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_4

文档序号:9270463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克 数。其值越大,表示该塑胶材料的加工流动性越佳,反之则越差;本文中采用测试标准是ASTM D1238,单位;g/lOmin。采用测试条件为:在230°C、2. 16kg载荷下的烙体流动速率(MFR)。
[0085] 热提曲温度(皿T)的测定方法;在升高的温度同时支撑负载下,材料进行持续短 时间的能力的相对测量。测试测量温度对刚度的影响:给予标准测试试样定义的表面应力, 并且温度^匀速上升。根据4511 0648,在1.821化负载下,用3.2111111和/或6.4臟厚度的 椿平放测定皿T,W°C记录结果。
[0086] 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方法:在23°C和0°C下,使用3. 2mm厚的模制缺口悬臂梁冲 击椿测定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根据ASTMD256测定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W焦耳/米记 录结果。在室温(23°C)下进行测试。
[0087]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碳酸醋: 组分a-1;PC1300-10 (韩国LG); 组分a-2;PC1225 (日本帝人); 本发明中使用的了二締共聚物: 组分b-1 ;ABS1乳液法757 (台湾奇美); 组分b-2;ABS2本体法8391 (上海高桥); 组分b-3;MBSEM500 (韩国LG); 本发明中使用的阻燃剂: 组分C;抓P,双酪A-双(磯酸二苯基醋)(艾迪科); 本发明中使用的其它助剂: 组分d-1 ;A01076 ; 0 - (3, 5-二叔了基-4-哲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醋CASNO.;〔 2082-79-3))作为抗氧剂; 组分d-2;PTFE(聚四氣己締)作为抗滴落剂。
[0088] 实施例1-12及对比例1-6;聚碳酸醋组合物的制备 选取了二締共聚物结构的内部大海岛结构橡胶相与其内部小海岛结构的长径比值在 1. 01-80区间,且该类型大小海岛结构占比90%W上的了二締共聚物;按表1的配方将聚碳 酸醋、了二締共聚物、阻燃剂、其它助剂按照比例称量后,通过高混机或者混合机完成共混, 挤出,过水冷却,造粒得到柱状颗粒的聚碳酸醋组合物;对聚碳酸醋组合物的阻燃性、烙体 流动速率MFR、热提曲温度和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进行测试,数据见表1。
[0089] 表1实施例1-12及对比例1-6的具体配比谨量份)及其测试性能结果

从表1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比较可w看出,本发明通过在聚碳酸醋组合物配方内的了 二締共聚物组分中聚了二締共聚物结构呈现大海岛结构橡胶相,在该大海岛结构橡胶相内 部进一步还存在着1至50个小海岛结构,其中90%及90%W上大海岛结构橡胶相与其内部 最小长径小海岛结构的长径比值为1. 01-80时,能够在不影响其阻燃性、流动性、耐热性的 情况下明显提高聚碳酸醋组合物的冲击强度,且特别适用于使用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主权项】
1.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成: a、 30. 4份-80. 2份的聚碳酸酯; b、 8. 4份-49. 6份的丁二烯共聚物; c、 5. 4份-25. 2份的阻燃剂; d、 0-9. 6份的其它助剂;其中,a、b、c、d四种组分的重量份之和为100份。2. -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成: a、 32份-75份的聚碳酸酯; b、 9份-35份的丁二烯共聚物; c、 6份-25份的阻燃剂; d、 0-9. 6份的其它助剂; 其中,a、b、c、d四种组分的重量份之和为100份, 丁二烯共聚物组分中聚丁二烯共聚物结构呈现大海岛结构橡胶相,在该大海岛结构橡 胶相内部进一步还存在着1至50个小海岛结构,其中90%及90%以上大海岛结构橡胶相与 其内部最小长径小海岛结构的长径比值为1. 01-80。3. -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成: a、 42份-70份的聚碳酸酯; b、 9份-30份的丁二烯共聚物; c、 6份-18份的阻燃剂; d、 0-9. 6份的其它助剂; 其中,a、b、c、d四种组分的重量份之和为100份, 丁二烯共聚物组分中聚丁二烯共聚物结构呈现大海岛结构橡胶相,在该大海岛结构橡 胶相内部进一步还存在着1至50个小海岛结构,其中90%及90%以上大海岛结构橡胶相与 其内部最小长径小海岛结构的长径比值为1. 01-80。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海岛结构橡胶相与 其内部最小长径小海岛结构的长径比值为1.01-80的海岛结构,在所有海岛结构中占比为 92%以上,优选为94%以上。5. 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大海岛结构橡胶 相长径为50nm-2000nm。6.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丁二烯共聚物 选自本体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本体-悬浮聚合法制备的丁二烯共聚物的一种或几种。7.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丁二烯共聚物, 按重量份计,选自包含如下b. 1在b. 2上的接枝共聚物: b. 1、5份-95份的b. I. 1和b. 1. 2的混合物: b. 1. 