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904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头枕的车用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通常设置有头枕,乘员通过该头枕来支撑或保持其头部,因而可享受舒适的乘坐感受。另外,通过该头枕,可在车辆的急加速及急减速时,有效地保持乘员的头部。
作为车用座椅的头枕,最近出现了一种鞍形头枕。该鞍形头枕,其上部通过从靠背延伸出的支杆(pole)部件上下移动可能地受到支撑,其下部向前下方延伸而呈倒“L”状。设有该鞍形头枕的车用座椅,在乘员就座于座椅并使用头枕时,可将头枕拉升至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在乘员未就座而不使用头枕时,可将头枕降至最低位置。因此,在后排座采用该种座椅时,头枕不会阻碍驾驶员的后方视线,而且在副驾驶座位采用该种座椅结构时,头枕不会阻碍驾驶员的侧方视线。
以往具有经靠背所设置的支杆部件可沿上下方向进行移动的鞍形头枕的车用座位,在将该头枕从最低位置拉升至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时,乘员需要把持住头枕的一部分而使其向上方移动。
但是,上述头枕,通常在最低位置时,其下部的后表面位于靠背的前表面附近,因此,乘员无法简单地把持住头枕的一部分。此外,即使可把持头枕的下端部而向上方拉升,但由于头枕的下端部及其附近部位不存在间隙,同样会使上述操作难以进行。
另外,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155269号)公开了一种可将上述鞍形头枕收容在靠背上部的车用座椅。该车用座椅,如上所述,头枕可收容在靠背中,并且在头枕从收容于靠背的状态向上侧移动后,靠背的前表面与头枕的前表面可位于同一平面内。
但该车用座椅,由于头枕的下端部,无法从收容于上述靠背时的位置进一步向车辆前方转动,因此,有时会因为乘员的坐高的关系而无法将乘员的颈部保持在头枕的下端部。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65836号)公开了一种可通过设置在坐垫内的电动驱动机构调整头枕的前后方向的角度的车用座椅。但该车用座椅的头枕不能沿上下方向移动,因此不具备上述鞍形头枕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以往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作,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宜地支撑乘员颈部的车用座椅,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非常容易地将头枕从不使用时的最低位置拉升至上方的使用位置的车用座椅。
本发明的车用座椅,包括具备乘员支撑面的坐垫;具备乘员支撑面,通过铰链机构转动自如地安装在上述坐垫上的靠背;向下方延伸设置,具有可支撑乘员颈部的颈部支撑部的头枕;滑动自如地支撑在上述靠背上,支撑上述头枕并可使该头枕从上述靠背的顶部向上方延伸的头枕支杆部件;使上述头枕,以设置在其上部且沿着上述靠背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自如地受到支撑,且可使该头枕相对于上述转动轴保持在规定角度的转动支撑装置;其中,上述颈部支撑部,在上述头枕相对于上述靠背降至最下方的最低位置时,其下端部与处于立起状态的上述靠背的顶部相比位于下方,并可位于其转动范围中最后侧的收回位置,上述转动支撑装置,使上述颈部支撑部从上述收回位置进一步向前方转动,以通过该颈部支撑部支撑乘员颈部。
采用上述结构,至少颈部支撑部可从上述收回位置向前方转动自如地受到支撑,因此,即使是坐高较低的乘员,其颈部也可通过颈部支撑部适宜地受到支撑,并且可容易地将头枕从其最低位置拉升至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此外,颈部支撑部的下端部与位于立起状态的靠背的顶部相比位于下方,因此可容易地使靠背处于完全平坦状态。
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上述坐垫靠背,可相对于上述靠背转动至上述坐垫的乘员支撑面与上述靠背的乘员支撑面大致平行的位置。
采用上述结构,可使车用座椅处于完全平坦状态。
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上述颈部支撑部的下部的厚度大于设置于该下部上方的部分的厚度。
采用上述结构,不仅可通过颈部支撑部支撑乘员颈部,还可提高该颈部支撑部的支撑性能。
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上述坐垫的乘员支撑面和上述靠背的乘员支撑面,在上述靠背相对于上述坐垫转动至上述各乘员支撑面大致相互平行时,越接近上述铰链机构,其相互间的距离越大。
采用上述结构,可容易地将靠背的后表面设计为平坦状。
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上述靠背的乘员支撑面,在上述头枕位于上述最低位置时,与上述颈部支撑部相对的部分,设置有收容该颈部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的靠背凹部,该靠背凹部,在上述靠背处于立起状态时,其宽度方向中央部位位于上述靠背的乘员支撑面的两端部的后方。
采用上述结构,可减少头枕的颈部支撑部,妨碍坐垫的乘员支撑面与靠背的乘员支撑面处于平行状态的程度。
在上述车用座椅中,颈部支撑部的下端部的厚度,可大于位于该下端部上方的部分的厚度,由此乘员可容易地把持颈部支撑部的较厚的下端部,同时可容易地将收容于靠背凹部的颈部支撑部转换为使用状态。
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上述坐垫的乘员支撑面,设有在上述头枕位于上述最低位置的状态下,使上述靠背相对于上述坐垫转动至上述坐垫的乘员支撑面与上述靠背的乘员支撑面大致相互平行时,可收容上述颈部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坐垫凹部。
采用上述结构,不会损害坐垫的乘坐感觉,并且可使坐垫的乘员支撑面与靠背的乘员支撑面处于平行状态。
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上述头枕,包括固定在上述头枕支杆部件上,具有与乘员的头部接触并支撑该乘员的头部的前表面的头枕主体,以及构成上述颈部支撑部,以支撑乘员颈部的颈部支撑部件;上述头枕主体与上述颈部支撑部件相互独立,并且上述颈部支撑部件,通过上述转动支撑装置转动自如地支撑在上述头枕主体上。
采用上述结构,在颈部支撑部件相对于头枕主体沿前后方向转动后,颈部支撑部件与头枕主体之间所形成的凹陷部分可支撑乘员的头部,由此在车辆行驶中可抑制乘员头部的晃动。
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上述靠背,经上述铰链机构,可前倾至上述坐垫的乘员支撑面与上述靠背的乘员支撑面所构成的角度为规定角度或以下的完全平坦状态。
采用上述结构,可利用铰链机构使靠背处于完全平坦状态。
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上述颈部支撑部,位于上述收回位置时,其后表面与上述靠背的乘员支撑面接触。
采用上述结构,即使颈部支撑部的后表面与靠背的乘员支撑面为接触状态,若头枕的颈部支撑部可以上述转动轴为中心向前方转动,那么即使头枕位于最低位置,也可在向前方转动头枕的颈部支撑部后,向上方拉升头枕,因此可容易地拉升头枕。此外,采用该结构,由于可使坐垫的乘员支撑面与靠背的乘员支撑面进一步贴近,因此可使靠背的后表面更接近水平状态。
在上述车用结构中,上述颈部支撑部,其前后方向的厚度向其下端部逐渐减小。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头枕的颈部支撑部的下端部容易把持,因此容易进行颈部支撑部向前方的转动及头枕向上方的拉升。此外,由于头枕可位于靠背与坐垫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因此可容易地使车用座椅处于完全平坦状态。即,可使靠背的后表面更接近水平状态。
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上述头枕支杆部件,在上述靠背位于相对于垂直方向后倾规定的后倾角度的基准位置时,其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倾斜角小于上述靠背的后倾角度。
采用上述结构,可更确实可靠地保持乘员的后头部和/或颈部,并且头枕支杆部件的移动方向更接近于垂直方向,因此可容易进行头枕的拉升操作。
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上述靠背的顶部,在上述头枕位于上述最低位置,并且位于其转动范围中的最后方的位置时,可允许该头枕向前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即使在头枕位于最低位置时,乘员也可容易地向前方转动头枕的颈部支撑部,因此可将头枕容易地拉升至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
