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轮胎防滑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4305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轮胎防滑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轮胎防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机动车辆在泥泞道路上行驶用的车辆轮胎防滑链。
现有机动车辆在泥泞道路上行驶,或滑到路边田沟中,仅靠轮胎防滑纹产生的摩擦力是无法前进或爬起的,可见,原有的防滑装置以轮胎防滑效果并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轮胎防滑链,本防滑链由V型防滑板以销轴方式连接而成,且防滑链一端通过两条带钩子链条抱死在轮胎的钢辊上,另一端设置弹簧钩挂连接装置,使防滑链紧密包围在轮胎外侧而不脱落来达到防滑目的,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胎防滑链由防滑板、销钉、两条带钩子的链条组成,防滑板之间通过销铀方式连接,其特征在于防滑板横截面呈V字型,V字型顶角为20度至160度之间任意值,两条带钩子的链条固定设在防滑链一尾端两侧,长度以两条带钩子的链能通过轮胎钢辊的空隙相钩抱紧在轮胎上为宜,使防滑链一端固定在轮胎上,防滑链另一尾端的两侧还各设有一个弹簧控制的钩挂装置,防滑链设置链条的一端的两侧对应另一曾几何时的钩挂装置各设有一段距离的纵向钩槽,当防滑链包围在轮胎上时,钩挂装置的钩片就钩在钩槽的适当位置内,使防滑链抱紧在轮胎上,不至于滑脱。
防滑链一尾端两侧的一对钩挂装置由尖型窄片和旗型钩片组成,尖型窄片横向垂直固定在末端一块防滑板上,旗型钩片通过一点同窄片尖部同轴连接,尖型窄片上有一点与旗型钩片上一点通过弹簧连接,使钩片能绕着旗型钩片和尖型窄片的同轴点在弹簧的作用下转动。在防滑链包围在轮胎上时,手动旗型钩片使它挂在防滑链另一端钩槽的适当位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一定角度的V型防滑板增加了轮胎的阻力,达到防滑的作用,防滑链尾部的带钩子的链条和弹簧控制的钩挂装置使防滑链包紧轮胎,不至于脱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辆轮胎防滑链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辆轮胎防滑链的弹簧控制的钩挂装置的示意图。
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车辆轮胎防滑链由多个防滑板1通过销钉2以销轴方式连接而成,防滑板1的横截面成V字型,V字型的顶角7为20度至160度之间任意值,防滑链的一尾端的两侧固定设有两条带有钩子51的链条5,用来通过轮胎钢辊的空隙相钩抱紧轮胎,以此固定防滑链一端在轮胎上。防滑链另一端设有一对由弹簧控制的钩挂装置9,防滑链设置链条的一端的两侧对应另一端的弹簧控制的钩挂装置9各设有一段距离的纵向钩槽6,当防滑链包围在轮胎上时,弹簧控制的钩挂装置9的钩片4就钩在钩槽6的适当位置内,使防滑链抱紧在轮胎上,不至于滑脱。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车辆轮胎防滑链的两个弹簧控制的钩挂装置9由尖型窄片3和旗型钩片4组成,尖型窄片3横向垂直固定在防滑链末端一块防滑板上,旗型钩片4通过一点同窄片尖部31同轴连接,尖型窄片3上还有一点32与旗型钩片上另一点41通过弹簧8连接,使旗型钩片4能绕着旗型钩片和尖型窄片的同轴点31在弹簧的作用下转动。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轮胎防滑链由防滑板(1)、销钉(2)、两条带钩子(51)的链条(5)组成,防滑板(1)之间通过销轴方式连接,其特征在于防滑板(1)横截面呈V字型,V字型顶角(7)为20度至160度之间任意角度,两条带钩子的链条(5)设在防滑链一尾端两侧,长度以两条带钩子的链条(5)能通过轮胎钢辊的空隙相钩抱紧在轮胎上为宜,防滑链另一尾端两侧还各设有一个弹簧控制的钩挂装置(9),设有带钩子的链条的防滑链一端的两侧对应钩挂装置(9)各设有一段距离的纵向钩槽(6),当防滑链包围在轮胎上时,钩挂装置(9)的旗型钩片(4)就钩在钩槽(6)的适当位置内,使防滑链抱紧在轮胎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胎防滑链,其特征在于防滑链一尾端两侧的一对弹簧控制的钩挂装置(9)由尖型窄片(3)和旗型钩片(4)组成,尖型窄片(3)横向垂直固定在防滑链末端一块防滑板上,两个旗型钩片(4)通过一点同尖型窄片的尖部(31)点同轴连接,尖型窄片(3)上有一点(32)与旗型钩片(4)上一点(41)通过弹簧(8)连接,使旗型钩片(4)能绕着旗型钩片和尖型窄片的同轴点(31)在弹簧(8)的作用下转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由横截面为V型的防滑板(1)通过销轴(2)方式连接组成的防滑链,V型的角度(7)为20度至160度之间任意值,防滑链一端的两侧各固定设有一个带钩子(51)的链条(5),两链条相钩抱紧在轮胎的钢辊上,防滑链另一尾端两侧还各设有一个弹簧控制的钩挂装置(9),设有带钩子的链条的防滑链一端的两侧对应各设有一段距离的纵向钩槽(6),当防滑链包围在轮胎上时,钩挂装置的旗型钩片(4)就钩在钩槽(6)的适当位置内,使防滑链抱紧在轮胎上。
文档编号B60C27/20GK2473007SQ0122042
公开日2002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30日
发明者石江 申请人:石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