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水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302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水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上使用的水加热装置,特别是机动车饮用及盥洗用水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机动车乘客尤其是中远程货车乘客来说,饮用及盥洗用水基本上靠自备的容器携带,这些容器一般不带有加热功能,这就给途中乘客的饮用及盥洗带来不便,这个问题在冬季更为突出。利用汽车尾气的热量进行水加热是一个可行的方法,这方面已经有一名为机动车饮水加热装置的专利(申请人鲁富春,申请号为98202762,审定公告号2321653),该专利的加热装置包括筒形热水胆,热水胆的直径大于发动机排气管直径,通气管纵向穿入热水胆并与热水胆固定为一体,通气管和两端超出热水胆。热水胆有进水嘴、排水嘴,出水口。此外该装置还包括水桶、输水管、输气管、带电动机的水泵,热水胆的进水嘴输水管与水桶的出水嘴相连,热水胆的排气嘴用输气管伸入水桶上部,带电动机的水泵安装在热水胆的出水口,水泵的出水嘴连接输水管。上述结构的加热装置只是在现有排气管外加装一水套实现加热,其最大缺点是在水桶内有水的情况下,水将始终处于加热状态,即使是在水温已达到沸点之后。这样水就可能完全被丞发掉,并且容易使循环水路中的压力过大,危及管路及装置本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汽车尾气进行水加热的装置,尤其是可对加热进行控制的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该机动车水加热装置包装排气管、水箱。排气管靠近发动机一侧设计一并连的加热管,加热管两端与排气管相通,在加热管与排气管靠近发动机一侧的连接部位安装可单独导通排气管或加热管的换向机构,加热管的外部为水套,水套通过上下两只水管与水箱相通;水箱底部开有进出水孔,水箱内置有一出水管。
排气管与加热管连接处的换向机构为一舌片,舌片边缘为一转轴,转轴固定在排气管与加热管连接处内侧的管壁上。转轴一端穿出排气管管壁后有一曲柄,曲柄与控制拉线相连。曲柄上连接有复位弹簧。
当乘客在驾驶室内拉动控制拉线后,转轴旋动使舌片将排气管主管封闭,使尾气从加热管内通过,实现对水套的加热,加热的水依对流原理在水箱内循环,当水温至沸点后,由驾驶室内的温度显示器显示,乘客可松开控制拉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舌片将加热管封闭,停止对水套加热,乘客可通过压水装置将水从出管引至驾驶室内的供饮用。
通过并管及换向机构,本装置可轻松的实现对加热的控制及对水温的控制,防止过度烧开后对装置及水质的不利影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机动车水加热装置包括排气管6、水箱2,排气管6靠近发动机一侧设计有一并连的加热管4,加热管4两端与排气管6相通,在加热管4与排气管6靠近发动机一侧的连接部安装有一可单独导热排气管和加热管的换向机构,换向机构为一舌片5,舌片5边缘为一转轴,转轴固定在排气管与加热管连接处内侧的管壁上。转轴一端穿出排气管壁后为一曲轴,曲轴上连有控制位线,控制线另一端位于驾驶室内。加热管4外部为水套3,水套3通过上、下两只水管与水箱2相通。水箱2固定在机动车架体上,水箱底部开有进出水孔8,水箱顶部开有溢水孔7,水箱2内置有出水管1和水温计,出水管1的另一端及水温计的显示器于驾驶室内,出水管1上可连接压水装置,将水从水箱中压入驾驶室内供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水加热装置,它包装排气管(6)、水箱(2),其特征在于排气管(6)靠近发动机一侧设计一并连的加热管(4),加热管两端与排气管相通,在加热管(4)与排气管(6)靠近发动机一侧的连接部位安装可单独导通排气管或加热管的换向机构,加热管(4)的外部为水套(3),水套(3)通过上下两只水管与水箱(2)相通;水箱底部开有进出水孔(8),水箱内置有一出水管(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管(6)与加热管(4)连接处的换向机构为一舌片(5),舌片(5)边缘为一转轴,转轴固定在排气管与加热管连接处内侧的管壁上,转轴一端穿出排气管管壁后有一曲柄,曲柄与控制拉线相连,曲柄上连接有复位弹簧。
专利摘要一种机动车水加热装置包装排气管、水箱。排气管靠近发动机一侧设计一并连的加热管,加热管两端与排气管相通,在加热管与排气管靠近发动机一侧的连接部位安装可单独导通排气管或加热管的换向机构,加热管的外部为水套,水套通过上下两只水管与水箱相通;水箱底部开有进出水孔,水箱内置有一出水管。通过并管及换向机构,本装置可轻松的实现对加热的控制及对水温的控制,防止过度烧开后对装置及水质的不利影响。
文档编号B60N3/00GK2548840SQ0226843
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7日
发明者张元飞 申请人:张元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