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箱的制动、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7613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具箱的制动、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箱的制动、转向机构,尤为一种配置于诸如汽车修理、设备维护保养、仪器仪表修理、野外敷设线路和管路等所用的存放各类作业工具、备配件等的工具箱的制动、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具有轮子的可行走的工具箱能为修理工带来方便,因为一则可以将各种常用工具例如钳子、扳手、改追等以及将常用紧固件例如螺钉、螺母等分门别类地放置于工具箱的各抽屉和相应箱腔内,对修理工修理过程中的地点、位置变化或修理结束后的收拾都带来良好的方便性,因为修理工在甲地结束修理作业后,不需要手工将各种工具携至乙地,可以节省时间,提高作业效率;二则可以减少工具或常用紧固件的丢失。
目前,有些工具箱因无制动、转向机构而不能体现出应有的制动、转向效果,当要使工具箱改变行进方向时,需用手扶及箱体强行迫其改向,这样操作十分吃力;当工具箱驱往目的地后,因无制动机构,箱体停放不可靠,尤遇坡度时会自动滑移,存在危险之虞。在有的工具箱上虽然装有制动、转向机构,但两者彼此在结构的配置上缺乏整体的合理安排,致部件多,故障频繁;而且目前的使用于工具箱上的制动机构仅能表现为二个动作位置,即以向上/向下操作刹车手柄或者向左/向右操作刹车手柄实现制动/分离,只有一个制动状态和一个分离状态,制动的作用单调。因为,前述行业所用的工具箱的手柄的高度应当是受到限制的,如果高于箱体,那么会增大使用空间,对某受空间限制的作业场合便无法使用,况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作业工在不少情况下是以猫腰姿态曳引工具箱的,制动挡位少会给曳引带来不便和吃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将制动装置与转向装置二者之间彼此良好配合而体现结构紧凑的、以增加可制动的状态来满足作业曳引之需的工具箱的制动、转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工具箱的制动、转向机构,它包括手柄11、制动装置和转向装置,所述的制动装置包括手柄座55、拨叉16、制动钢丝20、钢丝调整器、制动盒32、制动凸轮50、刹车碟33;所述的转向装置包括转向制动架14、转向臂9a、9b,手柄座55携手柄11的基部枢置于转向制动架14上,其两侧开设有三角槽18,拨叉16的下端枢置在手柄座55上,并与手柄11的基部连结,制动钢丝20前端铰设在三角槽18上,并与拔叉16的下端联结,制动钢丝20后端与钢丝调整器连接,钢丝调整器设在工具箱的后托架47上,制动盒32安装在后托架47的托板52上,其盒腔内容设一对制动摩擦块37,盒尾端开设有凸轮孔38,中部的下侧开设有刹车碟槽31,制动凸轮50的一端与制动钢丝20的后端连结,另一端在贯过托板52上的凸轮槽42后伸展到制动盒32上的凸轮孔38中,并与制动摩擦块37贴触,刹车碟33扩设于工具箱的后轮轴34一端并伸展到刹车碟槽31内,且位于一对制动摩擦块37之间;转向制动架14枢置在工具箱的前梁24上,转向臂9a的一端与工具箱一侧的前轮轴座27a铰接,另一端携与转向臂9b的一端与转向制动架14铰接,转向臂9b的另一端与工具箱另一侧的前轮轴座27b铰接。
本实用新型将制动装置与转向装置二者有机地铰联,使得结构紧凑,制动钢丝20的前端铰设在拨叉16的三角槽18上,能在手柄11的作用下表现出二个制动位置和一个释放即分离位置的变化,对作业工移动或停驻工具箱带来了方便。
附图
