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道内容物中微生物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58975阅读:来源:国知局
入口连接短管和菌液出口连接短管的下部开口分别伸入分装瓶内部。
[0016]本装置中的分离物罐的顶部或上部设有菌液回流口 ;当分装装置包括一个分装瓶时,该分装瓶的菌液出口与所述分离物罐的菌液回流口通过回流管路相连接;当分装装置包括多个分装瓶时,各分装瓶之间通过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混合的方式连接,且最后一个分装瓶的菌液出口与所述分离物罐的菌液回流口通过回流管路相连接。
[0017]本装置中分级过滤装置包含多个分级过滤瓶时,各分级过滤瓶之间通过前一分级过滤瓶的出料口与后一分级过滤瓶的入料口相连的串联连接方式相连接;分装装置包括多个分装瓶时,各分装瓶之间通过前一分装瓶的菌液出口与后一分装瓶的菌液入口相连的串联连接方式相连接。
[0018]在一种方案中,原物罐上设有腔道内容物投料口或投料盖;原物罐内部在搅拌装置之下设有过滤网,所述原物罐出料口位于过滤网之下。
[0019]在一种方案中,过滤瓶内设有一层以上(特别是两层以上)的滤网,滤网以平面、凸形、波浪形、折叠形或U型的结构分布于过滤瓶内;分级过滤装置内各滤网的滤孔直径沿水流方向在5.0mm - 0.0Olmm范围内逐渐减少。
[0020]在一种方案中,储液罐为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的储水罐体或瓶体,或者为与所述原物罐内部结构相同的能够替代原物罐使用的罐体;储液罐的出液口通过加液管路分别连通至原物罐加液口以及全部或部分分级过滤瓶入料口,通过加液驱动装置分别定时或定量地向原物罐及分级过滤瓶内加入水。
[0021]在一种方案中,除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能够去除气体中臭味的除臭罐,除臭罐内装有能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除臭的材料或物质;当除臭装置包括多个除臭罐时,各除臭罐之间通过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混合的方式相连接。
[00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各部分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菌液的循环自动灌装,当一个分装瓶灌装满后自动导入下一个分装瓶,充分节省了人力和操作步骤,提高了操作精度;本装置通过储液罐的分级加液,实现细微颗粒的稀释悬浮,降低了杂质中细菌含量,提高了细菌收集率和菌液的纯度,实验发现,通过向分级过滤瓶内分级加液能够至少提高5-10%的菌群提取量。本发明整体装置和处理空间无臭味产生,处理效率高、省时省力,操作简便,更人性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发明中原物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发明中分装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原物罐,2-储液罐,3-分级过滤瓶,4-分离物罐,5-分装瓶,6_菌液驱动装置,7-加液驱动装置,8-除臭装置,10-缓冲瓶,11-吸液除臭缓冲瓶,12-震动装置,13-气泵,14-分离除臭缓冲瓶,21-加液管路,22-菌液管路,23-臭气管路,24-回流管路,31-气泵二,32-气泵一,41-搅拌装置,42-过滤网,51-操作台,53-菌液出口连接短管,54-菌液入口连接短管,55-分装瓶盖,56-分装瓶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装置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各实施例。
