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车用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054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轮车用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轮车用前照灯。详细地说,涉及当前照灯的光不照射时使前照灯的内部发光而明示本车的存在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前照灯中,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当前照灯的光不照射,即远光或近光不照射时,将位置灯(position lamp)或轮廓灯泡(clearance lamp)的光源点亮,使前照灯的内部明亮,明示本车的存在的技术。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255513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6-255419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是,用轮廓灯泡的光的一部分明示本车的存在,而没有利用反射部积极使反射镜周围明亮这样的意图。因此,明示本车存在的力度不够,稍离开则不能确认其存在。另外,当从外侧看前照灯时,仅前照灯内部的一部分明亮放光,平衡性不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如下课题,将位置灯泡的光积极地导向反射镜周围,更明确地明示本车的存在,同时,提高前照灯的美观程度。
本发明的二轮车用前照灯是为解决所述课题而构成的,具有光透过部件,其在灯体前面的开口部和反射镜周围之间沿反射镜的周围配置;位置灯泡,其支承于灯体上;反射部,其形成于灯体的从后方大致与所述光透过部件相对的位置,所述位置灯泡的光透过所述反射部反射,并透过所述光透过部件向前方照射。
因此,在本发明的二轮车用前照灯中,位置灯泡的光通过反射部积极地被导向位于反射镜周围的光透过部件。
本发明提供二轮车用前照灯,其包括灯体,其具有朝向前方开口的凹部;透光罩,其覆盖所述灯体的前面开口部;反射镜,其支承于灯体的凹部内并安装有光源,其特征在于,具有光透过部件,其在灯体的前面开口部和反射镜周围之间沿反射镜的周边配置;位置灯泡,其支承于灯体上;反射部,其形成于灯体的从后方大致与所述光透过部件相对的位置,所述位置灯泡的光通过所述反射部反射,并透过所述光透过部件向前方照射。
因此,在本发明的二轮车用前照灯中,位置灯泡的光通过反射部积极地导向光透过部件方向,使反射镜的周围明亮放光。另外,由于通过反射部将光导向光透过部件方向,故可有效地利用位置灯泡的光,使其透过光透过部件。另外,由于反射部形成于灯体上,故可有效地利用灯体和反射镜之间的空间。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发明中,由于向前方覆盖灯体的前面开口部和光透过部件之间的部分的外延部分固定于灯体或透光罩上,故不能从灯体的开口部和光透过部件之间看到灯的内部,而外观好。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发明中,所述反射镜具有左右或上下并列的两个部分,在所述两个部分分别安装有光源,所述位置灯泡在与所述反射镜的两个部分相连结的位置的上下或左右至少各配置一个,因此,可使反射镜的两个部分周围形成平衡性优良的光。


图1表示本发明的二轮车用前照灯的实施例,本图是正面图;图2是概略水平剖面图;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的剖面图;图4是灯体的正面图;图5是沿图4的V-V线剖面图;图6是沿图1的VI-VI线的剖面图;图7是外延部分的正面图。
符号说明1二轮车用前照灯10 灯体11 凹部11a 前面开口部
13 反射部20 透光罩40 反射镜40L 左侧部分(两个部分的一个)40R 右侧部分(两个部分的一个)42 反射镜的周边50L 光源灯泡(光源)50R 光源灯泡(光源)60 外延部分70 光透过部件80 位置灯泡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

用于实现本发明的二轮车用前照灯的最优实施例。
前照灯1具有灯体10,其前面开口;透光罩20,其覆盖上述灯体10的前面的开口;反射镜40,其配置于由灯体10和透光罩20包围的灯具空间30内。
灯体10具有朝向前方开口的凹部11,透光罩20覆盖该凹部11前面的开口部11a而安装于灯体10上。透光罩20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例如透明塑料或硬质玻璃形成,也可以在其内面形成用于控制来自后述的光源的光的透镜元件或棱镜元件。
上述透光罩20由圆滑弯曲的前面部21和从该前面部21的周边部向后方突出的周面部22一体构成。
反射镜40在灯具空间30内可相对于灯体10倾动地配置。反射镜40形成将正面形状看大致成圆形的两个部分41L、41R左右并列的形状。详细地说,左侧部分41L将圆形的右侧切除1/4程度,右侧部分41R将圆形的左侧部分切除1/4程度,形成由各自的切除的部分连结而成的形状。
在反射镜40的各部分41L、41R的相当于圆形的中央部的部分分别拆装自如地安装光源灯泡50L、50R。
反射镜40通过一个旋转支点部和两个间隔调整部可倾动地支承于灯体10上。
固定支点部通过例如支承于反射镜40背面的球承体和支承于灯体10上的支点轴构成,形成于支点轴前端的球体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球承体上,由此,反射镜40可以以球体和球承体的结合部为支点旋转。间隔调整部例如由支承于反射镜40背面的螺母体和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灯体10上的调整轴构成。调整轴具有螺轴部和齿轮部,螺轴部和齿轮部之间的部分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灯体10上,螺轴部拧合于支承于反射镜40背面的螺母体上。而且,在间隔调整部中,通过使调整轴旋转,对应该旋转的方向,使螺轴部相对于螺母体拧进或拧出,由此调整支承反射镜40的螺母体的部分和支承灯体10的调整轴的部分之间的间隔。