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上述转动支撑装置,包括摩擦机构,该摩擦机构,在上述头枕的颈部支撑部被30N~150N的按压力沿前后方向予以按压时,可使该头枕伴对应于上述按压力进行转动,同时可使该头枕固定在相应的转动位置。
采用上述结构,乘员可通过简单的操作来设定头枕的颈部支撑部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
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上述转动支撑装置,包括棘轮机构,该棘轮机构,在上述颈部支撑部从转动范围中最后方的上述收回位置转动至规定的前方位置时,仅允许该颈部支撑部向前方的转动,在该颈部支撑部从上述规定的前方位置进一步向前方转动时,允许该颈部支撑部向上述收回位置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颈部支撑部仅可向前方转动,因而可稳定地支撑乘员的后头部和/或颈部,另外通过将颈部支撑部从规定的前方位置进一步向前方转动,可使颈部支撑部容易返回到上述收回位置。
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上述铰链机构,设置在上述坐垫的后方,上述靠背通过从该靠背的后方进行的操作,可经上述铰链机构向前倾,同时上述头枕的后端部,设置有在该头枕位于上述最低位置时乘员可从后方把持的把持部。
采用上述结构,若从座椅的后方进行操作而使靠背前倾至完全平坦状态,那么在进行该前倾操作前,可从座椅的后方把持头枕的把持部,使头枕的颈部支撑部从前方位置返回到最后方位置。即,从靠背的后方进行操作也可将靠背容易地转换至完全平坦状态。
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上述把持部,与上述转动轴相比可设置在后方。
采用上述结构,可容易地把持上述把持部,因此可容易地将头枕的颈部支撑部从前方位置移动至最后方位置。
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上述头枕,在其位于上述最低位置时,可从上述靠背的后方判断其后端部是否处于已向前方转动的状态。
采用上述结构,即使从靠背的后方进行操作也可确实可靠地使头枕的颈部支撑部从前方位置返回到最后方位置。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用座椅的侧视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图1所示的车用座椅处于靠背后倾,头枕上移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概略地表示图1所示的车用座椅处于靠背向前倾倒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概略地表示图1所示的车用座椅的头枕内部结构的局部正视图。
图5是概略地表示图1所示的车用座椅的头枕内部结构的局部卡止图。
图6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用座椅处于靠背向前倾倒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图6中的X1-X1线方向剖视图。
图8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用座椅的侧视图。
图9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用座椅的局部立体图。
图10是概略地表示图9所示的车用座椅的头枕内部结构的正视图。
图11是概略地表示图9所示的车用座椅处于头枕上移状态的局部侧视图。
图12是概略地表示图9所示的车用座椅处于头枕上移、颈部支撑部件向前方转动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13是从车辆侧面观测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用座椅的侧视图。
图14是从正面观测图13所示的车用座椅的局部正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3所示的车用座椅处于完全平坦状态的侧视图。
图16是图13所示的车用座椅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17是从正面观测图13所示的车用座椅的局部正视图。
图18是表示图17所示的头枕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沿图17中X2-X2线方向观测头枕的放大剖视图。
图20是从车辆后方观测图13所示的车用座椅的后视图。
图21是表示图13所示的车用座椅的变更例的侧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用座椅的局部立体图。
图23是表示图22所示的车用座椅在使用状态下的局部立体图。
图24是沿图22中X3-X3线观测车用座椅的局部剖视图。
图25是表示一例适用于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及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用座椅的摩擦机构的部件展开立体图。
图26是表示图25所示的摩擦机构的正面局部剖视图。
图27是表示图25所示的摩擦机构的局部展开图。
图28是表示图25所示的摩擦机构的侧视图。
图29是表示另一例适用于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及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用座椅的摩擦机构位于最后方位置时的局部侧视图。
图30是图29所示的摩擦机构位于任意的转动位置时的局部侧视图。
图31是图29所示的摩擦机构位于最前方的转动位置时的局部侧视图。
图32是图29所示的摩擦机构的后视图。
图33是概略地表示摩擦机构的按压力的测定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车用座椅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图1~图5表示本发明的车用座椅的第一实施方式。
车用座椅1,包括坐垫2和通过铰链机构4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该坐垫2上的靠背3。
铰链机构4,采用传统的铰链接合(knuckle)结构。如图2所示,靠背3,通过操纵杆(未图示)的操作,可经铰链机构4,以铰链机构4的铰链机构转动轴4A为中心向后方转动(向后倾倒)。即,铰链机构4,构成了将上述靠背3固定在任意角度的倾倒机构。另外,通过铰链机构4,如图3所示,可使靠背3向车用座椅1的前方转动(向前倾倒)至坐垫2的乘员支撑面2A与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大致平行。以下,就上述靠背3向前倾倒至坐垫2的乘员支撑面2A与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大致平行的状态,称为“完全平坦状态”。当靠背3处于上述完全平坦状态时,靠背3的后表面3B与车辆的行李室地板(未图示)大致处于同一平面,靠背3的后表面3B与行李室地板处于完全平坦状态,由此可扩大行李存放空间。在此,为了实现上述完全平坦状态,较为理想的是,上述靠背3的后表面3B为平坦面。
头枕支杆部件5,滑动自由地支撑在靠背3上,且可从该靠背3的顶部3C向上方延伸。
另外,该靠背3,形成有从其顶部3C向下方延伸的一对引导孔(未图示),该对引导孔中,配置有导向套管(sleeve)6。导向套管6,通过支撑部件7支撑,支撑部件7被固定在安装于靠背3内部的支撑架(未图示)上。
如图4所示,头枕支杆部件5,整体呈“U”状,包括一对支杆5A、5B和在支杆5A、5B之间延伸的水平轴(转动轴)5C。头枕支杆部件5的支杆5A、5B,滑动自由地安装在靠背3的引导孔(未图示)及上述导向套管6中,通过传统的滑动保持机构(未图示),锁放自由地卡止在从靠背3的顶部3C向上方突出所希望的量的位置。
上述头枕支杆部件5,安装有头枕10。该头枕10,包括头枕支杆部件5的整个水平轴5C及支杆5A、5B的一部分埋设于其中的上方基部10A,以及从该上方基部10A的前部向下方延伸的支撑部10B。另外,本说明书中涉及的“上”、“下”的概念,如无特别说明,以座椅处于乘员P可乘坐的状态,即,如图1及图2所示的靠背处于立起的状态为基准。
如图1至图3所示,头枕10,从车辆侧面看时整体呈倒“L”状,从车辆前方看时,如图4所示为矩形。头枕10的支撑部10B的下端部构成用于支撑乘员P颈部的颈部支撑部11,该颈部支撑部11,为了便于支撑乘员P颈部,实质上越接近下方厚度越大。
如图4所示,头枕10的内部,埋设有沿其边缘部延伸的环形头枕架18。
车用座椅1,还包括转动支撑装置X,使头枕10以设置在头枕10上部的上述基部10A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上述水平轴5C为转动轴转动自如地得到支撑,并且使头枕10相对于该水平轴5C保持在规定角度。
如图4及图5所示,转动支撑装置X,包括从头枕10的头枕架18延伸且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头枕支杆部件5的水平轴5C上的一对轴颈(journal)20A、20B。这样,头枕10就可以设置于上方基部10A中的水平轴5C为中心进行转动。
