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940355发布日期:2019-10-23 01:06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手机外壳用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手机使用较为频繁,一般在手机的背壳上涂覆一层涂料,起到保护作用,使手机背壳具有耐磨和抗划伤的作用。

聚氨酯涂料具有较强的耐磨性、优良的附着力和耐油、耐酸碱性能,应用领域广泛,常用于喷涂于金属及塑胶平面的聚氨酯涂料多形成单色调且平整的涂层。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0810108655.5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涂料含有成膜物质、云母珠光颜料、聚二甲基硅氧烷、有机溶剂和固化剂,所述成膜物质为脂肪酸改性的聚酯多元醇或者为脂肪酸改性的聚酯多元醇和聚丙烯酸酯的混合物;所述固化剂为异氰酸酯。

该聚氨酯涂料的漆膜厚度较薄且平整光滑,适用于性能要求高的、具有小平面的电子产品外壳,如手机玩外壳或笔记本外壳的喷涂。

传统的聚氨酯涂料固化方式为加热即物理干燥的方法除去高分子溶液中的溶剂,得到硬化的漆膜。uv固化则是利用紫外光的能量引发涂料中的低分子预聚体或齐聚体及作为活性稀释剂的单体分子之间的聚合及交联反应,得到硬化漆膜,实质上是通过形成化学键实现化学干燥。

涂装有常规加硬涂层的手机背壳复合板材在裁切过程中,裁切处会产生飞屑,涂层没有抗静电性能,飞屑很容易沾粘在板材上,即使使用高压气体能使部分飞屑吹掉,但很难完全清理干净;另外,在手机的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相互摩擦等使其表面产生静电,导致手机背壳很容易沾粘灰尘,严重影响表面美观;且由于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方便与孩子联系,选择给孩子配备手机,而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会感染大量的细菌,因为儿童的免疫力比成人低,易出现细菌感染的症状,因此,研发一种具有抗静电和抗菌效果的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其具有抗静电性能和抗菌性能优异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其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的应用方法,其具有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形成的涂料涂层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能和抗菌性能。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20-30份聚氨酯树脂、15-20份改性丙烯酸酯树脂、5-10份聚碳酸酯、10-15份聚芳酯、12-15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6-12份导电材料、5-10份抗菌剂、0.3-0.5份润湿剂、0.2-0.6份消泡剂、0.3-0.8份流平剂、1-3份分散剂、70-100份丙二醇丁醚;

所述导电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0-20份离子液体、1-1.5份石墨烯、2.4-3.2份碳纳米管、1.2-1.8份四溴双酚a、1.8-2.2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所述抗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混合制成:20-30份改性纳米银颗粒、5-10份十二烷基二甲基铵乙基溴化铵、8-16份碳酸锂、10-14份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5-10份硫酸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采用聚碳酸酯、聚芳酯和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与聚氨酯树脂混合,作为聚氨酯涂料的基体材料,以提高聚氨酯涂膜的耐磨和抗刮伤性能;加入的导电材料中含有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石墨烯具有很好的电导率和柔性,能使聚氨酯涂料具有耐老化、耐刮擦的性能,碳纳米管的可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并形成导电通道,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和抗疲劳、耐高热性能,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协同使用,能提高聚氨酯涂料的表面电阻率,增强聚氨酯涂料的抗静电性能,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应用于聚氨酯涂料中,使聚氨酯涂料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抗菌剂使用改性纳米银颗粒与碳酸锂、硫酸铝等原料混合制成,经改性的纳米银颗粒抗菌性能得到提升,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的抗菌效果好,抗菌时间长,各组分协同使用,抗菌效果好,且抗菌持久性优异。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纳米银颗粒由以下方法制成:(1)将丁香叶与其重量比为1:6-10的水煎煮两次,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制成相对密度为1-1.2的浓缩液,加入与浓缩液体积比为8.5-9:10的3,4-二羟基苯乙醇,混合均匀,静置20-24h,取上清液;