1、50份-95份的苯乙稀、苯乙稀衍生物如a -甲基苯乙稀、对苯甲基苯乙稀,二乙 烯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C1-C8-烷基酯、丙烯酸C1-C8-烷基酯、二甲基硅氧烷、苯基硅氧 烧、多烷基硅氧烷的一种或几种; b. 1. 2、5份-50份的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酸C1-C8-烷基酯、丙烯酸C1-C8-烷 基酯的一种或几种; b. 2、5份-95份的聚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及嵌段共聚物、丙烯腈-丁二 烯无规共聚物及嵌段共聚物、聚丁二烯和聚异戊二烯共聚物、乙烯和a-烯烃共聚物、乙烯 和a-不饱和羧酸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非共轭二烯三元共聚物中一种或几种。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丁二烯共聚物选自苯乙 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BS、甲基丙烯 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A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 聚物MBS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BS ;其中,MBS的 粒径优选〇? lum-O. 5um,本体聚合法ABS粒径优选0? lum-2um,乳液聚合法ABS粒径优选 0. 05um_0. 2um。9.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选自 通过界面聚合法、熔融酯交换法、吡啶法、环状碳酸酯化合物的开环聚合法和预聚物的固相 酯交换法制备的聚碳酸酯的一种或几种。10.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选 自芳香族聚碳酸酯、脂肪族聚碳酸酯、芳香族-脂肪族聚碳酸酯、支化聚碳酸酯中的一种 或几种;优选为芳香族聚碳酸酯;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选自粘均分子量13000-40000的芳 香族聚碳酸酯,优选为粘均分子量16000-28000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更优选为粘均分子量 17000-24000的芳香族聚碳酸酯。11.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选自 卤系阻燃剂或无卤阻燃剂,优选无卤阻燃剂;所述卤系阻燃剂选自溴化聚苯乙烯、溴化聚苯 醚、溴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溴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溴化环氧树脂、溴化苯氧基树 月旨、十溴二苯醚、十溴代联苯、溴化聚碳酸酯、全溴三环十五烷或溴化芳香族交联聚合物的 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溴化聚苯乙烯;所述无卤阻燃剂选自含氮阻燃剂、含磷阻燃剂或含氮和 磷的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含磷阻燃剂。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磷阻燃剂选自磷酸 三苯基酯、磷酸三甲苯基酯、磷酸甲苯基二苯基酯、磷酸三二甲苯基酯、磷酸三(2, 4, 6-三 甲基苯基)酯、磷酸三(2, 4-二叔丁基苯基)酯、磷酸三(2, 6-二叔丁基苯基)酯、间苯二 酚双(磷酸二苯基酯)、对苯二酚双(磷酸二苯基酯)、双酚A-双(磷酸二苯基酯)、间苯二 酚双(2, 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对苯二酚双(2, 6-二甲基苯基磷酸酯)的一种或几种。13.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d的其它 助剂选自热稳定剂、抗氧剂、抗滴落剂、光稳定剂、增塑剂、填料、着色剂的一种或几种。14. 一种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如下步骤: 1) 选取丁二烯共聚物结构的内部大海岛结构橡胶相与其内部最小长径小海岛结构的 长径比值在1.01-80区间,且该类型大小海岛结构占比90%以上的丁二烯共聚物; 2) 将聚碳酸酯、丁二烯共聚物、阻燃剂、其它助剂按照比例称量后,通过高混机或者混 合机完成共混,挤出,过水冷却,造粒得到柱状颗粒的聚碳酸酯组合物。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成:a、30.4份-80.2份的聚碳酸酯;b、8.4份-49.6份的丁二烯共聚物;c、5.4份-25.2份的阻燃剂;d、0-9.6份的其它助剂; 其中,a、b、c、d四种组分的重量份之和为100份。本发明通过在聚碳酸酯组合物配方内选用丁二烯共聚物组分,该组分中聚丁二烯共聚物结构呈现大海岛结构橡胶相,在该大海岛结构橡胶相内部进一步还存在着1至50个小海岛结构,其中90%及90%以上大海岛结构橡胶相与其内部最小长径小海岛结构的长径比值为1.01-80时,能够在不影响其阻燃性、流动性、耐热性的情况下明显提高聚碳酸酯组合物的冲击强度,且特别适用于使用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IPC分类】C08L53/02, C08L55/02, C08L69/00, C08L51/04
【公开号】CN104987687
【申请号】CN201510308216
【发明人】董相茂, 岑茵, 佟伟, 艾军伟, 李明昆, 何继辉, 孙东海
【申请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8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