转动支撑装置X,还包括棘轮机构。该棘轮机构,包括位于一对轴颈20A、20B之间且固定在水平轴5C上的棘轮(ratchet)21,和从头枕10的头枕架18延伸且选择性地与棘轮21上所形成的多个棘齿21A中的一个相卡合的棘爪22。头枕10,通过该棘轮机构,对应于头枕架18的棘爪22所卡合的棘轮21的棘齿21A的位置,相对于水平轴5C保持在规定角度。
而且,头枕10,相对于上述头枕支杆部件5及上述靠背3的转动范围,通过上述棘轮21的多个棘齿21A在棘轮21的圆周方向上连续地形成的区域的第一终端23A和第二终端23B予以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23A被定位为,使头枕10的支撑部10B的下端不越过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的上端(以及沿着乘员支撑面3A向上延伸的假想面)而向座椅的后方转动。第一终端23A,通过上述定位,可限制头枕10向后方进行转动,由此在颈部支撑部11的下端部位于处于立起状态的靠背3顶端3C上方时,若使头枕10降下,可防止头枕10的支撑部10B的下端与靠背3的顶部3C抵接。
头枕10,如图1所示,在其相对于靠背3降至最低位置时,颈部支撑部11的下端部位于处于立起状态的靠背3的顶端3C的下方。头枕10采用上述形状,可减少头枕10从靠背3上方突出的量。因此,当靠背3向前倾倒而处于完全平坦状态时,即使不从靠背3取下头枕10,也可抑制头枕3与前排座位产生干涉。同样,当设有该头枕10的车用座椅1为前排座位时,可抑制该车用座椅1所设置的头枕10与仪表板等产生干涉。
另外,头枕10,采用上述形状,当靠背3处于立起状态时,可减少头枕10从靠背3上方突出的量,由此可减少对前排乘员P后方视野的妨碍。同样,当设有该头枕10的车用座椅1为前排座位时,可减少对后排乘员的前方视野的妨碍。
另外,头枕10,采用上述形状,可使颈部支撑部11位于较低位置,由此可用于支撑儿童等坐高较低的乘员P的颈部。具体而言,若从就座于车用座椅1的乘员P的臀部到靠背3的顶端3C的长度(沿靠背3的距离)为80cm~85cm,则上述头枕10宜采用颈部支撑部11的下端部位于头枕3的顶部3C下方20~40cm的位置的形状。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由于乘员支撑面3A,在头枕10位于最低位置时,颈部支撑部11的后缘部不陷入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因此可充分确保靠背3的靠垫厚度。
另外,如图3所示,坐垫2的乘员支撑面2A,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坐垫凹部2B。该坐垫凹部2B,可使头枕10相对于靠背3降至最低位置(即,使上述基部10A与靠背3的顶部3C抵接),并且在头枕10的支撑部10B与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相抵接时(以下称该状态为“头枕最下方收回状态”),若转动靠背3,当坐垫2的乘员支撑面2A与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大致平行时,可收容颈部支撑部11。由此,若将颈部支撑部11收容于坐垫凹部2B中,可使坐垫2的乘员支撑面2A与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更趋于平行。在此,头枕处于上述头枕最下方收回状态,是指颈部支撑部11位于转动范围中最后方的收回位置。
另外,头枕10的支撑部10B的后表面,具有与上述乘员支撑面3A的形状互补的形状,从而在头枕处于上述头枕最下方收回状态时,可与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相匹配,在靠背3处于完全平坦状态时,可将头枕10与坐垫2的乘员支撑面2A之间的干涉抑制在最低限度。另外,头枕10的上方基部10A的后表面,具有与顶部3C的形状互补的形状,从而可与靠背3的顶部3C相匹配,当头枕10相对于靠背3降至最低位置时,可将头枕10从靠背3上方突出的部分的厚度控制在最低限度。
以下,对采用上述结构的车用座椅1的操作进行说明。
头枕10,在处于图1中的实线所示的最下方收回状态时,首先在克服未图示的滑动保持机构的滑动阻力的同时,使头枕支杆部件5及安装在头枕支杆部件5上的头枕10向上方移动,从而将头枕10的颈部支撑部11定位在乘员P的颈部的高度,该乘员P的颈部可通过颈部支撑部11得到保持。
另外,若为图2所示情况,首先,通过倾倒机构(铰链机构)4,相对于坐垫2转动靠背3,使其位于车用座椅1的后方的所希望的位置,由此靠背3处于向后方倾倒的状态。
然后,以上述方法,将头枕10的颈部支撑部11移动至对应于支撑乘员P颈部的适宜高度,并固定在该高度位置。
接着,使头枕10以头枕支杆部件5的水平轴5C为中心,按图2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该头枕10可固定在适宜于颈部支撑部11支撑乘员P颈部的位置。在此,若对头枕10施加上述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则头枕10的头枕架18的棘爪22会以头枕支杆部件5的水平轴5C为中心,从第一终端23A向第二终端23B呈弧状移动。当不施加上述力后,棘爪22与棘轮21的棘齿21A卡止,由此头枕10相对于水平轴5C固定在规定角度。该棘轮机构,以转动头枕10的力为30N~100N为宜。
第二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6及图7,对本发明的车用座椅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6及图7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100,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1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1相异的部分进行说明,省略相同部分的结构,操作的说明。另外,对于与车用座椅1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与用于表示车用座椅1的构成要素的参照编号相同的参照编号。
第一个不同点,车用座椅100,其铰链机构4的铰链机构转动轴4A,与车用座椅1的铰链机构转动轴4A相比,位于上方。若如上所述,将铰链机构转动轴4A设置在较高的位置,当靠背3向前倾倒而处于完全平坦状态时,坐垫2的乘员支撑面2A和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之间的距离,越接近铰链机构转动轴4A越大。因此,可以使靠背3的后表面3B,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用座椅1的靠背3的后表面3B相比,更趋于水平状态,从而使该靠背3的后表面3B与车辆行李室地板(未图示)更接近于同一平面。
第二个不同点,车用座椅100,如图7所示,其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的宽度方向中央部3a与两端部(靠背侧面支撑部)3b相比趋于凹陷,以形成靠背凹部3D,并且坐垫2的乘员支撑面2A的宽度方向中央部2a与两端部(坐垫侧面支撑部)2b相比趋于凹陷,以形成坐垫凹部2D。由此可替代车用座椅1的坐垫2的乘员支撑面2A上所形成的用于收容颈部支撑部11的坐垫凹部2B。
这样,通过在坐垫2的乘员支撑面2A形成坐垫凹部2D,以及在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上形成靠背凹部3D,可降低头枕10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使坐垫2的乘员支撑面2A与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更趋于平行。换言之,可在颈部支撑部11不妨碍坐垫2的乘员支撑面2A与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处于平行状态的范围内,增加颈部支撑部11的厚度,从而可提供更舒适的颈部支撑。
图7中所示的机构为,坐垫2的乘员支撑面2A的宽度方向中央部2a和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的宽度方向中央部3a,与各乘员支撑面2A、3A的两端部2b、3b相比趋于凹陷,作为此结构的变形例,可在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中,于头枕10位于上述最低位置时与颈部支撑部11相对的区域,使宽度方向中央部3a与两端部3b相比趋于凹陷。另外,可在坐垫2的乘员支撑面2A中,于头枕10处于上述头枕最下方收回状态时与颈部支撑部11相对的区域,使宽度方向中央部2a与两端部2b相比趋于凹陷。
另外,在上述车用座椅100中,将铰链机构4的铰链机构转动轴4A设置在较高的位置,由此可使坐垫2的乘员支撑面2A与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所构成的角度α为10°。在本发明中,表示坐垫2的乘员支撑面2A与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的关系的用语“大致平行”,是指坐垫2的乘员支撑面2A与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所构成的角度α在20°或20°以下。
