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性可食性膜的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390956阅读:来源:国知局
415r/ min,制备得到壳聚糖和e-聚赖氨酸的复合物。按照壳聚糖和e-聚赖氨酸的复合物的质 量浓度为2g/100mL,明胶的质量浓度为5g/100mL,甘油的质量浓度为2g/100mL的配比制备 成膜溶液:先将明胶溶解在80~90°C蒸馏水中,冷却至50~60°C后加入壳聚糖和e-聚 赖氨酸的复合物溶解,冷却到室温后添加甘油,搅拌均匀,磁力搅拌lOmin。成膜溶液倾倒在 聚丙乙烯培养皿中,室温下放置成膜8-10h,并于自然环境下干燥揭膜,即制得所述抗菌性 可食性膜。揭膜后于40°C、相对湿度50~55%的恒温恒湿试验箱中平衡2天,用于后续测 试膜性能(见表1)。
[0044] 实施例3
[0045] 以搅拌球磨机为反应装置,采用机械固相活化法进行球磨反应,葡聚糖、e_聚赖 氨酸为原料,其质量之比为5:2,机械活化时间为8min、温度为25°C、搅拌速度为415r/min, 制备得到葡聚糖和e-聚赖氨酸的复合物。按照葡聚糖和e-聚赖氨酸的复合物的质量浓 度为3g/100mL,明胶的质量浓度为5g/100mL,甘油的质量浓度为lg/100mL的配比制备成膜 溶液:先将明胶溶解在80~90 °C蒸馏水中,冷却至50~60 °C后加入葡聚糖和e-聚赖氨 酸的复合物的酯化物溶解,冷却到室温后添加甘油,搅拌均匀,磁力搅拌lOmin。成膜溶液倾 倒在聚丙乙烯培养皿中,室温下放置成膜8-10h,并于自然环境下干燥揭膜,即制得所述抗 菌性可食性膜。揭膜后于40°C、相对湿度50~55%的恒温恒湿试验箱中平衡2天,用于后 续测试膜性能(见表1)。
[0046] 实施例1~3制备的可食性膜性能的测定
[0047] 膜厚度根据GB/T6672- 2001,用测厚仪对每张膜测定厚度,均匀取13个点(其中 1点过膜的中心点),以平均值作为膜的厚度值。膜厚度的测定是为膜性能指标的测定提供 依据。
[0048] 膜的机械性能根据ASTMD882-01方法使用物性测试仪测定抗拉强度 (TS,Tensilestrength)和断裂延伸率(E,Elongationatbreak),两个探头的初始间距设 定为40mm,拉引速度设定为1mm/s。其计算参照公式2-1和2-2。
[0049]TS=F/S 2-1
[0050]E= (L「L0)/LX100% 2-2
[0051] 式中:TS--抗拉强度,MPa;
[0052] F 膜断裂时的最大拉力,N;
[0053] S一一膜的横截面积,m2;
[0054]E--断裂延伸率,%;
[0055] L。--膜样品的长度,mm;
[0056]Lj--膜断裂时的长度,mm〇
[0057] 膜的水溶性取剪裁成2cmX2cm规格的膜样品,置于盛满90°C水的烧杯中,能发 现膜先收缩然后呈很多细小的颗粒状分散于水中,一段时间后阳光下观察水中无颗粒状 为本试验溶水时间的终点,记录样品溶解时间(ST,Soluble time)。
[0058] 膜的水蒸气透过率(WaterVaporPermeability,WVP)测试,根据塑料薄膜及片材 透水蒸汽实验方法的原理和步骤,对GB-1037-70方法改进,采用拟杯子法,在25°C温度条 件下,在玻璃杯中放入无水CaCl2 (CaCl2使用前应粉碎,使其粒度为2mm,并在200°C的烘箱 中干燥2h,待冷却后加入到玻璃杯中),使加入的〇8(:12量至杯口 5mm处为止。选择均勾、无 孔洞、皱褶的膜,用千分尺测量其厚度后再将膜用熔化的石蜡封口,并称重。将称重后的玻 璃杯放入温度为25°C底部为去离子水的干燥器中(保持相对湿度100% ),使膜内外两侧保 持一定的蒸汽压差,以后每隔一定时间取出玻璃杯称重,并由此算出水蒸气透过系数(WVP) 值。按Aydindi和Kaya的方法计算:
[0059]WVP=AmXd/AXAtXAp
[0060] 式中:WVP--水蒸气透过系数,g?m?(m2?s?Pa) 1
[0061]Am--稳定质量的增量,g
[0062]A--膜的面积,m2
[0063]At 测定时间间隔,s
[0064] d--膜的厚度,m
[0065]Ap--试样两侧的水蒸汽压差,Pa
[0066] 膜的阻氧性(OxygenBarrier)的测定,在容量为250mL的容器中,装入20. 0g新 鲜花生油,用不同的膜样品覆盖容器瓶口并密封,然后贮存在60°C培养箱里陈化10d,用 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花生油的过氧化值。根据油脂过氧化值(PeroxideValue,PV)的大 小,来评价可食用膜样品的阻氧性。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称取2. 00g~3. 00g的样品,置 于250mL碘瓶中加入30mL,三氯甲烷一冰乙酸混合液,使样品完全溶解,加入1. 00mL饱和 碘化钾溶液,紧紧塞好瓶盖,并轻轻震荡〇. 5min。在暗处放置3min,取出加100mL水,摇匀, 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至淡黄色时,加l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 点,记下消耗量,并做空白对照。
[0067]X2= (V2-V3)XC2X12. 69/m2
[0068] 式中:X2--样品中过氧化值,g/l〇〇g;
[0069] V2一一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0070] V3一一试剂空白消耗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0071] C2一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072] m2待滴定样品的量,g。
[0073] 实施例4
[0074] 实施例1~3制备的可食性膜和空白对照普鲁兰多糖可食性膜的膜性能比较结果 如表1所示。
