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031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保险杠结构,尤其涉及这样一种车辆用保险杠结构在车架端部沿车宽方向设有保险杠梁,该保险杠梁的后表面上设有缓冲部件。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用保险杠结构,我们知道的有在后保险杠梁的后部设有缓冲部件,后保险杠梁及缓冲部件均被后保险杠皮覆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2-264740号)。
以图9为基础对专利文献1所述车辆用保险杠结构进行说明。
图9为以往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基本构成说明图。
在车辆用保险杠结构100中,在车身后部101的侧车架102的后端部102a上沿车宽方向设有后保险杠梁103,在该后保险杠梁103的后部103a上设有缓冲部件104,此外,该车辆用保险杠结构100中还设有覆盖后保险杠梁103及缓冲部件104的后保险杠皮105。
若采用该车辆用保险杠结构100的话,一旦车辆与墙壁(无图示)等发生碰撞的时候,则可经由缓冲部件104将保险杠梁103压扁来吸收碰撞能量。
但是近年来,从提高汽车外观性等观点出发,后保险杠皮的后下部向车辆前方缩入,形成向前方弯曲的形状。
为了使图9所示的后保险杠梁103适用于此后保险杠皮,必须使保险杠梁103的后下部103b(参照图9)形成为与保险杠皮的形状相配的形状。
以图10为基础对该构成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10为以往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之一例的示意图。
后保险杠皮的后下部110a向车辆前方缩入,形成向前方弯曲的形状。因此,使后保险杠梁111的后下部111a朝车身前方一侧凹陷而与后保险杠皮110的后下部110a相配。
后保险杠梁111的后上部111b朝车身后方突出。此后上部111b设置在侧车架112的上半部分112a的位置上。
因此,当在后保险杠梁111的后上部111b上作用有如箭头F所示的碰撞力时,后保险杠梁111有可能沿箭头的方向倾斜。
所以,有可能在侧车架112的后端部上作用弯曲力矩。
进而,一旦后保险杠梁111沿箭头方向倾斜,则作用在后保险杠梁111上的载荷即发生分散。
因此,碰撞时产生的碰撞能量很难被后保险杠梁111充分地吸收。
这就要求在车辆用保险杠结构中有能吸收低速(约8km/Hr以下)碰撞情况下等较小的碰撞能量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保险杠结构,该保险杠结构在发生低速碰撞的时候,可以防止在侧车架上作用弯曲力矩,且可恰当地吸收碰撞能量。
技术方案1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包括沿车宽方向设置在车架端部的保险杠梁;设置在此保险杠梁后面的缓冲部件;覆盖保险杠梁及缓冲部件的保险杠皮。上述缓冲部件具有沿上述保险杠梁表面设置且突出高度相异的上下方向上的两条中空突起,在这两条中空突起中,高度比较高的那条中空突起的顶部设有切缝状开口部。
缓冲部件沿保险杠梁后表面设有上下方向上的两条中空突起,而且该上下两条中空突起的突出高度相异。通过使该上下两条中空突起的突出高度相异,可使此两突起与保险杠皮的形状相配。
另外,在突出高度较高的中空突起上设有切缝状开口部。突出高度较高的中空突起可以容易且适当地被压扁。因此当在高度较高的中空突起上作用有低速碰撞产生的轻载荷时,其可以将中空突起恰当地压扁,从而可以防止保险杠梁发生倾斜。
因此,当仅将高度较高的中空突起压扁的时候,可以防止在车架上产生弯曲力矩。
再加上,由于突出高度较高的中空突起能容易且适当地被压扁,所以,当在此中空突起被压扁到同高度较低的中空突起的突出高度后,进一步将两中空突起一起压扁的时候,可以使两个中空突起被压扁的程度相同。因此,在将两中空突起压扁的时候,也能防止保险杠梁发生倾斜。
因此,在将两中空突起同时压扁的时候,能够防止在车架上产生弯曲力矩。
进而,由于突出高度较高的中空突起上设有切缝状开口部而能容易且适当地被压扁,所以不论是在仅将突出高度较高的中空突起压扁的时候,还是在将两中空突起同时压扁的时候,都不会使保险杠梁发生倾斜而适当地将中空突起压扁。
通过在不使保险杠梁发生倾斜的情况下将中空突起适当地压扁,可以良好地吸收碰撞能量。
由于突出高度较高的中空突起上设有切缝状开口部而可以被适当地压扁,所以技术方案1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在将中空突起压扁的时候,可以防止在车架上产生弯曲力矩。