第三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8,对本发明的车用座椅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8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200,也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1大致相同的结构。本车用座椅200,其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及顶部3C的一部分被切去,构成用于收容头枕10的一部分(内缘部)的收容凹切部201。本车用座椅200,如上所述,由于靠背3形成有收容凹切部201,因此在上述头枕最下方收回状态时,可分别减少头枕10从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向前方和上方突出的量。即,可减少颈部支撑部11从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向前方突出的量,使坐垫2的乘员支撑面2A与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更趋于平行。另外,由于可减少颈部支撑部11从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向上方突出的量,因此能降低该颈部支撑部11与前排座位产生干涉的程度,因此可更确实可靠地进入完全平坦状态。
第四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9至图12,对本发明的车用座椅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300,整体上也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1相同的结构。在此,仅就其与车用座椅1相异的部分进行说明,省略相同部分的结构、操作的说明。另外,对于与车用座椅1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与用于表示车用座椅1的构成要素的参照编号相同的参照编号。
如图9所示,车用座椅300的头枕10,从外部看,整体上具有与车用座椅1的头枕10相同的形状,但头枕主体301与用于支撑乘员P颈部的颈部支撑部件302,采用不同的部件。
上述头枕主体301,固定在头枕支杆部件5上,并与该头枕支杆部件5一起上下移动,但不围绕头枕支杆部件5的水平轴5C转动。
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动支撑装置Y,根据图10可知,包括从头枕支杆部件5的水平轴5C的各端部向外方延伸且与该水平轴5C同轴的转动轴304,以及同轴安装在该转动轴304上的棘轮306。
颈部支撑部件302,从正面看整体呈“U”状,通过上述转动支撑装置Y,以水平轴5C及转动轴304为中心转动自如地受到支撑,并相对于该水平轴5C及转动轴304保持在规定角度。在此,颈部支撑部件302的下缘部构成车用座椅300的颈部支撑部11。
颈部支撑部件302,其内部具有沿其形状延伸,从正面看整体呈“U”状的颈部支撑架307。该U状颈部支撑架307的各端部,设置有转动自如地安装在从头枕支杆部件5延伸出的上述转动轴304上的轴颈305A、305B。这样,颈部支撑部件302可以转动轴304及水平轴5C为中心进行转动。
上述转动轴304的一部分及上述棘轮306,收容在颈部支撑部件302内部所形成的内部空间S中。棘轮306圆周的局部部位,形成有多个棘齿306A,颈部支撑架307,设有选择性地与该棘轮306的多个棘轮306A中的一个相卡合的棘爪311。然后,颈部支撑部件302,通过该棘轮306的棘齿306A与颈部支撑架307的棘爪311的卡合,对应于棘爪311所卡合的棘轮306的棘齿306A的位置,相对于水平轴304C保持在规定角度。另外,在棘轮21的圆周方向上连续形成多个棘轮306A,并通过该齿306A所形成的区域限定颈部支撑部件302的转动范围的结构,与车用座椅1的棘轮机构相同。
以下对采用上述结构的车用座椅300的操作进行说明。
如图11中虚线所示,在通过处于上述头枕最下方收回状态的头枕11来支撑乘员P的颈部时,首先在克服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用座椅1的滑动保持机构(未图示)的滑动阻力的同时,使头枕支杆部件5及安装在该头枕支杆部件5的头枕10向上方移动,从而将安装于头枕主体301的颈部支撑部件302的颈部支撑部11定位(保持)在乘员P的颈部的高度。
然后,使颈部支撑部件302,以头枕支杆部件5的水平轴5C及转动轴304为中心,按图11中的顺时针方向,相对于头枕主体301转动至通过颈部支撑部11来适宜地支撑乘员P的颈部的位置。这样,若对颈部支撑部件302施加作用力,颈部支撑部302的颈部支撑架307的棘爪311,以头枕支杆部件5的水平轴5C及转动轴304为中心,沿棘轮306的棘轮306A呈弧状移动。当停止施加上述作用力后,棘爪311卡止在棘轮306的棘轮306A,由此颈部支撑部件302相对于水平轴5C及转动轴304保持在规定角度。
这样,当颈部支撑部件302相对于头枕主体301向前方转动时,颈部支撑部件302与头枕主体301之间可形成凹陷部分303。此外,该凹陷部分303的宽度方向侧部,通过颈部支撑部件302的内端面形成头部支撑面303A。由于形成了头部支撑面303A,当搭载有车用座椅300的车辆产生侧倾或横摇时,因乘员P头部可通过该头部支撑面303A予以支撑,由此在车辆行驶中可防止乘员P的头部产生晃动。
另外,采用本实施方式,在使用颈部支撑部件302时,一方面通过将颈部支撑部件302转动至乘员一侧可提高对颈部的支撑性能,另一方面,当靠背3向前倾倒而处于完全平坦状态时,通过将颈部支撑部件302转动至头枕主体301一侧,可减少该颈部支撑部件302向前方突出的量。因此,当靠背3向前倾倒时,可使靠背3的后表面3B更确实可靠地接近水平状态。
第五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3至图20,对本发明的车用座椅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3是从车辆侧面观测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的侧视图,图14是从正面观测图13的车用座椅的局部正视图,图15是表示图13所示的车用座椅处于完全平坦状态的侧视图,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17是从正面观测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的局部正视图,图18是表示图17所示的头枕的俯视图,图19是表示图17所示的头枕的侧面放大剖视图,图20是从车辆后方所看到的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的后视图。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400,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包括乘员P就座的坐垫2,和设置在该坐垫2的后方并用作乘员P的靠背的靠背3。该靠背3,可通过设置在其下部的铰链机构4向前后方向转动,亦即可前倾及后倾。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能够前倾即可。另外,靠背3,如图13所示,通过铰链机构4,可设定在其相对于铅垂线B的倾斜角A在10度~20度的范围内的基准位置。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同样使用与用于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参照编号相同的参照编号。
靠背3的后表面,设置有操纵绳701。从与靠背3相比位于后方的行李室,或从后排座椅,向后方拉拽该操纵绳701,可解除铰链机构4对靠背3的固定,由此靠背3可向前倾倒。另外,该操纵绳701,只要设置在位于处于立起状态的靠背3的后方附近的乘员的手可够及的范围内即可,例如可设置在与靠背3邻接的车室内侧壁上。这样,将上述操纵绳701设置在上述位置,并结合后述的头枕操作,可使座椅非常容易地进入完全平坦状态。
另外,车用座椅400的靠背3内部,如图14所示,设有倒“U”状座椅架8。该座椅架8的上部,固定有一对导向套管108,该导向套管18内,插入有可沿上下方向移动且通过滑动阻力可固定在上下方向上的任意位置的倒U状支杆部件12。该支杆部件12的上部,固定有鞍形头枕14,这样头枕14通过支杆部件12上下移动可能地安装在靠背3上。该头枕14,包括位于上部的主体部14a,以及位于前方下部,可支撑及保持乘员P头部的后头部及/颈部的颈部支撑部14b。上述主体部14a和颈部支撑部14b形成为一体。
如图15所示,车用座椅400,通过靠背3的前倾,可进入完全平坦状态,在该完全平坦状态下,坐垫2的乘员支撑面2A与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之间,形成有支撑面相互平行或呈楔形的空间C。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可位于该空间C内。