(2)向100-150重量份水中加入40-60重量份硝酸银粉末和40-50重量份半胱氨酸,搅拌1-2h,抽滤,加入步骤(1)所得上清液,混合均匀,加入20-30重量份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10-20重量份硼氢化钠,陈化、调节ph、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在40-45℃下干燥,制得改性纳米银颗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丁香叶具有广谱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与半胱氨酸改性的纳米银混合,制成改性纳米银颗粒,从而提高了纳米银颗粒的抗菌性和抗菌持久性。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有机溶剂与丙烯酸酯树脂混合,搅拌至丙烯酸酯树脂溶解完全,丙烯酸酯树脂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3-5;

(2)将空心玻璃微珠研磨成粉末,与纳米二氧化钛混合,加入到溶解后的丙烯酸酯树脂中,混合均匀,空心玻璃微珠、纳米二氧化钛和溶解后的丙烯酸酯树脂的质量比为(0.3-0.8):(0.4-0.7):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热,使得手机背壳表面较热,人手在握持时,手部易出汗,使用空心玻璃微珠和纳米二氧化钛改性丙烯酸酯树脂,因为空心玻璃微珠和纳米二氧化钛的导热系数小,能降低丙烯酸酯树脂的导热系数,从而增加聚氨酯涂料的隔热性能,降低手机背壳的表面温度,同时因为细菌容易在较为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滋生,提升手机背壳的隔热性,降低其表面温度后,也能防止细菌的滋生,提高聚氨酯涂料的抗菌性。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材料由以下方法制成:(1)将石墨烯在浓硫酸溶液中溶胀15-20min,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将碳纳米管放入体积比为3:1的浓硫酸和硝酸溶液中,超声搅拌2-6h,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

(2)将步骤(1)所得到的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与离子液体混合均匀,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和四溴双酚a混合并加热至90-100℃,加入与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混合均匀的离子液体,以50-100r/min的转速搅拌20-30min,制得导电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石墨烯在浓硫酸中溶胀后,石墨烯片层之间的距离增大,碳纳米管经硫酸和硝酸的处理后,在酸的氧化刻蚀作用下,管壁的层间距变大,且碳纳米管的杂质减少,层间距增大的石墨烯和管壁层间距变大的碳纳米管在于离子液体混合,离子液体能进入石墨烯的片层内和碳纳米管的管壁内;将马来酸酐截止聚乙烯和四溴双酚a加热融化,融合后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和四溴双酚a能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进行包裹,从而将离子液体存储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内,以增加离子液体的长期使用性能,以提高导电材料的抗静电持久性,且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离子液体在高温状态下性质温度,不易失效,使得聚氨酯涂料在高温环境下,抗静电性能损失较小。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为质量比为1:(2-4):(1.5-3.5)的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和三偏磷酸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和三偏磷酸钠复配形成的分散剂,能提高和改善树脂和溶剂的分散性能,有助于降低界面张力,提高各原料混合的研磨效率,并改进涂料的光泽性和鲜艳度。

进一步地,所述润湿剂为二辛基磺化琥珀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所述消泡剂为byk-025、byk-054和byk-a53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所述流平剂为byk-333、rb-504和rb-505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和聚芳酯加入丙二醇丁醚中,搅拌混合均匀,加入抗菌剂和导电材料,研磨20-30min;加入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丙烯酸酯树脂、润湿剂、消泡剂、流平剂和分散剂,搅拌30-40min后即得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

为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手机背壳表面进行打磨,采用离子风棒进行静电除尘;

s2、将手机背壳放在加热炉内预热,初始预热温度为65-75℃,预热5-6min时打开炉门继续加热,预热总时间为8-12min,预热结束后自然冷却3-5min;

