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挡风玻璃雨刷摇臂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369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挡风玻璃雨刷摇臂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雨刷摇臂的连接装置,特别是针对一种头端同时具有一前凸缘片且两侧面底端各具一下凸缘片的卡合式雨刷摇臂,所设计的专用连接装置,其仅用单手指的施力即可轻易地与卡合式雨刷摇臂相互分离,使得更换新旧雨刷的拆卸操作更为简易省时及快速,属汽车配件。
先前技术目前使用于汽车挡风玻璃上的雨刷摇臂头端型式种类繁多,不同型式的摇臂头端必须配合其专属的连接装置才能与雨刷片行连结固定,例如美国专利第US6687948、US6782581、US6836927、US6836926、US6910244号,以及美国公开专利第US2004/0025280、US2005/0039292、US2004/0098821、US2005/0177970号等,均己揭露有不同的摇臂头端型式及其专属组配的连接装置;其中,该美国公开公告第2005/0177970号所揭露的卡合式头端摇臂即如图1、图3至图5所示,其头端2是底面具有开口的中空长方体,在前缘面上凸伸出有一向上弯曲的前凸缘片3,且两直立长侧面的底端中央向下凸设有一对相互平行而形状相同的下凸缘片4,该一对下凸缘片4朝向摇臂1的端边面4a与头端2的底端边缘面2a相交成一锐角的夹角θ(如图1A视图所示);而与该习知卡合式头端摇臂1所专属配合的连接装置则如图2至图5所示,系由一本体10与一上盖座20组合而成;其中,本体10系为长方体,其上段部两直立长侧面11的中央贯穿有一轴孔12,下段部的底缘内侧面上凹设成一对相平行对置的夹持座13,且该夹持座13与该轴孔12互相成垂直配置;上盖座20为底面具有开口的中空长方体,并直接套盖于本体10的顶面与上段部的两直立长侧面11上,其前段部与中段部相接位置的前顶面21上贯穿有一卡扣孔211,于中段部两直立侧面22的中央各贯穿有一圆孔221,而在该两直立侧面22的后端面23上各凸伸出有一相互平行对置的水平向弹性尾翼24,其中,该两弹性尾翼24的自由端外侧面上各向外凸设有一卡扣凸块25,另在该卡扣凸块25与弹性尾翼24的顶面间设具成斜顶面251(如图2C视图所示),而与弹性尾翼24的直立外侧面相接处,则设具成与头端2上夹角θ相同角度的斜侧面252(如图2B视图所示)。
该习知卡合式头端摇臂与其专属连接装置的连结固定方式乃如图3至图6所示,首先,本体10利用其底面的夹持座13,先夹固于雨刷6的金属弹性条7的中央位置,再将上盖座20套盖包覆于本体10上,并藉由一固定轴30分别插入上盖座20上直立侧面22的圆孔221,以及本体10长侧面11上的轴孔12,即可令该上盖座20得在该本体10上以固定轴30为中心,而具有一定限度的枢转倾斜;接着,将摇臂1头端2前缘的前凸缘片3对准上盖座20前顶面21上的卡扣孔211并插入(如图4及图6(A)视图所示),再对摇臂1往上盖座20方向施力下压,使其头端2的两下凸缘片4顶推上盖座20的两弹性尾翼24上的卡扣凸块25(如图6(B)视图所示),最后藉由该两卡扣凸块25上的斜顶面251导引作用下,得使两下凸缘片4同步卡掣固定于该两卡扣凸块25上的斜侧面252上(如图5及图5A-A和图6(C)所示),即完成摇臂1与雨刷6两者的连结固定。
然而,上述连接装置在与卡合式头端摇臂进行拆卸分离的操作上,却存在有重大缺失如下请参阅图7至图9所示,该习知具有卡合式头端的摇臂1,在更换新雨刷前,必须先对压贴于汽车挡风玻璃G上呈水平状态的摇臂1向上施力(如图7所示),并利用其弹性弯折部5为支点,使该摇臂1变换成直立状态,以便雨刷6能远离汽车挡风玻璃G(如图8所示),如此状态下才能开始进行拆卸旧的雨刷6;其拆卸的步骤为a.使用一只手掌的大拇指与食指分别接触在上盖座20的两弹性尾翼24的卡扣凸块25上,并一起同步施力压迫使该两弹性尾翼24的两自由端互相靠近(如图9(A)视图的两箭头处所示),使得该两卡扣凸块25上的斜侧面252不再被卡掣限制于头端2的两下凸缘片4上;b.接着以另一只手握持摇臂1,并朝远离上盖座20的方向施力,使该摇臂1上头端2的两下凸缘片4脱离上盖座20上的两弹性尾翼24(如图9(B)视图所示);及