以下,结合图16,对本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400的结构作详细说明。为了确保后方视野或侧面视野,头枕14,在乘员P未就座的座椅未使用状态下,降至最低位置(实线所示位置),而在座椅使用状态下,通过乘员P的手动操作从最低位置拉升至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虚线所示位置)。支杆部件12,在头枕14被拉升至上方时,通过设置在靠背3上且利用滑动阻力的卡止机构(未图示),可固定在希望的高度位置。另外,当乘员P的身高较低时,头枕14即使在最低位置也可使用。
另外,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在位于最后方且最低的收回位置时,其后表面与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接触。另外,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其前后方向厚度d,向其下端部逐渐减小。此外,颈部支撑部14b的下端部,呈圆形以便乘员P把持。乘员P的颈部及其附近,通过上述颈部支撑部14b的下端部得到支撑,另外,乘员P的头部,受到颈部支撑部14b的上下方向中心部位附近至上部部位的支撑。
此外,用于上下移动头枕14的支杆部件12,如图16所示,相对于靠背3的厚度方向(前后方向)的中心线D(或靠背架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以2度~10度的角度E向垂直方向倾斜。当乘员P将头枕14从最低位置拉升至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时,由于支杆部件12向垂直方向倾斜,所以操作更加容易,此外,当乘员P的身高较高时,由于其头部可在较前方的位置得到支撑,因此可提高对头部的支撑性能。
以下,结合图17至图19,对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图17是从正面观测本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400的局部正视图,图18是表示图17中的头枕的俯视图。另外,图19是沿图17中X2-X2线方向观测头枕的放大剖视图。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头枕14,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转动支撑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的转动支撑装置Z。通过该转动支撑装置Z,颈部支撑部14b可围绕沿着靠背3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转动,同时可保持在规定角度。以下,对该转动支撑装置Z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呈倒U状的支杆部件12的上部,亦即基部12a的两端部,经在后详述的摩擦机构16,安装有U状的头枕架18。该头枕架18,设置在头枕14的内部,以赋予头枕14必要的强度。另外,头枕14,通过该头枕架18,在摩擦机构16施加规定的按压力时,沿前后方向转动,并固定在所希望的转动位置。在此,上述支杆部件12,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头枕支杆部件5的支杆5A、5B相同的功能,而上述基部12a,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水平轴5C或转动轴304相同的功能。
在此,如图17及图18所示,头枕架18,在两处形成有弯折部18a。由于该头枕架18设置弯折部18a,当车辆发生后部碰撞时,可吸收一部分的碰撞载荷,从而可缓和乘员P受到的冲击。
另外,头枕14的主体部14a的后端部,覆盖有加强板20(树脂材料的高刚性部件)。这样,当车用座椅400的后方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行李室(未图示)时,乘员可易于从行李室伸手把持该加强板20,将位于最低位置的头枕14拉升至使用位置,或将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的头枕14下降至最低位置。
另外,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的后表面,也同样覆盖有加强板220(树脂材料的高刚性部件)。该加强板220,在颈部支撑部14b的后表面,从上一直延伸至下端部附近,因此通过该加强板220,乘员可易于把持颈部支撑部14b的下端部。这样,头枕14从最低位置拉升至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的操作既简单又容易。
此外,头枕14,如上所述,当其位于最低位置且颈部支撑部位于上述收回位置时,乘员可把持颈部支撑部14b的下端部,以克服摩擦机构16的按压力,使头枕14(颈部支撑部14b)向前方转动。因此,将位于最低位置的头枕14拉升至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时,乘员首先在头枕14位于最低位置时,对应于头枕14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时颈部支撑部14b的转角,来转动颈部支撑部14b,并在此状态下,将头枕14拉升至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即可。这样,在头枕14位于最低位置时,向前方转动颈部支撑部14b,可在颈部支撑部14b与靠背3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间,因此易于把持颈部支撑部14b。此外,在此状态下,由于只要将颈部支撑部14b拉升至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即可,因此在使用位置无需调整头枕14的转角。
特别是,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颈部支撑部14b的后表面设有加强板220,因此可容易地把持颈部支撑部14b,更简便地将头枕14拉升至使用位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亦可取代加强板220的设置、或在设置加强板220的同时,使头枕架18,在颈部支撑部14b的后表面附近,一直延伸至颈部支撑部14b的下端部近旁。这样,颈部支撑部14b的缓冲材料在前后方向的厚度可予以增加,由此可提高支撑性能,同时易于将头枕拉升至使用位置。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与头枕14主体部14a的下表面接触的靠背3的顶部3C,采用易变形的柔软缓冲材料。因此,即使头枕14位于最低位置时,也可容易地向前方转动头枕14(颈部支撑部14b)。另外,可在头枕14的主体部14a下表面与靠背3的顶部3C之间设置适当的间隙,以此取代靠背3的顶部3C采用缓冲材料的结构。
另外,如上所述,靠背3的顶部3C采用易变形的柔软材料,或在头枕14的主体部14a的下表面与靠背3的顶部3C之间设置了适当的间隙,那么,即使从行李室等后方观测颈部支撑部14b时,颈部支撑部14b会被靠背3所遮挡,但如图20所示,乘员可根据靠背3的顶部3C所形成的褶皱、或上述间隙的变小等,来正确判定头枕14是否处于已向前方转动的状态。因此,在行李室等后方位置,为了使靠背3处于完全平坦状态,可以把持设置在处于立起状态的靠背3的头枕14的主体部14a的上述加强板20,由此使头枕14向后方转动,从而使头枕14移动至与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接触的位置。
以下,对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用了通过支杆部件12可上下移动的鞍形头枕14,因此,当使用头枕14时,可根据需要将头枕14拉升至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而予以使用,当不使用头枕14时,可将头枕14下降至最低位置。由此可确保良好的后方视野。此外,当靠背3前倾而进入完全平坦状态时,只要将头枕3收回至最低位置即可缩短其从靠背3突出的突出量,因此无需特意取下头枕14。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当头枕14相对于靠背3位于最低位置时,可使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以支杆部件12的基部12a(水平轴)为中心沿前后方向转动。因此,乘员通过将手插入到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的下端部,使颈部支撑部14b向前方转动,即可确实可靠地把持颈部支撑部14b,然后将头枕14拉升至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采用本实施方式,即使头枕14相对于靠背3处于最低位置时,也可将头枕14容易地拉升至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