由于可以在不使中空突起发生倾斜的情况下将其适当地压扁,所以,技术方案1具可以良好地吸收碰撞能量这样的优点。


图1是具有本发明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要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要部的立体图。
图5是沿图4的5-5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6(a)是沿图4的6a-6a线剖切的剖面图;图6(b)是沿图4的6b-6b线剖切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保险杠皮后部与墙壁相撞例的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缓冲部件被压扁例的说明图。
图9是以往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基本构成说明图。
图10是以往车辆用保险杠结构之一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以附图为基础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前”、“后”、“左”、“右”、“上”、“下”均根据驾驶员的观察角度确定,Fr表示前侧,Rr表示后侧,L表示左侧,R表示右侧。
图1为具有本发明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车辆的立体图。
在车辆10中,在车身11的后部12上设有背门13,在此背门13的下方及左右后轮15、15的后方设有车辆用保险杠结构20。
将背门13的上端部14通过铰接件(未图示)安装在车身11的后部12上,并且使该背门13相对于该车身11的后部12可自由回转,由此,将背门13支撑为以上述铰接件为摆动轴在闭位置和开位置之间自由摆动的状态。
闭位置是指背门13将车内空间(未图示)关闭的位置;开位置是指背门13使车内空间开放的位置。
下面详细说明车辆用保险杠结构20。
图2为本发明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车辆用保险杠结构20包括沿车宽方向设置在车架21后端部(端部)21a上的后保险杠梁(保险杠梁)22,并且此后保险杠梁22用后保险杠皮23覆盖。
后保险杠梁22为弯曲状加固部件,在其后表面22a上设置缓冲部件30。后保险杠梁22的左、右后端部27、28分别通过安装托架24、24安装在车架21的后端部21a上。
后保险杠皮23为呈大致コ字形的树脂成型部件,具有从左、右后轮15、15(参照图1)的后方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左、右侧部41、42,及横跨在左、右侧部41、42的后端部间的杠皮主体43。
图3为本发明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要部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本发明车辆用保险杠结构要部的立体图。
后保险杠梁22的结构为将梁主体45的左、右端部45a、45b通过安装托架24、24安装在车架21的后端部21a上;在梁主体45的前部中央位置上设置角撑板39;在梁主体45的后部45d处间隔规定距离设置例如三个加固板46...(...表示多个);沿梁主体45的后部45d设置梁板47,并且使该梁板47从后方覆盖加固板46...。
由于梁主体45是以连接部51(参照图5)将上、下突条部48、49连接而成的,故该梁主体45包括从上突条部48的上面部48a向上方伸出的上伸出片48b和从下突条部49的下面部49a向下方伸出的下伸出片49b。
将加固板46...的上端部46a...、下端部46b...及中央部46c...分别通过点焊接合在梁主体45的上伸出片48b、下伸出片49b及连接部51上。
使梁板47叠合在梁主体45的后部45d上,并且将梁板47的上缘47a、下缘47b及中央部47c分别通过点焊接合在梁主体45的上伸出片48b、下伸出片49b及连接部51上。
下面通过图5详细说明梁主体45。
缓冲部件30沿车宽方向设置在梁板47的中央位置且朝车身后方突出。
该缓冲部件30包括在梁板47的上下方向上设置的两条(上、下)中空突起31、32。
上中空突起31及下中空突起32形成为所谓的礼帽形的断面(四周有檐的帽子形的断面)(参照图5)。
上侧的上中空突起31向车身后方突出的高度为H1(参照图5);下侧的下中空突起32向车身后方突出的高度为H2(参照图5)。
缓冲部件30具有沿保险杠梁22表面22a设置且突出高度相异的上下方向上的两条中空突起31、32,上中空突起31的突出高度H1比下中空突起32的突出高度H2大,在上中空突起31的顶部31a处设有一对开口部34、34。
