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温涂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9720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层结构,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隔温涂料结构。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常年需要在室外进行作业,在作业时很容易遭受风吹日晒、雨雪风霜的腐蚀,并且很容易被摩擦损坏,进而导致工程机械被锈蚀,为了延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自然需要提高工程机械的耐候性能、防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

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为CN204454976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专用耐磨涂层结构,包括底漆层、中涂层、和面涂层。所述的底漆层设置在基体上,所述的底漆层为聚酯改性的聚氨酯耐磨涂料层;所述的底漆层上设置有所述的中涂层,所述的中涂层为低VOC高固含环氧改性丙烯酸酯耐磨涂料层;所述的中涂层上设置有所述的面涂层,所述的面涂层为醇酸树脂耐磨涂料层。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低VOC高固含环氧改性丙烯酸酯耐磨涂料层作为中涂层,面涂层磨损后还有致密的中涂层保护底漆层不与大气接触,中涂层使用高固含的涂料可以使涂层更加致密,耐磨性和防腐性更强,低VOC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整个涂层结构附着力强、光泽度高、质硬耐磨、耐候性强、防腐性能好、电性能良好。虽然该涂层有效的解决了耐候性能、防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的技术问题,然而该涂层结构中,不具有隔温效果,在炎热的夏天握持到在阳光暴晒下的铁质设备上,会很烫手,导致工作人员难以握持;另一方面,当在寒冷的冬天时,工作人员握持到铁质设备上时,会有一种冰冷刺骨的感觉,同样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很好的对该机械设备进行握持,因此存在这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程机械地涂层结构,既能使整个涂层结构附着力强、光泽度高、质硬耐磨、耐候性强、防腐性能好、电性能良好,又能起到有效地隔温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温涂料结构,包括底漆层、第一中涂层和面涂层,底漆层涂设于铁质基体上,第一中涂层涂设于底漆层和面涂层之间,还包括第二中涂层和隔温层,所述隔温层涂设于第一中涂层上,所述第二涂层涂设于隔温层和面涂层之间,所述第二中涂层为丙烯酸涂料层,所述隔温层为复合硅酸盐隔温涂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漆层、第一中涂层、第二中涂层和面涂层使得整个涂层结构附着力强、光泽度高、质硬耐磨、耐候性强、防腐性能好、电性能良好;另一方面,隔温层可起到有效地隔温效果,使得工作人员在夏天握持经过阳光暴晒地铁质设备时,不会感觉很烫,以及在冬天握持铁质设备时,不会感到寒冷。

优选的,所述隔温层的厚度为5mm-10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厚度下,既能起到有效地隔温效果,又不会影响到涂层地附着力、光泽度和质硬耐磨性等。

优选的,所述第二中涂层的厚度为50μm-100μm。

优选的,还包括第三涂层和反射型隔温涂料层,所述反射型隔温涂料层涂设于第二中涂层上,所述第三中涂层涂设于反射型隔温涂料层和面涂层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反射型隔温涂料层可将阳光进行反射,从而起到隔温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涂层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图1对本实用新型隔温涂料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隔温涂料结构,包括底漆层1、第一中涂层2和面涂层6,底漆层1为聚氨酯耐磨涂料层且涂设于铁质基体上,第一中涂层2涂设于底漆层1和面涂层6之间,还包括第二中涂层4和隔温层3,所述隔温层3涂设于第一中涂层2上,所述第二涂层涂设于隔温层3和面涂层6之间,所述第二中涂层4为丙烯酸涂料层,所述隔温层3为复合硅酸盐隔温涂层,面涂层6为醇酸树脂耐磨涂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隔温层3的厚度为5mm-1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中涂层4的厚度为50μm-100μm。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涂层和反射型隔温涂料层4,所述反射型隔温涂料层涂设于第二中涂层4上,所述第三中涂层5涂设于反射型隔温涂料层4和面涂层6之间。

第一中涂层2和第三中涂层5均为丙烯酸涂料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