另外,将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向前转动至任意的使用位置,以支撑后头部或颈部时,可在头枕14从上述最低位置拉升至使用位置之前,预先将位于最低位置的颈部支撑部14b向前转动至任意的使用位置。因此,在头枕14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时,无需重新把持头枕14而使其向前方转动,或以两手同时进行操作等,从而可将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容易地设定在上述使用位置。
在此,本实施方式也可适用于靠背3以立起状态予以固定的固定型车用座椅(例如轿车的第二排座位(second seat))。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可以水平轴为中心前后转动,因此,当头枕14位于最低位置时,即使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的后表面与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相接触,通过在最低位置使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向前方转动,也可将头枕14容易地拉升至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的厚度向其下端部逐渐减小,从而可容易地把持颈部支撑部14b的下端部,因此,可容易地使颈部支撑部14b向前方转动,从而可容易地将头枕14拉升至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此外,若如上所述地设定颈部支撑部14b的厚度,在靠背3处于完全平坦状态时,头枕14可位于坐垫2与靠背3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因此进入完全平坦状态非常容易。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当头枕14位于使用位置时,由于头枕14,与靠背3的基准位置的后倾角度A相比,更向垂直方向倾斜角度E,因此可更确实可靠地保持乘员P后头部及/或颈部。另外,由于支杆部件12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角度E,当将头枕14从最低位置向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拉伸时,该拉升方向更加接近于垂直方向,因此可易于进行拉升操作。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的下端部与靠背3的顶部3C之间形成有间隙,且以柔软的材料形成靠背3的顶端3C,因此,即使头枕14位于最低位置时,也可容易地使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向前方转动。这样,可容易地将头枕14拉升至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
以下,结合图21对上述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21是表示本变形例的侧视图。该变形例的基本结构与图13等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相同,但该变形例的车用座椅401中,从靠背3的上部前侧至顶部3C的中央部位,形成有可收容位于最低位置时的头枕14的靠背凹部15。
另外,本变形例中,当头枕14位于最低位置时,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的后表面与靠背3的靠背凹部15的底面15a相接触。另外,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中,与沿着靠背3的乘员支撑面3A延伸的直线G相比向前方突出的部分,其前后方向的厚度d向其下端部逐渐减小。另外,颈部支撑部14b的下端部,呈圆形以便乘员把持。此外,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的下端部与上述凹部15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乘员的手可以插入的空间(至少为10mm或以上)。
如上所述,本变形例中,由于靠背3的上部前侧至顶部3C的中央部位,形成有可收容头枕14的靠背凹部15,因此可减少头枕14位于最低位置时从靠背3的顶部3C向上方突出的量。因此,可更确实可靠地确保驾驶者的后方视野。
同样,如上所述,通过形成靠背凹部15,由于可减少头枕14从靠背3向前方突出的量,因此,当靠背3前倾时,可更确实可靠地进入完全平坦状态。此外,通过形成该靠背凹部15,由于可使颈部支撑部14b下端部的前后方向厚度增加,因此,可提高支撑乘员P后头部或颈部的支撑面的缓冲性能。
第六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22至图24,对本发明的车用座椅的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2是本第六实施方式的局部立体图,图23是表示图22所示的车用座椅在使用状态下的局部立体图,图24是沿图22中X3-X3线方向观测车用座椅的局部剖视图。以下,对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的说明予以省略,仅对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异的部分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22至图24所示,本第六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500中,头枕34,主体部34a与颈部支撑部34b,分别独立。主体部34a,构成头枕34的上方中央部分。另外,该主体部34a的内部,埋设有上述支杆部件12的基部12a,主体部34a与支杆部件12可一体地上下移动。但该主体部34a不能沿前后方向转动。
颈部支撑部34b,大致呈U状,围住主体部34a的两侧部和下部。另外,颈部支撑部34b的后表面,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相同,安装有树脂材料的加强板220(参照图24)。另外,颈部支撑部34b的内部设置有上述头枕架18(参照图17),该颈部支撑部34b可与头枕架18一起沿前后方向转动。
本实施方式中,头枕架18,经后述的摩擦机构16,安装在支杆部件12的基部12a上,并通过规定的按压力,使颈部支撑部34b保持在任意的转动位置。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头枕34的主体部34a不能转动,仅颈部支撑部34b可沿前后方向转动。因此,当使头枕从最低位置拉升至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时,通过把持头枕34的颈部支撑部34b的下端部,使颈部支撑部34b向前方转动所需的角度,从而使头枕34易于把持,之后将头枕34向上方拉升即可。
如图2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当头枕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时,由于仅颈部支撑部34b向前方转动,因而颈部支撑部34b与主体部34a之间可形成凹部F。因此,可通过该凹部F确实可靠地保持乘员P后头部,同时可通过颈部支撑部34保持颈部,从而可有效地支撑乘员P的整个头部。另外,通过凹部F的相互对面的侧面部,可抑制头部产生较大的横向振动。
以下,参照图25至图28,对可适用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及第六实施方式的摩擦机构16的第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25是表示可适用于第五实施方式及第六实施方式中任意一方的摩擦机构16的第一个例子的部件展开立体图,图26是表示图25的摩擦机构16的正面局部剖视图,图27是表示图25的摩擦机构16的部件展开图,图28是该摩擦机构的侧视图。以下就该摩擦机构16的第一个例子应用于第五实施方式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25所示,支杆部件12为弯曲成倒U状的棒状体,包括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基部12a和从该基部12a的两端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脚部12b。基部12a,以被筒状的基部支架40覆盖的状态设置在头枕14的内部。而且,脚部12b上下移动可能地安装在靠背3上。另外,头枕14的内部设置有大致呈U状的头枕架18。
该头枕架18的上端部的车宽方向两侧,形成有互为相对而予以突出的枢轴42。另外,基部支架40的车宽方向两侧,设有转动自如地支撑上述枢轴42的轴支承部件40a。
上述枢轴42,通过与设置在轴支承部件40a的卡合孔44卡合,从而转动自如地受到轴支撑,头枕架18(头枕14)可伴随该枢轴42的转动而转动。
该摩擦机构16,如下所述,在枢轴42与轴支承部件40a卡合状态下,通过摩擦力获取头枕架18(头枕14)的转动位置保持力。