c.继续将摇臂1与上盖座20两者分离,直到头端2前缘的前凸缘片3不再抵贴碰触上盖座20前顶面21的内壁面,即可令该前凸缘片3向外脱离卡扣孔211的限制,而完成整个摇臂1与雨刷6的拆卸作业(如图9(C)视图所示)。
前述步骤a中,若是遇有缺少一支大姆指或食指、中指等的残障人员,即会导致无法同步迫使该两弹性尾翼24相互靠贴,来达成与该两下凸缘片4之间的卡掣(如果仅将其中一个弹性尾翼24往内压移位,并无法使头端2的下凸缘片4脱离,因另一个弹性尾翼24未有同步位移的情形下仍具有卡掣的作用),此一设计上的缺失是因未将残缺手指的人给予考虑进去所致,颇有歧视性的意味。再者,该弹性尾翼24亦未有任何可辅助定位的结构设计,容易在摇臂作动刮除的过程中,遭受不当异物卡附或外力碰触或材质因受日晒老化而弹力强度减弱等因素下,产生无预警地主动与头端2的两下凸缘片4互相分离,最后间接伤及汽车挡风玻璃G的表面(此一现象最常发生在遇有大雨或大雪中,常将摇臂来回摆动的速度调至最快速的状态下所导致而成)。
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雨刷摇臂的连接装置,其包括一承接座及一底座,其中,承接座的顶面与前侧面相接外贯穿有一中空开口,于该中空开口中央凸伸有一直立弹性卡钩,另在承接座的左侧面及右侧面与后侧面相接的位置上,向外各凸设有一卡掣凸块;藉由该直立弹性卡钩与两卡掣凸块得分别卡扣住摇臂头端的前凸缘片与两下凸缘片,使得雨刷与摇臂的相互连结更为稳固外,在实施拆卸作业上亦仅需以单一手指直接对该直立弹性卡钩施力,即可达成使雨刷与摇臂目互脱离的目的,非常快速省时又简单轻松。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雨刷摇臂的连接装置,它包括一承接座,其具有一顶面、一前侧面、一左侧面、一右侧面及一后侧面;其中,在顶面与前侧面相接的位置处贯穿有一中空开口,且顶面内部往下凸设有一长方形的中空座体,该中空座体的底面较左侧面与右侧面的底缘为长,且其两侧面与该左侧面及右侧面之间分别各间隔出一左凹槽与右凹槽,另自底面中央的两侧面上各凹设一相平行对置的喇叭开口状的弹性圆卡槽,而在朝中空开口方向的侧面上又延伸出一水平向的悬臂,并于该悬臂的自由端向上再凸设有一直立弹性卡钩,且该直立弹性卡钩的顶端朝向后侧面又凸设有一水平扣合凸缘;左侧面及右侧面分别在与后侧面相接的位置上,向外各凸设有一卡掣凸块,且该卡掣凸块的顶部设具成下倒角之斜顶面,并在背向后侧面的侧边设具成斜侧面,且该斜顶面及斜侧面之间的夹角角度,是与头端上底端边缘面及端边面之间的夹角相同;及一底座,其具有一底面壁板、一左侧壁板及一右侧壁板;其中,该底面壁板中央穿设有一固定孔,在该固定孔前后的底面壁板的两侧各向下凹设有一组相互平行的夹持座,另在其两侧边又分别向上凸设有一相对称形状且互平行的一左侧壁板及一右侧壁板,且该左侧壁板与右侧壁板两者的中央位置上又跨接设有一水平向的固定轴。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雨刷摇臂的连接装置,其优点是它藉由该直立弹性卡钩与两卡掣凸块分别卡扣住摇臂头端的前凸缘片与两下凸缘片,使得雨刷与摇臂的相互连结更为稳固,且在实施更换新旧雨刷的拆卸作业上亦仅需以单一手指直接对该直立弹性卡钩施力,即可达成使雨刷与摇臂相互脱离的目的,既快速省时又简单轻松。

图1系习用卡合式头端摇臂的立体示意图。
图1A系图1中A向视图。
图2系习用卡合式头端摇臂专用连接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B系图2中B向视图。
图2C系图2中C向视图。
图3系习用卡合式头端摇臂与专用连接装置的组装立体示意图之一。
图4系习用卡掣式头端摇臂与专用连接装置的组装立体示意图之二。
图5系习用卡掣式头端摇臂与专用连接装置的组装立体示意图之三。
图5A-A系图5中A-A向剖视图。
图6(A)、(B)、(C)系习用卡合式头端摇臂与专用连接装置的组装步骤示意图。
图7系习用卡合式头端摇臂及其专用连接装置结合雨刷的使用示意图之一。
图8系习用卡合式头端摇臂及其专用连接装置结合雨刷的使用示意图之二。