s3、将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喷涂在手机背壳上,喷涂厚度为13-18μm,使用uv灯固化5-30min。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手机背壳先进行打磨,去除表面杂质,并去除表面灰尘,使聚氨酯涂料喷涂均匀,贴附紧密,预热处理可增加聚氨酯涂料与手机背壳的附着力,防止涂膜脱落,使用uv灯固化,固化速度快,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的喷涂气压为3.5-4kg/m2,喷涂雾化气压为4-5kg/m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喷涂气压和雾化气压,可使手机背壳上聚氨酯涂料喷涂更加均匀,成膜平整光滑。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喷涂和固化时,手机背壳以150-200r/min的速度旋转,uv灯能量密度为800-1200mj/cm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喷涂和固化时,使手机背壳不停旋转,使喷涂时更加均匀,聚氨酯涂料成膜平整光滑,固化时手机背壳受热均匀,固化快,效率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由于本发明采用聚碳酸酯、聚芳酯和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掺入聚氨酯树脂中,以提高聚氨酯涂料的耐刮擦和耐磨性能,并且加入由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原料制成的导电材料,加入由改性纳米银颗粒等原料制成的抗菌剂,使得聚氨酯涂料具有较为优异的抗菌性和抗静电性能。

第二、本发明中由于使用高温环境下较为稳定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离子液体等原料制成导电材料,使得导电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不易分解失效,从而降低聚氨酯涂料的高温环境下的抗静电性能损失。

第三、本发明中先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溶胀,将离子液体与二者混合,再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和四溴双酚a熔融,与离子液体混合,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包裹,提高导电材料的使用持久性,提高聚氨酯涂料的抗静电持久性。

第四、本发明中优选采用空心玻璃微珠和纳米二氧化钛对丙烯酸酯树脂进行改性,由于手机背壳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手机发热而温度增高,且手部握持手机背壳时因手机背壳温度高而出汗,使得手机背壳温度高且较潮湿,易滋生细菌,空心玻璃微珠和纳米二氧化钛的导热系数小,使手机背壳具有隔热性能,从而降低手机背壳的温度,使人手握持时,不易出汗,改性丙烯酸酯树脂与抗菌剂协同使用,可提高手机背壳的耐高温性能和抗菌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改性纳米银颗粒的制备例1-3

制备例1-3中半胱氨酸选自河南燕康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出售的货号为1011的半胱氨酸,三羟甲基氨基甲烷选自广州宏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货号为01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制备例1:(1)将丁香叶与其重量比为1:6的水煎煮两次,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制成相对密度为1的浓缩液,加入与浓缩液体积比为8.5:10的3,4-二羟基苯乙醇,混合均匀,静置20h,取上清液;

(2)向100kg水中加入40kg硝酸银粉末和40kg半胱氨酸,搅拌1h,抽滤,加入步骤(1)所得上清液,混合均匀,加入20kg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10kg硼氢化钠,陈化、调节ph、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在40℃下干燥,制得改性纳米银颗粒。

制备例2:(1)将丁香叶与其重量比为1:8的水煎煮两次,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制成相对密度为1.1的浓缩液,加入与浓缩液体积比为8.7:10的3,4-二羟基苯乙醇,混合均匀,静置22h,取上清液;

(2)向130kg水中加入50kg硝酸银粉末和45kg半胱氨酸,搅拌1.5h,抽滤,加入步骤(1)所得上清液,混合均匀,加入25kg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15kg硼氢化钠,陈化、调节ph、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在43℃下干燥,制得改性纳米银颗粒。

制备例3:(1)将丁香叶与其重量比为1:10的水煎煮两次,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制成相对密度为1.2的浓缩液,加入与浓缩液体积比为9:10的3,4-二羟基苯乙醇,混合均匀,静置24h,取上清液;

(2)向150kg水中加入60kg硝酸银粉末和50kg半胱氨酸,搅拌2h,抽滤,加入步骤(1)所得上清液,混合均匀,加入30kg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20kg硼氢化钠,陈化、调节ph、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在45℃下干燥,制得改性纳米银颗粒。

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例4-6

制备例4-6中空心玻璃微珠选自东莞市黄江汇达波丽原料经营部出售的型号为hd-5020的空心玻璃微珠,纳米二氧化钛选自江苏天行新材料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ttp-a10的纳米二氧化钛,丙烯酸酯树脂选自南京嘉中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牌号为jz-401的丙烯酸酯树脂。