如图26及图27所示,枢轴42的端部附近,分别设有一对沿枢轴42径向突起的键状卡合突起42a,每对卡合突起42a之间相隔180°。另外,轴支承部件40a,形成有卡合孔44和凹切部44a,上述卡合孔44与枢轴42卡合且两者之间存在微小间隙,上述凹切部44a可使上述各卡合突起42a沿枢轴42的轴向插入且两者之间存在微小间隙。
卡合突起42a,在头枕14从位于最后方的位置(头枕14的后表面与靠背3的前表面接触的状态)向前方转动90°以上(例如150°)而到达规定位置时,可插入轴支承部件40a的凹切部44a。
卡合孔44的缘部,在设置凹切部44a以外的部位,形成有向头枕14的内侧突出的凸缘部46。该凸缘部46的高度(图28中垂直于纸面方向的突出长度),随着其圆周方向的位置而变化。具体而言,在图28所示状态下,该凸缘部46的高度,从各凹切部44a向逆时针方向逐渐增加,并且在到达规定的高度位置(图28中,从凹切部44a往逆时针方向约转90°的位置)后维持该高度。即,如图27及图28所示,凸缘端面由倾斜面48及平坦面50构成。
在枢轴42与轴支承部件40a卡合的状态下,卡合突起42a的左右方向外侧面,亦即滑接面52,与轴支承部件40a的凸缘部46的平坦面50抵接。另外,该凸缘部46的平坦面50的高度设置为,在枢轴42与轴支承部件40a卡合的状态下,使卡合突起42a(枢轴42)与凸缘部46产生弹性变形,并利用其复原力在上述滑接面52与平坦面50之间产生规定的按压力。而且,通过该按压力可产生克服头枕14转动的摩擦力。
因此,当作用有使头枕14(头枕架18)转动的外力时,若该外力所产生的围绕枢轴42的转动扭矩小于上述按压力,则头枕14不会转动并保持静止状态,若上述外力足够大,则克服上述摩擦力,头枕14产生转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及第六实施方式中,上述按压力设定在30N~150N的规定值。
如上所述,摩擦机构16,在乘员克服上述摩擦力以上述规定值或以上的力按压头枕14时,可使头枕14缓慢转动,当乘员停止上述按压时,可使头枕14固定在该转动位置。
另外,采用该摩擦机构16,当头枕14向前方转动并固定在离开靠背3前表面的位置时,若头枕14作用有指向后方的较大载荷(上述规定值以上的载荷),那么头枕14将缓慢地向后方转动,从而可缓和上述载荷冲击。
在此,如上所述,摩擦机构16的规定按压力设定在30N~150N,但较为理想的是,40N~100N。这样,由于上述按压力设定为30N或30N以上(较为理想的是40N或40N以上),因此,可将头枕14转动至所希望的位置并予以固定。另外,由于上述按压力设定为150N或150N以下(较为理想的是100N或100N以下),因此可从座椅前方或后方手动转动头枕14,同时当乘员P受到冲击载荷时,头枕14可克服上述按压力向后方移动。即,可减缓乘员P受到的冲击载荷,保护乘员P的头部。
以下,参照图29及图31,对适用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及第六实施方式的摩擦机构16的第二个例子进行说明。图29是表示摩擦机构位于最后方的位置时的局部侧视图,该摩擦机构16,可适用于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及第六实施方式,图30是表示摩擦机构16位于任意的转动位置时的局部侧视图,图31是表示摩擦机构16位于最前方的转动位置时的局部侧视图,图32是表示摩擦机构16的后视图。以下,就该摩擦机构的第二个例子应用于第五实施方式的转动支撑装置Z时的情况进行说明。
该第二例的摩擦机构结构,在上述第一个例子的基本结构上增加了棘轮机构60。即,本第二例,如图32所示,同样采用由轴支承部件40a和枢轴42构成的摩擦机构16,并对该摩擦机构16增加了棘轮机构60。
如图29及图32所示,上述棘轮机构60,包括安装在支杆部件12上的卡止杆62,和固定在枢轴42上以引导上述卡止杆62的导向用支架64。具体而言,卡止杆62,通过弹簧68压靠可能地安装在支杆部件12内所设置的杆用腔66中。而且该卡止杆62,可在该杆用腔66内沿支杆部件12的长度方向移动。另外,当卡止杆62位于图29所示位置时,弹簧68对卡止杆62的压靠力为零,当卡止杆62位于图29所示位置的上方的位置时,该压靠力指向下方,当卡止杆62位于图29所示位置的下方的位置时,该压靠力指向上方。
上述导向用支架64,如上所述,由于固定在摩擦机构16的枢轴42上,因此其与头枕架18一体转动。而且,如图29所示,导向用支架64,包括呈锯齿形状的爪部64a,和形成于该爪部64a下方的导向孔64b,以及形成于上述爪部64a上方的送杆部64c。另外,导引孔64b与送杆部64c连续形成,构成环形回路。另外,爪部64a通过未图示的支撑部件予以支撑。
该第二例中,如图29所示,当头枕14位于未转动的最后方位置时,卡止杆62处于未被弹簧68压靠的状态。另外,如图30所示,若使头枕14向前方转动,由于导向用支架64与头枕14一体转动,因此,爪部64a相对于卡止杆62产生移动,同时卡止杆62被压向导向孔64b一侧。于是,卡止杆62在弹簧68作用下向上方压靠,从而卡止在爪部64a中。其结果,导向用支架64及头枕14被允许向前方移动,但向后方的移动被阻止。
另外,当需要将头枕14返回到最后方的位置时,如图31所示,使头枕14转动至最前方的转动位置即可。在该位置,卡止杆62与爪部64a的卡合状态被解除,然后通过手动使头枕14返回到最后方位置,由此卡止杆62通过弹簧68的指向上方的压靠力经上述送杆部64c可返回到图29所示的位置。
如上所述,本摩擦机构16的第二例中,对摩擦机构16设定的按压力,与上述第一例相同,在30N~150N即可。同样,该按压力,较为理想的是,设定在40N~100N。在此,带有棘轮机构的第二例的按压力,是指卡止杆62越过爪部64a使头枕14从某一位置向前方转动的按压力,以及卡止杆62经过送杆部64c使头枕14从最前方的位置移动至最后方的位置的按压力。
此外,如上所述,本第二例中,通过并用棘轮机构60,使头枕14转动并固定在任意的位置时,也可阻止头枕14向后方的移动,因此,为了便于操作,也可将上述按压力设定为70N或70N以下的值。另外,对于本第二例,也可不采用摩擦机构16,而仅通过棘轮机构60对头枕14进行定位。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通过将摩擦机构16的按压力设定在30N~150N,可在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降至最低位置的状态下,容易地将该颈部支撑部14b移动至最后方的位置。因此,当从靠背3的后方操作上述操纵绳701,以解除铰链机构4对靠背3的固定状态,从而使靠背3前倾以实现完全平坦状态时,可避免头枕14不能返回到最后方的位置,使上下方向较长的颈部支撑部14b与坐垫2的上表面产生干涉、从而使靠背3的后表面无法进入预先设定的大致水平的完全平坦状态等问题。
另外,头枕14的后端部,由于在头枕14的水平轴(转动轴)的后方设有加强板20,因此,从后方也可容易地将头枕14的颈部支撑部14b从前方位置返回到最后方位置。
另外,由于将转动头枕14的机构的按压力设定为100N或100N以下,或更理想的是设定为70N或70N以下,因此,可通过从后方伸手把持加强板20,或向后方按压颈部支撑部14b的下部,使颈部支撑部14b容易地移动至最后方位置。
另外,若头枕14的转动机构仅为棘轮机构60时,由于可减小操作头枕14的按压力(40N或40N以下),因此可容易地实现完全平坦状态。具体而言,乘员只需以较小的操作力使头枕14转动至最前方的转动位置,或使之从该最前方的转动位置向后方稍微转动,然后操作操纵绳701,使靠背3前倾即可。这样,随着靠背3的前倾,由于头枕14与坐垫2相接触,因此,头枕14可转动至最后方的位置。另外,为实现上述操作,当头枕14位于最后方的位置时的转动角度为0°时,头枕14位于最前方的位置时的转动角度以设定在70°或70°以下为宜。这样,从靠背后方操作靠背进入完全平坦状态则更为容易。另外,若在铰链机构4设置螺旋弹簧将靠背3一直压靠向前倾转动方向,则可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以下,参照图33,对摩擦机构16的按压力测定方法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摩擦机构16中,上述按压力被设定在30N~150N。该按压力通过以下方法予以测定。
首先,使头枕14以0.05m/s~0.1m/s的速度,在最后方的位置与最前方的位置之间作十次前后移动(转动)。
然后,如图33所示,在头枕14的表面,对应于从沿着靠背3的前表面延伸的直线G与从支杆部件12的基部12a引出的垂直于该直线G的垂线H相交的交点I,沿着上述直线G向下移动100mm的位置J的表面位置,安装测定器(弹簧秤)70。
然后,在该测定器70安装在头枕14的状态下,如上所述,使头枕14以0.05m/s~0.1m/s的速度,在最后方的位置与最前方的位置之间进行前后移动(转动),以求出最大值(N)。
此外,重复进行三次上述前后移动操作(转动操作),以求得上述最大值(N)的平均值。并且,调整上述按压力的值,以使该平均值在30N~150N。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变更。