图9(A)、(B)、(C)系习用卡合式头端摇臂与专用连接装置的拆卸步骤立体示意图。
图10系本实用新型中承接座的立体图。
图10B-B系图10中B-B向剖视图。
图10C-C系图10中C-C向剖视图。
图11系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立体图。
图11D-D系图11中D-D向剖视图。
图12(A)、(B)、(C)系本实用新型中承接座与底座的组合步骤示意图。
图13系本实用新型与习用卡合式头端摇臂的组装立体示意图之一。
图14系本实用新型与习用卡合式头端摇臂的组装立体示意图之二。
图15系本实用新型与习用卡合式头端摇臂的组装立体示意图之三。
图16系本实用新型与习用卡合式头端摇臂的组装立体示意图之四。
图17系本实用新型结合雨刷与习用卡合式头端摇臂的使用示意图之一。
图18系本实用新型结合雨刷与习用卡合式头端摇臂的使用示意图之二。
图19(A)、(B)、(C)、(D)系本实用新型自习用卡合式头端摇臂上拆卸步骤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1-摇臂2-头端2a-底端边缘面
3-前凸缘片4-下凸缘片 4a-端边面5-弹性弯折部 6-雨刷 7-金属弹性条10-本体 11-直立长侧面12-轴孔13-夹持座 20-上盖座21-前顶面22-直立侧面 23-后端面24-弹性尾翼25-卡扣凸块 30、54-固定轴40-承接座41-顶面 42-前侧面43-左侧面44-右侧面 45-后侧面46-中空开口47-中空座体 48-直立弹性卡钩 49-卡掣凸块50-底座 51-底面壁板 52左侧壁板53-右侧壁板 211-卡扣孔 221-圆孔251、491-斜顶面 252、492-斜侧面 471-底面472-左凹槽473-右凹槽 474-弹性圆卡槽475-悬臂 481-水平扣合凸缘 511-固定孔512-夹持座G-汽车挡风玻璃 θ-夹角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0及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挡风玻璃雨刷摇臂的连接装置,它包括一承接座40,其具有一顶面41、一前侧面42、一左侧面43、一右侧面44及一后侧面45;其中,在顶面41与前侧面42相接的位置处贯穿有一中空开口46,且顶面41内部往下凸设有一长方形的中空座体47,该中空座体47的底面471较左侧面43与右侧面44的底缘为长,且其两侧面与该左侧面43及右侧面44之间分别各间隔出一左凹槽472与右凹槽473(如图10中的B-B剖面视图所示),另自底面471中央的两侧面上各凹设一相平行对置的喇叭开口状弹性圆卡槽474,而在朝中空开46方向的侧面上又延伸出一水平向的悬臂475,并于该悬臂475的自由端向上再凸设有一直立弹性卡钩48,且该直立弹性卡钩48的顶端朝向后侧面45又凸设有一水平扣合凸缘481(如图10中C-C剖面视图所示);左侧面43及右侧面44分别在与后侧面45相接的位置上,向外各凸设有一卡掣凸块49,且该卡掣凸块49的顶部设具成下倒角之斜顶面491,并在背向后侧面45的侧边设具成斜侧面492,且该斜顶面491及斜侧面492之间的夹角θ角度,是与头端2上底端边缘面2a及端边面4a之间的夹角θ相同(如图10中的C-C剖面视图所示);及一底座50,其具有一底面壁板51、一左侧壁板52及一右侧壁板53;其中,底面壁板51中央穿设有一固定孔511,在该固定孔511前后的底面壁板51的两侧各向下凹设有一组相互平行的夹持座512,藉由一铆钉分别穿入该固定孔511及金属弹片条7后,得与两组夹持座512共同将底座50牢固地结合而不脱落或移位(如图11中的D-D剖面视图中的假想线所示),另外,在底面壁板51的两侧边又分别向上凸设有一相对称形状且互平行的一左侧壁板52及一右侧壁板53,且该左侧壁板52与右侧壁板53两者的中央位置上又跨接有一水平向的固定轴56,使得固定轴54与该左侧壁板52与右侧壁板53互成相垂直的配置。