反射镜40在图1所示的A点通过旋转支点部支承于灯体10上,在B点及C点通过间隔调整部支承于灯体10上。因此,例如通过使B点的间隔调整部的调整轴旋转,而反射镜40以连结A和C的线为旋转轴旋转。即,在上下方向倾动,使C点的间隔调整部的调整轴旋转,反射镜40以连结A点和B点的线为旋转轴旋转,即在左右方向倾动。
在灯体10的开口部11a和反射镜40的周边42之间配置有外延部分60。外延部分60由相对于前方覆盖反射镜40的周边42和灯体10的开口部11a而沿灯体10的开口部11a延伸的覆盖部61和从该覆盖部61的外周边部向后方延伸的安装脚部62一体形成,在覆盖部61上保留内外连结部61b、61b、...而形成透过孔61a、61a、...,与反射镜40的周边部大致平行地延伸。另外,在安装脚部62的后端部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结合边62a及向内侧突出的反射部62b、62b、...。上述反射部62b、62b、...用于补充灯体10的反射部13、13、...不在的部位。另外,外延部分60由不透明的材料形成,根据需要,考虑到外观即从外部观看上而进行反射涂敷或蒸镀等表面处理。
在灯体10的开口部11a内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安装边12,上述外延部分60的结合边62a安装于灯体10的安装部12上,而且,上述透光罩20周边部22的后端部固定于外延部分60的结合边62a上覆盖形成于上述外延部分的覆盖部61上的透过孔61a,而安装光透过部件70。光透过部件70由透明塑料等透明材料形成,光扩散装置例如,在前面或后面的整个面上进行褶皱加工。
在灯体10的从后方与光透过部件70相对的部分形成反射部13。该反射部13具有横穿长度方向而延伸的微小的反射要素13a、13a、...。如图5所示,反射要素13a、13a、...剖面形成锯齿状。
在形成有灯体10的反射部13的部分形成灯泡安装孔14、14、...。这些灯泡安装孔14、14、...形成于与反射镜40的两个部分41L、41R的连结部对应的上下位置及左右两端部。而且,在这些灯泡安装孔14、14、...上拆装自如地安装有位置灯泡80、80、...。
上述的二轮车用前照灯1在光束照射用光源灯泡50L、50R不点亮的状态下行驶中(例如白天行驶中),位置灯泡80、80、...点亮。位置灯泡80、80、...点亮,则如图5所示该位置灯泡80、80、...的光通过反射部13的反射要素13a、13a、...向前方反射,其大量的光向前方透过光透过部件70。另外,由于在光透过部件70上施行褶皱加工等光扩散,故在透过光透过部件70时,来自位置灯泡80、80、...的光和直射光及反射部31得到的反射光一起扩散,由此,光透过部件70的整体即包围反射镜40的位置的整体可看到点亮,能够可靠识别该二轮车用前照灯1。由此,明示搭载有该二轮车用前照灯1的二轮车的存在。
另外,由于不能充分得到灯体10的反射部13的宽度等理由,也可以在不能充分确保反射部的部分,使外延部分60的一部分例如从安装脚部62与光透过部件70的后面相对的部分突出,在该突出部设置反射部。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表示的各部分的形状及结构只不过表示了任何实施本发明时进行的具体化的一例,而不是据此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进行了限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能够提高二轮车以非点亮前照灯的状态下行驶时二轮车的视认性。
权利要求
1.一种二轮车用前照灯,其包括灯体,其具有朝向前方开口的凹部;透光罩,其覆盖所述灯体的前面开口部;反射镜,其支承于灯体的凹部内,且安装有光源,其特征在于,具有光透过部件,其在灯体的前面开口部和反射镜的周围之间沿反射镜的周边配置;位置灯泡,其支承于灯体上;反射部,其形成于灯体的从后方大致与所述光透过部件相对的位置,所述位置灯泡的光由所述反射部反射,并透过所述光透过部件向前方照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轮车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前方覆盖灯体的前面开口部和光透过部件之间的部分的外延部分固定于灯体或透光罩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轮车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具有左右或上下并列的两个部分,在所述两个部分上分别安装有光源,所述位置灯泡在所述反射镜的两个部分相连结的部分所对应的位置的上下或左右至少各配置一个。
全文摘要
一种二轮车用前照灯,积极地将位置灯泡的光导向反射镜的周围,更明确地显示二轮车的存在。该二轮车用前照灯(1)具有灯体(10),其具有向前方开口的凹部(11);透光罩(20),其覆盖上述灯体的前面开口部(11a);反射镜(40),支承于灯体的凹部内,且具有安装有光源(50L)、(50R)。其还具有光透过部件(70),其在灯体的前面开口部和反射镜的周边(42)之间沿着反射镜的周边配置;位置灯泡(80),其支承于灯体上;反射部(13),其形成于从后方大致与灯体的上述光透过部件相对的位置,上述位置灯泡的光透过上述反射部反射,并透过上述光透过部件向前方照射。
文档编号B60Q1/02GK1749640SQ20051009954
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5日
发明者望月真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