制备例4:(1)将有机溶剂与丙烯酸酯树脂混合,搅拌至丙烯酸酯树脂溶解完全,丙烯酸酯树脂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3,有机溶剂为丙二醇;

(2)将空心玻璃微珠研磨成粒径为10nm的粉末,与纳米二氧化钛混合,加入到溶解后的丙烯酸酯树脂中,混合均匀,空心玻璃微珠、纳米二氧化钛和溶解后的丙烯酸酯树脂的质量比为0.3:0.4:1。

制备例5:(1)将有机溶剂与丙烯酸酯树脂混合,搅拌至丙烯酸酯树脂溶解完全,丙烯酸酯树脂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4,有机溶剂为丙二醇;

(2)将空心玻璃微珠研磨成粒径为15nm的粉末,与纳米二氧化钛混合,加入到溶解后的丙烯酸酯树脂中,混合均匀,空心玻璃微珠、纳米二氧化钛和溶解后的丙烯酸酯树脂的质量比为0.5:0.5:1。

制备例6:(1)将有机溶剂与丙烯酸酯树脂混合,搅拌至丙烯酸酯树脂溶解完全,丙烯酸酯树脂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3,有机溶剂为丙二醇;

(2)将空心玻璃微珠研磨成粒径为10nm的粉末,与纳米二氧化钛混合,加入到溶解后的丙烯酸酯树脂中,混合均匀,空心玻璃微珠、纳米二氧化钛和溶解后的丙烯酸酯树脂的质量比为0.3:0.4:1。

实施例

实施例1-5中聚氨酯树脂选自济宁华凯树脂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hk-3050的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选自东莞市广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出售的货号为pcl-1224的聚碳酸酯,聚芳酯选自东莞市樟木头同丰塑胶原料经营部出售的牌号为u-100的聚芳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选自东莞市樟木头鸿基塑化有限公司出售的牌号为pn-118l100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二辛基磺化琥珀酸钠选自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出售的型号为ot-75的二辛基磺化琥珀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选自河南中捷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tx-10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选自河南鑫鹏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aeo-9的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石墨烯选自郑州市二七区顺诚化工产品商行出售的货号为122的石墨烯,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选自武汉远成共创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tmsq的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选自杭州海一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hy-3308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实施例1:一种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其原料配比如表1所示,该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20kg聚氨酯树脂、5kg聚碳酸酯和10kg聚芳酯加入70kg丙二醇丁醚中,搅拌混合均匀,加入5kg抗菌剂和6kg导电材料,研磨20min;加入12kg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5kg改性丙烯酸酯树脂、0.3kg润湿剂、0.2kg消泡剂、0.3kg流平剂和1kg分散剂,搅拌30min后即得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

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由制备例4制成,润湿剂为二辛基磺化琥珀酸钠,消泡剂为byk-025,流平剂为byk-333,分散剂为质量比为1:2:1.5的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和三偏磷酸钠,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中苯乙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75%,丙烯酸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3g/10min(200℃,5kg压力下),导电材料和抗菌剂的原料配比如表2所示;

导电材料由以下方法制成:(1)将石墨烯在浓硫酸溶液中溶胀15min,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将碳纳米管放入体积比为3:1的浓硫酸和硝酸溶液中,超声搅拌2h,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2)将步骤(1)所得到的1kg石墨烯和2.4kg碳纳米管与10kg离子液体混合均匀,将1.8kg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和1.2kg四溴双酚a混合并加热至90℃,加入与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混合均匀的离子液体,以50r/min的转速搅拌30min,制得导电材料,碳纳米管粒径为50nm,长度为5μm;

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20kg改性纳米银颗粒、5kg十二烷基二甲基铵乙基溴化铵、8kg碳酸锂、10kg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和5kg硫酸铝混合搅拌均匀,改性纳米银颗粒由制备例1制成。