[0029]如图1或图2所示,本发明的腔道内容物中微生物分离装置包括原物罐1、分级过滤装置、储液罐2、分离物罐4、分装装置和除臭装置8。其中原物罐I的上部或顶部设有加液口和臭气出口,在原物罐I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41,在原物罐的下部或底部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与分级过滤装置的入口相连接。分级过滤装置具有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分级过滤装置物料入口与原物罐出料口相通。分级过滤装置主要由一个或多个分级过滤瓶3组成,分级过滤瓶的两端分别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分级过滤瓶3内设有至少一层滤网;分级过滤装置含有多个分级过滤瓶时,各分级过滤瓶之间通过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混合的方式连接;所述分级过滤装置的一部分或全部设于所述能够使分级过滤瓶内液体摇动、晃动或波动的震动装置12。储液罐2上设有出液口,该储液罐出液口与所述原物罐加液口通过加液管路21相连通,或者该出液口同时与原物罐加液口和至少一个分级过滤瓶3的入料口通过加液管路21相连通,在所述加液管路上设有开关和/或将储液罐内的水导出的加液驱动装置7。所述分离物罐4为密闭式的,分离物罐的顶部或上部设有臭气出口和与所述分级过滤装置物料出口相连通的物料入口,分离物罐的底部或下部设有菌液出口。所述分装装置由至少一个分装瓶5构成,分装瓶5的顶部设有菌液入口和菌液出口,分装装置的首个分装瓶的菌液入口通过菌液管路与所述分离物罐菌液出口相连通,在所述菌液管路上设有将分离物罐内的菌液导入分装瓶的菌液驱动装置。所述除臭装置8设有臭气入口和排气口,除臭装置8的臭气入口通过臭气管路23分别与原物罐臭气出口和分离物罐臭气出口相连通,在臭气管路12上设有至少一个缓冲并收集臭气中液体的缓冲瓶10和至少一个使原物罐和分离物罐内的臭气分别导入除臭装置的气泵13。
[0030]本装置中的缓冲瓶10主要是防止夹杂在臭气中的液体或微量固定直接被导入除臭装置中;利用缓冲瓶可以将部分液体或固定缓冲并收集在缓冲瓶内。如果不存在该缺陷时,也可以在整个回收装置中不包括缓冲瓶。一种常见的缓冲瓶结构为顶部或上部分别设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的罐体或瓶体结构。缓冲瓶的数量可以有一个、两个或更多(这个的更多包括两个以上)。如图2所示,在只采用一个缓冲瓶的方案中,缓冲瓶10可直接设在除臭装置8之前,即缓冲瓶10的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除臭装置8的臭气入口,或者缓冲瓶8的气体出口通过管路和气泵13与除臭装置8的臭气入口相连接。为了达到更佳的除臭效果,缓冲瓶可以设置两个或更多。如图1所示,在一种方案中,臭气管路上的缓冲瓶有至少两个,其中一个为吸液除臭缓冲瓶11,该吸液除臭缓冲瓶11的气体入口与原物罐臭气出口通过管路或通过管路和气泵相连接;另一个缓冲瓶为分离除臭缓冲瓶14,该分离除臭缓冲瓶14的气体入口与分离物罐臭气出口通过管路或通过管路和气泵相连接。其他缓冲瓶可以视情况需要在除臭管路23上添加。
[0031]本装置中臭气管路23上的气泵在为将原物罐I和分离物罐4中的臭气导入除臭装置8外,还在密闭的分离物罐4中形成负压,该负压为原物罐I内的液体或悬浮液通过分级过滤装置导入分离物罐4中提供动力。它还可以在不密闭的原物罐I内形成微量负压,使臭气全部导入除臭装置而不会使臭气直接通过原物罐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如图2所示,在一种只采用一个气泵的方案中,气泵13的出口直接与除臭装置8的臭气入口相连接;本装置中的气泵还可以设置在除臭装置的出气口处。
[0032]为了满足不同的条件以及达到最佳的除臭效果,气泵可以设置两个或更多。如图1所示,在一种方案中,气泵至少有两个,其中一个气泵一 32设在原物罐I臭气出口与吸液除臭缓冲瓶11的气体入口之间的臭气管路23上或设在吸液除臭缓冲瓶11气体出口与除臭装置8臭气入口之间的臭气管路23上,它使原物罐I内的臭气导入除臭装置8。另一个气泵二 31设在分离物罐臭气出口与分离除臭缓冲瓶14气体入口之间的臭气管路23上或设在分离除臭缓冲瓶14气体出口与除臭装置臭气入口之间的臭气管路23上,该气泵使分离物罐内的臭气导入除臭装置并使分离物罐内形成负压。
[0033]本装置的原物罐是将腔道内容物、土壤、江河湖泊或淤泥等分散成液体或悬浮液的装置,它还可以通过设置过滤网起到初步过滤的功能。在原物罐上设有腔道内容物等物料的投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