及图面说明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工具箱上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制动装置的手柄座55由两枚对称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且略呈三角形的瓣块构成,瓣块靠前部开设有手柄轴孔53,靠后部开设有三角槽18,由手柄轴12贯过转向制动架14上的手柄轴孔13,继而贯过手柄轴孔53及预设于手柄11基部的孔,从而使手柄座55携手柄11铰接到转向制动架14上。三角槽18也可以称其为L形槽,它具有一顶角19,以该顶角19为界,若制动钢丝20与拨叉16下端所铰设的位置在三角槽18上处于上部,则制动钢丝20被绷紧,而处于顶角19处则松弛,再往下处于下部时,又被绷紧。如此而具备有二个刹车状态和一个分离状态。制动钢丝20的前端通过牵引轴21而被铰设在三角槽18上,具体是用牵引轴21穿过制动钢丝20前端的固定板上的对应孔,再贯过拨叉16下端的拨叉调节孔17,从而使制动钢丝20的前端与拨叉16的下端在手柄座55上实现铰接。依据常识,制动钢丝20有一对,因此相应的钢丝调整器、制动盒32、制动凸轮50、刹车蝶33也有一对,申请人为简便而只对其一进行叙述。拨叉16的下端如前述通过牵引轴21实现与制动钢丝20的前端及手柄11的基部连结,由手柄11的动作带动拨叉16摆动,拨叉16的上部用拨叉连接轴10依序贯过预设于转向制动架14上的轴孔4、拨叉16上部的拨叉孔15,从而使整个拨叉16的上部实现与转向制动架14铰接。制动钢丝20的后端一直延伸到工具箱的尾部,且制动钢丝20的中部需要置于制动钢丝套管22内,以利制动钢丝20能在制动钢丝套管22内游动。在制动钢丝20的后端对应部位的工具箱的后托架47上设有制动钢丝套管定位座48,作用是将制动钢丝套管22固定。制动钢丝20的最未端部位与钢丝调整器连接,该钢丝调整器主要包括调整螺钉弹簧43、弹簧座46、调整螺钉弹簧43设在弹簧座46上,弹簧座46设在后托架47的托板52上。随着对调整螺钉弹簧43的调节,可以使制动钢丝20的有效作用距离改变,即通常所讲的收/放制动钢丝20就是这个道理。
制动盒32的基部两侧通过其上的一对固定孔30在对应于托板52上的一对固定孔41处用螺钉固定,基部之中央开设一道狭长的凸轮孔38,该孔的大小应保证制动凸轮50的前端顺利伸入。制动盒32中部的下侧形成有一豁口,藉由该豁口而构成刹车蝶槽31。制动盒32的盒腔内容置一对制动摩擦块37,为了能对两制动摩擦块37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则在制动盒32的前端设置有调整螺钉36,顺/逆旋转调整螺钉36,能使两块摩擦制动片37之间的间距缩小/增大。
制动凸轮50的一端即图中的尾端通过凸轮连接叉54与制动钢丝20的后端固定,而前端经凸轮孔38伸展到制动盒32中,与制动摩擦块37接触,并且还通过凸轮轴39经凸轮孔49与制动盒32形成枢接。刹车碟33在工具箱的后轮轴34上扩设而成,后轮轴34置于后轴40上并与后轮35的轮毂固定。刹车碟33经刹车碟槽31伸展到制动盒32中并对应于两枚制动摩擦块37之间。
转向装置的转向制动架14通过中心轴1依次贯过所述的工具箱的前梁24中部的中心轴孔23、转向制动架14上的中心轴孔3而枢至于前梁24上。前梁24固定于工具箱的前托架7的支撑板2上,前梁24的二端分别有轴座25,轴座25上有转向轴孔45。工具箱的一对前轮28各通过轮轴设在前轮轴座27a、27b上,前轮轴座27a、27b通过转向轴29经前轮轴座27a、27b上的轴孔44、转向轴孔45而枢置在前梁24上。在图中可以看出,前轮轴座27a、27b的上部延伸有铰接耳,铰接耳上有转向臂孔26,所述的转向装置的转向臂9b的一端用转向臂轴铰接到前轮轴座27b上,转向臂9b的另一端用转向臂轴8携转向臂9a的一端枢置到转向制动架14上的转向臂轴孔5中,转向臂9a的另一端铰接在前轮轴座27a上。在图中示出了工具箱的箱体6,用螺钉51与前、后托架7、49固定。
以下结合附图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制动原理。首先讲述转向,当作业工握持手柄11并使手柄11向右推或称曳引时,手柄座55便向右偏转,由于拨叉16的下端不仅与制动钢丝20的前端连接,而且还与手柄11的基部连结,也就是说拨叉16的下端是通过牵引轴21而与手柄座55彼此形成连结,因此当手柄座55向右偏转时,拨叉16也同样向右偏转。由于拨叉16的上部是通过拨叉连接轴10而与转向制动架14连结的,且转向制动架14还由手柄轴12与手柄座55构成铰接,因此随着拨叉16向右偏转,便带动通过中心轴1而枢置于工具箱的前梁24上的转向制动架14向右偏转。在转向制动架14向右偏转的过程中,使转向臂9a、9b也向右移动,由转向臂9a、9b牵动工具箱的前轮轴座27a、27b向右偏转,最终使一对前轮28向右偏转,从而使整个工具箱向右方向行走。向左行走的道理同上,只要将手柄11向左推或称曳引即可。
