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曲清香白酒热季控酸提效的方法

文档序号:8539089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大曲清香白酒热季控酸提效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白酒酿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曲清香白酒热季控酸提效 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大曲固态发酵白酒使用的发酵容器一般埋于地下,其发酵控温方式与其 他发酵产品不同,传统白酒的发酵是通过大地的土壤进行控温,这样就造成了在一年四季 的生产过程中,发酵温度存在很大的区别,冷季地温最低为KTC以下,而热季地温可高达 20°C以上。而从一般意义讲,传统白酒一年四季的生产工艺是基本不变的(不同时期略有微 调),加之传统白酒使用的糖化发酵剂为大曲,而大曲中不但拥有促使原料水解糖化的霉菌 及其酶、发酵产酒精的酵母菌类,还拥有大量的产酸细菌,通过分子生物学的分析鉴定,发 现主要是乳杆菌。故当热季到来,气温上升导致地温上升,发酵温度发生巨大变化,对于清 香型白酒来说,大曲单批次使用量仍为干料的9%_10%,则大曲中存在的大量产酸细菌在发 酵过程中快速增殖并占据主导,造成出酒率大幅下滑,同时酒体微量成分乙酸乙酯与乳酸 乙酯的比例失调,酒体风格典型性丢失,即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夏季"掉排"。针对夏季掉排问 题,各个酒厂的措施有所不同,一般是以停产整顿为主,等到夏转秋气温下降时重新恢复生 产。同时也有很多酒厂通过强化环境、器具卫生管理(提高白酒开放式生产的洁净程度),使 用非自然手段(空调等)人为降低发酵起始温度,但效果十分有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夏 季掉排问题。
[0003] 引起汾酒生产热季掉排的主要原因是无法有效的控制材料酸败,所以如何控酸成 了各大酒厂在热季永久的话题,而根据以往汾酒生产的数据,热季材料的酸败主要是乳酸 的增高,进而导致乳酸乙酯的量增高,使得乳酸乙酯与乙酸乙酯的比例失调,造成酒体的不 协调。
[0004] 根霉菌丝无隔、多核、分枝状,有匍匐菌丝和假根,借此可在基物的表面广泛蔓延, 不产生定形菌落。在假根的上方长出一至数根孢囊梗,顶端长球形孢子囊。囊的基部有囊 托,中间有球形或近球形囊轴。囊内产生大量孢囊孢子,成熟后孢囊壁消解或破裂,释放球 形或卵形等孢囊孢子。有时在匍匐菌丝上产生横隔,随即形成厚垣孢子。有性生殖时由不同 性别的菌丝或匍匐菌丝上生出配子囊,配子囊双双异宗配合形成一接合孢子。广泛分布于 酒曲、植物残体、腐败有机物、动物粪便和土壤中。有重要工业应用,如米根霉(R. oryzae) 的淀粉酶可用于制曲、酿酒,华根霉(R. chinensis)、少根根霉(R. arrhizus)等可产乳酸, 匐枝根霉(R. stolonifer,旧称黑根霉)等还能转化留族化合物。也应用于留体激素、延 胡索酸和酶制剂的生产。有些根霉会引起甘薯、瓜果或蔬菜霉烂。因为大曲胚上的根霉与 其他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可以产出芳香四溢的大曲酒,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且根霉小曲成本 低,出酒率高,产酸低。(《根霉漫谈》,周恒刚,酿酒科技,1993年第3期)。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生产白酒,在热季容易酸败,严重影响 出酒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曲清香白酒热季控酸提效的方法。
[0006]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大曲清香白酒热季控酸提效的方 法,采用大曲清香白酒酿造工艺,高粱为原料,曲料用量为:大曲用量为原料即高粱干料 的2. 5-7. 5%,根霉曲用量为原料即高粱干料的3-5%。,酿酒酵母用量为原料即高粱干料的 0. 5%。-1%。,产酯酵母用量为原料即高粱干料的0. 5%。-1%。;地缸发酵13-15天;控制起始 发酵温度25-30 °C。