如图12至图16所示,系本实用新型与习知具有卡合式头端摇臂的组合方式与步骤,首先,将承接座40底面上中空座体47的两弹性圆卡槽474对准抵贴于底座50中央的固定轴54(如图12中的A视图所示),再于该承接座40的顶面41施力下压,则该两弹性圆卡槽474会受到固定轴54的阻挡压迫,而产生向两边外扩(如图12中的B视图所示),在继续施力下压后,即可促使该固定轴54完全嵌入该两弹性圆卡槽474内,进而达成承接座40与底座50两者的结合(如图12中C视图所示);接着,将摇臂1的头端2往上倾斜,使其两个下凸缘片4上的底端边缘面2a对准承接座40两侧面上卡掣凸块49的斜侧面492(如图13所示),再把该两下凸缘片4与卡掣凸块49相靠贴嵌合,此时头端2仍是保持上仰的倾斜状态(如图14所示),最后,以两卡掣凸块49为支点,将头端下压成水平状态,则其前凸缘片3即会同步压迫到直立弹性卡钩48上的水平扣合凸缘481,迫使该直立弹性卡钩48产生向后变形移位(如图15所示),并在听到头端2的前凸缘片3滑入直立弹性卡钩48上扣合凸缘481内所发出的声响后,即是完成摇臂1与雨刷6两者间的相互连结(如图16所示)。
又如图17至图19所示,当使用本实用新型而欲拆卸更换新雨刷前,与前述习知相同仍需先将压贴于汽车挡风玻璃G上呈水平状态的摇臂1施力向上(如图17所示),使其完全变成直立的状态下才可实施(如图18所示);其拆卸步骤相当简单快速,仅需以一根手指直接对直立弹性卡钩48施力使其向后变形(如图19中(A)、(B)视图所示),直到其变形量扩大到使水平扣合凸缘481不再卡扣住头端2的前凸缘片3时,即可令头端2的前缘脱离承接座40的卡掣(如图19中(C)视图所示),而且该整个承接座40与底座50及雨刷6的总重量亦会因受重力作用下而同步地自动往下滑落并脱离摇臂1(如图19中(D)视图所示),使得整个拆卸作业一气呵成,即使手指有残缺的人士亦可轻易地完成(因不再需要两个手指同时做施压的动作);再者,由于承接座40上的两卡掣凸块49是固定式而非弹性活动式的结构,故不会因摇臂1的剧烈快速摆动而产生脱离掉落之虞,更不会受到不当外力的碰撞而导致无预警地相互脱离的情事发生。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雨刷摇臂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承接座,其具有一顶面、一前侧面、一左侧面、一右侧面及一后侧面;其中,在顶面与前侧面相接的位置处贯穿有一中空开口,且顶面内部往下凸设有一长方形的中空座体,该中空座体的底面较左侧面与右侧面的底缘为长,且其两侧面与该左侧面及右侧面之间分别各间隔出一左凹槽与右凹槽,另自底面中央的两侧面上各凹设一相平行对置的喇叭开口状的弹性圆卡槽,而在朝中空开口方向的侧面上又延伸出一水平向的悬臂,并于该悬臂的自由端向上再凸设有一直立弹性卡钩,且该直立弹性卡钩的顶端朝向后侧面又凸设有一水平扣合凸缘;左侧面及右侧面分别在与后侧面相接的位置上,向外各凸设有一卡掣凸块,且该卡掣凸块的顶部设具成下倒角的斜顶面,并在背向后侧面的侧边设具成斜侧面,且该斜顶面及斜侧面之间的夹角角度,是与头端上底端边缘面及端边面之间的夹角相同;及一底座,其具有一底面壁板、一左侧壁板及一右侧壁板;其中,该底面壁板中央穿设有一固定孔,在该固定孔前后的底面壁板的两侧各向下凹设有一组相互平行的夹持座,另在其两侧边又分别向上凸设有一相对称形状且互平行的一左侧壁板及一右侧壁板,且该左侧壁板与右侧壁板两者的中央位置上又跨接设有一水平向的固定轴。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雨刷摇臂的连接装置,它包括一承接座及一底座,其中,承接座的顶面与前侧面相接处贯穿有一中空开口,于该中空开口中央凸伸有一直立弹性卡钩,另在承接座的左侧面及右侧面与后侧面相接的位置上,向外各凸设有一卡掣凸块;藉由该直立弹性卡钩与两卡掣凸块得分别卡扣住摇臂头端的前凸缘片与两下凸缘片,使得雨刷与摇臂的相互连结更为稳固外,在实际更换新旧雨刷的拆卸作业上亦仅需以单一手指直接对该直立弹性卡钩施力,即可达成使雨刷与摇臂相互脱离的目的,既快速省时又简单轻松。
文档编号B60S1/40GK2841434SQ20052012814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8日
发明者黄世贤 申请人:黄世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