上中空突起31沿车宽方向的长度为L1,使其倾斜面31b、31b分别从其左、右两端部朝车宽方向中央突出到顶部31a,将顶部31a沿保险杠梁22的后表面22a形成,从而,将上中空突起31形成为弯曲状。
一对开口部34、34避开了顶部31a的中央部31c,它们分别为在中央部31c的左、右两侧形成的切缝状的开口。
由于开口部34、34设置在中央部31c的左、右两侧,避开了中央部31c,所以可以将中央部31c的刚性保持在希望的大小。
开口部34为切缝状长孔,其长度为L2,宽度为W(参照图5)开口部34的长度L2例如设定为120-140mm,优选设定为130mm。
若开口部34的长度L2不满120mm,则开口部34的长度L2过短,可能造成上中空突起31难以被适当地压扁。
若开口部34的长度L2超过140mm,则开口部34的长度L2过长,开口部34的周边的直线部34a、34a例如呈朝上中空突起31内侧弯曲的形状,即呈卷曲状弯曲,弯曲的部位起着加固筋的作用,所以会导致上中空突起31的刚性提高。
另外,与上中空突起31相比,下中空突起32的沿车宽方向的长度比上中空突起31的长度L1短,突出高度H2比上中空突起31的突出高度H1低,除了这两点与上中空突起31不同以外,其它构成与上中空突起31相同。
图5为沿图4的5-5线剖切的剖视图。
后保险杠梁22的主体45包括上、下两条突条部48、49(另参照图3),该上、下两条突条部48、49凭借连接部51连接在一起;从上突条部48的上面部48a向上方伸出的上伸出片48b;从下突条部49的下面部49a向下方伸出的下伸出片49b。
上突条部48及下突条部49形成为所谓的礼帽形的断面(四周有檐的帽子形断面)。在梁主体45的前部中央45c上设有角撑板39。
将加固板46...的上端部46a...、下端部46b...及中央部46c...分别通过点焊接合在梁主体45的上伸出片48b、下伸出片49b及连接部51上。
同时,使梁板47叠合在加固金属板46上,并且将梁板47的上缘47a、下缘47b及中央部47c分别通过点焊接合在加固板46...的上端部46a...、下端部46b...及中央部46c...上。
在这里,从外观性等观点出发,在覆盖后保险杠梁22的后保险杠皮23中,杠皮主体43的后部44的下部(后下部)44a向车辆前方缩入,形成向前方弯曲的形状。
因此,为了将缓冲部件30设置成与保险杠梁22的后表面22a相配的形状,将缓冲部件30设置成了突出高度相异的上下方向上的两条中空突起31、32。
另外,使上中空突起31的突出高度H1比下中空突起32的突出高度H2大。
由此,能够沿后保险杠皮23的后部44的形状来设置该上、下中空突起31、32。
此外,在缓冲部件30的上中空突起31的顶部31a处设置切缝状开口部34、34(里侧的开口部34参照图4)。
在上中空突起31的顶部31a上设置切缝状开口部34、34的理由如下即上中空突起31设置在安装托架24、24的上半部分。因此,在上中空突起31上作用有碰撞力的情况下,若上中空突起31不能被适当地压扁的话,则后保险杠梁22就会向逆时针方向(即向上)一侧倾倒。
后保险杠梁22倾斜以后,就有可能通过安装托架24、24在车架21上产生弯曲力矩。
因此,在上中空突起31上设置切缝状开口部34、34,使得上中空突起31可容易且适当地被压扁。
所以,当在上中空突起31作用有低速碰撞时产生的轻载荷的时候,上中空突起31能容易且适当地被压扁,故可以防止保险杠梁22向上、即向逆时针方向倾斜。
因此,当仅将上中空突起31压扁的时候,可防止通过安装托架24、24在车架21(参照图2、3)上产生弯曲力矩。
又因为可容易且适当地将上中空突起31压扁,所以当在将上中空突起31压扁到下中空突起32的高度H2以后,进一步将两中空突起31、32压扁的时候,可以使两中空突起31、32被压扁的程度相同。
所以,可以防止保险杠梁22向上、即向逆时针方向倾倒。因此,在将上、下中空突起同时压扁的时候,也可防止通过安装托架24、24在车架21(参照图2、3)上产生弯曲力矩。
进而,由于上中空突起31具有切缝状开口部34、34而容易且适当地被压扁,所以不论是仅将上中空突起31压扁的时候,还是将上、下中空突起31、32同时压扁的时候,都能在不使保险杠梁22发生倾斜的情况下,适当地将中空突起压扁。
因为在不使保险杠梁22发生倾斜的情况下,适当地将中空突起压扁,所以能良好地吸收碰撞能量。
此外,上中空突起31的中心高度H3例如设为508mm(20英寸)。
另外,下中空突起32的中心高度H4例如设为406mm(16英寸)。
图6(a)为沿图4的6a-6a线剖切的剖面图,图6(b)为沿图4的6b-6b线剖切的剖面图。
如图6(a)所示,使梁板梁板47叠合在梁主体45的上伸出片48b、下伸出片49b及连接部51上,并且将梁板47的上缘47a、下缘47b及中央部47c分别通过点焊接合在上伸出片48b、下伸出片49b及连接部51上。
