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后轮的轮距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2588阅读:45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拖拉机后轮的轮距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拉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拖拉机后轮的轮距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拖拉机后轮包括轮辋、轮辐和轮毂,轮毂与半轴可拆卸连接。当轮距需要调节时,拆开轮毂与半轴的连接,卸下车轮,然后拆开轮辋与轮辐的连接,将轮辐固定于轮辋的另一个安装位置或者将轮辋翻转180°后再将轮辋与轮辐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两个后车轮间轮距的调整,或者拆开轮辋与轮辐、轮辐与轮毂的连接,将轮辐翻转180°后再将其与轮辋和轮辐固定连接起来。虽然这样可以实现轮距的多级调节,但其调节的距离不连续,影响了拖拉机在不同地域的适应性,限制了拖拉机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拖拉机后轮的轮距调节装置,其可以用简单的结构实现后轮轮距的连续调整,以解决因轮距不能连续调整,影响拖拉机在不同地域的适应性,限制拖拉机应用范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拖拉机后轮的轮距调节装置,包括围绕于半轴外周面的轮毂,所述轮毂的内孔是一个圆锥孔,所述轮毂与半轴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设有若干个分别与轮毂相连接的楔形块,这些楔形块分别具有与所述轮毂的圆锥孔相适配的外周面,并且还分别具有与半轴的外周面相适配的内周面;至少有一个楔形块与半轴滑键连接;它还包括可轴向施力、并可将所述这些楔形块径向夹紧于半轴的夹紧装置。
楔形块优先选择为对称设置的两个。
所述夹紧装置可以通过下述具体方式实现,即它是多个轴向穿过楔形块凸缘的插通孔、并与轮毂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
调整轮距时,首先松开紧固螺栓,将轮距调整到合适距离,然后拧紧紧固螺栓,拧紧紧固螺栓时产生的轴向力带动楔形块沿轮毂的锥形孔轴向移动,其径向分力将楔形块夹紧于半轴;至少有一个楔形块与半轴滑键连接,保证了半轴的扭矩传递到楔形块;楔形块与轮毂相连接,保证了其扭矩传递到轮毂。由于锥面具有自锁性能,所以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实现轮距的无级连续调节,而且紧固可靠,调整方便,提高了拖拉机在不同地域的适应性,特别适应各地机铺地膜对拖拉机轮距的要求。
作为一种改进,它还包括多个与楔形块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杆部伸出楔形块的螺纹孔并可顶靠在轮毂的端面,所述每个调节螺栓的杆部套设一个锁紧螺母。其效果是,拧紧调节螺栓,可以使轮毂与楔形块松动,使楔形块可以顺畅地通过滑键沿半轴移动,调整工作更加省力和方便。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与半轴滑键连接的楔形块与轮毂键连接。其效果是,半轴与楔形块之间、楔形块与轮毂之间均为键连接,从而使紧固螺栓不会受到扭矩的作用,提高了其使用可靠性。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拖拉机后轮的轮距调节装置,包括围绕于半轴6外周面的轮毂3,轮毂3与轮辐2螺栓连接,轮辐2与轮辋1螺栓连接。轮毂3的内孔是一个圆锥孔,轮毂3与半轴6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的楔形块5,这两个楔形块5分别具有与所述轮毂3的圆锥孔相适配的外周面,并且还分别具有与半轴6的外周面相适配的内周面,楔形块5也可以是三块,当然至少是两块。其中一块楔形块5通过平键7与半轴6滑键连接,该楔形块5还通过另一平键8与轮毂3键连接,为了移动方便,平键7与楔形块5通过销9固定连接。四个紧固螺栓4分别轴向穿过楔形块凸缘的插通孔、并与轮毂3螺纹连接,四个调节螺栓10与楔形块5螺纹连接,调节螺栓10的杆部伸出楔形块5的螺纹孔并可顶靠在轮毂3的端面,每个调节螺栓10的杆部套设一个锁紧螺母11。
权利要求1.拖拉机后轮的轮距调节装置,包括围绕于半轴(6)外周面的轮毂(3),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3)的内孔是一个圆锥孔,所述轮毂(3)与半轴(6)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设有若干个分别与轮毂(3)相连接的楔形块(5),这些楔形块(5)分别具有与所述轮毂(3)的圆锥孔相适配的外周面,并且还分别具有与半轴(6)的外周面相适配的内周面;至少有一个楔形块(5)与半轴(6)滑键连接;它还包括可轴向施力、并可将所述这些楔形块(5)径向夹紧于半轴(6)的夹紧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后轮的轮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5)为对称设置的两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拉机后轮的轮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是多个轴向穿过楔形块凸缘的插通孔、并与轮毂(3)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拉机后轮的轮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多个与楔形块(5)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栓(10),所述调节螺栓(10)的杆部伸出楔形块(5)的螺纹孔并可顶靠在轮毂(3)的端面,所述每个调节螺栓(10)的杆部套设一个锁紧螺母(11)。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拖拉机后轮的轮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半轴(6)滑键连接的楔形块(5)与轮毂(3)键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拉机后轮的轮距调节装置,包括围绕于半轴外周面的轮毂,所述轮毂的内孔是一个圆锥孔,所述轮毂与半轴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设有若干个分别与轮毂相连接的楔形块,这些楔形块分别具有与所述轮毂的圆锥孔相适配的外周面,并且还分别具有与半轴的外周面相适配的内周面;至少有一个楔形块与半轴滑键连接;它还包括可轴向施力、并可将所述这些楔形块径向夹紧于半轴的夹紧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拖拉机后轮轮距的无级连续调整,紧固可靠,调整方便,改善了拖拉机在不同地域的适应性,扩大了拖拉机的应用范围,特别适应各地机铺地膜对拖拉机轮距的要求。
文档编号B60B23/00GK2815744SQ200520085839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9日
发明者张博友, 李建启, 王志全, 罗延春, 郭显刚, 亓文正, 田青松 申请人:山东福田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