上述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1、100、200、300、400、401、500,均为使靠背3相对于坐垫2前倾的座椅,但本发明的车用座椅,也可适用于使坐垫2向上转向靠背3的座椅,即可弹起(pop-up)的车用座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具备乘员支撑面的坐垫;具备乘员支撑面,通过铰链机构转动自如地安装在上述坐垫上的靠背;向下方延伸设置,具有可支撑乘员颈部的颈部支撑部的头枕;滑动自如地支撑在上述靠背上,支撑上述头枕并可使该头枕从上述靠背的顶部向上方延伸的头枕支杆部件;使上述头枕,以设置在其上部且沿着上述靠背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自如地受到支撑,且可使该头枕相对于上述转动轴保持在规定角度的转动支撑装置;上述颈部支撑部,在上述头枕相对于上述靠背降至位于最下方的最低位置时,其下端部与处于立起状态的上述靠背的顶部相比位于下方,并可位于其转动范围中最后侧的收回位置;上述转动支撑装置,使上述颈部支撑部从上述收回位置进一步向前方转动,以通过该颈部支撑部支撑乘员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椅背靠背,可相对于上述坐垫转动至上述坐垫的乘员支撑面与上述靠背的乘员支撑面大致相互平行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颈部支撑部,其下部的厚度大于设置于该下部上方的部分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坐垫的乘员支撑面和上述靠背的乘员支撑面,在上述靠背相对于上述坐垫转动至上述各乘员支撑面大致相互平行时,越接近上述铰链机构,相互间的距离越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靠背的乘员支撑面,在上述头枕位于上述最低位置时,与上述颈部支撑部相对的部分,设置有收容该颈部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的靠背凹部,该靠背凹部,在上述靠背处于立起状态时,其宽度方向中央部位位于上述靠背的乘员支撑面的两端部的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坐垫的乘员支撑面,设置有在上述头枕位于上述最低位置的状态下,使上述靠背相对于上述坐垫转动至上述坐垫的乘员支撑面与上述靠背的乘员支撑面大致相互平行时,可收容上述颈部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坐垫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头枕,包括固定在上述头枕支杆部件上,具有与乘员的头部接触并支撑该乘员的头部的前表面的头枕主体,以及构成上述颈部支撑部,以支撑乘员颈部的颈部支撑部件;上述头枕主体与上述颈部支撑部件相互独立,上述颈部支撑部件,通过上述转动支撑装置转动自如地支撑在上述头枕主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靠背,经上述铰链机构,可前倾至上述坐垫的乘员支撑面与上述靠背的乘员支撑面所构成的角度为规定角度或以下的完全平坦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颈部支撑部,位于上述收回位置时,其后表面与上述靠背的乘员支撑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颈部支撑部,其前后方向的厚度,向其下端部逐渐减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颈部支撑部,其前后方向的厚度,向其下端部逐渐减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头枕支杆部件,在上述靠背位于相对于垂直方向后倾规定的后倾角度的基准位置时,其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上述靠背的后倾角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头枕支杆部件,在上述靠背位于相对于垂直方向后倾规定的后倾角度的基准位置的状态下,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倾斜角小于上述靠背的后倾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头枕支杆部件,在上述靠背位于相对于垂直方向后倾规定的后倾角度的基准位置的状态下,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倾斜角小于上述靠背的后倾角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靠背的顶部,在上述头枕位于上述最低位置,并且位于其转动范围中的最后方的位置时,可允许该头枕向前方转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靠背的顶部,在上述头枕位于上述最低位置,并且位于其转动范围中的最后方的位置时,可允许该头枕向前方转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靠背的顶部,在上述头枕位于上述最低位置,并且位于其转动范围中的最后方的位置时,可允许该头枕向方前转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靠背的顶部,在上述头枕位于上述最低位置,并且位于其转动范围中的最后方的位置时,可允许该头枕向前方转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动支撑装置,包括摩擦机构;该摩擦机构,在上述头枕的颈部支撑部被30N~150N的按压力沿前后方向予以按压时,使该头枕对应于上述按压力进行转动,同时使该头枕固定在相应的转动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19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动支撑装置,包括棘轮机构;该棘轮机构,在上述颈部支撑部从转动范围中位于最后方的上述收回位置转动至规定的前方位置时,仅允许该颈部支撑部向前方转动,在该颈部支撑部从上述规定的前方位置进一步向前方转动时,允许该颈部支撑部向上述收回位置转动。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铰链机构,设置在上述坐垫的后方,上述靠背,通过从该靠背的后方进行的操作,可经上述铰链机构向前倾,同时上述头枕的后端部,设置有在该头枕位于上述最低位置时乘员可从后方进行把持的把持部。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铰链机构,设置于上述坐垫的后方,上述靠背,通过从该靠背的后方进行的操作,可经上述铰链机构向前倾,同时上述头枕的后端部,设置有在该头枕位于上述最低位置时乘员可从后方进行把持的把持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把持部,与上述转动轴相比设置在后方。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把持部,与上述转动轴相比设置在后方。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头枕,在其位于上述最低位置时,可从上述靠背的后方判断其后端部是否处于已向前方转动的状态。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头枕,在其位于上述最低位置时,可从上述靠背的后方判断其后端部是否处于已向前方转动的状态。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头枕,在其位于上述最低位置时,可从上述靠背的后方判断其后端部是否处于已向前方转动的状态。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头枕,在其位于上述最低位置时,可从上述靠背的后方判断其后端部是否处于已向前方转动的状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座椅,包括,具备乘员支撑面(2A)的坐垫(2);具备乘员支撑面(3A)并通过铰链机构(4)转动自如地安装在上述坐垫(2)上的靠背(3);向下方延伸设置并具有可支撑乘员(P)颈部的颈部支撑部(11)的头枕(10);滑动自如地支撑在上述靠背(3)上,可支撑上述头枕(10)并可使该头枕(10)从上述靠背的顶部向上方延伸的头枕支杆部件(5);使该头枕(10)上部,以设置在其上部且沿着上述靠背(3)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转动轴(5C)为中心,转动自如地受到支撑,且使该头枕(10)可相对于上述转动轴(5C)保持在规定角度的转动支撑装置(X)。其中,上述颈部支撑部(11),在上述头枕(14)相对于上述靠背(3)降至最下方的最低位置时,其下端部低于处于立起状态的上述靠背(3)的顶部(3C),且可位于其转动范围中最后侧的收回位置;上述转动支撑装置(X),可使上述颈部支撑部(11)转动到上述收回位置的前方,以通过该颈部支撑部(11)支撑乘员(P)颈部。采用本发明的车用座椅,可适宜地支撑乘员颈部,并且可简便地将头枕从不使用时的最低位置拉升至位于上方的使用位置。
文档编号B60N2/48GK1931636SQ20061015378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4日
发明者宫原民夫, 中矢耕一, 道田奈奈江, 冲山浩, 小林明宏 申请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