在梁主体45的前部中央45c处设有角撑板39。
如图6(b)所示,将加固板46...的上端部46a...、下端部46b...及中央部46c...分别通过点焊接合在梁主体45的上伸出片48b、下伸出片49b及连接部51上。
同时,使梁板47叠合在加固板46...上,并且将梁板47的上缘47a、下运47b及中央部47c分别通过点焊接合在加固板46...的上端部46a...、下端部46b...及中央部46c...上。
在梁主体45的前部中央45c处设有角撑板39。
下面,以图7-图8为基础说明车辆用保险杠结构20的作用。
图7(a)、(b)为本发明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保险杠皮后部与墙壁发生碰撞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7(a)中可以考虑在车辆低速行驶的时候,后保险杠皮23的后部44与墙壁50发生低速碰撞的情况。
图7(b)中,后保险杠皮23略微变形,后部44与上中空突起31的顶部31a相接,在上中空突起31上作用有低速碰撞所产生的轻载荷。
在这里,上中空突起31上设有切缝状开口部34、34(里侧的开口部参照图4),切缝状开口部34的长度L2例如设为130mm。
由此,能够以轻载荷将上中空突起31适当地压扁,并且由此来防止开口部34周缘的直线部34a、34a(参照图4)向上中空突起31内侧弯曲成弯状。
所以,当在上中空突起31上作用有低速碰撞时产生的轻载荷的时候,上中空突起31能够被适当地压扁,从而防止保险杠梁22向上、即向逆时针方向倾倒。
由此,当仅将上中空突起31压扁的时候,防止通过安装托架24、24在车架21(参照图5)上产生弯曲力矩。
图8(a)、(b)为本发明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缓冲部件被压扁例的说明图。
图8(a)中,将上中空突起31压扁到下中空突起32的高度H2。由于可以容易且适当地将上中空突起31压扁,所以当在将上中空突起31压扁到下中空突起32的高度H2后,将在上、下中空突起同时压扁的时候,可使两中空突起31、32被压扁的程度相同。
图8(b)中,通过使上、下中空突起31、32被压扁的程度相同,来防止保险杠梁22向上即沿逆时针方向倾倒。
由此,防止在将上、下中空突起31、32同时压扁时通过安装金属板24、24在车架21(参照图5)上产生弯曲力矩。
进而,上中空突起31上设有切缝状开口部34、34,容易被适当地压扁,所以不论是在仅将上中空突起压扁的时候,还是在将上、下中空突起同时压扁的时候,都能够在不使保险杠梁都发生倾斜的情况下,将中空突起适当地压扁。
由于在不使保险杠梁发生倾斜的情况下将中空突起适当地压扁,所以可以良好地吸收碰撞能量。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是通过将车辆用保险杠结构20应用于后保险杠的例子进行说明的,但车辆用保险杠结构20也可应用于前保险杠。
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适用于这样的汽车保险杠梁沿车宽方向设置在车架的端部,在该保险杠梁的后表面上设有缓冲部件。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保险杠结构,包括沿车宽方向设置在车架端部的保险杠梁;设置在保险杠梁表面的缓冲部件;覆盖上述保险杠梁及上述缓冲部件的保险杠皮,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部件具有沿上述保险杠梁表面设置且突出高度相异的上下方向上的两条中空突起,在上述上下两条中空突起中,在上述突出高度较高的中空突起的顶部设有切缝状开口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保险杠结构,在发生低速碰撞的时候,可以防止在侧车架上产生弯曲力矩且可良好的吸收碰撞能量。在车辆用保险杠结构(20)中,后保险杠梁(21)沿车宽方向设置在车架(21)的后端部(21a)上;该后保险杠梁(22)由后保险杠皮(23)覆盖。在后保险杠梁(22)上设有缓冲部件(30),缓冲部件(30)具有沿保险杠梁(22)的后表面(22)a设置且突出高度相异的上下方向上的两条中空突起(31、32),上中空突起(31)的突出高度H1比下中空突起(32)的突出高度H2大,在上中空突起(31)的顶部(31a)处设有一对开口部(34、34)。
文档编号B60R19/02GK1727223SQ20051008717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8日
发明者大村和生, 志贺正之, 福田诚, 水谷良美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