透明度从50%‑80%,密度为300g/m3‑700g/m3,弹性模量从1MPa‑20MPa不等,此外,该透明介孔硅弹性前体具有优良的生物兼容性、连续的多孔结构,比表面积高达100m2/g,在特种防护、工业、运输、餐饮、医药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张霞;马庆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霞
技术研发日:2019.08.19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