制动/分离的过程是当操作工握持手柄11并使手柄11向上推时,则由手柄11的基部带动制动钢丝20的前端沿三角槽18上移,因为制动钢丝20的前端是由牵引轴21枢置于手柄座55上,并与拨叉16的下端和手柄11的基部相连结的,所以当手柄11上推时也即向上运动至止点时,便带动制动钢丝20的前端沿三角槽18滑移到槽的顶部,使制动钢丝20拉紧,带动与制动钢丝20后端相固的制动凸轮50,使制动凸轮50的位置发生改变,即由制动凸轮50的前端在制动盒32内推动其中一枚制动摩擦块37,使制动摩擦块37紧贴到刹车碟33,即由二块制动摩擦块37夹持刹车碟33,实现制动;当手柄11向下揿动,带动制动钢丝20的前端处于三角槽18的顶角19部位时,制动钢丝20处于松弛状态,制动凸轮50不作用于制动摩擦块37,工具箱处于正常的行走运动状态;当进而向下按手柄11,使制动钢丝20的前端沿三角槽18下移至槽底,使制动钢丝20绷紧,又带动与制动钢丝20后端相固的制动凸轮50,最终由二枚制动摩擦块37对刹车碟33夹持,实现制动。因此本实用新型存在两个可制动的操作位置和一个分离位置,得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工具箱的制动、转向机构,它包括手柄(11)、制动装置和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装置包括手柄座(55)、拨叉(16)、制动钢丝20、钢丝调整器、制动盒(32)、制动凸轮(50)、刹车碟(33);所述的转向装置包括转向制动架(14)、转向臂(9a)、(9b),手柄座(55)携手柄(11)的基部枢置于转向制动架(14)上,其两侧开设有三角槽(18),拨叉(16)的下端枢置在手柄座(55)上,并与手柄(11)的基部连结,制动钢丝(20)前端铰设在三角槽(18)上,并与拔叉(16)的下端联结,制动钢丝(20)后端与钢丝调整器连接,钢丝调整器设在工具箱的后托架(47)上,制动盒(32)安装在后托架(47)的托板(52)上,其盒腔内容设一对制动摩擦块(37),盒尾端开设有凸轮孔(38),中部的下侧开设有刹车碟槽(31),制动凸轮(50)的一端与制动钢丝(20)的后端连结,另一端在贯过托板(52)上的凸轮槽(42)后伸展到制动盒(32)上的凸轮孔(38)中,并与制动摩擦块37贴触,刹车碟(33)扩设于工具箱的后轮轴(34)一端并伸展到刹车碟槽(31)内,且位于一对制动摩擦块(37)之间;转向制动架(14)枢置在工具箱的前梁(24)上,转向臂(9a)的一端与工具箱一侧的前轮轴座(27a)铰接,另一端携与转向臂(9b)的一端与转向制动架(14)铰接,转向臂(9b)的另一端与工具箱另一侧的前轮轴座(27b)铰接。
专利摘要一种工具箱的制动、转向机构,包括手柄、制动装置和转向装置,制动装置包括手柄座、拨叉、制动钢丝、钢丝调整器、制动盒、制动凸轮、刹车碟;转向装置包括转向制动架、转向臂,手柄座枢置于转向制动架上,两侧有三角槽,拨叉枢置在手柄座上,与手柄基部连结,制动钢丝前端铰设在三角槽上,后端与钢丝调整器连接,钢丝调整器设在后托架上,制动盒装在后托架的托板上,其盒腔内设一对制动摩擦块,盒尾端有凸轮孔,中部的下侧设有刹车碟槽,制动凸轮的一端与制动钢丝后端连结,另端伸到凸轮孔中,与制动摩擦块贴触,刹车碟扩设于工具箱的后轮轴一端,位于一对制动摩擦块之间;转向制动架枢置在前梁上,与工具箱的前轮轴座和转向制动架铰接。结构紧凑,表现出二个制动位置和一个释放即分离位置的变化,对作业工移动或停驻工具箱带来了方便。
文档编号B60B33/00GK2759716SQ20042005418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6日
发明者平雪明 申请人:常熟市平方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