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无内胎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560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无内胎车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部件,是自行车的车轮。
背景技术
现有自行车的轮胎是由轮圈、内胎、外胎组成,内胎起贮气作用,外胎起定型与地面接触传动作用。当有异物扎进轮胎后,气密性被破坏而无法工作。汽车及摩托车上广泛使用的无内胎结构,在轮胎被扎后还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气体压力,但在自行车上由于其轮胎是狭长的细圈形状,充气后轮胎会因扩张变形,其边沿无法和轮圈之间保持密封,因而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自行车上使用的无内胎车轮,使自行车胎被扎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保持一定气压,为骑行提供保障。
本发明的方案是自行车无内胎车轮包括轮毂、辐板、轮圈组成的轮辋和轮胎,轮胎的外侧边沿上制有半圆形密封圈,轮圈内侧上的对应位置制有卡槽,卡槽和密封圈扣合,轮圈的内底部设有压板,轮胎沿口的裙边嵌在压板和轮圈间的缝隙中。
密封圈内部嵌设有帘子线。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在轮圈和轮胎间采用卡槽和密封圈扣合,加上轮胎沿口的裙边嵌在压板和轮圈间的缝隙中,充气后轮胎不会扩张变形,而且密封效果好,实现了大尺寸、小宽度轮胎的无内胎密封,适合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上使用。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胎,2帘子线,3密封圈,4卡槽,5轮圈,6压板,7辐板,8裙边。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所示,实施例采用的车轮结构,是由铁板滚压成的轮圈5、压板6,铁板冲压制成的辐板7焊接在轮圈5和轮毂上构成轮辋,压板6滚压成型后分段焊接在轮圈5的内底部,轮圈5和压板6的两边沿位置留有缝隙。
轮胎1的外侧边沿上制有密封圈3,为半圆形形状,密封圈3内部嵌设有帘子线2,以增加其强度,防止充气后扩张变形。
轮圈5内侧上滚制有卡槽4,卡槽4和密封圈3的形状吻合,卡槽4和密封圈3扣合。
轮胎1沿口的裙边8嵌在压板6和轮圈5间的缝隙中。
充气后,轮胎的裙边8嵌在上述的缝隙中,防止了沿口翻转,气压迫使密封圈3紧密压贴在卡槽4中,保证了密封。
卡槽4对密封圈3的扣合,还可防止轮胎1弹出,达到固定的目的。
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无内胎密封的目的。
权利要求
1.自行车无内胎车轮,包括轮毂、辐板(7)、轮圈(5)组成的轮辋和轮胎(1),其特征是轮胎(1)的外侧边沿上制有半圆形密封圈(3),轮圈(5)内侧上的对应位置制有卡槽(4),卡槽(4)和密封圈(3)扣合,轮圈(1)的内底部设有压板(6),轮胎沿口的裙边(8)嵌在压板(6)和轮圈(5)间的缝隙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无内胎车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圈(3)内部嵌设有帘子线(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自行车无内胎车轮,包括轮毂、辐板、轮圈组成的轮辋和轮胎,轮胎的外侧边沿上制有半圆形密封圈,轮圈内侧上的对应位置制有卡槽,卡槽和密封圈扣合,轮圈的内底部设有压板,轮胎沿口的裙边嵌在压板和轮圈间的缝隙中,密封圈内部嵌设有帘子线。由于在轮圈和轮胎间采用卡槽和密封圈扣合,加上轮胎沿口的裙边嵌在压板和轮圈间的缝隙中,充气后轮胎不会扩张变形,而且密封效果好,实现了大尺寸、小宽度轮胎的无内胎密封,适合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上使用。
文档编号B60C15/00GK1876408SQ20061005235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7日
发明者徐嘉 申请人:徐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