该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手机背壳表面进行打磨,采用离子风棒进行静电除尘;

s2、将手机背壳放在加热炉内预热,初始预热温度为65℃,预热6min时打开炉门继续加热,预热总时间为8min,预热结束后自然冷却3min;

s3、将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喷涂在手机背壳上,喷涂厚度为13μm,喷涂气压为3.5kg/m2,喷涂雾化气压为4kg/m2,使用uv灯固化5min,喷涂和固化时,手机背壳以150r/min的速度旋转,uv灯能量密度为800mj/cm2

表1实施例1-5中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的原料配比

表2实施例1-5中导电材料和抗菌剂的原料配比

实施例2:一种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其原料配比如表1所示,该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23kg聚氨酯树脂、7kg聚碳酸酯和13kg聚芳酯加入90kg丙二醇丁醚中,搅拌混合均匀,加入7kg抗菌剂和9kg导电材料,研磨30min;加入14kg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8kg改性丙烯酸酯树脂、0.4kg润湿剂、0.4kg消泡剂、0.5kg流平剂和2kg分散剂,搅拌40min后即得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

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由制备例5制成,润湿剂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消泡剂为byk-a530,流平剂为byk-505,分散剂为质量比为1:4:3.5的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和三偏磷酸钠,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中苯乙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75%,丙烯酸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3g/10min(200℃,5kg压力下),导电材料和抗菌剂的原料配比如表2所示;

导电材料由以下方法制成:(1)将石墨烯在浓硫酸溶液中溶胀20min,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将碳纳米管放入体积比为3:1的浓硫酸和硝酸溶液中,超声搅拌6h,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2)将步骤(1)所得到的1.3kg石墨烯和2.8kg碳纳米管与13kg离子液体混合均匀,将2.0kg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和1.6kg四溴双酚a混合并加热至95℃,加入与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混合均匀的离子液体,以100r/min的转速搅拌20min,制得导电材料,碳纳米管粒径为100nm,长度为15μm;

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25kg改性纳米银颗粒、7kg十二烷基二甲基铵乙基溴化铵、12kg碳酸锂、12kg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和8kg硫酸铝混合搅拌均匀,改性纳米银颗粒由制备例3制成。

该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手机背壳表面进行打磨,采用离子风棒进行静电除尘;

s2、将手机背壳放在加热炉内预热,初始预热温度为70℃,预热5.5min时打开炉门继续加热,预热总时间为10min,预热结束后自然冷却4min;

s3、将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喷涂在手机背壳上,喷涂厚度为15μm,喷涂气压为3.8kg/m2,喷涂雾化气压为4.5kg/m2,使用uv灯固化15min,喷涂和固化时,手机背壳以180r/min的速度旋转,uv灯能量密度为1000mj/cm2

实施例3:一种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其原料配比如表1所示,该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21kg聚氨酯树脂、6kg聚碳酸酯和12kg聚芳酯加入80kg丙二醇丁醚中,搅拌混合均匀,加入6kg抗菌剂和7kg导电材料,研磨25min;加入13kg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6kg改性丙烯酸酯树脂、0.35kg润湿剂、0.3kg消泡剂、0.4kg流平剂和1.5kg分散剂,搅拌35min后即得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

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由制备例6制成,润湿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消泡剂为byk-054,流平剂为byk-504,分散剂为质量比为1:3:2.5的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和三偏磷酸钠,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中苯乙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75%,丙烯酸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3g/10min(200℃,5kg压力下),导电材料和抗菌剂的原料配比如表2所示;

导电材料由以下方法制成:(1)将石墨烯在浓硫酸溶液中溶胀18min,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将碳纳米管放入体积比为3:1的浓硫酸和硝酸溶液中,超声搅拌4h,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2)将步骤(1)所得到的1.2kg石墨烯和2.6kg碳纳米管与12kg离子液体混合均匀,将1.9kg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和1.4kg四溴双酚a混合并加热至100℃,加入与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混合均匀的离子液体,以80r/min的转速搅拌25min,制得导电材料,碳纳米管粒径为80nm,长度为10μm;