[0075] 空白对照普鲁兰多糖可食性膜按以下方法制备:按照普鲁兰多糖的质量浓度为 1. 34g/100mL、明胶的质量浓度为5g/100mL、甘油的质量浓度为lg/100mL的配比制备成膜 溶液:先将明胶溶解在80~90°C蒸馏水中,冷却至50~60°C后加入普鲁兰多糖溶解,冷 却到室温后添加甘油,搅拌均匀,磁力搅拌l〇min。成膜溶液倾倒在聚丙乙烯培养皿中,室 温下放置成膜8~10h,制得空白对照普鲁兰多糖可食性膜。干燥揭膜后于40°C、相对湿度 50~55%的恒温恒湿试验箱中平衡2天,用于膜性能测试。
[0076] 表1可食性膜的膜性能测定结果
[0077]
[0078] 实施例5采用滤纸片法比较可食性膜的抑菌效果
[0079] 将实施例1制备的普鲁兰多糖_e_聚赖氨酸复合物制备的可食性膜和空白对照 普鲁兰多糖可食性膜的抑菌活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啤酒酵母菌)进行 比较,用打孔机将两种可食性膜制成直径6毫米大小的圆形小片,普鲁兰多糖_e_聚赖氨 酸复合物制备的可食性膜为样品组,空白对照普鲁兰多糖可食性膜为空白对照组;另取直 径6毫米大小的滤纸片,涂抹与样品组中含有的聚赖氨酸等质量的聚赖氨酸水溶 液,作为阳性对照组。将三种膜分别放入培养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啤酒酵 母菌的培养基中,经过24h培养后,观察膜区域菌落生长情况,若膜区域菌落生长与空白对 照组相比确实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则表明含普鲁兰多糖_e_聚赖氨酸复合物制备的可 食性膜确实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结果如图1~图4所示。图1~图4中,1为空白对照组 (空白普鲁兰多糖可食性膜),2为样品组(普鲁兰多糖-e-聚赖氨酸复合物可食性膜),3 为阳性对照组(含有和样品组等量e_聚赖氨酸的滤纸片)。
[0080] 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的膜区菌落生长与周围无区别,而样品组与空白组相比,膜 区范围内相比周围明显菌落生长受到抑制,照片显示膜区及周边范围为透明空白区域,而 阳性对照组的不透明滤纸片周围显示有透明区域,表示滤纸片周围区域的菌落生长受到抑 制。
[0081] 将实施例2、3制备的可食性膜按照实施例5的方法步骤测试其抗菌性能,结果表 明两种膜对四种菌种同样具备良好的抑菌生长作用。
【主权项】
1. 一种抗菌性可食性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采用机械固相活化法制备多糖与e -聚赖氨酸复合物:在搅拌球磨机中,加入多糖 原料和e -聚赖氨酸,多糖原料、e -聚赖氨酸的质量之比为5:0. 8~2. 2,在25~50°C温 度下球磨反应,反应时间为5~lOmin,制备得到多糖与e -聚赖氨酸复合物; (2) 制膜:多糖与e _聚赖氨酸复合物、明胶、甘油加水配制得到成膜溶液,然后将成膜 溶液涂抹成膜,制得所述抗菌性可食性膜。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多糖原料为普鲁兰多 糖、葡聚糖、壳聚糖、魔芋葡甘聚糖、果聚糖、海藻糖、淀粉、琼脂糖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 合。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原料为普鲁兰多糖、葡聚糖或壳聚 糖。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搅拌球磨机的搅拌轴的转速 为 415 ~600r/min。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多糖原料、e-聚赖氨酸的 质量之比为5 :1. 5~2。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室温下进行球磨反应。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按以下方法操作:将多糖与 e _聚赖氨酸复合物、明胶、甘油加水配制成膜溶液,所述成膜溶液中,多糖与e _聚赖氨酸 复合物的质量浓度为1~3g/100mL,明胶的质量浓度为3~8g/100mL,甘油的质量浓度为 0. 5~2g/100mL,所得成膜溶液涂抹于聚丙烯塑料平板上,室温下放置成膜8~10h,并于自 然环境下干燥揭膜,即制得所述抗菌性可食性膜。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溶液中,多糖与e -聚赖氨酸复 合物的质量浓度为2~3g/100mL,明胶的质量浓度为5g/100mL,甘油的质量浓度为1~ 2g/100mL〇9. 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抗菌性可食性膜。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性可食性膜的制备方法:在搅拌球磨机中,加入多糖原料和ε-聚赖氨酸,多糖原料、ε-聚赖氨酸的质量之比为5:0.8~2.2,在25~50℃温度下球磨反应,反应时间为5~10min,制备得到多糖与ε-聚赖氨酸复合物;然后将多糖与ε-聚赖氨酸复合物、明胶、甘油加水配制得到成膜溶液,成膜溶液涂抹成膜,制得所述抗菌性可食性膜。本发明反应过程不用添加其他溶剂,反应时间短、温度低、产物色泽浅、成膜效果好,所得膜具有广谱的抑菌性,同时增加可食性膜的韧性和阻氧能力。
【IPC分类】C08L5/08, C08L5/00, C08L77/02, C08L5/02, C08J5/18, B65D65/46
【公开号】CN105111477
【申请号】CN201510631382
【发明人】何荣军, 王宇光, 赵瑞娜, 施俊妃, 孙培龙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