[0007] 优选:采用大曲清香白酒酿造工艺,高粱为原料,曲料用量为:大曲用量为原料即 高粱干料的5%,根霉曲用量为原料即高粱干料的4%。,酿酒酵母用量为原料即高粱干料的 0. 8%。,产酯酵母用量为原料即高粱干料的0. 8%。;地缸发酵14天;控制起始发酵温度27°C。
[0008] 具体步骤如下:高粱除杂、粉碎、和糁、蒸糁、冷散下曲、地缸发酵工艺与传统大曲 清香型汾酒工艺相同,在冷散下曲时所用曲料为:大曲、根霉曲、酿酒酵母、产酯酵母混合均 匀后一同下曲,拌入冷散降温的熟高粱后进行地缸发酵,发酵周期为13-15天,控制起始发 酵温度25-30 °C。
[0009] 本发明所述曲料用量按原料即高粱干料的重量为计算基准。本发明以现代分子生 物学的分析数据为基础,对传统大曲固态发酵白酒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到了传统白酒夏季 生产出酒率大幅下滑,酒质下降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大曲中的乳杆菌等产酸细菌在发 酵控制温度大幅升高的情况下,乳杆菌等产酸细菌很快在发酵过程中占据主导,并快速形 成酸性环境,导致大曲的糖化与产酒功能下降,最后形成掉排。在此基础上,抓住主要内因, 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解决夏季掉排的技术措施:首先将传统清香型白酒热季大曲用量从干料 的9%_10%减少到2. 5%_7. 5%,这样即有效地降低了乳杆菌等产酸细菌在发酵起始阶段的生 物量,而2. 5%-7. 5%的大曲用量保证了固有功能微生物和生物酶进入发酵体系,同时保证 了酒体的大曲风格,大曲不但为发酵提供菌和酶,更为酒体提供风味物质的前体。考虑到由 于减曲造成了发酵初始阶段糖化力与发酵力不足,在减用大曲的同时,补充通过纯培养方 式得到高糖化力的根霉曲,根霉曲用量为原料即高粱干料的3-5%。,与高发酵力的酿酒酵母 与产酯酵母,酿酒酵母用量为原料即高粱干料的〇. 5%。-1%。,产酯酵母用量为原料即高粱 干料的0. 5%。-1%。;根据传统白酒一年四季发酵温度不同的情况,对热季白酒发酵起始阶 段的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了优化与调整,而不是一味地逆自然发酵来降低起始发酵温度。 最终保证了出酒率,热季出酒率与冷季出酒率水平持平为42%-44%,同时有效控制了酒醅酸 度,酒体乙乳比例协调,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比例控制为1:0. 6,典型性较强。
[0010] 本发明将汾酒大曲与糖化、产酒、产香的纯菌剂进行结合,同时将汾酒酿酒工艺做 微调,有效的减少了乳杆菌等产酸细菌的种子量,保证了产品香型,酒体微量成分比例与出 酒率。汾酒大曲用量减少,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发酵周期,实现了热季有效控酸,提高了酿酒 效率,不仅保留了汾酒大曲的正常的发酵产酒产香功能,酒体复杂成分也得以保留,从而保 证了汾酒香型特点。
[0011] 配合功能曲即根霉曲、产酒酵母与产酯酵母,使得大曲用量减小,强化糖化、产酒、 生香等作用,同时由于功能曲即根霉曲等用量小,其纯培养的原料载体对酒的风味影响较 小,参与酿酒的微生物种类和种子量明确,便于稳定工艺,并有效的防止了热季酸败。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1 : 一种适用于大曲清香白酒热季控酸提效的方法,采用汾酒大曲清香白 酒酿造工艺,高粱为原料,汾酒大曲用量减少,配合根霉曲、产酒酵母和产酯酵母发酵酿酒。
[0013] 所述曲料用量为:汾酒大曲用量为原料即高粱干料重量的2. 5%,根霉曲用量为原 料即高粱干料重量的5%。,酿酒酵母用量为原料即高粱干料重量的1%。,产酯酵母用量为原 料即高粱干料重量的1%。;地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