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22kg改性纳米银颗粒、6kg十二烷基二甲基铵乙基溴化铵、10kg碳酸锂、11kg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和6kg硫酸铝混合搅拌均匀,改性纳米银颗粒由制备例2制成。

该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手机背壳表面进行打磨,采用离子风棒进行静电除尘;

s2、将手机背壳放在加热炉内预热,初始预热温度为75℃,预热5min时打开炉门继续加热,预热总时间为12min,预热结束后自然冷却5min;

s3、将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喷涂在手机背壳上,喷涂厚度为18μm,喷涂气压为4kg/m2,喷涂雾化气压为5kg/m2,使用uv灯固化30min,喷涂和固化时,手机背壳以200r/min的速度旋转,uv灯能量密度为1200mj/cm2

实施例4-5:一种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其原料配比如表1所示,其中导电材料和抗菌剂的原料配比如表2所示,该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

对比例1:一种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原料中未添加导电材料。

对比例2:一种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导电材料中未添加离子液体。

对比例3:一种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导电材料中未添加石墨烯和碳纳米管。

对比例4:一种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导电材料使用上海井宏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mk400的抗静电替代。

对比例5:一种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原料中未添加抗菌剂。

对比例6:一种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抗菌剂中未添加改性纳米银颗粒。

对比例7:一种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抗菌剂使用苏州煜奕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med的抗菌剂。

对比例8:一种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原料中未使用空心玻璃微珠和纳米二氧化钛对丙烯酸酯树脂改性,使用未改性丙烯酸酯树脂。

对比例9:以申请号为cn201811059716.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的实施例1制备的手机外壳涂料作为对照,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将该涂料喷涂在手机背壳上。

该手机外壳涂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环氧树脂90份、纳米二氧化钛10份、聚四氟乙烯粉料8份、杂化高岭土材料10份、阻燃剂2份、抗氧剂2份、二甲基硅油1份、分散剂2份、颜料1份、乙醇20份、去离子水水30份;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配方,该手机外壳涂料的方法如下:(1)向搅拌设备中加入有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粉料、阻燃剂、抗氧剂、二甲基硅油、分散剂、颜料、乙醇、去离子水,搅拌30-60分钟,得混合物;(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钛及杂化高岭土材料充分分散后研磨到合适的细度经300目的筛网过滤;(3)调节粘度至16s,即可。

性能检测试验

一、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抗静电效果测试:按照实施例1-5、对比例1-4和对比例9中的方法制备聚氨酯涂料,并喷涂在手机背壳上,按照以下的方法检测手机背壳的抗静电性能,将检测结果记录于表3中:

1、取实施例1-5、对比例1-4和对比例9喷涂的手机背壳各100个,按照hgt3331-1978《绝缘漆漆膜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测定法》检测手机背壳的表面电阻率,再检测手机背壳在室温下放置6个月和12个月的表面电阻率,检测结果均100个手机背壳的平均值;

2、取实施例1-5、对比例1-4和对比例9喷涂的手机背壳各100个,将手机背壳放置在180℃的烘箱中,放置3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后,按照hgt3331-1978《绝缘漆漆膜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测定法》检测手机背壳的表面电阻率,检测结果取平均值。

表3手机壳用聚氨酯涂料的抗静电性能检测

由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按照实施例1-5中方法制备的聚氨酯涂料喷涂在手机背壳上后,手机背壳的表面电阻较大,达到(5.9-6.8)×106ω,抗静电性能较好,且在室温下放置6个月,手机背壳的表面电阻率的损失率在0.4%-0.6%,放置12个月后,手机背壳的表面电阻率的损失率率为1.06%-1.6%,表面电阻率损失较小,抗静电性能的持久性较好;将手机背壳在高温环境下放置30分钟后再检测其表面的电阻率,可见其表面电阻率损失较小,说明本发明制备的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在高温环境下仍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

