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导管表面处理方法及介入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44588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介入导管表面处理方法及介入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入导管表面处理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处理得到的介入导管。
【背景技术】
[0002]血管内介入诊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血管造影、血管成形术、血管内血栓或异物的清除等方面,同传统医疗技术相比,不仅操作方便,而且由于介入治疗的创伤低,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治疗风险较小,治疗费用也相对较低,因此这项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运用。血管内介入诊疗技术是借助于介入导管通过血管管腔到达体内较远的病变部位,如冠状动脉等血管部位,再注入诊疗剂或置入器械,以达到对体内较远部位实现诊断和微创治疗的目的。血管内介入导管是血管内介入技术的主要器械之一,其种类可以有造影介入导管、药物输送介入导管、血管成形术介入导管等,这些介入导管应具有优良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一般需要优异的血液相容性、一定的血液软化性、无有害物渗出、优异的抗扭结性、优良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可加工性、与X射线不透明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等性能。
[0003]润滑性是血管内介入导管十分重要的性能之一。当导管在进入、退出血管以及在血管中运动时,高润滑性可以抑制血液中的大分子如血浆蛋白、血小板等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减少对血管壁和血细胞的损伤,减轻对血液层流的扰动,可避免凝血反应的发生。因此,对介入导管进行表面润滑处理是十分必要的。利用含有大量吡咯烷酮基团、氧化乙烯基团、羧基、酰胺基的聚合物在血液中表现的高亲水性,将其作为涂层的成膜物可以达到高效润滑的目的,此类聚合物包括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聚氧化乙烯(PEO)、丙烯酰胺类共聚物、丙烯酸类共聚物和马来酸酐类共聚物等。
[0004]对于亲水润滑介入导管上的涂层,由于导管在人体内要进行运动以及停留一定时间,因此除了满足高亲水润滑性能,还需注重润滑性能的牢固和稳定,涂层的亲水部分和涂层整体部分都要在经受反复摩擦后不脱落,并维持良好的综合性能。这对于导丝、球囊导管、导引导管、血管鞘等介入器械尤其重要。通常利用共价键连接或交联等手段可以对亲水化合物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此类技术也逐渐被广泛使用。在发生化学反应固化的涂层体系中,依照是否参与反应,亲水化合物又可以分为反应型和非反应型,例如PVP、PEO为非反应型,丙烯酸、马来酸酐类的共聚物等为反应型。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在医药和食品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其对人体无毒,酯化后具有亲水性的羧基,也可用于亲水涂层。
[0005]美国专利US 5891109报道了将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聚氨酯、甲乙酮组成的涂料,涂覆导管后经高温固化,再浸入乙醇或甲胺水溶液中开环,得到亲水润滑的导管。但此体系中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上的酸酐基团只能与极少量的聚氨酯高温分解出来的异氰酸酯基团发生反应,交联程度并不高,因此涂层牢固性仍较差,且高温固化的条件使其不适合用于大多数的高分子导管及器械。
[0006]美国专利US 5229211公开了一种介入医疗器械,器械表面具有马来酸酐类共聚物与异氰酸酯预聚物经共价键连接后得到的涂层,涂层的底材为聚合物,选自聚氯乙烯、聚氨酯、聚酰胺或聚酯,其在实施例中仅举一例,即将聚氯乙烯、小分子化合物的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四氢呋喃组成溶液,涂覆导管,干燥后再涂覆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固化后浸入钠盐溶液及热水洗涤,得到亲水润滑导管。但在此体系中底材没有与其他组份通过化学反应相连接,因而涂层牢固性仍然不足。此外,异氰酸酯化合物具有毒性,会对健康造成安全隐患。
[0007]由于亲水高分子始终缺少对导管足够的附着,涂层仍然存在耐磨性不足的问题。尤其在以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六氟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聚丙烯、聚乙烯等材料作为基材的医用介入导管中,例如血管鞘组件中的外鞘管、扩张管或撕开鞘等,以现有的技术若想形成牢固的亲水涂层将更加困难。此外,在这些低表面张力的基材上涂覆时,涂料的润湿、流平、均匀等性能均会存在问题,几乎难以涂覆。

【发明内容】

[0008]鉴于上述涂层附着性不好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涂层附着良好的能够获得优异的亲水润滑性和耐磨性的介入导管表面处理方法。
[0009]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介入导管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SlOO:预处理:对介入导管进行等离子体预处理;
[0012]S200:接枝改性处理:将经过预处理后的介入导管在接枝改性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并进行浸泡处理和干燥处理;
[0013]S300:涂覆涂层:将涂料溶液涂覆至步骤S200得到的介入导管的表面并固化;
[0014]S400:后处理:将步骤S300得到的介入导管浸入浓氨水中,取出后进行干燥处理。
[0015]其中,步骤SlOO中所述等离子体预处理为将介入导管放置在等离子体发生机的样品室内,通入气体后进行等离子处理,其中放电功率为1W至300W,处理时间为Imin至5min0
[0016]其中,所述气体为氦气、氩气、氧气或氮气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其中,步骤S200中,所述接枝改性溶液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第一有机溶剂组成的溶液,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在所述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至95%,接枝改性处理的温度为30°C至90°C,介入导管的浸泡时间为2h至24h。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为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亚砜、乙酸乙酯、醋酸丁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丙酮、丁酮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9]其中,步骤S200中的干燥处理的干燥温度为65°C至75°C,干燥时间为1h至14h。
[0020]其中,步骤S300中所述涂料溶液为聚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与第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其中所述第二有机溶液的质量为所述涂料溶液总质量的90%?99%。
[0021]其中,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亚砜、乙酸乙酯、醋酸丁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丙酮、丁酮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2]其中,步骤S300中的固化温度为75°C至85°C,固化时间为0.5h至1.5h ;步骤S400中的浸入浓氨水的时间为0.5h至1.5h,干燥温度为55°C至65°C,干燥时间为Ilh至13h。
[002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介入导管,其采用上述的介入导管表面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00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5](I)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介入导管表面涂料润湿性和亲水涂层牢固性不足的问题,通过结合等离子体处理、接枝、涂层体系涂覆等手段,达到导管基材表面与亲水涂层之间共价连接的目的,使经过处理的介入导管在水环境中所受摩擦力降低90%以上。
[0026](2)本发明可为介入导管表面提供牢固的亲水润滑性能,尤其适合应用于通常难以粘结的高分子材料基材,例如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六氟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聚丙烯、聚乙烯等基材,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的医疗器械包括血管鞘组件中的外鞘管、扩张管、撕开鞘,以及导丝、球囊导管、导引导管、血栓抽吸导管、外周中心静脉导管、造影导管等。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发明的介入导管表面处理方法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9]本发明通过对医用介入导管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并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使表面含有活性的环氧基团(形成基材-GMA结构),再涂覆聚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PMVE/MA)的溶液后,聚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分子链上的酸酐基团可与导管表面的环氧基团发生反应,通过共价键连接使亲水高分子接枝在导管的表面上(形成基材-GMA-PMVE/MA结构),而未反应的酸酐基团开环后得到的羧酸盐基团使导管表面具有亲水性(形成基材-gma-pmve/ma/nh4+结构),从而获得牢固的亲水润滑效果。
[0030]本发明的介入导管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1]SlOO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