对比例1因聚氨酯涂料中未添加导电材料,由对比例1制备的聚氨酯涂料喷涂在手机背壳上后,手机背壳的表面电阻率较小,抗静电性能越塑料绳1-5喷涂的手机背壳相比,抗静电性能较差,放置半年和一年后,表面电阻率减少明显,且受热后,抗静电性能变差,说明导电材料的加入,能提高聚氨酯涂料的短期抗静电性能和长期抗静电性能,并且能防止手机背壳在高温环境下,抗静电性能降低。

对比例2因聚氨酯涂料中的导电材料内未添加离子液体,由检测数据可以看出,手机背壳喷涂对比例2制备的聚氨酯涂料后,表面电阻率与实施例1-5相比较小,抗静电性能变差,且放置一端时间后,表面电阻率降低明显,在将手机背壳加热后,表面电阻率减少,说明离子液体的加入能提高聚氨酯涂料的抗静电性能,增加抗静电性能的持久性,缓解高温环境下的抗静电损失。

对比例3因聚氨酯涂料中的导电材料内未添加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由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对比例3制备的聚氨酯涂料的抗静电性能较差,抗静电持久性降低,在高温环境下加热后,抗静电性能损失较大,说明石墨烯和碳纳米管能提升聚氨酯涂料的抗静电性能,增加其抗静电持久性,降低高温抗静电损失。

对比例4因聚氨酯涂料中的导电材料使用现有的抗静电剂替代,由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现有的抗静电剂掺入后,聚氨酯涂料的抗静电性能与实施例1-5的相差不大,但是在放置半年和一年后,手机背壳的表面电阻率明显降低,手机背壳在受热后,抗静电性能损失较严重,说明使用本发明的导电材料不仅能提高聚氨酯涂料抗静电性能,还能提升其抗静电持久性,降低抗静电性能在高温下的损失。

二、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抗菌性能检测:按照实施例1-5、对比例5-9中的方法制备聚氨酯涂料,并喷涂在手机背壳上,取由实施例1-5、对比例6-7和对比例9喷涂的手机背壳各100个,按照gb/t21866-2008《抗菌涂料(漆膜)抗菌性测定法和抗菌效果》检测手机背壳的抗大肠杆菌率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率,将手机背壳在室温下放置30天和100天,再按照gb/t21866-2008《抗菌涂料(漆膜)抗菌性测定法和抗菌效果》检测手机背壳的抗大肠杆菌率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率,检测结果取平均值,将检测结果记录于表4中。

表4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的抗菌性能检测结果

由表4中数据可以看出,按照实施例1-5中的方法制备的聚氨酯涂料喷涂在手机背壳上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较高,且在放置30天和100天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仍较好,说明实施例1-5制备的手机背壳用聚氨酯涂料喷涂在手机背壳上后,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抗菌率均较高,效果较好。

对比例5因聚氨酯涂料中未添加抗菌剂,聚氨酯涂料喷涂在手机背壳上后,手机背壳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较差,且在放置30天和100天后,抗菌率下降明显,说明添加抗菌剂能明显提高聚氨酯涂料的抗菌性能和抗菌性能的持久性。

对比例6因聚氨酯涂料中的抗菌剂内未添加改性纳米银颗粒,对比文件6制备的聚氨酯涂料喷涂在手机背壳上,手机背壳的抗菌性能较差,且短期和长期的抗菌性能下降,说明改性纳米银颗粒能提高聚氨酯涂料的短期抗菌率和长期抗菌率。

对比例7因使用现有的抗菌剂替换本发明制备的抗菌剂,使用现有的抗菌剂后,手机背壳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与实施例1-5相比,明显降低,且抗菌持久性减弱。

对比例8因未使用空心玻璃微珠和纳米二氧化钛对丙烯酸酯树脂改性,手机背壳的抗菌性和抗菌持久性减弱,说明使用空心玻璃微珠和纳米二氧化钛对丙烯酸酯树脂改性后,能增强聚氨酯涂料的抗菌性。

对比例9为现有技术制备的手机背壳用涂料,喷涂至手机背壳上后,手机背壳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较差,且抗菌持久性较弱。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